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案 版本: 清代北京蒙古车王府藏说唱鼓词,三十二部一百零七回。 作者: 不题撰人。 内容: 叙述乾隆年间刘墉私访判案的故事。刘墉史有其人,字崇如,号石庵,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体仁阁大嬴士,加太子太保。善书,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书名所掩。卒谥文清。有石庵诗集。 第一回 刘罗锅初审李有义 第二回 假算命巧装探私情 第三回 白翠莲半吐心中事 第四回 陈大勇探得真消息 第五回 装神灵画符镇冤鬼 第六回 焦素英愤题绝命诗 第七回 赌博场凶犯投罗网 第八回 两承差乘机落赃银 第九回 递冤状民女上公堂 第十回 贪钱财钟凶害亲朋 第十一回 万人愁霸抢民间女 第十二回 巡抚子仗势逞豪强 第十三回 除恶少知府察贼宅 第十四回 徐大勇夜探虎狼窝 第十五回 为擒贼刘墉暗调兵...
一、正象:离中虚。即离卦所代表的上下两爻为阳爻,中间一爻是阴爻(一阴爻陷于二阳爻之中)的事物,表示由中心向外发展的趋势。外刚健而内柔顺。外动内静,与外部进行交换,如火一样,向外部施放能量。火烛火苗外部可烧毁其他东西,但火的核心确是冷的,没有毁灭性质。而火附着燃烧物上,一但燃烧起来,火必离其原火种。故离卦的正象为火,有离散之意。 “离为火”。二、卦德:离卦卦德为明亮、美丽。离为火、为日、为电故有照耀之意,所以为明亮,阳刚在外表示一种内外施放能量。由内向外的发展趋势,由由于外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运动),故美丽。日照丽万物茁壮而生,千姿百态,教丽.“丽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 “离,丽也。日月离乎天,百谷草本丽乎土”。三、概念性象意:美丽:日月虹毫变亿万千,鲜艳夺目。热:热情、热烈、火热。 “燥万物者、莫烧乎火”。燥,热也。光明:火光、太阳给以照耀、天下光明。...
《永乐大典》史话 李际宁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余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永乐元年(1403),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藉“靖难”之名,赶走建文帝,夺取政权,自立帝,年号“永乐”,历史上称为“明成祖”。为了巩固政权,炫耀文治,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用以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以便于查考。解缙等奉谕,组织一百四十七人,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将各种资料抄入书中。次年十一月,全书编纂完成,赐名《文献大成》。史书中说,朱棣“览所进书,尚多未备”,于是再命重修。解缙领命,重组编撰力量,开馆文渊阁。参加者计正总裁三人,副总裁二十五人,纂修...
我这部书是叙述华夏开天辟地神话的,但是我要叙述开天辟地的神话,我先记述两段明朝人的神话,作一个引子。明朝万历年间,陕西省延安府肤施县地方,有一个小小村庄,名叫柳树涧村,村中有一个姓林的读书人,他的才学虽好,可奈命运不济,屡次应试,不得考取,家中又贫,不得已,只能在离柳树涧约六十里远的东土桥地方开一个小馆,教些蒙童,糊口度日,他的妻子却依旧住在柳树涧家中。有一日,这姓林的从东土桥回到他家中去,走到半路,忽然之间,天色昏黑,大雨如绳的下来。他没有办法,只得向近旁一个古庙中暂时躲避。那个古庙只有三间房屋,却已墙坍壁倒,破败不堪。细看那当中所供的神像,金色的衣裳早已剥落,神座前的香案亦复欹斜欲倒,想来是个久已无人住持的古庙了。这个姓林的人,本想等雨下得小一点,拔脚就走,不料那雨竟下个不祝他闷起来,只好打开行李,在香案之下暂时休息。正要朦胧睡去,忽然听得两廊之下人声嘈杂。...
