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竞,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兼任教授。主要从事恒星物理、银河系天文和天文史的研究。 内容简介: 2003年12月下旬,美国的著名期刊science,把“我们的宇宙中有暗能量”这一发现放在当年的十大科学进展的首位。什么是暗能量呢?现在还搞不清,只知道它是一个斥力性质的物理量。我们都知道一个科学常识,有正的、有负的、有阴的、有阳的、有正电就有负电,偶极磁场是有南极和北极,负电子带的负电,正子带的正电,可惟独在宇宙中只有引力没有斥力。为什么?或者说不为什么,宇宙就是这样子。 由于有了暗能量的存在,它是和引力正相反的一个作用力,而我们的宇宙在20世纪已经确认了它是在膨胀中。膨胀的来源,是来源于一个偶然的事件,也许是必然的事件,就是一次大爆炸。这个大爆炸的力量是斥力量,与引力正相反的,而现在发现了在加速,就是不...
杂阿含-解脱主题整理稿体方法师一解脱开篇 我们下一个主题就讲解脱,我们修行其实说穿了,就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解脱。我们有生死大苦,无尽的轮回,生死是大苦,这个是我们主要解脱的目的。那麽人间每一生一世,活在人间当然也很苦,八苦嘛,一般人总是面对这种八苦,知道很苦、来人间没有意思,早一点解脱不要来,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没有苦、没有烦恼,我们哪里会想到修行想到出离?那麽有的人就会求往生一个很幸福快乐的天国,或者是到哪一个地方去,但是大家要知道喔,除非你入涅盘,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时间的,有空间有时间的,一定会有尽的,不是无尽的!升到天报,报尽了还是要堕落的,他还是无常的。佛法讲的解脱,不是离开人间,到某一个快乐享福的地方,不是在讲这个。那是暂时性的,不是根本的、不是彻底的!佛法讲的解脱,就是涅盘! 《金刚经》上讲菩萨发心发菩提心。讲怎麽发菩提心。讲希望能利益众生。怎麽样度...
江 堤 余秋雨的生命力很顽强,他所承受的言辞的唾沫打破了以往的记录。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彻夜难眠,是否在梦中拿着枪对着批评者发出砰砰的声音,但我知道,批评者现在却是彻夜难眠,在梦里还在磨刀。据说已经有人在为全面清算余秋雨作准备,夜以继日地搜寻证据,在各大图书馆查找文革期间余秋雨写的文章和石一歌的一切材料,对余秋雨的言行的调查甚至已经上溯到文革前、解放前,恨不能打听到余秋雨从中小学到幼儿园到在母腹期间的胎动表现,记录下他所说过的每一句话。上海的黎焕颐先生已经在中国青年报上查到了余秋雨中学时代写的一篇《中学生也要反修》的文章(见三湘都市报2000年5月26日《余秋雨如何面对自己的“烙印”》),时间是六十年代初,这的确是白纸黑字的证据。余生也晚,没能在当时读过余秋雨的这篇杰作,感受不到余秋雨埋在中青报上这颗核弹的威力,但我后来在乡村中学的墙壁上读过其他人类似的文章。那个时候...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28日 15:19主讲人简介:淳子:上海东方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女作家。写有散文《白天睡觉的女人》、《上海闲女》、《名人访谈》等作品。1993年开始阅读和研究张爱玲,并写作出版了散文体学术专著《张爱玲地图》。内容简介:我们知道,张爱玲最主要的作品是在23岁到25岁之间完成的,在以后她虽然不断地在书写,但是所有的文学成就,都比不上她这三年,她所有的写作,她的经验就是她前二十年:她的前生。她以后的书写,她的作品,只是在不断地咀嚼、涂抹,反复地利用她的这个前生。张爱玲她写作的原乡,她生命的原乡就是上海,甚至于可以说就是上海她居住过的老房子。她离开了上海,她离开了她曾经居住过的上海的这些老房子,她的生命好像是断了水一样。我们可以看到,她在美国是写过很多文章,但那些文章,都是她作品的稀薄影子,越写越淡了,因为她远离了上海,她的生命源被切断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张...
