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疲劳走开,活力回来-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心悸、胸痛、呼吸短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可能是心脏有毛病。
(8)莫名的哭泣和自信心的丧失或减弱,可能是由于人体内摄入的化学物质的不平衡而引起的抑郁症。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九、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一名34岁的男子在深圳一家大酒店宴席厅里猝死。据介绍,他原是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他拼命地工作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100万元的存款,一栋花园别墅,一辆本田汽车。然而,这三个目标尚未实现,却提前得到了一张心肌梗死的死亡证明。
张建人,36岁,突然辞去了他在深圳一家大公司年薪30多万元的高级白领职位。原来,一次投保时的例行体检发现,他的尿液可能有问题。去医院一查,是尿液中红细胞偏高。医
生告诉他,他的肾小球可能有点问题,如果不注意休息,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当时他吓了一跳。这之前,他虽然已觉得自己疲劳后不容易恢复过来了,但仍然是日夜辛劳,并保持着中午不午睡的习惯。明白过来后,他〃离休〃了整整一年,直到身体完全恢复。最近,他另谋新职后,就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劳累:“钱是赚不完的,生命却只有一次”。大学毕业后荒废多年的游泳运动也恢复了。他还给朋友们提了两个建议:为了家人,要给自己买保险;每年要认真做一次体检,血常规、尿常规一个都不能少。
“过劳死”一词来自日本,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它不是临床医学的病名,而属于社会医学范畴。在日本它被定义为: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
都市人群中的工作狂现在日益增多。但是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如此狂热地投身于工作并不是他们的真正意愿。在他们心里,多半都有很多苦恼,或对某些事持有强烈的不满,或自身有很强烈的自卑意识。特别是这种人的家庭生活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重大矛盾,如夫妻不和,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家中老人病卧在床等等。为了逃避或者忘却这些令人伤神的事,他们只好疯狂地投入工作,以减轻内心的痛苦。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不断持续着,久而久之就会演化成一种习惯性逃避,即不需要逃避时也逃避,这就是工作狂的真面目。别忘了,〃过劳死〃主要〃青睐〃3种人:有钱人,特别是其中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十、过劳死十大危险信号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曾提出了过劳死的十大危险信号: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
(3)尿频。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症状或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已进入过劳死的预备军。
康大夫叮咛
疲劳是健康的敌人,请你记住这句话。任何人,不论你的身体条件曾经多么好,自我感觉多么出色,一旦放松了对健康的追求,疲劳都会主动地找上门。疲劳仅仅是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不适。从预防疲劳开始,拿出你宝贵的时间,战胜疲劳。
第三章:在疲劳大军中,寻找你的位置一、 疲劳现象大扫描
1。1/5的人因为疲劳去医院
据国内亚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男女亚健康症状的表现略有不同,其中,记忆力减退、对健康担忧、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不振、疲劳、耐力下降和用脑后疲劳占前几位。据美国的调查,24%的就诊患者的主诉是疲劳,其中约1/2的患者有明显的疾病,1/5患者不能识别出躯体疾病,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疲劳,精神性疾病或抑郁症。在这部分人群之中就包括亚健康
人群。
躯体的过度劳累或运动可引起疲劳,体力活动的极度减少也可能引起疲劳,生活事件如亲友亡故、配偶生病等可引起疲劳,甚至是仅仅意识到衰老也可能引起疲劳,当然很多疾病和药物都可以引起疲劳。
日本产业疲劳研究会对疲劳自觉症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身体症状、精神症状和神经感觉症状进行排位。
疲劳在躯体症状方面表现在前10位是:头重脚轻、全身倦怠、脚乏腿涨、哈欠连天、精神恍惚、困倦嗜睡、眼皮沉重、双腿无力、动作笨拙、极度恋床。
疲劳在精神症状方面表现前10位是:思无头绪、沉默寡言、焦躁不安、精神分散、麻木不仁、多疑健忘、易办错事、无法安静、提心吊胆和没有耐性。
疲劳在感觉症状方面表现在前10位是:经常头痛、肩颈酸疼、腰部疼痛、心慌气喘、口干舌躁、声音低闷、头晕目眩、手足震颤、眼皮跳动和心绪不佳。
2。工作疲劳五重奏
美国科学家将工作疲劳总结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蜜月”,年轻人被理想和抱负激励着,工作中充满热情,有良好的工作满意感。如果工作的诸多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机体会充满精力,春风得意。
第二阶段:“燃料短缺”,疲劳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严重。
第三阶段:“持续疲劳”,疲劳、疾病、愤怒、抑郁不断出现且持续发展。
第四阶段:“危险地带”,疲劳症状严重到导致个体感觉生活工作都崩溃了。
第五阶段:“撞墙阶段”,个体无法继续工作,机体出现严重的萎缩症状。
3。疲劳最多来自压力
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当上司要求你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很多任务的时候;当知识飞速更新要求你不断掌握的时候;当你每天都要加班,爱人出差,孩子又生病了的时候;当SARS的恐慌席卷来的时候。。。。。。,压力就存在于这些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压力是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一种紧张感。虽然说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充实和上进,但是,压力过大或者这种紧张感过于持久则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形。
在企业管理中,过度的工作压力会造成员工高血压、心悸、工作满意度下降、烦躁、焦虑、忧愁以及工作效率降低、合作性差、缺勤、频繁跳槽等等各种反应。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与缺勤所带来的损失,是每一个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充满市场竞争的现代社会,如何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帮助员工很好地应对压力,正在成为管理者需要重视的问题。企业的压力管理主要从工作压力来源、员工压力反应以及员工的自身特点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整与减少压力来源并帮助员工改变自身,来促使员工更好地应对压力,降低压力反应。然而,在设计压力管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员工目前的工作压力究竟有多大,目前的疲劳程度有多高,主要的压力来源有哪些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压力问题。
第三章:在疲劳大军中,寻找你的位置二、心理疲劳占半壁江山
北京一家市场调查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1。1%的白领们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白领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使得目前相当一部分的白领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这就使得压力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那么,压力过大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影响呢?
