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577章

大明武夫-第577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翰林院对这个安排也是敷衍了事,安排了一个马上要致仕返乡的老学士过去,这人也是时运不济,本以为进了翰林院前途无量,却接连得罪了要紧人物,一来二去就只能在里面蹉跎了,被打发过来教导朱由检,他也没下什么工夫,只是教对方读书识字,偶尔兴致来了,才会发发感慨。

“师傅,这天下间辽东被建州女真鞑虏肆虐,西南土司反乱,河套又有动荡,这那一处的祸害最大?”皇弟朱由检很是好奇的问道,因为人在京师,又时常伴随天启左右,时局政事他倒是了解的很,经常对这个提问。

不管怎么敷衍,教授皇弟功课,面子上总是要做得周全,外人看起来也挑不出错处,不过这一次朱由检询问,那学士却严肃起来,颇为郑重的说道:“殿下,什么建州女真、西南蛮夷、河套蒙古都不过是疥藓之疾,那徐州才是心腹大患。”

皇弟朱由检才十一岁,听到这个顿时愣住,有些迷糊的问道:“师傅,这徐州不是太平地方吗?那是大明腹心之地吧?”

“殿下或许不知,那徐州有一豪霸赵进,他练私兵运私盐,还插手漕运,这赵进行事残酷强横,又善于勾结地方贪官污吏,明面上做大明的保正,私下里却对抗官府朝廷,横行不法,对徐州地方上残害极大。”这师傅说得义愤填膺。

朱由检听得瞪大眼睛,开口说道:“这样的豪霸为什么不捉拿下狱,还任由他横行不法。”

那师傅叹了口气,满脸痛惜的说道:“殿下,这赵进狡猾之极,善于钻王法的空子,当地官府士绅都被他买通,对其多有包庇,现在朝廷各处用兵,又腾不出手对付他,这才任其做大。”

不得朱由检再问,这师傅慷慨激昂的说道:“那些外族鞑虏不过求些财货粮食,咱们大明富有四海,给他们些也就打发了,可赵进这等豪霸却是心腹大患,他们一口口吃大明的肉,祸害的是大明的子民,更掐住了大明的命脉,若有异动,当真是大祸啊!”

“殿下你想,那鞑虏异族不过是虎狼,给他们几块肉喂饱了就是无害,可这徐州豪霸却是病症,这病症越来越坏,可是要命的,攘外必先安内,这是至理名言!”那师傅讲的起了性,随意发挥开去。

朱由检带着稚气的脸上全是惊骇,然后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我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和皇兄说,让他出兵剿平这乱贼。”

那位师傅笑着点头,站在朱由检身后的一名中年宦官本来一直低头,这个时候抬头看了眼,却是暗自撇嘴,这师傅的来历他们当然清楚,却是淮安府山阳县人士,出身豪商之家,这学士家里经营的就是粮食,和漕运干系极大,说白了就是吃漕粮这一路的,赵进控制漕运之后,这些吃漕粮漕运发家的豪商都吃了大亏,一直和赵进不对付的也是他们,自家吃亏,这位教授朱由检的老翰林自然要全力诋毁。

若放在平日,这老翰林说说也就说说,无非过过嘴瘾,这藩王就藩之后也做不了什么,可眼下不同,司礼监提督东厂太监魏忠贤魏公公对徐州的话题极为忌讳,而且这朱由检时常和皇帝见面,这个话题就是麻烦了。

不知道是朱由检和天启皇帝提过,又或者是有人报信过去,那位老翰林讲完这个之后没几天,就被寻了个由头打发致仕回乡,而朱由检的文字功课则由内书房出身的写字宦官教授。

“殿下,你这是做什么呢?”曹化淳看到朱由检正在屏风上写字,连忙过去询问。

第1004章徐州和建州

曹化淳本来是司礼监太监王安的义子,是宫内的红人,可王安被魏忠贤逼死之后,他也就被打发到这边来,而且日子越来越难过,说是马上就要被发配到边疆做事,曹化淳倒是个忠厚性子,顾念家人喜欢孩童,对朱由检一直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双方感情很是不错。