60位网上“恋人”情爱写真群众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作者:吴金良代序 大约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某杂志以“生活”为题搞了个征文比赛。 征文结束,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一首短诗,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短的诗,因为它只有一个字:网。 用一个“网”字来诠释和概括生活,表明了作者独到的视角――生活就是一张无形的网,所有人的生死歌哭、悲欢离合,都在这个网中。 而当时,网络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彼网非此网,两者在形式上和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可是今天的网络之网却正像20多年前的那首诗所概括的那样,已经成为某种特殊视角下的生活的全部。 中国人同化并发展外来文化的本领是代有传人的,所谓同化就是把外来文化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变成本土文化的一部分;而“发展”就是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恭维了,因为这种发展常常是某种意义上的曲解和异化,即如卡拉OK、...
目录 偶得之——金瓶梅序之一偶得之——金瓶梅序之二偶得之——金瓶梅序之三偶得之——金瓶梅序之四偶得之——金瓶梅序之五偶得之——金瓶梅序之六《金瓶梅》作者“五大说”与“王寀说”现代人对《金瓶梅》的评论《金瓶梅词话》张竹坡对《金瓶梅》的评论《金瓶梅》的真相话说《金瓶梅》——顾关元拆烩金瓶梅 宴 [精华]读《金瓶梅》有感浅说《金瓶梅》 \玄瑾纯情与忠贞都以随风而去漫谈《金瓶梅》潘金莲性欲分析夜看西门庆《續金瓶梅》——丁耀亢閱讀《金瓶梅》潘金莲:到底该爱还是该恨?悲剧女性潘金莲女人喜欢西门庆是自然演化结果略说西门庆经商《金瓶梅》与它的三个女人金瓶梅漫谈:浮世的风月《金瓶梅》和“兰陵笑笑生”——吴敢教授矿大讲演《金瓶梅》为什么不是淫书?《金瓶梅》文献学百年巡视李宝雄:《金瓶梅》作者应是王世贞《金瓶梅词话》出版轶闻徐迅雷:秋水堂主与金瓶梅——读《秋水堂论金瓶梅》...
这是一篇告解。由于欲告解的内容,其过程太惨烈不忍卒听,告解者决定用他,而非我,来陈述。 一切从他接了电话开始,也许他不接,或没接到,就不发生任何事情了。所以电话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无非证明了一句实话:「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电话是家庭好友打来的。家庭?为什么?因为,他的社会关系是零,是鸭蛋。 煮蛙理论罢,蛙在渐温渐热渐滚烫渐沸腾的锅中而浑然不知死之将至。他初起婉谢各种社交活动的时候,多么为难,心虚,低声下气到说尽好话只差没把自己给卖了的奴婢态度啊,到他被对方理所当然的邀约口气所激怒遂打断说:「对不起我不上电视。」到既然他如此之自绝于人,人又何必要来找他的于是没电话,没信件。到他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年末,第三年开春,他终于没有等到一本年历记事簿,连一本也没有,他父亲名字终于在几家机构的公关赠送名册上消除了,他才大梦惊觉,对照于即便已从职务上退...
何延之 《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瑯琊王羲之逸少所书之诗序也。右军蝉联美胄,萧散旨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以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郄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之、徽之、操之等,四十有二人,修祓楔之礼é。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美劲健,绝代特出。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其中“之”字最多,乃有二十许字,变转悉异,遂无同者,是时殆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本,终无及者。右军亦自爱重此书,留付子孙。传至七代孙智永,即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安西成王谘议彦祖之孙,卢陵王胄曹昱之子,陈郡谢少卿之外甥也。 与兄孝宾俱舍家人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艺。尝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馀,而五簏皆满。凡三十年...
卷五 子夏问曰:"关睢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关睢至矣乎!夫关睢之人,仰则天,俯则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纷纷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睢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群生之所悬命也,河洛出图书,麟凤翔乎郊,不由关睢之道,则关睢之事将奚由至矣哉!夫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睢,关睢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叹曰:"大哉!关睢乃天地之基也."诗曰:"钟鼓乐之." 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城,逍遥乎无形之乡.倚天理,观人情,明终始,知得失,故兴仁义,厌势利,以持养之.于是周室微,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纪纲,礼仪废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 王者之政,贤能不待次而举,不肖不待须臾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穆.虽公卿大夫之子孙也,行绝礼仪,则...
