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以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为时代背景,描写朱元璋及其“开明武烈”兴兵灭元、平定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事迹。故事从元顺帝荒淫失政、天下大乱开始写起。元代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韩山童、刘福通、方国珍、徐寿辉、张士诚等十四路人马相继兴兵造反,元丞相脱脱镇压各路义军有功,反被奸臣陷害,饮鸩而亡。朱元璋乃玉皇大帝身边金童下凡,自幼工于心计,有帝王之志。父母双亡后出家为僧,后往滁州投靠娘舅郭光卿,途中邂逅邓愈、汤和、郭英等好汉。因见朱元璋常有异象,众人立意拜从朱元璋。到滁州后,他鼓动郭光卿自立为滁阳王,同时招揽英雄,礼贤下士,先后有丁德兴、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众多英雄来投。滁阳王死,立其子为和阳王,朱元璋自任兵马大元帅。率众引兵四万,以常遇春为先锋直取金陵,沿途大败元将蛮子海牙,勇夺采石矶,诛杀陈也先,占据金陵,和阳王奉朱元璋为吴国公,主持军务,同时又得宋...
事情要从那天晚上说起。 那是一个初夏的夜晚,晚风轻轻的从我身旁吹过,可还是驱不散阵阵热烘烘的潮气,人说夏风如茗,可我此时却没有一丝品茗的愉悦心情。看看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还有交相辉映的路灯和霓虹灯,眼前是一片光怪陆离的都市夜景,我忽然有种莫名的迷失,迷失在这个南方的陌生城市里。 在此之前,我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痛苦,为了躲避那熟悉的环境,在火车站随意坐上一列火车,经历了一天一夜的颠簸,来到这个铁路终点的城市,我不能走的再远了,因为前面就是大海。 当我随着拥挤的人流走出车站,怔怔的看着富丽堂皇的大酒店、熙熙攘攘的车流发了一阵呆后,发现钱包不见了,这意味着我没有钱坐车,没有钱住旅店,所以我一直也只能四处乱转。 走了大半天,夜色早已降临,我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正在百无聊赖之际,就在身旁不远的地方,停下来一辆的士。 车门打开,下来了一位身材绝佳的女...
弱肉强食杀人事件赤川次郎「第一」为什么要来呢?井村典子把车停在停车场,叹了口气。虽然一直都那么想,但情不自禁地就来了。如果不在的话就好了……。嗯,他是个大忙人,说不定汰没回来。典子的这一丝希望就在他白色宾十车映入眼帘的当儿,烟消云散了。他是不会把车留在停车场而外出的。但是如果没看到宾士车的话,典子也会很失望!女人就是这样。当初与子不过想和唐木玩玩罢了,即使是现在,也没有陷进去的念头呀!想分手,但何时呢……?就因为这样而无法分开。典子心情沉重地按了电梯按钮。如果直接从停车场走的话比较没人注意,午后三点可说是不早不晚,不会遇到别人的。电梯门开,一名男子快步走了出来,与子一惊,差点撞了个满怀,跟蹈了一下,才又站直了身「那个人怎么搞的?」...
不名誉的爱情作者: 林岚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 第一章黄昏的时候,桑儿终于等来了 她要等的人。 她看着他从围墙的缺口处跳进来,才发现自己的心紧紧地绷了一天,实在是累了。 他一定是一看到她留给他的信号就赶来了,快得连身上的工作服都没顾上换。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信号,源自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长着三根毛的信封,用粉笔画在他家门边的墙上。他一看到就知道她有事找他,就会到这个堆木场来,在木头与木头的缝隙里找到她。当然,如果她在她家后窗的窗台上看到同样的信号,她也一样会知道上这儿来找他的。 这封“鸡毛信”的秘密只有她和他知道,它的发明一直可以追溯到她和他一起在院子里跳格子造房子扮好人坏人捉来捉去的两小无猜时代。那时纯是好玩,后来...
