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17:59:08??|?? 来源:福音时报??|??作者:史蒂尔核心提示:怎样正确地选择职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因为我们的安逸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福音时报) 怎样正确地选择职业,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关键的,因为我们的安逸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于子女来说,他们的职业选择一般应在父母或监护人的指导下进行,但也不应完全忽视孩子自己的意向。指导选择职业的原则有两点:所择的职业不可违背圣经,所择的职业必须是合适的。1、所择的职业不可违背圣经。犯罪是可恶的,从事一种犯罪的行业,干一种既违背神又助长他人犯罪的工作,这都是令基督徒所憎恶的,因为神的诅咒时常在这种人的身上。获取财物的欲望会蒙蔽人的双眼,致使他们不加考虑就去从事这样的行当;然而,神的忿怒会尾随着他们,甚至在今生,这一点也是常见的,比如祂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使他们的野心成为泡影,使他们的财富化...
人文科学认识论 第一章 人文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在这开卷第一章里,将要谈谈人文科学在客观性、观察或实验方式的条件方面以及在理论与实验之间建立的关系方面的认识论特征。还要谈谈人文科学与精确的和自然的科学或者同哲学以及重大思潮或文化潮流的关系。但在这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下我们所谓的人文科学是什么,为此就必须先从分类说起。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类各国大学各系学科的设置情况大相径庭,不足以提供一个分类的原则。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仅仅指出,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这一假设正是这种区分的根源)。当然,...
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哲理 柯钧 编著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式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不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 个人生哲理》正是你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 第一章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内心 消除自卑感,充满信心地进行努力 丽莎是来自美国阿肯色州的学生,也是她所在镇里唯一来哈佛读书的人。在她准备启程到哈佛大学前,当地的人都为她能到哈佛上学而感到自豪,她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好的机遇。 但是,丽莎的兴奋劲还没过,就忽然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糟糕了。她在哈佛过得很辛苦,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土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自己却一无所知,而许多她知道...
温州民营经济草根创业史:温州样本作 者:周德文 吴比 出 版:鹭江出版社 奇迹在这里发生 写在《温州样本》出版之际 耗时近一年的《温州样本》问世了,我向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这本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鸿篇巨著,生动、深刻而又别样地论述了温州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创造历程,使人们看到了温州人艰苦卓绝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作者之一的周德文,三十年来亲身经历温州人的创业壮举,可谓感受切切! 温州奇迹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州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温州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其创业史至少折射出了这样三大战略,即"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战略"、"不对称竞争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四大理念,即发展理念、人本理念、竞争理念和创新理念;同时实践了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拉开了我国复兴崛起的帷幕,而由十三亿中国人共同参与的这出大戏是借助...
中文版序言作者简介1. 法律背景2. 自然选择论3. 大小突变4. 化石的难题5. 进化乃事实6. 脊椎动物的进化序列7. 分子生物学的证据8. 前生物进化9. 科学的规则10. 达尔文主义者的信仰11. 达尔文主义者的教育12. 科学与伪科学作者简介:献给聆听和阅读并且尽力帮助我走在正直而又狭窄的路上的人尤其是凯蒂献给询问难题的勇士虽然有时连得到正直答案的机会也不存在献给科学界容许发问的专家序言作者的背景及写书的手法值得一提。他在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小镇长大,自幼热爱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适当的时候他自称:詹腓力。这是中国朋友“赐”他的名字。十六岁中学尚未毕业,他在小镇实在呆不下去了,于是写信给哈佛大学,请求将他从思想的死谷中拯救出来。哈佛竟然破格收了他。他自称并没有好好学习,四年后却以全班第一的身份毕业。他父母极力主张他继续学医,他却逃到非洲去当英语外教。结果,还是当母亲病危时才回到芝加哥大学钻研...