“曹伴伴,我在屏风上写几个名字,让自己一直记得,有机会和皇兄多提提。”朱由检很是郑重说道。

曹化淳苦笑了下,他知道朱由检这个习惯怎么养成的,却是有宦官给朱由检讲述水浒故事,讲到那徽宗在屏风上写四大寇的名字,结果朱由检就养成这个喜欢,上好屏风被墨涂了好多块,不过屏风是小事,身为亲藩不安心享福,而总对国事发表意见,这可是取祸之道。

“殿下,万岁爷愿意听殿下讲这个,可其他人未必愿意,到时候恐怕会对殿下不利,奴婢还不知道能在殿下身边伺候多久,殿下一定要谨慎啊!”曹化淳压低声音劝道。

皇宫大内,人心凶险,朱由检虽然年纪不大,可也比心智成熟许多,听到曹化淳的话,沉思片刻之后用力点头,开口说道:“曹伴伴,我记得了。”

“封殿下为信王的旨意八月就下来了,等到那时候,殿下可比现在好的多。”曹化淳笑着安慰了句,瞥了一眼屏风上,却见到上面写着四个歪歪扭扭的字,却是两个地名,一个是“建州”,一个是“徐州”。

“皇兄总是念叨辽东建州女真,每次说起来都很发愁。”朱由检开口说道。

曹化淳点点头,微笑着说道:“殿下操心国事,可惜以后只能是个藩王……”说下半句的时候,曹化淳情不自禁的放低声音,知道自己失言了,可在这时,却情不自禁的闪过一个念头,万岁爷不在嫔妃身上下力气,要是没有孩子的话……。

想到这里,曹化淳自己摇摇头,先保全自身,再说其他,万岁爷这么年轻,有孩子还不是随时的事情,想那么多何苦来。

※※※

在徐州的喧嚷热闹中,徐州州城的大牢被提走了一批人犯,他们被押送着去往骆马湖东岸的流民村寨,这批犯人倒是没有受到什么折磨,只是被押送的时候嘴被扎住没办法发声,而且专门配备了人数相等的团练押送,不少人都看到这批犯人边走边大哭,只是发不出声音来。

这批人犯在赵字营上层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是潞王王府派到徐州的各色人等,有王府属官,也有王府仆役,还有什么王妃的亲戚等人,来的时候都以为可以作威作福,从徐州身上敲出一大笔好处来,却没想到直接被投入大牢关押紧闭,每个人都在那边叫嚣自己是王府来人,碰他们就是谋反,是杀头抄家的大罪,可在牢里最多换来一顿打,饿几天肚子,渐渐的大家都是害怕了,这么无法无天,天知道会不会要他们的性命。

不过最后的处置是按照流民俘虏对待,不得离开所在村寨,因为这些人连灭口都没必要了,且不提潞王王府已经几个月没有再派人过来,鲁藩灭门的消息传开,潞王王府上下自然能猜到些,惊惧非常,居然隔着几层委托河南的商人来打招呼,只说自家派来的人都已经找到,却是在河南境内遭到了绿林强盗的毒手,尸首已经收敛,和赵字营没有关系,从其那些都是误会笑话,不必当真。

按照内卫队从卫辉府传回的消息,潞王王府周围戒备森严,官军一时间没有,他们自己开始花钱纠集民壮团练护卫,虽说没什么用处,壮壮胆总是好的。

赵字营从不把潞王王府那边当成威胁,双方隔着个黄河不说,还有几个府在中间,潞王王府再怎么多事都不会对赵字营造成实质的威胁,而且潞王王府的那些民壮团练什么用处也没有,赵字营内卫队一直在收买潞王王府内部的人,对付他们可就和对付山东鲁王完全不同了。

平定闻香教流民造反的官军还没有散去,赵字营云山行在兖州府的经营就已经开始,首先是私盐生意,赵字营势力范围之内,所有盐货生意都要从严黑脸他们几人手中走,然后是粮食生意,控制了漕运这一段,等于是把握住兖州府粮食生意的命脉,让赵进他们意外的是,济宁城内三家属于鲁王王府的粮行居然被衍圣公孔府买走了一家。

