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576章

大明武夫-第576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可问对人了,这松江棉布甲于天下,松江府产棉,纺纱织布都有大量的作坊工场,每年大批棉布通过水路行销天下,甚至连高丽倭国和南洋地方,也要用咱们的松江棉布。”说起这个的时候,余致远脸上浮现出自豪表情。

能听得出,余致远对这个的确很懂:“余家每年收入,有三分之二出在这面上,船队出海带什么都能发财,可能就地收购,稳定大宗,而且稳赚不赔的,就是这个棉布了。”

“如果咱们能出产棉布,产量能有松江府几分之一,甚至比松江出产还要多,你觉得价钱会不会跌下来,赚不了那么多了?”赵进含糊着问道,但余致远却立刻来了精神。

对于余二公子来说,徐州赵进差不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话能说到这般,肯定是有了相应的办法,虽说他想不到如何能做出那么多棉布来,可既然这么讲,赵进一定能做到,余致远更是注意到赵进那句话里的“咱们”。

稍一出神,再开口的时候,余致远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大哥,天下间这么多人,谁不需要穿衣,除了大明之外,还有倭国和高丽,还有南洋,这些地方都需要这棉布,大哥,每年松江府出产那么多,从来都是供不应求,除了个别的,没听说谁家布匹有积存过,咱们能出产这么多棉布,等于再造一个松江府出来,等于多了一份松江府生发钱财的,这……这可是金山银海啊!”

“金山银海?最近多少人都在念叨这个……”赵进笑着说道,随即郑重嘱咐余致远:“从棉花种出来到采摘到纺纱织布,这每个阶段你都要给我找到懂行的工匠师傅,给高价工钱,请到徐州这边,然后咱们再议。”

“请大哥放心就是,小弟回去就抓紧办理。”余致远拍着胸脯承诺。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徐州愈发热闹,尤其是京师那边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徐州,闻香教乱贼平定,留山东本地兵马千余搜寻余孽残余,其余各路兵马撤回驻地。

第1002章皆看徐州

山东巡抚赵彦罢官问罪,山东总兵杨国栋降职,戴罪立功,曹州总兵杨肇基罢官,功过相抵,兖州府知府,滋阳县知县以失陷亲藩定罪,和罪魁祸首徐鸿儒一起押送京师,不过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兖州知府和滋阳知县在旨意到达之后,就在住处自尽,算是给彼此交代。

这个消息让徐州更加热闹喜庆,朝廷这个处置中规中矩,可对于徐州赵进来说,等于确定了他的战果,让赵进达到了所想达到的所有目的,等于是控制了鲁西南的州县,控制了济宁向南的山东漕运,控制了济宁这个漕运枢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和大家一起发财了,凡是过来道贺的人都彼此串联,都想要求见赵字营那几个做主的年轻人,山东可是有好大一张饼等着大家去分。

甚至那些和赵字营相对疏远,这次没有亲自来的,都急忙从清江浦赶来,不说别的,如果要有个济宁大市的话,一定要在里面分到几个铺面……。

这么多人来,除了那些在徐州有自家产业的,其余人等都要住在客栈之中,这富贵人物又多,各个客栈的上房独院都是爆满,价格翻了几倍依旧供不应求,这时候谁要离店,客栈当真欢迎之至。

“出来行走这么多年,倒是第一次见到离店时候比住店还要殷勤的,你们等着我们腾出房子吧?”调笑几句,在赵字营北上前后住进这客栈的客人要走了,掌柜伙计们都是殷勤相送。

这货客人听口音是山西那边人,不知是来这边做生意还是看新鲜,虽然穿着行事都很低调,但却能看出肯定是世家豪门的来历,搞不好还有官身在,对这等人物,客栈里都会留意,还会通知负责这一片的巡丁,不过只要客人没什么异常的举动,还是把他们当做客人看待。

何家庄这边能见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喜气洋洋,即便是不相干的外人也被感染,只是这一队离店的客人却神色凝重,匆匆离开。

