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一门祖国传统医学。 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都有过灿烂的文化,但是五千年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的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是由中医学来完成的。古人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祖先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阴阳平衡少得病由于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的逐步进入,使得中医学的很多理念都淡薄了。比如我们现在得了病,大家都到医院去。到医院去,不管是急性病或者是危重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请西医抢救或者是治疗,认为这种治疗可以迅速见效。到了西医医院,如果你是外感病,那么它的一切检查都仅仅围绕着要找到致病因子是细菌?病毒?...
刘正成 《书法艺术概论》(发排稿全本p179)目 录第一章 再现与表现:书法形象审美特征一 审美特征之一:抽象性二 审美特征之二:文学性三 审美特征之三:不可重复性四 审美特征之四:时序不可逆转性五 审美特征之五:有美感而无快感第二章 论用笔与结字:书法艺术成熟的三大历史阶段一 “线条艺术”的理论误区二 篆书:中锋用笔与圆形结字三 隶书:侧锋用笔与方形结字四 行楷书:中侧锋并用与方圆兼施五 当代书法创作的技术与技巧特征第三章 论章法与布白:书法作品空间构筑的发展历程— 定义二 空间观念的分野1. 书法美的非平面空间性2. 书法美的平面空间性三 平面空间构筑的三个倾向1.把玩作品的章法与布白前宋元时期2 厅堂作品的章法与布白—后宋元时期...
济 群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论》则针对外人的疑问,释难以成立唯识。这两部论一正一反,从不同角度建立诸法唯识,世亲的唯识思想体系全在其中了。 《唯识二十论》在汉地有三个译本:一、北魏菩提流文译,曰《唯识论》;二、陈真谛译,曰《大乘唯识论》;三、唐玄奘译,曰《唯识二十论》。三个译本不论在内容或颂文的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出入:魏本二十三颂,陈本二十四颂,唐本二十一颂。魏译、陈译有标宗颂,唐译则无。最后一颂是结赞颂,三本都有。唐本二十一颂,最后一颂是造论者自谦的结赞佛德,非关论旨,显示唯识宗旨的只有二十颂,所以仍用原来论名为《唯识二十论》。魏本在原本二十二颂外,在第二十...
对于脂砚斋的确切身份,红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终无定论。归纳起来有妻子说、叔叔说、堂兄弟说等几种说法。尽管对于脂砚斋的身份多有争论,但对于脂砚斋批语本身,红学界普遍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那么这些批语究竟写了些什么?众多的脂砚斋批语透露出曹雪芹原作的哪些蛛丝马迹?脂砚斋与曹雪芹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潜心红学十余年的著名作家刘心武,将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姹紫嫣红的红学“百花园”,揭开脂砚斋的神秘面纱,讲述自己的秦学研究之路。 我自己对《红楼梦》的兴趣是从我的童年时代就开始了。我读《红楼梦》比较早,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小时候读《红楼梦》,觉得太小读《红楼梦》可能会学坏,其实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的话不尽然,我的父母喜欢《红楼梦》,我的哥哥姐姐喜欢《红楼梦》,我是我们家最小的,我就经常听见他们讨论《红楼梦》,耳熏目染,对我是一种熏陶。 红学除了曹学的分支,版本学...
薛澜,男,1959年生于北京,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兼21世纪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同时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兼职研究员,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IC2研究所研究员,以及其他一些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兼职。他同时还担任若干国际及国内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创新政策及管理等。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在国际及国内学术期刊多有著述。目前,已培养博士后6名,硕士9名;在站博士后3名,在读博士生7名,硕士生10名。 薛澜于1982年1月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精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85年赴美国留学,分别于1986年,1987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技术系统管理硕士学位,及哈里曼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从1991年到1996年受聘担任美国乔治华盛顿...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28日 14:39主讲人简介:吴建民,现年65岁,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从22岁起,吴建民就进入外交界,经历之丰富超过了众多同龄人。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他跻身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列。1991年初,他成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之后,他相继担任驻荷兰与瑞士大使。1998年11月他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工作。现任外交学院院长。2003年12月12日,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内容简介:进入21世纪的第五个年头,2004年的中国外交有声有色,亮点频出。无论是与几个大国的关系,还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负...
第一章 库茹之野视察军情 1.兑塔茹阿施陀王问道:桑佳亚啊!我的儿子们和潘度诸子陈兵圣地库茹之野,跃跃欲战,他们做了些什么? 要旨:《博伽梵歌》是关于神的科学,历来广为流传。《给塔摩哈特密亚》(Kita-mahatmya,旧译《梵歌礼赞》)总结了这门科学,并指出人须在圣主奎师那的奉献者的帮助下精读《博伽梵歌》,潜心揣摩其本义,不掺杂丝毫个人动机及见解。阿尔诸那就是例子。他直接从圣主聆听《博伽梵歌》的教诲,获得了对《博伽梵歌》清晰透彻的理解。一个人如果有幸在使徒传系中,不加别有用心的解释,弄通《博伽梵歌》的话,便胜于学习所有韦达智慧和世上所有的经典。你会发现《博伽梵歌》包含了所有其他经典的内容,而且你还将在《博伽梵歌》中找到其他经典所没有的内容。这就是《博伽梵歌》特别的标准。这是完美的有关神的科学,因为它是由至尊人格神圣主奎师那直接讲述的。 《摩哈巴茹阿特》一书中,兑塔茹阿...
