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疲劳走开,活力回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 体重明显下降,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 感觉免疫力下降,容易伤风感冒。(5分)
(16)性能力下降。昨天配偶对你明显表示有性要求,你却感到疲惫不堪,毫无性欲,令配偶怀疑你有外遇。(10分)
好了,现在算算总分,超过30分以上,表示你的健康已敲响警钟;50分或以上,请坐下来,好好地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要加强锻炼和注重饮食营养的配搭;如果你成绩〃不俗〃,得80分或以上,是该抽出时间花钱看看医生的时候了。
康大夫叮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更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在我们了解亚健康的各种概念之后,我们应当随时随地警惕自己的身体状况,关爱家人,善待自己,拥有健康!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一、 “累死我了”,不是一句玩笑!
〃我的妈呀,累死我了!〃通常这句话是个玩笑,但很多优秀的人却因为极度的疲劳或猝然倒下或一睡不起,匆匆地走完人生。
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JAN MALM)在上海出席厦新电子与爱立信移动平台公司的一项商务协议后,于傍晚回到北京,接连忙碌了几个星期的杨迈终于给自己安排了去健身房健身的时间,然而连日超负荷的工作使他的心脏已经不能承受如此剧烈的运动,积累的疲劳终于爆发,在跑步机上跑步时,倒了下去,终年54岁。
时隔两周,4月19日,全球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坎塔卢波在奥兰多举行国际业主和经营者大会时,于凌晨死于心脏病突发,享年60岁。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店,拥有超过3万家连锁店和40多万名员工。坎塔卢波在麦当劳一次重大管理层调整中被任命为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此前,他已经为麦当劳效力28年。他的出山,使麦当劳的股票自2004年起,上升了10。6%,成为道琼斯工业指数中表现第二好的股票。
据美国《时代》周刊披露,早在1995年1年内,日本著名的精工公司、川崎制铁公司和全日本航空公司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突然去世,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为什么这些生活、医疗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大公司老板,反而达不到日本男子的平均寿命76岁呢?
发达国家如此,中国也如此。据新华社报道,最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仅53。3岁!前不久,国家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肩负重任的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导致优秀人才体质下降、慢性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于是积劳成疾。
医学家调查的结果是“积劳成疾、过劳瘁死”。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二、过劳死,离我们不太远
过劳死就是通常人们挂在嘴边的“活活累死”的带名词,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
2004年3月8日,北京博爱医院年仅30岁的护工李建虎,连续3个月24小时陪护病人,在护理病人时突然死亡。北京博爱医院是一所康复医院,住院的病人大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瘫痪病人,度过危险期后的康复过程,需要大量的护工进行24小时看护和帮助锻炼。李建虎
就是北京博爱医院众多的年轻护工中的一员。他的职责是24小时看护病人,根据病人的需要,不分昼夜的进行陪护。早上六点钟,李建虎推着病人去洗漱、上厕所,之后去打饭。等病人吃完饭,他去洗涮碗筷。回到房间后,李建虎坐在病床旁,伸手握住病人的手,为病人做四肢运动,刚活动了两下,他突然四肢抽搐,仰面躺在病床上,随后浑身瘫软,蜷缩在地上昏迷不醒,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都没能让李建虎苏醒过来,仅40分钟,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留下了甘肃老家年迈的母亲和年仅5岁的儿子。
北京一家银行的总务科长,为银行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连续开会14个小时,从上午十点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会上为分房指标分配争论不休,气氛异常紧张,直到会议结束,也没有产生结果,几位单位领导对总务科长的工作非常不满意。会议结束后,总务科长坐在沙发上还在沉思,恰巧,一位要好的同事在他身后大声地召唤他一起回家,他的头还没有转过来人就瘫倒在地上,抢救无效死亡。
北京海淀区一所中学的地理高级教师,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学校的重用,一人兼任全校8个班的地理教学。在期末考试后,为了让同学在考试后的第二天知道考试成绩,从晚上8点开始判考试试卷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半。当家人再次劝她休息一下吃饭的时候,她一边答应一边起身,但家人一直没有看到她的身影,她永远的倒在了书桌旁。
