经济解释—— 制度的选择目 录前言 4第一章 高斯定律 8第一节:庇古的分析 9第二节:庇古的公路与奈特的回应 11第三节:蜜蜂惹来的争议 12第四节:高斯的音波频率 14第五节:高斯定律的三个版本 17第六节:高斯的贡献 19附录:中国农业的反证 21第二章 产权结构与合约结构 22第一节:一脉相传的三个范畴 23第二节:三个边际相等的量度 24第三节:市场与非市场处理社会成本问题 25第四节:私有产权的结构 28第五节:合约结构与界外效应 35第三章 租值消散与价格管制 38第一节:从公路使用到公海捕鱼 39第二节:否决价格准则的效果 42第三节:价格管制理论的性质 45第四节:三个基础的价管理论 48第五节:租值消散 51第四章 生产要素的合约安排 54第一节:传统的工资理论 55第二节:选量作价与履行定律 57第三节:佃农理论的发展 61第四节:交易费用与选择定律 64第五节:分成合约的选择 67...
...::: 目 录 :::...[卷首语] 创作与出版..............................周百义 又见秋色...............................陈 翀 回不到从前..............................王 石 下雪的三个夜晚............................徐 岩 梅边消息...............................聂鑫森 心矿.................................吴守春 日蚀.................................徐凤宁 逃往天堂的孩子............................卢江良 卢江良和他的乡村故事(评论).....................张 柠[散文随笔]...
- Page 2-内容介绍第1卷,是由于秦汉以前时代近年出土文物多,有些资料还未得到利用,成关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佛教的传入、民间宗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秦汉史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Page 3-导言本卷论述的是分别称之为秦、前汉、新和后汉诸王朝的最早几个统一的中华帝国。(西汉和东汉之称有时代替了前汉和后汉。)两个重大事件的明显的日期标志着这段时期的起讫:公元前221年秦帝国的建立和公元220年最后一个汉帝的逊位。但是这两个年份不应视作本卷所论述的时期的严格界第1章必然要向读者交代战国时期的事件、人物和事态发展。与此相似的是,虽然汉献帝的逊位可以视为汉朝的正式结束,但帝国瓦解过程的出现早已在这个日期之前;甚至可以认为,公元184年黄巾叛乱的爆发实际上标志着汉...
济群法师96年秋讲于河北柏林禅寺目录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序分第三章 礼敬诸佛愿第四章 称赞如来愿第五章 广修供养愿第六章 忏悔业障愿第七章 随喜功德愿第八章 请转法轮愿第九章 请佛住世愿第十章 常随佛学愿第十一章 恒顺众生愿第十二章 普皆回向愿第十三章 受持利益第十四章 略说前七愿第十五章 广颂第八、九愿第十六章 本经的殊胜第十七章 结归第一章 导论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大家讲《普贤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部经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为日常修持的功课。在我们早晚的课诵文中,也有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内容。普贤的十大愿,在很多丛林的早晚课中都会念到,主要是因为这部经典的修行法门,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太重要了。...
断腿独臂的生命英雄:当身体还剩下1/4时 作者:段云球 当身体只剩下四分之一时,人生会是怎么样?是生不如死,还是痛不欲生?带着这个问题,段云球用仅存的左手完成了20万字的自传。七岁时,因为一次车祸,除了左手完好无缺外,双腿和右手全部缺失。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 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 代序 代序(1) 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即只剩下一只左手和身躯,人生会怎样?……不可想象!七岁时,穿着爸妈刚买的新鞋,屁颠屁颠的在火车道上玩耍追逐。突然,火车呼啸而来,一着急,新鞋卡在轨道中,拔不出来。很快,双腿失去知觉,他本能地用右手去拉双腿,于是,右手也在顷刻间,没了。就这样,噩梦一般,他失去了身体的四分之三。但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倒,他“站起来”了,而且一直“向前走”,并且走得很好。他只上了四年小学,可他通过自学,现在的文化功底足可与当前的大学生相比,他的学识足以让世人另眼相...
主讲人简介: 内容简介: 那么到了明代,最丰富的就是传奇了,明代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把水浒英雄人物都纳入了忠义道德天理这个规范来歌颂他。因为明代的剧作家都是士大夫阶层,都是在明朝政府当官的。所以他要把他纳入这里才能歌颂他。比较有名的就是李开先的《宝剑记》。主要写林冲,他笔下的林冲就不是《水浒传》中的林冲,而是真正的士大夫林冲。首先是林冲因为看不惯高俅童贯这些人的卑劣行径,他上书弹劾人家,所以高俅才报复他。那么这样他把林冲的思想更符合封建正统了。 另外明代的传奇中还有一个就是沈璟的《义侠记》,比较有名。它取《水浒传》中23回到32回这十回之间内容写的,主要是武松。那么他笔下的武松跟《水浒传》中的武松也不一样。也是封建正统的味比较浓。因此我们从明代这些传奇中来看,它突出忠义,突出天理,把它纳入封建社会道义的轨道来写。这是明传奇和元杂剧思想上的一个特别大...