颇邦喀大师造颂昂旺朗吉堪布讲授法尊法师译隆莲法师笔记听讲本文的前方便,先要思维人身难得。如菩提道次第摄颂所说,人身加牟尼宝珠,在生死中,最奇希有。于六道中,得人身难;既得人身,生南洲难;虽生南洲、遇佛法难。得能修行之身、生能修行之处真是极难的事。这种难得的机会我们从无始生死以来,也曾遇过若干次,可惜都空过了。空过的原因,就因为不知道人身的重要。我们看宝贵的人身还不如一两金子。如果我们有了一两金子,谁也不肯自白的把他丢掉,可是白丢掉的人身不知有若干。要说人身的宝贵不但一两金子比不上,就是十万两黄金也比不上,充满南赡部洲的如意宝珠也比不上。因为如意室珠不能令人成佛了生死、不堕恶趣。一个人死了,把他的头上、腿上都摆上如意宝珠,让如意宝珠将他的棺材塞满,也不会叫他不堕恶趣。就是有转轮王一样的财富也不中用。惟有人身有成佛了生死的能力,就是帝释梵王之身,...
编辑推荐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 ——著名编辑家、中国文联原书记处书记江晓天 ——中国电视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著名文艺评论家杜高色彩斑斓的长篇历史画卷 (代 序) 江晓天 “帝国的草原”挖掘了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匈奴王国的开国领袖冒顿单于。从散见在《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里的简要记载中,作者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巧妙地为这位人物铺设了一条光辉的生命之路,让今天的读者读到了匈奴史中最辉煌的一页。 书中作者对冒顿单于的大智大勇与作为一个君王的雄图大略描绘得十分突出、十分充分。为了振兴匈奴的大业,他能付出一切代价,作出一切牺牲,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与屈辱,又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胆识与凶残,极富智慧地战胜了一个个强劲的对手,一步步登上了他事业的顶峰。由于作者在各种困境中,在爱恨情仇的纠葛中去刻画主人公,使主人公立体地、透明地矗立在读者面前。这...
主讲人简介: 叶广芩:北京市人,满族,西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学就读于北京女一中。1968年分配到陕西,当护士、记者;1990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1999年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2000年到陕西周至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关注生态与动物保护,长期蹲点于秦岭腹地的老县城村。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人大代表。 内容简介: 她是慈禧叶赫那拉的后裔,她是出身于八旗世家的格格。人家说她是贵胄后裔,可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这个姓氏曾给她带来过什么样的灾难。 历史的选择,让这个叶赫那拉家族从满清的皇室一步步走向了没落。所以,叶广芩出身的贵族家庭并没有给她什么生存优势。她出生时,一大家子人已经开始四散飘零,他们只能靠寄卖来维持家里的正常生活。家的基调给她的是一种落魄、冷漠、贫穷、苍凉、另类的感觉。 生活给这位出身于叶赫那拉贵族家庭的叶广芩开了个大大的玩笑。1968年,一场突...
作 者: 刘青出 版:中国经济出版社第1节:01和上司不说偏激的话(1) 01和上司不说偏激的话 在工作中,你总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总是赞叹自己如同诸葛孔明般聪明,总是讥笑那些“榆木脑袋”似的同事…… 于是,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是觉得自己出类拔萃,总是满怀欣喜地盼望着评优、加薪、升迁,可为何总是眼睁睁地干看着,好事偏偏离你那么遥远? 回头好好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么和上司说话的?是不是经常口无遮拦地诉说自己的成功,贬低同事呢?是不是信口开河、滔滔不绝地对周围的人抱怨呢? 其实,这些偏激的语言都逃不开上司的眼睛!他们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其实已经在开始为你打分了,为了你的前途,你还是改变一下自己的说话风格吧! 不因敏感话题而争执 ◆李明,24岁,美编 我刚开始在这个公司上班的时候,领导都已经对我说了薪水不高。我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觉得自己需要磨练,需要一个地方增长...
卧虎藏龙三国智 作者:罗吉甫 自序 以“卧虎藏龙”形容三国人才之丰,再适切不过了。清人毛宗岗说:“古今人才之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诚然。 名人推荐,卧龙飞天 名人推荐,卧龙飞天 ——诸葛亮的求职术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前,诸葛亮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在《出师表》里,诸葛亮自述他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是对的,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命如蝼蚁,谁不是苟活避难?至于“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这两个字也对,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是说说而已。然而“闻达于诸侯”,却是不得不的选择,不用避讳的向往,尤其对诸葛亮这么有抱负,这么自负的人才而言。 千里马如何被伯乐发掘 诸葛亮发迹之前,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诸葛亮太“膨风”。一个种田隐居的读书人,为什么自比管、乐?遥想当...