同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人为什么会累死?很多人都有疑问。
可以明确的讲,人一旦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再不注意治疗和恢复,就会引发严重的生理疾患而死。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陡增,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一个人经常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甚至引发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这种疲劳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身体就可能会出现低烧、咽喉肿痛、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且,非常严重的长期性疲劳很可能就是其他病症的先兆。人们常说的〃过劳死〃实际是长期过度的劳累,引发人体心衰、肺衰、肾衰、心肌梗、脑溢血等病症造成的猝死。这种猝死的死因主要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与一般猝死没什么不同。只不过这些病的潜在性使过劳者忽略,以致酿成严重后果。但若没有过度劳累这个诱因,猝死可能就不会发生。心血管专家认为,过度劳累的人心脏承受力比普通人要弱,但是在心脏病发作之前一般有异常反应的又不多,所以在运动前应该先综合考虑身体的状况,随时改变自己的运动计划,以免过度的运动给心脏带来负担甚至伤害。另外,从心理角度讲,精神压力大对身体也有不良的影响。目前有很多的常见疾病其实是和紧张、焦虑等心理不良情绪直接相关的,因为工作等问题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月,人体的心率加快、心跳次数增加,血压也随之上升,这种紧张状态开始时身体出现功能性代偿,但是时间如果过长,就会心肌增厚,肌纤维的数量增加,粗细也开始变化,身体出现结构性代偿,长此以往,心脏容易出现问题。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三、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
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可能原因有很多:
(1)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及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人们心理压力和体力劳动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时间的延长、夜生活的增多及长期睡眠不足和繁重的家务,使身心进一步透支。
(2)环境(空气、水源、噪声)和食物的污染,绿化的破坏,极易引起城市居民持久的心情压抑。
(3)运动量减少、摄食过多,以及由此引起的超重及肥胖者,容易出现慢性疲劳。
(4)下岗、久病(家人或本人)、长期经济困难等因素亦可导致身心疲惫
(5)长时间心境恶劣(人际关系紧张、缺少安逸祥和的气氛等)易产生疲劳感。
(6)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较多见。在急性病毒感染之后,可检测到的免疫系统调节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很相似,因而有人将慢性疲劳综合征称为〃慢性疲劳免疫功能障碍综合征。〃
1987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通过专家鉴定,将一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2项主要诊断标准、6项症状标准和2项体征标准,或累计具有8项以上单纯的症状标准,即可确诊为CFS。
1。主要诊断标准
(1)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持续在6个月以上;
(2)根据病史、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排除引起慢性疲劳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2。症状标准
(1)体力或心理负荷过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劳;
(2)没有明确原因的肌肉无力;
(3)失眠症状普遍存在,或有多梦和早醒现象;
(4)头胀、头昏或头痛;
(5)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
(6)食欲不振;
(7)肩背部不适、胸部有紧缩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关节痛,无明确的风湿或外伤史;
(8)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
(9)兴趣减退或丧失;
(10)性功能减退;
(11)低热;
(12)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紧缩感。
3。 体征标准
(1)低热,口表温度小于38°C,肛表小于38。6°C;
(2)咽部充血,但无明确扁桃体炎症;
(3)可触及小于2厘米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或压痛;
(4)未发现其他引起疲劳的疾病体征。
处于亚健康状态肩负事业和家庭双重负荷的中年人千万不能对疲劳无动于衷,否则,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有三分之二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十分之一将死于肿瘤,五分之一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病以及意外事故,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望安享天年。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四、 疲劳,亚健康的典型的症状