“趁这个时候走最好,赵进和王兆靖都见过我,这里也有不少永城过来的人,先前兵荒马乱没人在意到,现在很容易被发现。”能这么说的,也只有那位孙传庭了。

孙传庭一行人趁着济宁短暂开城离开,花高价雇到了一艘船,日夜兼程来到徐州,进入徐州境内之后,就立刻觉得太平了,不过孙传庭没有急忙回山西那边,而是在徐州这边住下,关注着赵字营在山东的战况消息,虽说这军情战况是第一等的机密,可徐州这边总是比别处早知道各种消息。

等到这个恭贺热闹的时节,孙传庭已经知道了所有能知道的战况消息和各种细节。

“这朝廷的处置还真和咱们老爷说得一样,老爷真是神机妙算。”

“什么神机妙算,估计这徐州一地就不知道多少人能猜到朝廷的处置,鲁南有漕运上的牵扯,朝廷已经受不了漕运一断再断,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这运河通畅,赵进不想打,朝廷更不想打,何况现在辽东有建州鞑虏,四川和云贵有土司作乱,河套那边也是麻烦,这几处都是在用大兵,朝廷如何能抽得出手来,怎么会在山东这边纠缠太久,朝廷要个面子上的太平,这赵进也给了,那就这么含糊过去,等空出手来再行计较,也只能如此了。”对下人们的夸奖,孙传庭没什么得意,却把这前因后果阐述一番。

听到孙传庭的话,仆役们倒是来了劲头,笑着说道:“既然朝廷还是要打,那这赵进也猖狂不了几天,等空出手来,这什么赵字营也就完了。”

“只怕到朝廷空出手的时候,这赵进就什么都不怕了。”孙传庭叹了口气说道,下面愕然无语。

孙传庭这一队没有走太快,却不耽误任何时间,这样又不会吸引注意,又可以尽快离开徐州,有心思议论的时候,已经快要进归德府境内了,孙家仆役护卫们本想着说话轻松,却没想到让自家老爷郁闷,立刻不敢出声了。

不过沉默没有多久,在马上的孙传庭就慨叹说道:“这赵进狼子野心,行事却沉稳,身边又有英才辅佐,地方士民归心,将来定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说完之后,孙传庭立刻对边上的管家说道:“等回到代州那边,立刻安排人来这边开店,这里大小消息都要尽快报回去,这是要紧事,千万不能耽误。”

“请老爷放心,小的回去就安排,小的也看了这徐州的局面,不瞒老爷讲,咱们家过来开店的话还能赚不少,那烧酒,那南货,在咱们山西可都是好卖的很。”管家连忙答应。

孙传庭在马上点头,好像想起了什么,又是说道:“流贼都知道收拢赵字营的团练,咱们也可以招募,这不是让你们去挖墙脚,总有那些受伤闲居的,总有不做的,雇佣这些人,暗地里招募,总不会被人盯上。”

“小的省得,一定会小心做事,那客栈里不就有团练出身的伙计吗?看那赵字营也没盯过。”

“这赵字营的练兵法子只有家丁才能学全,流贼只有团练的法子,所以才打不过,能招募到家丁,花多少银子也可以!”孙传庭在马上沉吟说道。

闻香教流贼用赵字营的法子练兵,却被赵字营打的落花流水,这个典故是徐州上下最喜欢谈论的,都说只有徐州子弟才是最强,可这个被外人知道后,只觉得赵字营训练家丁和团练的法子有强弱之分。

“还有火器,徐州强横,关键是火器犀利……”

※※※

最近在司礼监值房做事的宦官们都是战战兢兢,连其他衙门过来的人也是如此,大伙都知道魏忠贤魏公公的心情很不好,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不好,先是山东那场大乱,闹得漕运又是断绝,据说有不怕死的编排,说什么“魏忠贤、河不通”,这典故倒也有理,自天启元年到现在不过两年,可这两年运河被截断两次,要说巧合也未免太巧了。

说是不信鬼神,可自天子到百姓,又有谁真不信的,如果这魏忠贤真和漕运断绝挂上了号,就算天子再怎么重旧情,他在这位置上也呆不久,好在乱子闹起来之后,一个月内就被平定,运河开航,今年漕运相关的各项大事应该不会耽误。

