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出任理藩院尚书,总理清政府的外交事宜,他曾先后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逻罗、缅甸、琉球和南掌等国的使臣,尤其乾隆时期英国同清政府之间的外交事务,几乎是交由和珅全权处理的,他凭借他的机智与语言天赋,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事务。在这中间,尤其是与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斗智斗勇最为出色。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英国政府正式派出以乔治马戛尔尼为正使,乔治贡斯当为副使的使团访华。 他们一行由英吉利海峡的朴茨茅斯港出发,分乘军舰“狮子号”和“印度斯坦号”前往中国。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能同中国建立贸易通商关系,打开中国的大门,开拓新的巨大的市场。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早在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1年),朝臣就下令关闭了宁波、漳州等几处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极大限制了中外之间的商品贸易,英国的产品迟迟不能...
太虚法界圓覺學目次教 釋一 法華講演錄............一序經題明綱宗釋經文 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譬喻品第三信解品第四藥草喻品第五授記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法師品第十見寶塔品第十一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持品第十三安樂行品第十四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分別功德品第十七隨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囑累品第二十二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陀羅尼品第二十六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二 大乘妙法蓮華經懸論.......六五三三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七0一 一 說經來意 二 解釋經題佛國品第一方便品第二...
印光大师撰李净通居士所编目录重刊序圆瑛大师序一、赞净土超胜二、诫信愿真切三、示修持方法四、论生死事大五、勉居心诚敬六、劝注重因果七、分禅净界限八、释普通疑惑九、谕在家善信十、标应读典籍编者之言重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序贝经流通分中,辄赞书写;厥后镌铸术兴,援义以之而代。顾其义非一,而世知每拘于福德也。今观穷乡僻壤,何莫不有贝经?斯非正法之畅流,乃镌铸福德之普行也。诚以诸经玄邃,发心宏宣者,不观所机,惟明求己福德,药与病违,遂致受者茫然;上者徒存敬而供养,下者或束置于高阁,利生云乎哉?流通云乎哉?且闻之,正法律契,象法禅契,末法仅契于净。既净矣,律也、禅也,岂不一如也?惟是法体一如,而相用万殊。不有一如之实,无以阐法体不变;不有万殊之权,何以成相用随缘?是净尚大权而导实,有开显废存之善巧焉。导实惟佛究尽,故当信;善巧三根普被,故易行也。其时其机,可忽之哉?...
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常 闻 玄奘生平,可划分二个时期:46岁以前则“乘危远迈,杖策孤征”,他到处虚心请教师友,潜研佛教哲理,在五印度被公认为是第一流的大学者,46岁回国,直到65岁逝前一月止,都致力于翻译著述和讲学工作。玄奘是国际上被公认的世界历史上伟大的佛教徒,旅行家和学识渊博的佛教哲学家,但如果从学术文化上着眼,玄奘的不朽业迹,还在译著事业上。他在回国后的19年中, 夙兴夜寐,孜孜不倦地译出从印度带回的经、论共?4部,1335卷,不仅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也为印度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并撰《大唐西域记》12卷,对于研究中古时代中亚、南亚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他又把印度久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中国古代卓越的哲学著作《老子》译成梵文,传播于印度,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贡献是巨大深远的。译场同时为讲学的场所,在翻译时为弟子阐述义学,培养出一批卓越的青年佛...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4日 10:27 主讲人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眼花缭乱的掌拳手法、精妙绝伦的搏击比拼、卓尔不群的套路招式、琳琅满目的江湖门派,这就是武侠作家笔下的武功世界。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继续“华山论剑”,“武戏文唱”,品评五位传统武侠作家的武功“秘笈”,感受曼妙神奇的武功世界。 (全文) 平江不肖生笔下的武功内功与外功 内功和外功到底区别在哪里?这个平江不肖生讲得很清楚,也非常形象。特别是他通过他笔下的一个人物,叫做霍元甲,通过这个人物,把内功和外功的问题阐释得很清楚。霍元甲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人,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人物,他是一个实际人物,是中国近代武侠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武术家。关于霍元甲的事迹,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了,八十年代有一个连续剧就是《霍元甲》影响非常大的,就是根据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的故事改编...