半道哭墙花费很大精力创作的《沉河》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活在边远小镇上的少年所经历的生活磨难与心灵挫伤, 展示了一个优秀的少年人却一步步走向沉默、走向孤独的令人寒心的过程, 命运仿佛被下了诅咒——悲伤、离别与突如其来的死亡。那一切因果,全都缘自五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母亲的死亡。 在后来的成长岁月中,他再次经历了父子反目,手足背离,以及两段刻骨爱情的消亡——生命是一条漆黑漫长的甬道。 而出口在看似不远的地方。 走了许久,在一次次以为即将重见希望的时候,那点光却一次次地离他远去。 低头去看自己的脚,鞋子早已残破,鲜血不断流淌。 他想要停留下来,却依然继续迈开了脚步——他势必要抵达那最后的希望 【正文】 被诅咒的悲情青春:沉河(全本) 作者:半道哭墙 第一部分 沉河 在后来,在他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那些在他看来似乎无法逾越,却又每一次都挣扎着...
在水一方,对镜观诗 法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 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 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并不惊讶她以弱冠之龄写出的厚重感悟,并不惊讶她在幸福生活中写出的人间悲苦.“书到今生读已迟”,她的天赋,是前生带来的。诗人词人,大抵如此。 世间的才子甚多,或因发泄太尽而流于刻薄,或因随波逐浪而流于浅俗。材与不材,鸣与不鸣,其间之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学者的书不难找,苏潮韩海腹蕴五车的学究任何时代都不少;先锋的书不难找,玩世不恭骂世嫉俗的愤青亦比比皆是;美女作家也不难找,不管她用身体用脸...
周作人精选散文集结缘豆范寅《越谚》卷中风俗门云:“结缘,各寺庙佛生日散钱与丐,送饼与人,名此。”敦崇《燕京岁时记》有“舍缘豆”一条云:“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拈毕煮熟,散之市人,谓之舍缘豆,预结来世缘也。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刘玉书《常谈》卷一云:“都南北多名刹,春夏之交,士女云集,寺僧之青头白面而年少者着鲜衣华屡,托朱漆盘,贮五色香花豆,碟漫于妇女襟袖之间以献之,名曰结缘,妇女亦多嘻取者。适一僧至少妇前奉之甚殷,妇慨然大言曰,良家妇不愿与寺僧结缘。左右皆失笑,群妇郝然缩手而退。”就上边所引的话看来,这结缘的风俗在南北部有,虽然情形略有不同。小时候在会稽家中常吃到很小的小烧饼,说是结缘分来的,范啸风所说的饼就是这个。这种小烧饼...
目录:1、國風:周南 召南 邶風 鄘風 衛風 王風 鄭風 齊風 魏風 唐風 秦風 陳風 檜風 曹風 豳風2、小雅:鹿鳴之什 南有嘉魚之什 鴻雁之什 節南山之什 穀風之什 甫田之什 魚藻之什3、大雅:文王之什 生民之什 蕩之什4、頌:清廟之什 臣工之什 閔予小子之什 魯頌 商頌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穀,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穀,維葉莫莫。是刈是蒦,為絺為绤,服之無斁。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曐,維以不永懷。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三体》终于能与科幻朋友们见面了,用连载的方式事先谁都没有想到,也是无奈之举。之前就题材问题与编辑们仔细商讨过,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今年是文革三十周年这事儿,单行本一时出不了,也只能这样了。 这是一个暂名为《地球往事》的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忠诚与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 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如何拷问心中道德? 作者试图讲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讲述一个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 在以后的一段时光中,读者朋友们将走过我在过去的一年中走过的精神历程,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你们将在这条黑暗诡异的迷途上看到什么,我很不安。但科幻写到今天,能够与大家同行这么长一段,也是缘份。...
麟儿报麟儿报(又名《葛仙翁全传》)版本: 康熙十一(1672)年序刊本。十六回。作者:内容: 叙述廉清娶幸昭华、毛小燕为妻的故事。序第一回 廉老儿念风雪冷济饥人 葛神仙乘天灾巧指吉地第二回 荫功获报老蚌生珠 明眼识人野蒹倚玉第三回 六岁儿嘻戏动春卿 八座官丝萝攀野老第四回 小书生移眉戏老师 蠢丈母变心逐娇婿第五回 世情母劝娇儿改节 贞心女励良婿读书第六回 美遇毛延敛娥眉而着鬼 骥逢伯乐展骏足以惊人第七回 幸小姐避金夫仓皇歧路 毛御史怜玉人接引同舟第八回 报捷音行聘礼没兴一齐来 惊失女更盟有祸成双至第九回 小解元才高察出旧仙名 俏媒婆事急充做新人嫁第十回 宦家爷喜联才美借唱酬诗择偶 穷途女怕露行藏设被窝计辞婚第十一回 幸小姐借温存巧弄机关 廉解元因漫骂暗遭哄骗第十二回 冷眼惑衣冠不识旧时人 热心得情弊立救当场祸...