曲阜县距离济宁城和滋阳城都很近,这场流民大乱的前因后果他们想必清楚的很,居然还是敢在老虎嘴里夺食,这份胆量实在让人意外,而且云山行拿下其他两家粮行的时候,也没有预先判断的那样容易,明里暗里都用了手段,还多花了银子,这才拿到。

“……他们脑子坏掉了吗?”对这个反应,赵进和伙伴们只有这一个想法。

不过赵字营的战利品不是那么容易吃下的,在济宁要做粮食生意,尤其是要做大宗粮食生意,必须要和漕运上挂钩,水路船运花费低廉,陆路车马则是成本高昂,更别说水路可以调集来自南方的廉价粮食,这价钱就可以压的更低。

云山行派去济宁的掌柜一边派人禀报赵进,一边下令漕运码头,不准接衍圣公孔府盘下那粮行的任何生意,没什么不然,因为大家都知道后果,所以孔府尽管盘下这个粮行,却一桩生意也做不成。

“从前大哥总强调手续齐备,规矩做足,小弟一直觉得麻烦,现在才知道这种做法的好处。”王兆靖忍不住感叹,如惠也是同样的看法。

赵字营拿下兖州府西部各州县的田地,没有恃强霸占,而是一笔笔银子花出去购买,虽说大部分田地已经没有主人,只需要在官府花一笔小钱就可以拿到地契田契,而且在大胜之后,赵字营完全可以大摇大摆的强占,从民间到官府,没有一个人敢有异议,大家都想活得长些。

可局面这么一安定,孔府派出的买手和管事就在鲁王王府田庄所在以及流民生乱的各处,大肆收购田地,衍圣公孔府在山东和鲁王王府经营的一样久,何况齐鲁尊奉孔孟,地方官吏又都是靠着儒家经典考取功名做官,孔府的面子比鲁王王府还要大些,如果赵字营手里没有田契地契,这上面肯定会有纠缠,没有人敢和赵字营这样的大豪硬碰,可麻烦事少不了的,搞不好还要惊动官军,到时候又要刀光剑影一番,即便赵字营这样的实力,在这次大战后也要休养生息,也要消化战果,不想再次大打出手。

所以赵进这按照规矩做事,这次就占了大便宜,衍圣公孔府有再大面子,再怎么不甘心,也没办法强夺已经有主的田地庄园,想要来硬的,那就是个笑话,你在这样的豪强面前还敢动粗?

“这次把闻香教这个敌人打垮了,但又竖起了新的敌人,衍圣公孔府,那些想要在鲁王王府遗产身上啃一口的山东官宦士绅,这些肯定会看我们不顺眼了。”赵进对这个想得很清楚。

经历过这么多次,赵进的伙伴们也想得很开:“咱们地盘大,碰到的人就多,自然敌人也多,他们无非是借着官身压人,这富贵威风,在咱们徐州身上不好用。”

现在赵字营已经控制了兖州府三分之二的地盘,剩余三分之一,也就是邹县和滕县为边界再向西的区域,也就是费县和沂州一带,那边已经是沂蒙山区,进出都不怎么容易,平整土地不多,价值远不如西边。

在所控制的这些州县土地上,本地士绅土豪即便心有不满也没有什么抵抗的能力,他们都已经在闻香教反乱中大伤元气,又知道赵字营的强势,江湖绿林,响马杆子更是不敢有任何的妄动,依附于闻香教的那些,不是被全灭,就是被抓取做农奴,其余的都知道赵字营的实力,或者干脆就在赵字营控制之中。

不说别的,兖州府江湖道上两股实力最大,一个是漕运相关,一个是私盐相关,这两伙实力的命根都被赵字营牢牢掐住,早就臣服了。

“……。小的和几位忠心教众来到济宁这边,找到从前相熟可靠的人手,去往各处收拾整顿,却没想到济宁、滋阳和郓城一带,已经有人在那里传教,尽管行踪诡异,可还是能查出来源,沂州南无量教,青州府棒槌会,还有原来的白莲教……”