二、如何快速有效地阅读资料 面对政府管理的细致化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生事物和矛盾的凸显,公共管理面对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要求公务员能够在大量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找到问题的本持。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从2006年起,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的资料篇幅大大增加,去年是8000字左右,今年也是8000字左右。面对如此长的资料,许多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准确把握。以每分钟默读400字的速度,那么对这样的资料读一遍就需要20分钟,读两遍就需要40分钟,剩下的时间就只有110分钟作答,很显然两遍是很难准确把握资料的。因此许多考生成绩不理想。针对这样长篇幅的资料,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快速有效地阅读资料。以2006年为例,整个资料有一条主线,但许多考试没有抓住,那就是以主持人的提问和主持词为主线,把握D部长的讲话内容。这样的话,将能够迅速把握资料的主要内容。而2007年的申论考试,则可以通过申论要求...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3日 13:54主讲人简介: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埃及学博士。1992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专攻埃及学。200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至今在研究所从事埃及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古代史,埃及学。著有《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阳船》等。内容简介:我们知道,古埃及,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它的金字塔,金字塔到现在很多人认为它充满了谜团。那么金字塔周围确实是有很多谜团。那么今天法老的诅咒就是一个谜团当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法老的诅咒恐怕听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之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法老的诅咒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法老的诅咒,它究竟灵验不灵验。那么说到法老的诅咒,首先我们不能不提到两个人,一个人就是英国的一个勋爵卡那封。由于他很有钱,他就想在埃及这块土地上发现一点什么,于是他就...
主讲人简介: 马明达,回族,著名历史学家。祖籍河北省沧州,1943年生于甘肃省兰州。现任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李小龙研究会会长。 马明达教授出身中国武术世家,父亲马凤图、叔父马英图都是民国时期全国闻名的武术家。兄长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都是著名武术家,弟兄四人在开武术界被推誉为“马氏四杰”。马明达教授自幼师从父马凤图求学,文武并修。1959年初,获甘肃省青少年武术比赛冠军。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1993年到广州暨南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断代史研究上侧重于元、明、清三朝。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的书有《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回族辞典》等。历年来发表中国古代史、民族史和武术史论文一百余篇。 内容简介: 一部影片《少林寺...
(1)揉攒竹;以双手拇指指腹螺纹面,分别按压攒竹穴并轻揉之,以酸胀感为度。(2)按睛明:以右手拇指和食指的指腹螺纹面。按在目内眦的上方1分凹陷处。先向下按,然后再向上挤,一按一挤,反复进行。以酸胀感为度。(3)按揉四白:以双手食指指腹的螺纹面,分别按在目下四白穴,以酸胀感为度。(4)刮眼眶:以双手食提屈成弓状。以第二指节的桡侧面紧贴上眼眶,自内向外,先刮上眼眶,后刮下眼眶。重复进行,酸胀为宜。(5)揉按太阳:以中指提腹螺纹面按揉太阳穴。以上方法具有保护力、缓解视力疲劳的作用。2、腰部⑴揉腰眼(奇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4力凹陷处):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以酸胀发热为度。⑵擦腰:双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要快速有劲,以里边发热为止。⑶腰部活动:腰部前俯后仰,并作旋转运动。⑷拔腰:双手十指交叉外翻,用力上举,拔伸腰部。以上方法具有壮腰...
孔祥智,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88和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农业政策分析、农业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系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发表《制度创新与中国农村城镇化》、《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透视》等著作13部。 内容简介 “小城镇,大战略”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一句口号,他充分体现了小城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讲座中,孔教授就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绩效评价和发展前景预测。孔教授以详实的是数据比较,说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现实,并指出由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带来农民收入的减少,而要解决我国...
今天我们讲明朝的国号之谜。明朝它的国号叫做“大明”,这个“大明”怎么来的?很显然和小明王有很大关系。因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最初是参加了红巾军的起义,红巾军他们奉的主是小明王韩林儿。后来他们又建了“大明”,这两个“明”是一个“明”,所以“大明”的“明”来源于小明王的“明”。 那么大家会问,小明王的“明”又从哪里来的?小明王的“明”来源于明教。明教也叫做“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的时候一个叫做摩尼的波斯人创立的。明教吸收了佛教、祆教、基督教的教义因素,它的经典有《二际三宗经》,宣传的是什么呢,宣传的是黑暗要被光明战胜,最后光明战胜了,大家就众生脱离苦海。明教什么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呢,是在唐朝武则天延载年间,传到中国来以后明教的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但是一直神神秘秘,为什么?因为明教宣传的是 “弥勒降生,明王下世。” 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经常借助于明教来号召群...