工作压力的大小体现着工作带给员工的紧张感的大小。一般来讲,过度或长期的紧张感会引起员工的心理疲劳,它是一种包含身体、情绪、人际等多方面的综合反应。
这次调查采用专门的心理学测评工具“枯竭量表”对白领的心理疲劳程度进行评估。疲劳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等级1意味着目前的状态良好,未出现心理疲劳。等级2代表着目前状态还可以,心理疲劳尚不明显。等级3说明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心理疲劳,如果不加注意,很有可能会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等级4为明显地出现了心理疲劳,目前已经被工作搞得精疲力竭。等级5则处于危险等级,它意味着目前心理疲劳非常严重,说明人的身心健康正在受到严重威胁。
从管理学上讲,当一位职员的心理疲劳程度达到等级3的时候,说明这位职员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症状,需要对工作压力的问题予以注意了。从这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3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61.4%,也就是说,近2/3的公司白领正在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疲劳的症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当然,员工的心理疲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员工自身的压力调节能力。对于有些员工而言,中等程度的紧张感就足以使其难以支撑,而另外一些人可能在较大的紧张感下仍然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0.72%的员工目前正处于等级3的水平,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员工目前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心理疲劳症状,但程度相对较轻。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在这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帮助这部分员工正确认识工作压力问题,帮助他们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并通过培训使他们调整自己的压力应对方式,增强压力承受能力,那么,能够及时地防止这部分员工向严重心理疲劳方向发展,并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然而,如果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压力问题缺乏重视,员工自己也缺少自我调节的意识,不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那么只能使症状继续严重下去。
对于处在等级4和等级5的员工,除了团体形式的培训之外,最好能通过更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疲劳的困境。
“容易疲倦、缺乏精力”是心理疲劳在身体上的典型表现,当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症状。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已有52%的人出现这种症状。另外,还有其它一些主要的身体表现,如,容易生病(如头疼、感冒)(22。7%)和脸色不好(20。7%)。
此外,心理疲劳还体现在人际交往上,如,与家人或朋友的沟通越来越少(38。3%),处理个人事务的时间越来越少(如寄贺卡)(25。8%),不愿与人接触(18。1%)以及爱讥讽、对人失去好感(15。4%)。
另外,心理疲劳还体现在工作效率下降,如,容易忘事(36。4%),难以专注于工作(24.8%),做事费力(12.5%)。
心理疲劳同时也体现在个人的情绪上,如,忧愁(30.8%),难以快乐(27.5%),容易急躁、发脾气(26.5%),无法跟自己开玩笑(21.7%)。
在白领群体中,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缺乏精力,人际沟通减少,工作效率的下降,以及情绪上的忧虑发愁。当你的同事或者你的下属员工出现这些表现时,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关注一下他或者她背后所面临的压力。当你自己出现这些表现时,也试着去正视自己面临的压力,试着去放松自己。
“白天拼命工作,业余拼命培训”的现象就是这种压力下的产物。对于个人而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投资于未来无疑是明智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把握现在,如何从现在高强度的负荷中获得知识技能,从而使自己不断在工作中获得成长与提高。对于企业而言,更合理地分配工作,教会员工更为有效地管理时间,同时塑造学习型的组织,让员工感觉到在这个组织中可以通过学习来减少对未来的后顾之忧,这些都是帮助企业缓解工作压力问题的可行方式。
压力无处不在,对企业而言,我们的态度不是逃避,而是创造更有利的工作环境来缓解压力,了解压力的作用方式,改善压力的应对方式,以此来有效地应对压力,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使企业的员工及整个企业保持最佳状态,带着饱满的精力去迎接工作的挑战。这样的理想状态不仅需要个人具有乐观的心态、扎实的功力、成熟的心智,还需要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谐高效的组织架构,良好的支持、培训、沟通平台,以及成熟的管理队伍。
第三章:在疲劳大军中,寻找你的位置三、疲劳的现代人的五大烦恼
1。睡不着,就是睡不着
2000年,松果体素片一时成了人们常用语之一,安定则一如既往地维持着它的市场份额。对于现代人来说,失眠是个什么滋味,恐怕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偶尔一两次的失眠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然而睡眠障碍却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现代病都能引起睡眠上的障碍,然后又因睡眠障碍引起其它的病症,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是完全以睡眠为中心环节的。
据卫生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披露,我国失眠症患病人数已达120万~140万人。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失眠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0%~20%。估计有睡眠障碍的人数还要多。
每天能够很好地睡上三四个小时要比脑子里乱七八糟地睡上10小时效果要好得多。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但如果出现问题,千万不能姑息待之。调节心理,查明原因,对症治疗,都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2。胖得系不了腰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福了。〃啤酒肚〃成为成功男士的标志,女士发胖也成了普遍现象。我国今年公布的医药调查报告显示,每百人中就有18个人体重超标。
肥胖给现代人带来了精神上、身体上的极度痛苦。肥胖不仅是外表不能让人满意,而且因肥胖引起的连锁疾病也随时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日益提高。得肥胖症的患者在饮食等方面必须特别注意,身体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遗传性的肥胖则可寄希望于基因疗法。
3。一天到晚〃累死了〃
〃累死了,累死了。〃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一天到晚没精神,可到医院又查不出毛病。〃这也是一些上班族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