前言 笑傲商海竞风流 初春的纽约,寒气袭人,仍显萧瑟,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的洛克菲勒会议中心却热闹非常。在人声鼎沸的会场里,美国“财富五百强”的重要公司主管与世界各地飞来的企业巨头摩肩擦踵。英特尔的总裁和摩托罗拉的主管握手,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的主管互开玩笑,微软、通用电气、埃克森石油等不同行业领袖,热和地交换意见。 这是由美国《商业周刊》组织评选的1998年度的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的颁奖典礼。 《商业周刊》一年一度的全球25位最佳管理者评选活动是国际企业界的一大盛事。荣登金榜的管理者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成功经验也被管理者们奉为圭臭。 鉴于全球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些最优秀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特点:才能出类拔萃。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行业,年龄不同、背景各异。他们在各个业务领域——从设计具有领先优势的软件到实施价值数十亿美元兼并的游击战术——都获得了摆升...
《什么是所有权》 作者:蒲鲁东 译者:孙署冰【作 者】(法)蒲鲁东(P.J.Proudhon)著 孙署冰译 【丛书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形态项】 479 ; 20cm 【读秀号】000000941364 【出版项】 商务印书馆 , 1963 【ISBN号】 CN / D08 【原书定价】 ¥1.70 网上购买 【主题词】所有权 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 所有权 【参考文献格式】(法)蒲鲁东(P.J.Proudhon)著 孙署冰译. 什么是所有权 对权利和政治的原理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 1963.第一篇论文(1840) 序言 “对于敌人,要求是永恒的”。 (Adversushostemterna auctoritasesto) ——十二铜表法 序言 蒲鲁东在写作他的那篇《关于星期日的讲话》时,已经看到一个关于探讨和研究的整个计划呈现在他面前。问题正是要去“发见并证实那些为了维持地位之间的平等而限制所有权和分配劳动的经济法则”。如果要缔造平等,首先就必须打倒所有权。他就...
书名:三消论作者:朝代:年份:正文属性:《易》言∶天地自太虚至黄泉,有六位,《内经》言∶人之身,自头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间,自肺至肾,又有六位,人与天地,造化五行,同一炉备,知彼则知此矣。故立天之气,曰金与火,立地之气,曰土与水,立人之气,曰风与火,故金火合则热而清,水土合则湿而寒,风火合则温而炎。人胸腹之间,亦犹是也。肺最在上,为燥金,主清,心次,为君火,主热,肝又次之,为风木,主温,胆又次之,为相火,主极热,脾又次之,为湿土,主凉,肾又次之,黄泉,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脾肾象地,肝胆象人。不知此者,不可与论人之病矣。夫土为万物之本,水为万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阴居阴,同处乎下,以立地气。万物根于地,是故水土湿寒。若燥热阳实,则地之气不立,万物之根索泽,而枝叶枯矣。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是为动物,根本在于中也。根本者,脾、胃、肾也。...
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哲理 柯钧 编著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 个人生哲理》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第一章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消除自卑感,充满信心地进行努力 丽莎是来自美国阿肯色州的学生,也是她所在镇里唯一来哈佛读书的人。在她准备启程到哈佛大学前,当地的人都为她能到哈佛上学而感到自豪,她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好的机遇。 但是,丽莎的兴奋劲还没过,就忽然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糟糕了。她在哈佛过得很辛苦,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土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自己却一无所知,而许多她知道...
温州民营经济草根创业史:温州样本作 者:周德文 吴比 出 版:鹭江出版社 奇迹在这里发生 写在《温州样本》出版之际 耗时近一年的《温州样本》问世了,我向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这本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鸿篇巨著,生动、深刻而又别样地论述了温州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创造历程,使人们看到了温州人艰苦卓绝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作者之一的周德文,三十年来亲身经历温州人的创业壮举,可谓感受切切! 温州奇迹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州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温州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其创业史至少折射出了这样三大战略,即"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战略"、"不对称竞争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四大理念,即发展理念、人本理念、竞争理念和创新理念;同时实践了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复兴崛起的帷幕,而由十三亿中国人共同参与的这出大戏是借助...