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的表现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无论怎样复杂,都逃不过疲劳这一关,从身体到内心的疲劳,医学上叫做身心疲劳。
毫无疑问,亚健康的典型状况之一就是疲劳。说到疲劳,所有人都有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再强壮的男人也会感觉到疲劳。累,是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成功人士的一生都在累与不累的交替中度过:当学生应付考试、升学,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鼻梁上的镜片越来越厚,
身体越来越累;进入社会工作以后要不断的充电,下班后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的补习班,还要应对工作的压力和无休止的竞争,若谈上朋友就更是需要充沛的精力陪伴左右;人到中年有了成绩升了职,肩上的担子重了,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每日没夜的应酬和接待,日夜兼程的出差坐飞的,劳心劳力,身心疲惫不堪。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机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通俗说就是“身体盯不住了”。以前能办到的事情突然办不到了,或者想办到但力不从心,精力无法集中,从内心的深处对自己有一种怀疑和恐惧,连续的体力或脑力疲劳使工作效率下降,通常自己的解释是:我今天不在状态。这种现象就是疲劳。
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疲劳可分为身体疲劳、脑疲劳和混合性疲劳。身体疲劳是指人体在持续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时,肌肉(骨骼肌)群持久或过度收缩而产生的疲劳;脑疲劳是指长时间用脑过度而产生的疲劳;混合性疲劳又称综合性疲劳,是指体、脑两种疲劳同时存在。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五、疲劳是怎么产生的?
疲劳的产生过程是机体内许多生理生化变化的综合反应,是全身性的反应。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步曲:
(1)肌体储存的能量被长期大量的消耗,快速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乳酸和二氧化碳,代谢废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泄,在体内积聚;
(2)随着肌体整体能量的耗竭,肌体自身细胞活力下降,调节系统瘫痪罢工,细胞内的钾离子大量流失,体内电解质就会失去平衡,导致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减退或处于瘫痪状态, 引起肌无力、胃肠活动低下、心律不齐等;
(3)代谢废物积聚到一定程度使身体内微循环环境恶化,细胞发生酸中毒,细胞兴奋性衰减,甚至诱发凋亡或被动死亡;
(4)高度紧张,大脑和其他器官的脂质过氧化酶含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太多的自由基和代谢废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全身性疲劳反应。
长时间疲劳是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最先表露出的现象,是最典型的症状,也是最危险的信号。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以致筋疲力尽,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突然恶化并因救治不及时而丧命。
疲劳的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因人而异,最通常出现的疲劳表现为肌肉酸痛、四肢无力、动作迟缓、反应速度下降;更深一步的疲劳表现为头重脚轻走路打晃,头晕目旋,睡眠浅显容易惊醒,早晨起来睡眼惺忪,没有精神,就是常言说的无精打采,眼圈黑,眼袋出现;更重的疲劳表现为食欲消失,彻夜不眠,烦躁不安,连话都懒得说一句。
如果疲劳成为你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你也必然会进入到亚健康的队伍中。
第二章 职业人群的疲劳,你能否应对?六、疲劳也是一种病!
当我们感觉身体不适,来到医院看大夫,每个人都要问大夫:我得的是什么病?最喜欢听大夫说:没什么大病,吃点药,多休息养养就好了。心里透着放心,身体的不适也好了七分。就是听大夫说出来身体有了什么病,一般人们也有了心理准备,回去赶紧托人找药,积极地救治。但如果我们进入医院看病,是因为〃疲劳〃的时候,人们心里一定要打鼓:疲劳谁没有啊,这能算个病吗?
1。短暂的疲劳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
疲劳表现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
神经系统疲劳分表层疲劳和深度疲劳两种形式:表层疲劳和深层疲劳。表层疲劳如头晕、头重脚轻、睡眠质量差、没有精神等;深层疲劳表现为食欲消失、彻夜不眠、烦躁不安等。
心血管系统的疲劳表现为心慌、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部分人会出现心率的快慢变化,心跳间歇甚至心肌炎,胸膜炎等。
骨骼肌肉系统的疲劳表现为肌肉酸疼、四肢无力、动作迟缓,反应迟钝。
2。持续的疲劳是一种病
1988年,人类的疾病谱上又添一新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