第一部分 序(1)——读魏驾雾先生新作《当直销遇到困惑》一书的诸多感受其实包括我在内的直销人,只要看懂了这个行业、并非是抱着投机心态来到这里,我相信,都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听起来外延很大很大的问题,中国直销到底怎么了,为何走进了一个“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比如《不能先“拉”进来再说》这个章节,魏先生写到: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做呢?很多直销商给过我答案:这样做,拓展速度将会很快,销售快,影响大,容易上级别。于是,在他们头脑中就无形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直销就是开会。我们很多直销商,虽然没有那种一下子拉来500人的“威力”,但也总是遇到一个人,就劝说他办卡,先成为自己的下级直销商再说,其实,这两者在思维上的误区还是一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太多的人,对直销的理解还停留在几句空洞的理论上,比如“直销能让我们挖到一条财富...
主讲人简介: 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1963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北京农业大学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昆虫学系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科学普及委员会主任。 内容简介: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像枝条,有的像叶片;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头尖,有的头圆;有的会唱歌,有的会发光;有的出现在盛夏,有的出现在秋天;有的腰粗壮,有的腰如杆……它们为什么长成这么样?它们为什么能歌唱?它们为什么会发光?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们的先民们,在长期与昆虫共存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传说。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昆虫是比人类资格更老的一种生物。人类的历史才300万年,而昆虫却早在3亿4000多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它进入全盛期距今也已经有了7000多万年。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人类...
书名:诊宗三昧作者:张璐朝代:清年份:公元1689年序属性:夫人身犹天地也。天地失和。则宇宙为殃。人身失和。则四体为病。所以主之者。在天地惟君。人身惟心。故心为君主。君失其治。则宇宙灾困。心失其养。则四体疾 。其弭灾困。惟相之调和燮理。治疾 。亦惟医之调和燮理。故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然相失政则残民。医误治则残命。相之与医。岂易言哉。盖天地之九州。人身为九窍。天地之九野。人身为九脏。又石为之骨。土为之肉。江河为血液。草木为毫发。道路为脉络。风为气。雨为汗。雷为声。凡此则人身无不合于天地者。天地有灾。莫不载闻道路。人身有疾。莫不见诸脉络。故治疾犹要于测脉也。予当治邑江城。署多奇疾。遘识张路玉先生。其察脉辨证。辅虚祛实。应如鼓桴。因问之曰。人身脉络众多。取病何独决两腕。云。两寸为心肺之关隘。一身之所主。犹君相之都邑。天下之总会。故天下灾无不肇于都邑。一身病无不形于两腕也...
眼科奇书 前言我们的点校方法是:一、以广雅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参考河南中医学院馆藏手纱本、衡阳市中医院李熊飞等校勘的油印本(以下简称李勘本)、河南中医学院刘振武氏手抄的《限科宜书》本(以下简称刘抄本)、以及荆小俦(音仇)整理的《眼科奇书》(以下简称荆整本),进行点校。二、书中夺字、错字及少数难懂的字、词、句,均一一加以校注。凡需校注之处,均在其右上方附以角码,按角码顺序注于该页之末。四、原本无眼科奇书说明一节,今据李勘本补入。五、书中治眼病根底要诀一节的内容,原误附于眼病禁忌药品炮制法中,今据刘抄本摘出,并补篇题。六、原书无目录,今据正文新编目录,以利检阅。七、原书药名用字多不规范,均径改,不出注。八、原书尾无治乳百验方之附录,今据李勘本刘抄本补附于书末,俾读者了解诸版本之概貌。九、因改竖为横排,凡右方、右药的右字,均改作上。...
