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璞序曲 【风雷引】百年耻,多少和约羞成。烽火连迭,无夜无明。小命儿似飞蓬,报国心遏云行。不见那长城内外金甲逼,早听得芦沟桥上炮声隆! 【泪洒方壶】多少人血泪飞,向黄泉红雨凝。飘零!多少人离乡背井。枪口上挂头颅,刀丛里争性命。就死辞生!一腔浩气吁苍穹。说什么抛了文书,洒了香墨,别了琴馆,碎了玉筝。珠泪倾!又何叹点点流萤? 【春城会】到此暂驻文旌,痛残山剩水好叮咛。逃不完急煎煎警报红灯,嚼不烂软蹋蹋苦菜蔓青,咽不下弯曲曲米虫是荤腥。却不误山茶童子面,蜡梅髯翁情。一灯如豆寒窗暖,众说似潮壁报兴。见一代学人志士,青史彪名。东流水浩荡绕山去,岂止是断肠声! 【招魂云匾】纷争里渐现奇形。前线是好男儿尸骨纸样轻,后方是不义钱财积山峰;画堂里蟹螫菊朵来云外,村野间水旱饥荒抓壮丁!强敌压境失边城!五彩笔换了回日戈,壮也书生!把招魂两字写天庭。孤魂万里,怎破得瘴疠雾...
1 七四年的初春,还在上高中的静秋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新教材,要到一个叫西村坪的地方去,住在贫下中农家里,采访当地村民,然后将西村坪的村史写成教材,供她所在的K市八中学生使用。 学校领导的野心当然还不止这些,如果教材编得好,说不定整个K市教育系统都会使用,又说不定一炮打响,整个L省,甚至全中国的初高中都会使用。到那时,K市八中的这一伟大创举就会因为具有历史意义而被写进中国教育史了。 这个在今日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在当时就只算“创新”了,因为“教育要改革”嘛。文化革命前使用的那些教材,都是封、资、修的一套,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英明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被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们统治着”。 文化革命开始后,虽然教材一再改写,但也是赶不上形式的飞速变化。你今天才写了“林彪大战平型关”,歌颂林副主席英勇善战,过几天就传来林彪叛逃,座机坠毁温都尔汗的消息...
三海妖作者:欧文·华莱士 译者:王金铃著名的人类学家莫德收到一封信,写信者称发现了一个叫做“三海妖”的南海小岛。岛上的土著人与世隔绝,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和社会制度。于是她率队到这伊甸园般的小岛上进行考察。一行十人中有她的儿子与儿媳,有放荡不羁的摄影师,有女精神分析专家,有逃避生活的单身汉,也有终日担心红颜易老、过去为舞女、现为亿万富婆的赞助人……六周的考察和两种文明的碰撞,在这些考察队员中引发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两种生活方式的面前,他们将不得不作出抉择。01 这封信是莫德·海登从桌上那摞早晨的来信中拿起的头一封,她不无羞赧地自我承认,是信封上端那排外国邮票吸引了她。邮票上画的是高更的“白马图”,印成绿、红和深蓝三色,邮戳字迹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爱琳娜邮局。” 年华逝矣,莫德痛苦地意识到,随着岁月的推移,令她快心的事早已越来越少,越来越见不到,一年不如一年了。大...
第一部分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影片中,他们如何相遇并不清楚明了。因为问题不在这儿。世界上到处都有萍水相逢的事。重要的是,这些常有的相遇之后所发生的事。影片开始时,观众见不到这对邂逅的人。看不见她。也看不见他。见到的是一些残缺不全的躯体——被齐头齐腰截去的部分——在蠕动着——在欲海情焰或在临终挣扎中蠕动着——上面相继盖满了灰烬、露珠、原子弹的死亡阴霾——和情欲得到满足后的汗水。...
唐僧要来了。 这消息传的很快,那叫玄奘的和尚在长安刚和李世民拜了把子,拿了紫金钵盂和通关的护照,从东海百灵岛到西域金刚洞,整个妖怪世界就都知道了这一消息。按说这么一条佛界出访留学的新闻并不会对妖怪们造成什么震撼和轰动,但是随之而来的内幕新闻却让所有妖怪都疯狂了起来。 ——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长安以东的所有妖怪都捶胸顿足地懊悔不已,因为这和尚一出门就要直奔西边而去,东边的妖怪们根本就木有任何机会下手。本来这些妖怪们完全可以率领大军杀到长安城边埋伏,但有着想法的妖怪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连在极西之地各个上千年没动弹过的老妖们都开始下动员令了。眼见着一场大混乱就要随时发动。于是妖怪世界的高管层“妖怪自治管理委员会”紧急发布命令,先喝令所有妖怪不许妄动,再召集各个妖怪头目们去开会磋商解决办法。总之不能为了一个还在长安打包裹的唐僧就让成...
