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千金方 >

第65章

千金方-第65章

小说: 千金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 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方。 石膏、干姜、桂 

心、细辛 (各二两) 、麻黄 (四两) 、芍药、 

甘草 (各三两) 、 五味子 (一升) 、半夏 (半 

升) 。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先煮 

朮黄减二升, 下药煮取二升半, 强人服一升 ?  

小儿四合, 仲景用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踹 

脉浮者心。 下有水外台同。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2 夫上气其脉沉者, 泽漆汤方。 泽漆 (三 

斤细切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滓澄 

清) 、半夏 (半升) 、 紫菀 (一作) 、紫参、 

生姜、白前 (各五两) 、甘草、黄芩、桂心、  

火参 (各三两) 。 右九味 〔口父〕咀, 内 

泽漆汁中, 煮取五升, 一服五合, 日三夜 

一。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 

方)   

13 大逆上气, 咽喉不利, 上逆下气, 麦门 

冬汤方。 麦门冬 (汁三升) 、半夏 (一升) 、 

人参、甘草 (各三两) 、粳米 (二合) 、 大 

枣 (二十枚) 。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 

一斗二升煮取六升, 去滓, 服半升, 日三 


… Page 768…

夜一。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4 咳而上气, 喉中如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 

主之方。 射干、紫菀、款冬花 (各三两) 、 

麻黄、生姜 (各四两) 、细辛 (三两) 、半夏、  

五味子 (各半升) 、大枣 (七枚) 。 右九味  

  〔口父〕咀, 以东流水一斗二升, 先煮麻黄 

去上沫, 内药煮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 日 

三。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 

方)   

15 咳而大逆, 上气 满, 喉中不利如水鸡 

声, 其脉浮者,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 (五 

两) 、麻黄 (四两) 、细辛、干姜 (各二两) 、 

石膏 (三两) 、杏人、 半夏、五味子 (各半 

升) 、小麦 (一升) 。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煮小麦熟, 去麦内药, 煮取三 

升, 去滓分三服?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6 治上气 满者, 麻黄石膏汤方。 麻黄 (四 

两) 、石膏 (一枚如鸡子大) 、小麦 (一升) 、 

杏人 (半升) 、 厚朴 (五两) 。 右五味 〔口 

父〕咀, 以水一斗先煮小麦熟, 去之下药,  


… Page 769…

煮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 深师方用治久逆上 

气喉中如水鸡鸣名小投一杯汤咳者加五味子 

半。 夏各半升干姜三累。 (备急千金要方卷 

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7 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卧,皂荚 

元方。皂荚八两末之,蜜和丸如梧子大,以枣 

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必 效以酥灸皂荚。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大肠腑)142方)   

18 夫有支饮家咳烦,  中痛者, 不卒死至 

一百日一岁, 可与十枣汤方。 甘遂大戟芫花 

各等分。 右三味捣为末, 以水一升五合煮大 

枣十枚, 取八合, 去滓内药末, 强人一钱 

 匕, 赢人半钱, 顿服之, 平旦服而不下者,  

明旦更加药半钱。 下后自补养。 (备急千金 

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19 咳而引 下痛者, 亦十枣汤主之用前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20 食饱而咳, 温脾汤主之方。 甘草 (四两) 、 

大枣 (二十枚)。 右二味〔口父〕咀, 以水 

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温服之,若咽中痛声 

鸣者,加(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 Page 770…

21 治嗽日夜不得卧, 两眼突出, 百部根汤 

方。 百部根、生姜 (各半斤) 、细辛、甘草 (各 

三两) 、贝母、白朮、 五味子 (各一两) 、 

桂心 (四两) 、麻黄 (六两) 。 右九味 〔口 

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 

服 (古今录验用杏人四两紫菀三两) 。 咳而 

下利,  中痞而短气, 心中时悸, 四肢不 

欲动, 手足烦不欲食。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 

十八 (大肠腑) 142方)   

22 肩背痛时恶寒, 海藻汤主之方。 海藻 (四 

两) 、半夏、五味子 (各半升) 、细辛 (二两) 、 

杏人 (五十枚) 、 生姜 (一两) 、茯苓 (六 

两) 。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二斗煮取 

三升, 去滓, 分三服, 日三, 一方无五味 

子生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 

方)   