这是郑全和尤振荣几人在济宁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暗地传教,组织煽动百姓的闻香教被打垮,从前被挤压的其余教门又是迅速扩张渗透进去,而且他们对赵字营都是敌视的态度,在这些地方上的教门看来,赵字营所做和他们没什么不同,无非是钱粮刀枪更多,对这样彼此竞争的实力,自然不可能臣服或者联合。

第1005章不算暗流

“……先在济宁那边扎根,等站稳了再慢慢动手不迟,他们以为闻香教能闹出这样的声势,他们也能照做,那就且看吧!”对这个事情,赵进和伙伴们都是很恼火,不过现在也不是急着动手的时候,地盘突然扩大,虽说接收田庄的人马已经一队队的出发,船队奔行运河之上,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赵进打开济宁城,奠定胜局之后,跟随出战的各路家丁就开始议论,在徐州这边的也在猜测,那就是赵字营又要扩张了,这倒不是听说了什么风声,而是从上次团、连、队体制确立,三个团建立,这个架构已经不适合赵字营现在的规模了,火器连队和四个大队,以及巡丁大队的出现,都是对这个架构的改动,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从架构建立到现在,赵字营的地盘扩大了几倍,原本只是驻屯治安的团练也开始参加战斗,这些都是要有安排,一次次战斗下来,很多团练经历的实战并不比家丁们少,表现也很是不差,徐州义勇和各处附庸武夫也都不差,这些人肯定不能长就让他们低于家丁。

而且五大学堂的建立更让这个体制必须改变,不然的话,学堂内的学丁学成出来,他们的身份难道要比这些见血厮杀上阵的前辈高吗?除了赵字营各团各队的家丁团连,云山行这边也是如此,以赵字营现在的势力范围,总店分店这样的体系已经是不适合了,不说别的,单说各处田庄,这些田庄目前也归在云山行下属,由一个个分店管理,可这么多田庄就是一个个小规模的州县,管理这样的单位,不能用经营商行店铺的方式去管。

事实上,云山行内现在已经分为了几派,正常经营店铺买卖贸易的是一派,清江大市、徐州盐市和集市这边又是一派,然后各处云山分店是一派,专门负责田庄的云山分店又是一派,每一派各自利益不同,做事的方法和人丁来源不同,彼此争执不休。

赵进也不愿意把话挑的太明,其实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这三人其实已经代表着云山行系统内的各个派系,他们和赵字营武夫集团之外的各方有这样那样的纠葛,严格说起来,余致远那边勉强算是一个小系统,算进这边,就更加复杂。

尽管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做事,为了让赵进能走得更远,让赵字营的实力更大,可做事的方法不同,彼此之间需要的资源,要达到的目的,都有不同,冲突矛盾也都是难免的。

扩张机构,梳理体系,让大家都有更大的空间,让架构和程序更加合理,这已经是赵字营目前必须要做的,大家猜自然也能猜到。

赵字营又要开始重定架构,外扩蔓延,这个猜测让每个人都是心情振奋,赵字营大一些,大家向上的空间也就大一些,更不要说,这些年大家立功辛苦,也该有所回报,这论功行赏,总是让人兴奋激动,这猜测一方面是猜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大家的呼声,大家希望自己的想法传到赵进耳中。

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赵进明确表态,大家各安其位,努力做事,目前这扩编之事正在商议,等出了定论就立刻开始,明确的消息放出来,赵字营上下当真是欢天喜地,更有人急忙活动了起来,虽说赵字营的体系公正合理,可大家都是徐州本乡本土,总有些相关各方和赵字营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和赵振堂等父辈人物有交情的就不必说了,各家门槛都被踩烂了,有效无效,总归试试不亏。

恭贺的热闹渐渐散去,那艘福船也重新被拖拽离开,南下入海,徐州各处都走上了正轨,忙得热火朝天,大量的物资装船运送到山东那边,有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