序在这一本契合时代需要的书中,索甲仁波切深入讨论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有生,自然有死,每个人迟早都需要面对死亡。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两个方法处理死亡:忽略死亡,或者正视自己的死亡,藉着对于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减少死亡可能带来的痛苦。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让我们真正克服死亡。身为佛教徒,我把死亡当做是正常的过程,只要我还活在这个地球上,必然会发生死亡这个事实。在我知道逃避不了死亡之后,就看不出有什么好担忧的了。我宁可把死亡看成是衣服穿破了必须换件新的一样,而不是终点。然而死亡还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或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些准备的工作。我们大多数人自然都希望死得安详,但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暴力,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愤怒、执著或恐惧等情绪所控制,我们显然也不可能奢望死得安详。因此,如...
从珠穆朗玛峰回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有聚会,朋友们听说我去过珠峰,而且是今年刚刚从珠峰上下来,而且是去采访珠峰高度复测的,而且在珠峰地区一住就是四十多天,都忍不住好奇地询问,其中给我最多的提问是“那是什么滋味”? 我常常在这一刻语塞。有时木讷良久,仍然不知该怎样表达我的感受。雪山的森白再次从脑海里闪过,狂风的呜咽再次飞掠耳旁,烈日的炫光仿佛又当空刺眼,汽油炉明灭闪烁的光亮又在眼前跳跃。这一刹那,心肺间忽然会出现缺氧压迫的感觉……一切那么遥远,一切又那么真实;一切那么亲切,一切又那样令我颤栗…… 朋友们见我发呆,都笑曰,高原反应还没过去吧。 也许吧,也许这样的高原反应一生一世都不会过去吧。 至今午夜梦回,还常常又真切地钻回到高山帐篷的睡袋里。山脊上呼啸而下的狂风吹得帐篷如汪洋中的小舟,四壁颤抖,飘摇无助,真让人担心下一刻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满天星光了...
第十章 一山二贼(1) 八月份的库尔勒简直太热了,太阳就像挂在头顶的一枚500瓦的大灯泡,烤得人头晕脑涨的。 去机场时,老四海将一块湿毛巾顶在头上。出租车司机建议道:“你顶在头上不管用,应该把毛巾捂在鼻子上。”老四海这么做了,果然肺管子里好受了些。司机问他去哪里?老四海说要去北京。司机满脸向往地说:“我这一辈子就想去一趟北京,可听说北京的一只鸭子就是168块呀,太贵了,不敢去。”老四海笑着说:“没错,北京的鸭子是168,可北京的鸡才150。”司机明白鸡的含义,大惑不解道:“不对呀!在我们库尔勒,找一个小姐还要300元呢,北京的小姐比库尔勒还便宜?”老四海说:“在库尔勒找小姐属于高消费,在北京找小姐是日常消费,所以就便宜了。”司机拍着脑门道:“我明白了,北京的确是比我们库尔勒发达呀,至少领先十年了。”老四海点头道:“对,鸡便宜了,可别的就贵了。所以一...
作者:海容内容简介: 一场雪崩压死了四十多名金农,一个私开滥采国家金矿的大要案暴露出来,它理所当然引起上面和社会的关注,为些成立了黄金专案调查组,由此展开的调查和反调查、正义和非正义的斗争,紧张曲折、悬念丛生、惊心动魄,并由此揭示出一座城市的现实生活,演绎出无数执着的爱情、疯狂的爱情、肉欲的爱情,读得人停不下来,不能不关注书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引子第一章第一节生死命运等待审判第二节什么人要闹法庭第三节重要证人未到庭第四节黑锅谁背第五节风波骤起第二章第一节妻子的礼物凝聚着心血第二节死刑犯人与死刑犯的专门看守第三节风骚女人玩弄金把头第四节书记不先保住自己也做不成事第五节地龙山庄的暴发户第六节娱乐中心的中心是女人第三章第一节金玉良必死无疑第二节金玉良有理也投诉无门第三节四个女人算计一个检察官第四节专案组长送市委书记两瓶酒...