民乱不稀罕,民乱天天都有,无非大小而已,可这一次居然导致鲁藩灭门,这可就不是小事了,巡抚、总兵这一等的地方顶级文武官员都保不住乌纱,责任也要追到朝堂上来,谁任命的这些人,谁同意了这些任命,这都是要清算的,以魏忠贤如今的位置,决定谁出任巡抚都要过他手的,怎么也能扯上关系,何况那先前大败的山东总兵杨国栋还是魏忠贤的义子,已经被压得抬不起头的东林清流抓住这个大肆反击,连天子都询问了几句。

这两年都威风凛凛的魏公公这次真有些灰头土脸,连宫内几个隐忍不发的人物都要动手了,但司礼监内还都是一团和气,掌印太监王体乾依旧对位居其次的魏忠贤卑躬屈膝,其他人也都是不敢有丝毫乱动,因为司礼监这边都知道,魏公公已经见了几次万岁爷,万岁爷根本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反倒体恤他辛苦,有天子这态度,谁还能动得了魏忠贤。

虽然无事,可魏忠贤怎么能高兴的起来,大家都是自动自觉的小心,免得被挂落上,已经有人可怜外面蹦跳不停的东林清流,这些人估计要倒大霉了。

所以现在司礼监有什么奏疏文书之类的,都是让魏公公最亲信的小匡送过去,那偏院值房大家尽量不去,省得打搅魏公公这边。

“今晚你就带人过去搜,就说有人密报,内宫监、御马监这几个不长眼的,都要定死罪,他们手下那些人该杀的杀,最好也要送到皇陵种菜。”魏忠贤的声音里带着火气,边说边用手拍着桌面。

小匡在下面恭敬的答应了,等魏忠贤端起茶碗来,他才开口说道:“老祖宗,选个郡王世子承袭鲁藩的事情怕是不成了,外面那些山东出身的官员都不答应,还有咱们自己人也是这般,咱们宫内各衙门也都反对的很,那几个山东出身的公公……。”

话没说完,魏忠贤已经把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摔在地上,细瓷茶碗粉碎,茶水流淌,小匡却急忙转身摆手,那张望的小宦官立刻缩头,魏忠贤怒声骂道:“都是糊涂,他们以为断了鲁藩的承袭,鲁藩的田地产业就是他们的,他们就能跟着发财?真是白日做梦,徐州那小子一口汤都不会给他们剩下,这次鲁藩灭门的事情这么蹊跷,咱家就不信和徐州没关系,这一个个的眼里只有银子好处,就只有咱家顾着大明吗?”

第1003章京师两处

小匡在下面低头不敢说话,鲁藩灭门后,魏忠贤立刻推动几位鲁地郡王的子嗣去承袭鲁藩,虽然鲁王干不了什么,可这么一尊神放在那边,一旦有事朝廷就可以迅速的兴大兵动手,如果没有,朝堂上含糊纠缠就要耽误许多事情,想必那徐州赵进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次鲁藩才不明不白的灭门。

但这件事遇到了内廷外朝所有山东籍官员和宦官的阻挠,的确是有人看上了鲁藩的田地产业,想要借此发财,东厂甚至还查到,衍圣公孔府的人对这个很热心,可也有人顾念乡土,想让山东那边喘口气,大明天下,何处有个藩王,那就等于有个祸害,当真对地方上敲骨吸髓,让百姓民众苦不堪言,这些人都是好心,山东被盘剥的那么厉害,这次喘口气也好,不过这话却不敢和魏忠贤明说了。

“老祖宗,现在几万兵马还在山东,登州那边的辽兵也有几万,不如直接就顺势南下,直接平了徐州,省得那徐州赵进野心勃勃。”小匡建言说道,不过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