佐钦白玛格桑法王著 译者的话 佐钦大活佛白玛格桑仁波切是我所敬仰的大德之一,也是我所见过的活佛中最慈祥、最谦虚的一位。仁波切把翻译这本开示法本的重任交给我,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仁波切不仅是西藏公认的具足慈悲、修证极高的大成就者,而且藏文水平和书法也堪称首屈一指。这本由仁波切亲笔书写的藏文开示法本的原着文法高妙,意义深刻,极具加持力,这是我在翻译过程中的至深体会。由此,我又感到深深的担心,担心不能把原文的本义表达清楚,因为仁波切的意境和藏文水平实在高出我太多太多。但是,我知道,我对至尊白玛格桑仁波切和三宝充满了虔诚的敬信心,所以,我相信,我的充满虔诚敬信心的翻译,一定能够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帮助我消除障碍、少出谬误;我也相信,仁波切为了利益众生,从其慈悲心中流出的智慧甘露法宝,一定能够利益各种根基的众生,那些有福份读到这本开示的有缘者,一定能够从这本法宝...
《业务员教材》 目录销售艺术篇:成功销售自己专题一:销售是什么 广告就是销售 您是走动的广告 练习一:什么是销售?专题二:销售技能能为您做什么 销售自己,谋取理想职位 适应新的环境 在目前的职位上销售自己 练习二:成功销售自己专题三:谁处于销售中--每个人 演员:成名前的艰辛 侍者:事半功倍 医生:长期医患关系的建立 律师:舞台的主角 政客:销售,销售,还是销售 父母:我们身边最主要的销售者 孩子:坚持不懈的销售者 朋友:互相销售 配偶:销售婚姻以及生命中的乐趣 同事:争取您热情的参与 信条:销售得越好,离成功越近专题四:销售的过程及应学习的技巧 销售的八个步骤 销售的一个课题 练习三:销售的八个步骤及一个课题专题五:让销售成为您的爱好 如何提高收入 学习和训练...
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你们谈谈基督教。我想知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第一次接触基督教是在国内的?多少人是在国外第一次接触到基督教?两种人的数目大致差不多。很好。你们当中有些可能对基督教仍有一些记忆,如在中国曾参加的圣诞夜庆祝或音乐会,其他人则可能是通过自己学校中的美国朋友接触到基督教的。不管是那一种情况,你可能都会对基督教的信仰内容产生许多问题。请让我尝试在今晚与你们讨论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不过我要事先声明,我的教育背境不是自然科学方面,我获得的是历史学的博士学位,所以,如果我在某些方面不能作深入的解释,请你们谅解。〖 宗教与政府 〗也许你们常会以为宗教是一个由国家政府所管理的机构。当你走进一个美国教堂时,你可能想知道,这个教会是由政府所主办或资助的吗?那么你是把教会看作一个社会组织、美国社会的一个层面了。然而,绝大部份的美国基督徒不是这样看待他们的...
...::: 目 录 :::...[卷首语] 一个人说...............................刘醒龙 狗埚的演员生涯............................刘 锋 小镇风月...............................宋唯唯 端午.................................徐 岩 定向前程...............................刘太白 靠窗的客人..............................朱国勤 蓝色降落伞..............................郭向华 生活是一种慢.............................阿 长[诗歌阵地] 世界名画(组诗)...........................谢克强...
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被一种过于简单和重分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统治,“左脑”为主导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成就了人们所说的“信息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作者:[美]丹尼尔·平克定价:32.00元 第一部分 概念时代 提出了我们左右大脑半球存在重要区别的总观点,并解释了为什么大脑结构为勾勒当今时代轮廓提供了有力的证明。第二章,我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吸引你们当中大多数习惯用左脑的人,来阐明三大社会经济力量——物质丰富、亚洲的崛起和自动化的盛行——推动我们进入概念时代。第三章,通过高概念(High Concept)和高感性(High Touch)以及图例说明来解释,为什么掌握了这些能力的人将会引领现代生活的节奏。 第二部分 六感 在这个新兴世界生存所必需的六种基本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每一章都分别阐述了一种技能,说明它们是如何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作...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取外快。 [2]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尼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8日 15:25 主讲人简介:止 庵:学者,自由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经出版有《樗下随笔》、《张爱玲画话》和《罔两编》等著作。 实际上张爱玲是把鲁迅所用的曲笔,没有写的东西,她给写出来了。她的这个态度,鲁迅说的是消极,我们说是一种很彻底的态度,就是说在写这个地方的时候,是不留余地的,直接把这个人真实的命运给揭示出来。那么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写法呢?我觉得这里边有两个视点。一个视点是人间的视点,也就是说站在普通人的立场。这个人可以有喜怒哀乐,可以有悲欢离合,她看待这个自己或者别人,是一个人的看法。这个视点,我觉得可以称为人间视点。还有一个视点就是在这个视点之上,有一种俯看整个人间的那么一个视点。这个视点就是把整个人类的悲哀,或人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整个看在眼里。 (全文) 我们先来看看张爱玲对待她笔下若干“好人”的态度。我说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