敢真正与和珅斗智斗勇的人,还有曾经弹劾过国泰的御史钱沣。 钱沣,字东注,又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生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死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的进士,曾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通政司制使,户部主事和湖广道监察御史等职。他一生以教书法闻名于世,出生于平民寒素之家,从小养成不媚时俗、不畏权贵的品格。为官清廉,刚直不阿,身为御史,一心效忠朝廷,勇于弹劾,敢为他人所不敢为,言他人所不敢言。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钱沣上书弹劾正在山东做巡抚的国泰,贪纵营私,索贿舞弊,使举朝上下为之震惊。 案件的当事人是国泰。国泰的来头很大:他本人是皇妃的伯父,又与和珅关系极为密切;其父四川总督文绶又是刘墉的老上级。您想一想,这样的一个人,与乾隆皇帝、和珅、刘墉关系都极为密切的一个人,谁敢不拍他的马屁呀?所以他一路下来升...
老边如果说,辩论好比是一种不流血的战争的话,那末,诡辩则是这种战争中最具杀伤力的神秘武器。诡辩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它属于辩论的学科,但又超脱于辩论学中对理性乃至真理的界定。在人欲横流的高信息时代,形形色色的交际与应酬占据了人们理念相当大的参数,于是,就派生出一系列不流血的战争名词,如商战、情战、舌战云云。所谓“舌战”,亦即非程式化的语言大搏杀,它的主要特点是随意性大,不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制约。舌战的主体是辩论,而辩论中又以临场的即兴发挥最受人们所津津乐道,我们将这种即兴发挥所产生的语言称为诡辩。诡辩具有很强的很特殊的语言杀伤力和逻辑性,它用不着为炮制长篇大论而大费心思,也不用开篇和收尾,只需简短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将书一般厚的演说稿驳得稀哩哗啦;也可以将振振有词的雄辩高手驳得目瞪口呆。诡辩艺术的内涵在于灵巧性和实用性。它包括人的思辨、智谋、语言、...
连载于《禅》刊 1992 年第 1 至 4 期序 说今天我开始讲《碧岩录》的公案, 这是禅宗的语录, 或许有人要问: 我们修的是心中心密法, 不是禅宗, 为什么要讲宗门公案? 因为心中心密法是与禅宗同一鼻孔出气的,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宗之禅, 不是禅定的禅。禅定分为四禅八定, 是渐次法; 而禅宗是达摩祖师所传, 叫祖师禅, 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圆顿法门, 不是一步步走的渐次法。我们所修的心中心密法, 也同样是直接打开本来, 彻见本性的。不是转弯抹角地从观想或观相成就, 再破相见性的有相密。所以它是“以禅为体, 以密为用”的, 是以密法来证禅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禅宗只接上根人, 中下根人就难以接受。最初的禅宗根本没有什么参话头, 都是当下直指见性成佛的, 不用参一则固定的话头。譬如“念佛是谁? ”“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这个拖死尸的是谁? ”“如何是诸佛生处? 东山水上行。”等等的话头。只就来问者语...
欧阳自远,196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介绍四个方面,我想介绍一个真实的月球,第二是当前月球的探测发展趋势和全景,第三呢,我们国家月球探测的对策和规划。以及最后呢,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现在已经命名叫“嫦娥一号”,它的科学目标以及当前研究的进展。我们从夜空中看月亮,我们能够看到月球的全貌,只是月球的一个表面。月球的另外一面,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月相的变化可以从一个星月开始,然后逐渐的慢慢变化,一直到满月。我想这些情况我都用不着详细的介绍了。 那么月球始终是伴着地球在一起,从古至今,月球在夜空当中照耀大地,所以给予人们很多的遐想、非常多的期望,世界各个国家都与月球都是充满了赞美之词。那么我们国家经过很长时间的论证,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
雷池月说长论短 当年李泽厚在大洋彼岸《告别革命》的宣言,使我不禁想起维克多·雨果笔下的一个形象:在巴黎的小酒馆里,他跳上桌面,拔出怀中的手枪,朝天花板连放两响,然后高喊:“革命开始了!”最终当然革命并未“开始”,他却被闻声赶来的警察带走。 虽然,一个要“告别”,一个要“开始”,但很明显,两者的精神气质同属一类——其思想脉络的结构是一致的,只是气血的运行因时而异罢了。在他们看来,革命就是电脑菜单上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游戏项目。这种把革命视为玩物的心态,当然是英雄和精英们所特有。(喊“开始”时的自我感觉是舍我其谁的英雄,说“告别”时则是悲天悯人的精英)他们大概全可以归入王蒙所谓的“革命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者激情有余,逻辑不足,因而往往不可理喻。这或许能说明为什么当“告别革命”这种不说惊世骇俗、至少令人瞠目的口号响起时,回应竟然很少,没听到有勇气的附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