前面我们讲到过的条纹蜘蛛虽然工作很勤快,为了替它的卵造一个安乐窝,一直孜孜不倦地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可是到了后来,它却不能再顾到它的家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寿命太短。它在第一个寒流到达之时就要死了。而它的卵要过了冬天才能孵化。它不得不丢下它的巢。如果小宝宝在母亲还在世的时候能出世,我相信母蛛对小蛛的细心呵护不会亚于鸟类。另外一种蜘蛛证明了我的推测;它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它才去捉,而且它是横着走路的,有点儿像螃蟹,所以叫蟹蛛。 这种蜘蛛不会用网猎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是:埋伏在花的后面等猎物经过,然后上去在它颈部轻轻一刺,你别小看这轻轻的一刺,这能致它的猎物于死地。我所观察到的这群蟹蛛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蜜蜂采花蜜的时候是很专心致志的,什么都不会想不会开小差。它用舌头舔着花蜜,然后挑选一个能采到许多花蜜的花蕊上,一心一意地开始工作。当它正埋头苦...
作者:清.古吴素庵主人目录主要人物表第一回 钟景期三场飞兔颖第二回 葛明霞一笑缔鸾盟第三回 琼林宴遍觅状元郎第四回 金马门群哗节度使第五回 忤①当朝贬官赴蜀第六回 逢义士赠妾穷途第七回 禄山儿范阳造反第八回 碧秋女雄武同逃第九回 啸虎道给引赠金第十回 睢阳城烹僮杀妾第十一回 雷海清掷筝骂贼第十二回 虢夫人挥麈谈禅第十三回 葛太古入川迎圣驾第十四回 郭汾阳建院蓄歌姬第十五回 司礼监奉旨送亲第十六回 平北公承恩完配 主要人物表 钟景期号琴仙,武陵人氏。唐天宝十三年中状元,因上书得罪李林甫等被谪贬四川石泉堡司户。后任兵部尚书,封平北公,加升太保。 葛明霞钟景期之妻,葛太古之女。 钟秀钟景期之父。 葛御史名太古,字天民,长安人氏。曾任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曾被贬范阳佥判。 冯元钟景期家之仆人。...
卷七十五 列传第五书名:辽史 作者:脱脱等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耶律觌烈(羽之) 耶律铎 臻(古 突吕不) 王郁 耶律图鲁窘耶律觌烈,字兀里轸,六院部蒲古只夷离堇之后。父偶思,亦为夷离堇。初,太祖为于越时,觌烈以谨愿宽恕见器使。既即位,兄曷鲁典宿卫,以故觌烈入侍帷幄,与闻政事。神册三年,曷鲁薨,命觌烈为迭剌部夷离堇,属以南方事。会讨党项,皇太子为先锋,觌烈副之。军至天德、云内,分道并进。觌烈率偏师渡河力战,斩获甚众。天赞初,析迭剌部为北、南院,置夷离堇。时大元帅率师由古北口略燕地,觌烈徇山西,所至城堡皆下,太祖嘉其功,锡赉甚厚。从伐渤海,拔扶余城,留觌烈与寅底石守之。天显二年,留守南京。十年卒,年五十六。弟羽之。羽之,小字兀里,字寅底哂。幼豪爽不群,长嗜学,通诸部语。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渤海平,立皇太子为东丹王,以羽之为中台省右次相。...
牛肃 吴保安,字永固,河北人,任遂州方义尉。其乡人郭仲翔,即元振从侄也。仲翔有才学,元振将成其名宦。 会南蛮作乱,以李蒙为姚州都督,帅师讨焉。蒙临行,辞元振。元振乃见仲翔,谓蒙曰:“弟之孤子,未有名宦,子姑将行,如破贼立功,某在政事,当接引之,仰其康薄俸也。”蒙诺之。仲翔颇有干用,乃以为判官,委之军事。至蜀。保安寓书于仲翔曰:“幸共乡里,籍甚凤猷,虽旷不展拜,而心常禀仰。吾子国相犹子,慕府硕才,果以良能,而受委寄。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亲绾大兵,将平小寇。以将军英勇,兼足下才能,师之克殄,功在旦夕。 保安幼而嗜学,长而专经,才乏兼人,官从一尉。僻在剑外,地迩蛮陬,乡国数千,关河阻隔,况此官已满,后任难期。以保安之不才,厄选曹之格限更思微禄,岂有望焉。将归老邱园,转死沟壑。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录及细...