周作人精选散文集与友人论性道德书雨村兄:①长久没有通信,实在因为太托熟了,况且彼此都是好事之徒,一个月里总有几篇文字在报纸上发表,看了也抵得过谈天,所以觉得别无写在八行书上之必要。但是也有几句话,关于《妇人杂志》的,早想对你说说,这大约是因为懒,拖延至今未曾下笔,今天又想到了,便写这一封信寄给你。 ①时商务印书馆办有《妇女杂志》,主编章锡琛(1889-1969)字雪村,浙江绍兴人,与周作人、鲁迅很熟。周作人这里故意将《妇女杂志》改称《妇人杂志》,又由“雪村”点化出“雨村”,似有暗示,又系杜撰虚设,是一种“游戏笔墨”,周作人的友人钱玄同也常爱用。我如要称赞你,说你的《妇人杂志》办得好,即使是真话也总有后台喝采的嫌疑,那是我所不愿意说的,现在却是别的有点近于不满的意见,似乎不妨一说。你的恋爱至上的主张,我仿佛能够理解而且赞同,但是觉得你的《妇人杂志》办得不好,--因为...
第一章(1)这一日天上的太阳毒得如一只滚动着的刺猬,光芒炙烧尖锐,满空的云朵就流出了血似的赤红,地上虚土浮腾,惨白得又像是大火后的灰烬,行走在赛虎岭官道上的一队散乱的人马,差不多只要在一个兵卒的后腿弯撞一下,这个兵卒就要倒下去,整个的队伍也便要倒下去,永远也不想爬起来了。原本是前排的乐队在高一声低一声热闹吹打,马也有精神.队形也整齐。现在,吹鼓手的眼睛已经白多黑少,呼吸着的空气火一样辣,蜇着鼻孔,那吹奏唢呐的凸腮和暴了青筋的粗脖就在一声软一声里陷了.下去,最后,乐响变成一种呻吟。一种喘息,几乎在同一刻里熄灭了,唯有一个年幼的小卒还勉强“嘟”地吹动一下,成为沉寂中的一声余音。这是一队衣着不整老幼参差的乌合土匪。以往的变化无常的流浪生活和近日连续的奔跑,又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搏杀,他们的面孔全都变得丑恶狰狞,得胜之后的狂热使他们在返回营寨的路上欢声如雷,但狠毒的太阳使他们...
作者:梁遇春 当人生观论战已经闹个满城风雨,大家都谈厌烦了不想再去提起时候,我一天忽然写一篇短文,叫做《人死观》。这件事实在有些反动嫌疑,而且该捱思想落后的罪名, 后来仔细一想,的确很追悔。前几年北平有许多人讨论Gentleman这字应该要怎么样子翻译才好, 现在是几乎谁也不说这件事了, 我却又来喋喋,谈那和“君子” Gentleman正相反的“流浪汉”Vagabond,将来恐怕免不了自悔。但是想写文章时候,哪能够顾到那么多呢? Gentleman这字虽然难翻, 可是还不及Vagabond这字那样古怪,简直找不出适当的中国字眼来。普通的英汉字典都把它翻做“走江湖者”“流氓”“无赖之徒”“游手好闲者” ……,但是我觉得都失丢这个字的原意。Vagabon d既不像走江湖的卖艺为生,也不是流氓那种一味敲诈,“无赖之徒”“游手好闲者”都带有贬骂的意思,Vagabond却是种可爱的人儿。在此无可奈何时候,我只好暂用“流浪汉”三字...
李:哎 郭:应该谢谢今天的观众朋友们,闹天儿,下雨,有这么句话说得好啊 李:哪句啊 郭:刮风减半,下雨全完 李:说的我们这行业 郭:是不是。下这么大的雨,还来这么多朋友,太捧了 李:对 郭:今天演出结束都别走 李:干嘛去呀 郭:咱们一块儿吃顿饭 李:哦 郭:谁去谁花钱 李:还以为您要请客呢 郭:人忒多了,请不起啊。感谢观众对我们的支持 李:哎 郭:今天后台也挺乱 李:怎么呢 郭:从下雨我这电话儿就没停 李:哦 郭:都是后台来电话 李:嗯 郭:告诉说今天赌车啦,在哪晚一会儿,都是这个 李:交通有点儿不方便 郭:嗯,正说着话电话响-当,当哩个隆当哩个隆.... 李:京韵大鼓 郭:徐德亮。在哪呢?在道儿上呢。一会儿又响了--特儿嗒嗒特啦嗒另另嗒...,史爱东。来不了了。一会儿又响了--爸爸接电话儿啊,喂,李菁,到哪了?行行...