听到这个,魏忠贤长叹了口气,先前的怒色也是消失不见,只在那里摇头,苦恼无比的说道:“河南地方上小乱子太多,那几位王爷也得看守,河南兵要回去,河套那边不安宁,草原上也在动荡,山西边兵也得回去,辽东那边一日比一日紧张,咱们北直隶的兵马也不能离开太久,可那些辽兵也不能乱动,他们要粮要饷,怨气太重,如果半路上闹起来,这几万辽兵的祸害可是比那些流贼大多了。”

这些理由小匡自然知道,那边魏忠贤用手捏揉额角,涩声说道:“当这个家真难,辽饷收的天怒人怨,可收起来的钱粮又是流水一般填了出去,最后还有偌大亏空,辽东在打,西南也在打,山陕也不安宁,想要对那赵进用兵,哪还能拿得出银子来。”

“老祖宗也不必担心,孩儿看那赵进做事倒是有分寸,而且只认发财,没什么祸害。”

“他要是没分寸倒好了,这个年纪,这般隐忍城府,这么一步步做大,咱家想想就睡不着觉,总觉得担心害怕。”说到这里,魏忠贤倒是镇定了不少,用手在桌面拍了拍,咬牙说道:“等辽东和西南那边平定,空出手来,一定要派大军平了那徐州,不管用十万还是二十万兵!”

小匡点点头,他也是这般想法,区区徐州一个土豪,比起偌大天下算得了什么,在这个时候猖狂,无非是欺负大明各处用兵,腾不出手来,真要有了余力,转手就能灭杀,不用这么担心。

不过来这个值房一次,除了禀报公事之外,私事也是要说的,他也有自己的差事要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也只有在见面时候尽可能的禀报交流。

“老祖宗,封五殿下为信王的事情已经定了,说是八月下旨,孩儿觉得万岁爷和五殿下兄弟情深,是不是也该过去奉承奉承,也是为日后铺一条路。”小匡建言说道。

“咱们就一个主子,伺候好万岁爷就比什么都强,你也不要胡思乱想,万岁爷正是年轻的时候,现在不急,晚几年也就有了,那五殿下早晚要去外面就藩的,你联络他做什么呢!”魏忠贤回应的很是严厉。

小匡只是恭顺的低头说道:“老祖宗教训的是。”

皇宫内最要紧的人物就是天子,他的好恶可以改变局势,把握准了才能长保富贵,这第二要紧的往往就是太子,这储君是将来的皇帝,巴结奉承好了,以后的富贵也是不愁,所以内廷二十四衙门都知道奉承储君,各个大珰的义子徒弟往往都会派到储君身边伺候。

可天启皇帝到现在还没有子嗣,而且宫内众人都知道,这位万岁爷不怎么喜欢女人,反倒是在那些年轻俊美的小宦官身上下了不少功夫,这可是生不出孩子的,若是一直如此,天启的亲弟弟五殿下朱由检就有了继位的可能,对于帝位承袭这样的大事来说,有一分可能就值得下注,但小匡也知道,魏忠贤很厌恶旁人谈这个话题,他一直很坚定的认为,天子早晚会有子嗣,到时候再做安排就好。

因为这个想法,魏忠贤对朱由检也不怎么喜欢,一直觉得这朱由检到现在还没有就藩,是别有所图,却忽略了天启一直不愿意让这个弟弟离开,而且消息已经确定,即便封了信王也一样会留在京师内伴驾。

※※※

有明一代,皇帝诸子,只有太子才会有相对完备的教育,会有教习和侍读,而其他皇子往往要等到就藩后才会接受教育,那时候有老师和王府长史督导,总比在京城要好得多。

皇弟朱由检照例是没有老师的,不过天启皇帝对这个弟弟关爱异常,特意安排翰林学士前往教导,可翰林院的诸位才俊都是等着做尚书和大学士的,谁也不愿意在一个无谓的藩王身上耗费精力,你教导的再好,这皇弟朱由检再亲近感激,又有什么用处,等到就藩的时候,难道堂堂学士还要跟着去做王府长史,那岂不是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翰林院对这个安排也是敷衍了事,安排了一个马上要致仕返乡的老学士过去,这人也是时运不济,本以为进了翰林院前途无量,却接连得罪了要紧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