卷一 圣道论 圣道论全文目录第壹章绪论——弘道救世的总认识5壹人类新生的力量5贰世界道化的前提7叁天国降临的要道9第贰章基督教的哲学观11壹哲人的偏差11贰哲学的起点13叁哲学的改造14肆哲人的悔悟16第叁章基督教的天道观20壹人类离神背道之史证20贰中国固有的天道观念22叁不可得闻之性与天道23肆民族衰微之主要因由24伍民族新生之基本要道26附录——中国民族与基督圣道27壹民族精神的遗产27贰固有道统之衰微28叁中华神学之谬论28肆两种启示的判别29第肆章基督教的宇宙观30壹宇宙万物之本质30一、唯物论30二、唯心论31三、心物合一论31贰宇宙万物之运行32一、机械论(Mechanism)32二、目的论(Teleology)33叁宇宙万物之根源34一、神话体的宇宙观34二、阴阳理气的宇宙观34三、进化论的宇宙观35肆基督教的宇宙观35一、从宇宙的创始说35二、从宇宙的统治说36...
略述巨赞法师的空有观——空有问题新议 胡晓光 巨赞法师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是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他在中国现代佛教界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人物。他既是宗教家又是学者。他的佛教学术成果在现代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巨赞法师的佛学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五大类:一、印度佛教的研究,二、中国佛教的研究,三佛教现代化的研究,四、佛学问题的争鸣,五、佛教实践的研究。本文仅是对佛学思想的核心观念——空有观,进行初步探讨,试图通过探讨把握其佛学思想的核心实质。 巨赞法师对空有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撰有《略论空有之诤》、《关于空与有的问题》、《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三篇学术论文,这三篇论文前后时间相差有十五、六年,《略论空有之诤 》一文是在1940年撰写的,文体是文言文,《关于空与有的问题》一文是1955年撰写的,《试谈空有之诤的焦点所在》一文是1956年撰写的。解放后撰写的文体是白话...
真正的修行,发生在心遇到感官对象时,感官接触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当他人说到我们不喜欢的事时,嗔恨便生起;若说的是喜欢的事,我们便感到快乐。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们应如何利用它们来修行呢?这才是重点。若只是一味地追逐快乐、逃避痛苦,我们可能至死都见不到法。当欢乐与痛苦生起时,如何运用佛法而从中解脱呢?这才是修行的要点。 当人们遇到不如意事时,通常会封闭自己。例如受到批评时,可能会回答:"别烦我!为什么责备我?"这是封闭自我者的反应,而那正是修行之处。当他人批评时,我们应该聆听。他们所说是真的吗?我们应该敞开心胸去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也许其中是有意义的,或我们自身确实有值得批评之处。他们可能是对的,但我们当时的反应却是恼怒。当他人指出我们的过错时,我们应心怀感激,并努力改进自己,这才是智者的作风。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会有平静生起:当以智慧洞察迷妄时,留存的就是平...
中医瑰宝苑朱进忠中医的医案(3)结核性胸膜炎1.胶于悬饮,泥于结核,久久不效宋××,女,成。胸满胸痛7个多月。医诊结核性胸膜炎。先以抽水、抗痨药、激素治之,胸水已明显改善,但至今仍不见全部吸收。为此曾反复穿刺以抽水,但只能抽出少量胸水。后又邀中医以攻逐水饮法治之,然10天后,诸证非但不减,且出现恶心泄泻。细审其证,右侧胸痛,气短,舌苔白,脉沉弦涩。综合脉证,思之:此久病已人血分也,不可但从气治。拟疏肝理气,活血化痰。处方:柴胡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0克,降香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服药2剂,胸满胸痛,气短均减,继服10剂,诸证消失,愈。某医云:包裹性胸水竞如此之速效,其故何也?答曰:其久治不效者乃病在血分但治气分之故也,今从血分论治,故速愈也。2.胶于悬饮,不思辨证,久治不效高××,男,22岁。...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蒙的天空就飘起了细密的雨丝,正所谓“正月十五云遮月”。然而潮州虽然不见瑞雪降临,却下起了纷纷扬扬的细雨。这时春节的年味尚未消除,春雨贵如油,朦胧的细雨显然为古老潮州平添了喜气。值得记上一笔的是,就在这一天,潮州古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此人前一天就从香港启德机场搭航班机抵达了广州,今天清晨才得以乘车驶进这座弥漫节日气氛的潮州。他就是著名香港大企业家李嘉诚! 出现在李嘉诚眼前的潮州古城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坐在驶往新城区的轿车上,李嘉诚一眼就望见了路边那座有名的开元护国禅寺,他在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的时候,这里便是他每晚放学的归家之路。尤其是那巍峨...