体用之辨谁是谁非? 出行印证心有所悟!!! 转发自玄玄网易之梅花易数论坛,作者888999原创因事情繁忙,好久没来,好想大家呀!!!再发一贴供大家研究!!!2004年的七月,西安虽烈曰炎炎,但旅游旺季却挡不住天南海北的游人,时值大学生放假,古都火车站已人满为患,七曰内的卧铺已被抢购以空,五曰内的硬坐已售完.七月十曰因急着去成都,只好购无坐的票去成都.此行上车寻找坐位成为当务之急!!! 上车前依开车时间:22:10开起卦得:公历时间:2004年7月10曰22时10分农历时间:甲申年五月廿三亥时干支:甲申年 辛未月 庚寅曰 丁亥时 旬空:午未 水泽节 山雷颐 水雷屯 【本 卦】【互 卦】【变 卦】 ▅▅ ▅▅ ▅▅▅▅▅ ▅▅ ▅▅体▅▅▅▅▅ ▅▅ ▅▅ ▅▅▅▅▅ ▅▅ ▅▅ ▅▅ ▅▅ ▅▅ ▅▅ ▅▅ ▅▅ ▅▅ ▅▅ ▅▅ ▅▅...
作者:徐訏一打开邮包,我发现是一部《金刚经》,是大本,木刻,用连史纸印得很讲究的版本。邮包上的字迹很生疏,但我从邮戳知道这是从我故乡寄来的。我愣了许久,痴呆地翻动着经本,看到圈点的红朱,我心里有一种莫明其妙的忧伤与害怕,我失去正常的生活,期待我应当知道的一点消息。六天以后,我接到一封也是从故乡转来的简单的信,是生疏的笔迹,写得极其平淡,他说:“......觉宁师已于阴历八月十五日仙游,一部《金刚经》是她临死时叫我们寄你的.....”她死了!坐在电灯光的下面,桌子的前面,初秋的夜,萧杀清净,对着那封粗劣的信笺,草乱幼稚的字迹,我眼睛模糊起来。我在桌上的圆镜中看到自己,我发觉我十几年的生命一瞬间竟平面地铺在镜面上了。镜面是圆的,在我模糊的泪眼中,它荡漾着荡漾着,一时间就幻成了一个小小的池塘。我坐在池边一块白石上,望着我失眠的脸,我在自语:“过去的都过去了,做错的都错了,失去的不...
《滚滚红尘中拈花微笑》******************第一部分还有一个避鬼的法子,是拜和尚为师,也就是舍给寺院了的意思,然而并不放在寺院里。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拜师是否要贽见礼,或者布施什么的呢,我完全不知道。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老舍:宗月大师弘一: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1)弘一: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2)虚云:朝礼五台山记(1)虚云:朝礼五台山记(2)夏丏尊:弘一法师之出家叶圣陶:两法师(1)叶圣陶:两法师(2)张大千:我当了一百天和尚启功:仁者永远无尽意黄永玉:蜜泪 (节选)梁衡:与朴老结缘钓鱼台俗眼看佛门:我拜见了证严法师(1)俗眼看佛门:我拜见了证严法师(2)俗眼看佛门:我拜见了证严法师(3)俗眼看佛门:我拜见了证严法师(4)第二部分我还不住地琢磨,为什么找不到当年李娜在舞台上的影子,眼前的她——精神状态不错,红润的脸庞,自自然...
醒狮郑其葆 著内容提要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第22章第23章第24章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第29章第30章第31章第32章并非是尾声 作者简介郑其葆,1944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大学文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新疆昌吉市“作协”、“剧协”、电视家协会会员。60年代末毕业于新疆白的雪》、《一曲雄浑的“花儿”》、《断弦乐队的指挥》、《在废墟上崛起》、《难解的情结》等文章及作品。《醒狮》乃长篇处女作。内容提要东方雄狮从沉睡中苏醒。以新文化运动国为基音的“五四”运动,奏响了古老中华昂首阔步走向新世纪,进入新时代的序曲。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成长为一位英姿奋发的新时代女性,描写了“五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