回目第一回 金銮殿求荣得祸 鄷都府舍鬼谈人第二回 诉根由两神共愤 逞豪强三鬼齐诌第三回 咸司马计救赛西施 富先锋箭射涎脸鬼第四回 因龌龊同心访奇士 为仔细彼此结冤家第五回 忘父仇偏成莫逆 求官做反失家私第六回 驱骗人反被人抠掐 丢谎鬼却交鬼偷尸第七回 对芳搏二人赏明月 献美酒五鬼闹钟馗第八回 悟空庵懒诛黑眼鬼 烟花寨智请白眉神第九回 好贪花潜移三地 爱饮酒谬引群仙第十回 妖气净楞睁归地狱 功行满钟馗上天堂 序 昔阮胆作鬼论而求辨之,今烟霞散人著此鬼传,独不惧鬼来与之为敌乎?然而无惧 也。《无鬼论》论已死之人,《斩鬼传》传未死之鬼。夫人而既名之曰鬼矣,则必阴柔 之气多,阳刚之气少。聆其当斩之条例,思其被斩之因由,畏念起而悔心生,方且退阻 避藏之不逞,尚敢与之为敌乎?是无论当斩之与否,使其果斩之也,已无此等鬼矣。无 之而谁与敌乎?即未必斩之也,而斩既有传,则其魂已丧...
目 录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十二本纪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周本纪第四秦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武本纪第十二三十世家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世家第二鲁周公世家第三燕召公世家第四管蔡世家第五陈杞世家第六卫康叔世家第七宋微子世家第八晋世家第九楚世家第十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郑世家第十二赵世家第十三魏世家第十四韩世家第十五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孔子世家第十七陈涉世家第十八外戚世家第十九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荆燕世家第二十一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留侯世家第二十五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五宗世家二十九三王世家第三十七十列传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作者:梁遇春 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固然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恬然自安的心境,亦无不可。但是既未曾达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地步,免不了有许多零碎的思想来往心中,那些又都是和“火”有关的,所以把它们集在“观火”这个题目底下。 火的确是最可爱的东西。它是单身汉的最好伴侣。寂寞的小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是这么寂静的,无生气的,现出呆板板的神气,惟一有活气的东西就是这个无聊赖地走来走去的自己。虽然是个甘于寂寞的人,可是也总觉得有点儿怪难过。这时若使有一炉活火,壁炉也好,站着有如庙里菩萨的铁炉也好,红泥小火炉也好,你就会感到宇宙并不是那么荒凉了。火焰的万千形态正好和你心中古怪的想象携手同舞,倘然你心中是枯干到生不出什么黄金幻梦,...
荒唐人的梦一我是一个荒唐可笑的人。现在他们叫我疯子。在他们看来,如果我依然不像先前那样荒唐的话,那么这一称呼倒是升了一级。不过,我现在已经不生气了,现在我觉得他们全都很可爱,甚至当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反而觉得他们特别可爱。假若望着他们我心里不是那么忧伤的话,我会同他们一道笑的,——不是笑我自己,而是由于喜欢他们。我之所以感到忧伤,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真理,而我却懂。唉,一个人懂得真理有多么难啊!但是这一点他们是理解不到的。不,他们是不会理解的。过去我感到非常伤心的,是因为我好像很荒唐可笑。不是好像,而是确实荒唐。我一向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这一点也许我一生下来就是如此。也许是七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自己是个荒唐的人了。后来我上中学,进大学,结果呢——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荒唐。因此,对于我来说,大学里学到的全部知识仿佛只是最终向我证实和说明:我学习越深入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