明 憨山大師 釋德清 譯 此經以單法為名,一真法界如來藏心為體,以圓照覺相為宗,以離妄證真為用,以一乘圓頓為教相。 以單法為名者,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圓覺二字,直指一心以為法体。此有多稱,亦名大圓滿覺,亦名妙覺明心,亦名一真法界,亦云如來藏清淨真心。楞伽云寂滅一心,即起信所言一法界大總相法門。体稱雖多,總是圓覺妙心。唯此一心,乃十法界凡圣迷悟依正因果之本。為諸佛之本源,號為法身;為眾生之心地故名佛性。一切諸法,皆依此心建立,故單以法為名。其大方廣乃此心法所具体相用三大之義。然大即体大,謂此一心包法界而有余,擴大虛而無外。橫該豎遍大而無外故名大也。方即相大,又方訓法也,謂此一心為眾生之佛性,以有此性軌別,一聞佛性便能生解。長劫輪回持而不失。故曰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以無相真心而為有相之法則,故方為相大也。廣即用大,以稱此心体周遍無遺,無剎不現,無物不周,故為用...
第一章 自然风景摄影#不断变化的风景所谓的自然风景,包括的范围极广,从路边野草的特写世界到伸向广阔地平线 的壮观风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如树木、野草的四季应时现象等都是,数不胜 数。自然风景的被摄体选择法和摄影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以植物学、地质学、 地理学、心理学等观点选择被摄体的方法及以造型为主体的选择方法等。被摄体无 限之多,蕴藏着极大的乐趣。对这些被摄体如何拍摄,没有固定的公式。这是一个能自我选择的创作世界,其乐无穷。自然风景摄影没有必要始终考虑忠实于原景的摄影问题。莫不如考虑如何取景 构图。摄影者自己的意图想象是什么,其主体性要明确。摄影时就可以想象出洗印 结果的人才能有高水平的作品。自然风景的表现千变万化。四季不同的阳光、气候、气象条件引起的日时变化 及自然光的绮丽色彩等都可导演出各式各样的自然风景。对自然风景中静的世界、 动的世界、严峻、刚毅状态的表现,...
书名:儿科要略作者:朝代:年份:自序属性:人生疾病,种类繁伙,然归纳言之,除不内外因外,一言以蔽之,外感与内伤而已。外感与内伤,恒有互相之关系,成人然,妇人然,即小儿亦莫不然也。故医者治病,最古不事分科,盖病理医理,其道一贯,适于此者合于彼,初不必为厘然之此疆彼界也,自后以病变之多时有增,治法之出代有加,一人之心思才力,未足以尽其奥也,故特分科以治之。妇科也,以其有经带胎产之异;儿科也,以其无问诊脉诊之难。专科既分,探讨益进,于是妇幼之书,亦复汗牛充栋矣,特是众说纷纭,瑕瑜互见,整理之道,千头万绪。六七年前,余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之聘,勉任儿科讲席,当时满拟搜集儿科医书若干种,采其精纯,汰其芜僻,编成较为完备之专书。无如诊务辑务,两少暇晷,往往漏夜属稿,翌日应讲,匆匆半年,草成痧痘讲义,虽能塞责于学子,而私衷辄自惭疏漏也。其后历应上海国医学院及上海中国医学院...