作者:黄碧云如今想来,事情原来不得不如此。我不得不驶着救护车通街跑,蓝灯不得不闪亮,人也不得不流血、死亡。人死了,爱玉也不得不眉飞色舞,我也不得不和她结合。我第一次目睹流血死亡,才是上班后两个星期。死人毕竟跟实习时的橡皮人儿不一样,会有腥膻的气味,喉头格格的最后呼吸声,还有亲人吵耳的哭闹。伤者在途中已经死亡,同僚在后面说:“不用急,把响号关掉吧,吵死了。”我便慢吞吞的,红灯停车,绿灯前进,像在驾驶学院学车一样。才抵达医院,死尸才抬出,一群男女已经蚁般拥着死者家人:“棺木寿衣殡仪全套。”“我们现在八折。”“我们送寿毡、花圈、私家车接送往火葬场。”“CALL11183888。”我吃惊了,不禁道:“你们可以放过家人吗?”有一个女子,细细小小,戴着一顶垒球帽,高声反驳道:“人要死,死要葬,生意要争,不得不如此呀!”她就是爱玉。我们恋爱,结婚。她怀孕,挺着大肚子找死人生意,我在深夜的...
>>>写作 写作是一件需要贯彻到底并且用力的事情。 印象里,从小到大我的语文成绩并不好。我的作文不会给老师带来惊喜,不会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念。这似乎从一种层面上证明了我将来与文字工作绝缘的可能性。然而十多年后,我却不可救药地选择了它,而且这么顺理成章。看着自己现在每日所面对的工作,让我不禁回想起曾经在文字面前的委屈迟钝,无疑惊讶。但我更愿意相信并且承认,许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它的确定。 一个专职写作的朋友曾告诉我,其实写作和语文没有太大的关系。掌握语文是为了认知文字,而掌握写作却是要深刻理解所有文字,以及文字带来的最终感受。文字有生命。写作代表时间。笔者便是在这时间过程中完成文字的生命。 偶尔休憩一下。喝热的咖啡。听悠缓而沉滞的钢琴曲。透过窗帘的缝隙瞥见湿漉漉的马路以及互相问候的人群。顿觉世间一片晴朗和谐,内心温暖。 一切都在时间的静默中进行。从春天到冬...
(历史在这里哭泣系列二十一) 一、中国人最缺少的品格——自律自省 从我记事开始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都在骂外国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早些年骂英国、美国,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骂美国在中国搞文化侵略;近十年则主要骂日本,一提起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细菌部队,中国人无不咬牙切齿,恨不得把小日本从地球上永远地抹掉。 在讨论正题之前,我想提几个问题: 一、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二、如果没有美国的“门户开放”,中国在十九世纪末能避免被瓜分的命运吗? 三、如果没有美国的“文化侵略”,用“庚子陪款”率先在中国建立第一批新式学堂,中国的文明程度是不是会有更高的超越? 四、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没有美国直接介入对日战争,中国能够打赢日本吗? 五、香港如果没有英国,会成为今天的香港吗? 我的回答...
【双调】【新水令】立诛萧铣靖边庭,托赖着一人有庆。班师回帝辇。领将到神京,报捷连声。临帅府听宣命。(云)可早来到帅府门首也。小校报复去。有秦王等下马也。(卒子云)理会的。喏!报的大人得知,有唐元帅等下马,见在府门首也。(殿头官云)道有请。(卒子云)理会的。大人有请。(做见科)(殿头官云)唐元帅于国有功,与众将甚是辛苦也。(正末云)老宰辅治朝纲不易也。(殿头官云)元帅,似此智勇妙算,名扬天下,实乃国家磬石之固。(正末云)大人,非某之能,托赖尊君洪福,并二位将军之能也。(秦叔宝云)老宰辅,此一场非俺二将之能,仰赖元帅虎威。(段志玄云)老大人,俺二将杀了萧虎、萧彪,总不如元帅战敌贼首,立诛萧铣。今日定了太平也。(殿头官云)元帅,一来尊君洪福,二来元帅谋略过人,今日得了胜也。(正末唱)【沉醉东风】奉敕旨征南远行,奸邪萧铣排兵。无徒萧虎强,怎比秦琼胜,则一锏丧了残生。颇奈萧彪寻战争,(云)被俺段志玄...