武汉第61期(2009年12月11日至17日)岳阳 加入时间:2009-12-26 22:58:44 访问量:220去小院打七之前,我走过很多弯路。很小的时候,大约5岁,曾经跟着一群大人们到云冈石窟看佛像,巨大而庄严的佛像震撼我幼小的心灵,无法在周围找到能与佛像媲美的事物。看完后,参观的人们,按照惯例在一组佛像前照相留念。望着庄严的佛像,我十分不情愿以无法媲美的身影与庄严的佛像合在相片里,谁都劝不了我,一大群人,只有我躲一边没照相,不悦地望着一排照相的人。上小学,正是伴着《国际歌》《东方红》等歌曲成长的年代。《国际歌》有句歌词: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我暗暗想,世上真有佛就好了。80年代后期,上大学,脱离封闭的中学环境,大学图书馆有不少书供涉猎,初步接触到不曾知道的事,比如气功。工作后接触到周易,感觉很深奥而有哲理,不能轻易否定。正当我思索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出现了一件事,改变了平稳生活的轨迹...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望我同仁。不论修持那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
小说排行榜:/top.aspx《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作者:迟宇宙关系万千重 曾茂朝某种意义上他是联想真正的缔造者。他曾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如今则是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他在为计算所布局的时候设计出了联想,为计算所留下一条“后路”。他是柳传志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联想最执著的庇护者。 周光召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对联想颇多关爱。他曾提出著名的“一院两制”。 倪光南曾经是联想的离奇人物,柳传志10年的“生死之交”,被柳传志塑造为技术神。其身份从总工程师、董事变成与联想分道扬镳的人。 王树和联想的创始人,第一任总经理。有时口无遮拦。1986年离开联想。 张祖祥联想创始人,最早的副总经理,后来出任副总裁,是联想最为典型的无名英雄。 李天福联想最早的11个人之一,是其中“混得最差的人”,他是一个符号。...
(修持山上闭关法,易成就之明显教授及所采取精华)顿珠仁波且开示顿德、罗布、诗卓三位仁波且合译英李福衡、陈承泽、陈健强合译汉恭敬顶礼最高荣耀及仁慈无比上师尊足前以归依。求加持我及我的眷属弟子们,令内心很快生起觉悟!无有颠倒,在这一生得持勝地。对这些幸运的人,因他们过去曾发十分清净心,具足善业,对殊胜怫法,甚深密义的大圆满,及上师开示具足信心,发愿修行直至究竟。现在因缘成熟,乃示这个讲解,以便作为在山闭关的入门方法!对於修大圆满满非常重要。教导分三:第一前行:先断除欲念及执著,以求法之念,净化自心。第二正行:先除去关於见、修、行各种错误的观念,然後实践修行。第三持续修行:严守三昧耶戒律及誓句,完成今生修行应做的事。第一前行很奇怪?我们的意识有时能明显察觉一切!但有时却非常蒙昧混乱。意识与本觉,原本是同一体,本觉能破除无明,及解除束缚。一切有情,以不知本来面目,流转在无量...
明朝建立是在公元1368年,一般地说,到了崇祯皇帝在北京的煤山自缢而死,明朝就结束了,可是我不这么认为。很多学者也同意我的意见,就是明朝的灭亡还要晚一年,就是在南京还有一个弘光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明朝是在南京建立的,朱元璋当时建国的时候,首都就定在了南京。只是到后来,明朝才把首都迁到了北京。北京陷落了,李自成进来了,清朝的军队进来了,但是南京还在明朝人手里头。南京是什么?南京是陪都。明实行“两京制度”,就是有一个主要的京,还有一个次要的京。那么,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仍然作为陪都,成为明朝一个政治中心。所以在北京明朝朝廷垮台以后,明朝的大臣,明朝的军队又在南京拥立了一个皇帝,叫弘光帝,他的年号是弘光。这样,把在南京的朱元璋加上北京的皇帝,再加上南京的这个弘光帝,加起来正好是17帝。因此我们说,明朝的皇帝是多少位?是17帝。明朝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是从1368年到1645...
目 录 书屋絮语 谈颓废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总体性分析 何清涟 五十年: 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序 林贤治五十年: 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一五十年: 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二五十年: 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三五十年: 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四五十年: 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五 书屋絮语 编辑部谈颓废 本期仅发文章两篇。 发排之际,已是年关,窗外雪花纷纷扬扬。 这两篇虽然长,读起来却不觉长,让人一口气读完了,心里还觉得不过瘾。当然,你也可以慢慢读,细细品,睡前读几节,三四天或一星期,忽近忽远,沉思默想。 这里说说林贤治文。此文从“自由”——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对近五十年来,中国散文的演变,作了全方位描述,并涉及当代文学的有关方面。在文中,自由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是人类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既是哲学的也是美学的。全文视野开阔,纵意评说,可谓一种“文学史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