巴文克(Herman Bavinck)著 宋华忠 译 天道书楼1985年出版目录第一部份 宣教圣工的理论与难题第一章.基本问题…………………………………………………………. 1第二章.宣教圣工理论的分类(从略)…………………………………. 1第二部份 旧约预言列国的前途第三章.宣教事工的基础 ………………………………………………… 2第四章.先知书中救恩的应许 …………………………………………… 5第三部份 福音书与《使徒行传》中的宣教概念第五章.《旧约》与《新约》之间的时期 ……………………………… 9第六章.福音书中的谜 ………………………………………………….. 11第七章.使徒的行传 ……………………………………………………… 15第四部份 使徒书信中宣教圣工的概念第八章.宣教圣工是教会的职责 ................................ 18第九章.以色列人在上帝救恩计划中所占的地位 ……………………… 22...
神圣经验 作者:尼尔 The Holy Experience 此为作者尼尔的个人的经验之作, 原文全书尚未完成正在写作发展中, 承蒙网友Pei的翻译协助, 我们先分享1~8章的内容. mycwg - 第一章 童年对神的观念 我一生都在寻找神圣经验。我一生的所知是,神圣经验能够揭示一切。神的一切,生活的一切,我的一切。对我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是神圣经验,我从哪里能找到它? 然而,我希望你能谅解我,允许我首先简述一下我的经历。我知道你们许多人已读过一本或多本我的书,所以你已经略知一二。但是请允许我,我想在此建立一个联系,在这书中,这些资料能够被考虑到和经历到。我这些简短的历程可以证明是有益的,即使对你,这是你对有关我的已有概念的重温。 我在一个人们通常可以预料的时间内开始寻找神圣经验。我开始注意宗教。这完全是可以...
书名:正体类要作者:薛己朝代:明年份:公元1529年序属性:世恒言∶医有十三科。科自专门,各守师说,少能相通者,其大较然也。然诸科方论,作者相继,纂辑不遗,而正体科独无其书。岂非接复之功,妙在手法;而按揣之劳,率鄙为粗工,而莫之讲欤?昔我毅皇帝因马逸伤,诸尚药以非世业莫能治,独吾苏徐通政镇侍药奏效,圣体如初,而徐亦由此遭际,擢官至九列,子孙世以其术仕医垣。此其所系,岂小小者而可以弗讲也!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荣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太史公有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吾以为患在不能贯而通之耳。秦越人过琅琊即为带下医,过洛阳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即为小儿医。此虽随俗为变,岂非其道固无所不贯哉!立斋薛先生,以痈疽承家,而诸科极变析微,可谓详且尽矣。而处方立论,决生定死,固不出诸科之外也。然则学人,又岂病...
书名:扁鹊心书作者:窦材朝代:宋年份:公元1127年—1279年卷首序属性:《灵》、《素》为医家正传,后世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孙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师《内经》,惟采本草诸书,各以己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王叔和、朱肱乌可与仲景同列,若云仲景不师《内经》,试观《伤寒》、《金匮》二书,不本《灵》、《素》之旨,宁有如是精深之论乎?)至皇甫士安、巢元方、王冰等,虽学《素问》,而不得方学之传,亦根据前六子方法而行。此书从古至今,未得通行。余业医四世,皆得此法之力,而人世未深信,故难梓行。余初学医,尽博六子之书,以为医之理尽矣。然调治小疾,百发百中,临大病百无二三,每怅己术之不精也。后遇关中老医,叩余所学,笑曰∶汝学非是岐黄正派,特小技尔。只能调小 ,俟其自愈,岂能起大病哉!余即从而师之,三年,师以法授我,反复参详,遂与《内经》合旨,由兹问世,百发百中,再观...
书名:医学三字经作者:陈修园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小引属性:童子入学,塾师先授以《三字经》,欲其便诵也,识途也。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大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前曾托名叶天士,取时俗所推崇者,以投时好。然书中之奥旨,悉本圣经,经明而专家之伎可废。谢退谷于注韩书室得缮本,惠书千余言,属归本名,幸有同志。今付梓而从其说,而仍名经而不以为僭者,采集经文,还之先圣,海内诸君子,可因此一字而共知所遵,且可因此一字而不病余之作。x嘉庆九年岁次甲子人日陈念祖自题于南雅堂x卷之一医学源流第一属性:x医之始 本岐黄x 黄,黄帝也;岐,岐伯也。君臣问答,以明经络、脏腑、运气、治疗之原,所以为医之祖。虽《神农本经》在黄帝之前,而神明用药之理,仍始于《内经》也。x灵枢作 素问详x 《灵枢》九卷、《素问》九卷,通谓之《内经》,《汉书·艺文志》...