一……心情到近来,软柔得如蜡,差不多在任何事情上皆不缺少融解的机会。十一月了。冬天已到了我的住处。我看到了冬天,感觉到冬天,如今我还意识到,要用我这手抓住了这冬天给我的忧郁。我或者会如一匹叶子,离了所在的枯枝。我的灵魂,——倘若灵魂还是我的一种产业,我还有权利可以放弃或保留,我将尽这风吹我到一个生地方去,落到人家屋顶,或是飘到小池小井里,我一点不留恋我的过去。我告给他们,我是活厌了,有风,我将尽它吹,我将因掉在一个举目无亲的世界里,因此死去,不再要人料理,也不料理别人,没有一个人肯相信我这话的真实。我如今不再向旁人说到这些愚蠢的言语了,我将怎么来挥霍我这日子,是我自己的事。想起我自己是很蠢得可笑的。我总缺少使自己看得完全一点那种机会。我总嫌知道别人太少而别人知道我则更少五 倍。我就只在一种憧憬的完全上系着我的哀乐。我要明白我自己,明白了,我似乎就能从此超生。心情的...
赶在婚前变心作者:徐少艾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后记 第一章所有年过三十岁的女人,不是话题变多了,就是变得话很少。一群女人聚在一块儿,不能说绝对会是言不及义;但是,除了男人,就是聊聊一些是非和琐碎的闲事。对于年过三十而未婚的女人,婚姻、家庭或孩子根本不是谈天的话题,所以,工作和感情几乎就是单身女人生活的全部。而一接近三十岁的单身女人,人们也自然先关心追问感情的事。杨初初每次只要一休假回台中时,家里总有着要她去相亲的压力。她知道,若她一旦告诉家人自己早有一个对象,一定会跌破大家的眼镜,因为到目前为止,除了大学时代的好友林正他之外,大家都以为杨初初是一个为了工作而磋舵了感情的可怜女人。她大学时念的是资讯,毕业两年也顺利地拿到了电脑硕士,待过了几个大公司,...
答欧阳崇一 【168】崇一来书云;师云:"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择其车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未,而已落在第二义."窃意良知虽不由见闻而有,然学者之知,未常不由见闻而发:滞于见闻固非,而见闻亦良知之用也;今日"落在第二义",恐为寺以几闻为学者而古,若玫其良知而求之见问,似亦知,行合一.二功矣:如何?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先却头恼,而已落在第二羕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致良妯"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恼是当:若主意头恼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醅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窍用流行,除却见闻醅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
父亲是十六岁那一年离开老家靠山屯的。戎马生涯二十年之后父亲终于带着自己的队伍,进驻到了沈阳城里。那一年父亲三十六岁。在已逝的二十年岁月中,父亲差不多天天都在打仗,枪林弹雨,生生死死,不能不让父亲的神经紧绷着。先是打日本人,后来又和老蒋开仗,东跑西奔。那时父亲梦里都想找一个热乎乎的火炕睡上一大觉。这回老蒋被赶到了孤岛台湾,父亲以及他的部队,却倒在了沈阳城内诸多的火炕上。他们一边咬牙放屁,一边扯着长短不一、粗细不均的鼾声在沈阳城内睡了三天三夜。三天以后,父亲醒转过来。打了一连串哈欠,伸了一个冗长的懒腰。然后吃了一海碗猪肉炖粉条,喝了一瓶高粱烧。父亲这才清醒过来。父亲看着同样睡眼惺忪的队伍,又抬头望了一眼沈阳城清澈宁静的天空,心里想:日他娘,这仗终于不打了。父亲一时显得无所事事,父亲在酒足饭饱神经松弛下来之后,想到了杜军医。杜军医那一年二十有三,她齐耳短发,一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