序推荐序罗奇先生的道心坚定,虽然事业经营成功,但内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修道者,他尊师重道,对师父的指示从不敢疏忽或违背,在穿着上保持着端庄的形象。他主持“亚洲经典机构”、“亚洲经典输入计划”、参与色拉寺的重建。他持清净戒,恪守师父的慈示。他行忍辱,而且乐在其中。他行大精进,初期、甚至长期,每天大约凌晨1点后睡眠,6点起身,前往公司工作,由此可见,事业的成功,不是只凭智能就可以成就的。他修行禅定,注重内在潜能的开发,静坐禅观时,可以完全忘记时间,忘记千笔的交易,忘记“歌剧院”……他不断提升空性智能——万法潜能的发挥。序导读台湾佛光山寺住持 心定和尚在一篇由亚马逊书店记者布莱恩?布雅(Brian Bruya)所做的专访之中,罗奇提及了他出家学佛的因缘以及从一名僧人成为杰出钻石商人的经过。1974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前夕,母亲突然过世,不久之后父亲与兄弟也相继离去。亲人的骤逝...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本事方续集》提要《本事方续集》十卷,宋·许叔微先生著。市上流传先生所著《本事方》十卷,为清·叶天士研究医学得力之书。惟《续集》十卷吾国素无传本,且未见著于各家书目,因之吾医绝未知有是书。本社主任裘君吉生得日本刻本而藏之,所谓礼失求诸野,洵不诬也。其间所载各方,较《初集》十卷中尤为详备。此种秘笈,凡吾医家必欲鉴赏之心人人所同。特翻印,以饷同道之搜求遗著者。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卷一治诸虚进食生血气并论夫人禀阴阳、五行、运气、荣卫而保全其身一,凡身中或有毫杪疾患无非因脏腑虚冷,脏腑虚冷则荣卫不调,荣卫不调则疾生矣。又况虚冷之极又能生其虚阳,或手足腰肾及眼目口齿三焦六腑值病之亟则各能死人。且如左右手三阳三阴十二经脉,皆须用有胃气或加之有疾,而无胃气者不问病之轻重,不救。何谓须用有胃气缘胃受谷气,谷气生则能生气血,气血壮则荣卫不衰,荣卫不衰则病自去矣。如...
作者:马丁.舒华兹,大卫.莫林■ 内容简介舒华兹以充满活力和个人风格的笔法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人生,从他第一天在美国证交所那笔动人心弦的交易开始,看他在期货交易中得到惊人成就,了解他募集基金的过程,参与波斯湾战争爆发那夜的债券操作(他在黎明破晓前赚进了一百二十万美元),以及历尽艰辛所学到的痛苦、却宝贵的人生课程。本书中所描述的是一个压力极高,报酬也极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财富的累积和流失都在弹指之间,没有人能比马提.舒华兹,这位《贝伦周刊》(Barron’s)誉为「市场最佳操盘人」的专业操作者更能生动地将这个世界呈现在大众眼前。他的故事令人无法抗拒,而他对于自己的聪明举动以及愚蠢行为所做的坦率而公正的评论,更是读者的无价之宝。■ 导读不论你是想要亲自在市场中操作,还是对华尔街那些海盗般的操盘人如何赢(输)钱感到好奇,或者只是很单纯的想从一部嬉闹的故事中找点乐子,「交易...
开头的话那是50 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一艘满载军用物资的英国货船,被纳粹德国的潜艇击沉了。船长沈祖挺等36 名中国船员和4 名英国船员爬上一艘救生艇,在茫茫的大海里整整漂流了3 天,才在一个荒岛上登陆。靠岸时,由于海底的情况不明,小艇的底部又被暗礁划破了,根本没办法再能补上。 40 个人被困在那个既无人烟,又无淡水的荒岛上。他们身边带的淡水和食品,每人每天按3 块饼干和两杯淡水计算,最多也只能维持4 天的时间。4 天以后怎么办呢?等着饿死、渴死吗?当然不能,一种强烈的生存愿望,激励着每一个船员——一定要想办法活下去。于是,在沈祖挺的指挥下,他们拆下了艇上一切有用的东西,在沙丘上用帆布搭起了棚子,就算是暂时的营地,用机器上的铜皮空气箱制造淡水,用海水制盐,捕捉海龟、海鸟、拾海鸟蛋、采树叶、涝海里一切能吃的东西拿来当粮食。他们一面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地生活着,还...
中医瑰宝苑朱进忠中医的医案 (1)《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前言任何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的取得,没有比随时随地根据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更为重要的事了。我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临床初期阶段,曾经自觉不自觉地犯了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在短期内即获得了克服,而有些错误却屡屡违犯不得改正。为什么?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很多前辈的指点,才明白了屡犯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于没有从思维方法上找出屡犯错误的所在,在于没有把错误的根源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于是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的研究,并逐步撰写开了这部《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初,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副院长,已故老中医刘崇德先生的一次交谈中,他谈到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世界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我治不好的病;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我现在治不好的病。”我听后很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