生活对人们说:“你必须求人。”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许行的楚国人来到滕国,他和自己的几十个门徒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靠编草鞋、织席谋生,以能自耕自足、不求他人为乐,并据此指责滕国的国君不明事理。因为在许行看来:人不能依赖别人,不能向人求助,所以身为—个真正贤明的国君,他既要替老百姓服务,同时还要和老百姓一样自耕自食;如果自己不耕种而要别人供养,那就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国君。一个叫陈相的人把许行的所作所为及其主张告诉了孟子。孟子问陈相:“许行一定只吃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吗?”陈相回答:“是的。”孟子接着又问:“那么,许行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他戴的帽子也是自己做的吗?他煮饭的铁甑都是自己亲手浇铸的吗?他耕作用的铁器也都是自己亲手打制的吗?”陈相回说:“都不是的。这些物品都是他用米、草鞋、草席这些东西换来的。”孟子说:“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许行自己不明白事理了。”...
全球通史纪事本末 作者:威廉华莱士 无论是在大西洋东岸的罗马帝国,还是在太平洋西畔的东汉帝国,不同种族,不同习俗的人们都被一笔湮没了千年的超乎想像的上古宝藏所吸引。 于是,在公元97年,甘英,塔西佗,图拉真……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们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接触,为了荣耀,为了诺言,为了爱情,为了生命的意义,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着这笔无与伦比的宝藏:东汉,罗马,贵霜,安息,埃及,迦太基,日尔曼尼亚……他们开始书写人类的全球性通史。 > 心靈托盤~楔子一~ 前天傍晚,克拉苏和他的儿子在从赫里奥波里斯神庙中出来时,突然仰天跌倒。而就在之后晚一点光景,克拉苏的坐骑萨乌斯在溜缰时淹溺在幼发拉底河里。大战将至,这两件事立刻被当作不详的征兆,迅速传遍了整个军营。恐慌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人们头顶。克拉苏不得不亲自到各个营地向士兵们解释这两次事件只不过是意外,而并非天意,他甚至还撩起铠甲的下摆...
宗萨钦哲仁波切 目录 译者前言 序 自我的观点 第一章 正确的见地 第一节 见地 第二节 两种见地 第三节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 第四节 空性 第五节 四圣谛 第六节 佛性 第七节 业力 第八节 转世再生 第九节 轮回与涅槃 第十节 见与道 第二章 道 第一节 道的选择 第二节 出离与虔诚 第三节 善知识 第四节 心的训练 第五节 禅修 第六节 止观 第七节 慈、悲、菩提心和菩萨道的善巧方便 第八节 金刚乘 第九节 上师、灌顶及象征 第十节 次第与证悟 译者前言 在中文世界生活的人,对佛教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所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中文世界的人并不是生活在佛教文化里(不像泰国、西藏等地),大家都知道很多佛教的资讯,但是并不能有条理地说出佛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1节:前 言前言谬误之意说就是推理上的错误,尤其是那些看似正确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推理。一旦人们中了谬誤的思考陷阱,人们就很可能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而这些错误的想法又会导致错误的行动。例如,某个善良的路人看你喝醉酒在路上摇摇晃晃地走,他跑过来对你说,“当心啊”。你理解为“给我小心一点,不然我会对你不客气了”。简直就像是在威胁你一样,你当然会非常的生气了,这就是因为你推理错误导致的错误决定。人不能让谬误左右生活,你也许会说,我们本来就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缺陷的世界里,有谬误是很正常的,我们不需要做哲学家,也不需要去探寻那么多的真理。是的,生活中有谬误很正常,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譬如说,有的人给人凶神恶煞、难以接近的感觉,而经过你深入的接触之后,却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心地极其善良、对人也极其友好的人。但是,有些谬误是有毒的,会在不知不觉中腐蚀你正确的思维。谬误往往容易造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