23 白前汤治水咳逆上气身体肿, 短气胀满,  

昼夜倚壁不得卧, 咽中作水鸡鸣方。 白前、 

紫菀、半夏、大戟 (各二两) 。 右四味 〔口 

父〕咀, 以水一斗浸一宿, 明旦煮取三升,  

分三服治九种气嗽欲死百病 干姜、半夏、细 

辛、紫菀、吴茱萸、荛花 (一作芫花) 、茯苓、 


… Page 771…

甘草、甘遂、防葵、 人参、乌头、大黄杏人 (各 

一分) 、葶苈 (二分) 、巴豆、厚朴、白薇 (各 

三分) 、 五味子、远志、前胡、昌蒲、枳实、 

蜀椒、皂荚、当归、大戟、桂心 (各半分) 。  

右二十八味末之, 蜜丸先食服如梧子大二丸,  

 日三服, 以知为度, 不知, 增之。 (备急 

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24 麻黄散主上气嗽方。 麻黄 (半斤) 、杏人  

 (百枚) 、甘草 (三两) 、桂心 (一两) 。 右 

四味治下筛, 别研杏人如脂, 内药末和合,  

临气上时服一方寸匕。 食久气未下, 更服一 

方寸匕, 日至三匕, 气发便服, 即止, 一 

方去桂心甘草。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 

肠腑) 142方)   

25 太医令王叔和, 所撰御服甚良, 蜀椒丸 

治上气咳嗽方。 蜀椒 (五分) 、乌头、杏人、 

 昌蒲、皂荚、礜石 (各一分一云) 、矾石、细 

辛、 款冬花、紫菀、干姜 (各三分) 、吴茱 

萸、麻黄 (各四分) 。 右十二味末之, 蜜丸 

暮卧吞二丸如梧子, 治二十年咳, 不过三十 

丸。 通气丸, 主久上气咳嗽咽中腥臭, 虚 

气搅心痛冷疼, 耳中嘈嘈风邪毒注时气食不 


… Page 772…

生肌 中隔塞呕逆多唾恶心心下坚满, 饮多 

食少,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26 二疰淋痛病方。 饴糖 (三斤) 、蜀椒 (二 

升) 、乌头 (七分) 、桂心 (六分) 、干姜、  

人参 (各四分) 、杏人 (一升) 、天门冬 (十 

分) 、蜈蚣 (五节) 、 大附子 (五枚) 。 右 

十味末之, 别治杏人如脂, 稍稍内药末, 捣 

千杵, 烊糖乃内药末中令调和, 含如半枣一 

枚, 日六七, 夜三四服, 以 中温为度, 若 

梦与鬼交通及饮食者, 全用蜈蚣, 食不消加 

杏人五合, 少腹急腰痛加天门冬杜仲, 有风 

加乌头三枚附子一枚, 立夏后勿加也有留饮,  

加葶苈一两。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 

腑) 142方)   

27 治咳嗽上气方。 麦门冬 (十分) 、昆布、 

海藻、干姜、细辛 (各六分) 、海蛤、蜀椒、  

桂心 (各四分) 。 右八味末之, 蜜丸饮服如 

梧子十丸, 加至二十丸, 日三服, 有人风 

虚中冷,  中满上气, 喉中如吹管声, 吸 

吸气上欲咳, 服此方, 得差。 (备急千金要 

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 Page 773…

28 治咳嗽  支满多唾上气方。 蜀椒 (五 

合) 、干姜 (五分) 、吴茱萸 (四分) 、款冬 

花、紫菀、杏人 (各三分) 、 细辛、黄环 (各 

二分) 、礜石 (一作矾石) 、乌头 (一方不 

用) 、昌蒲 (各一分) 。 右十一味末之, 蜜 

丸着牙上一丸, 如梧子, 咽汁日五六服, 剧 

者常舍不止。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 

腑) 142方)   

29 又方。 酒一升半, 浸肥皂荚两挺, 经宿 

煮取半升, 分三服, 七日忌如药法。 若吐 

多, 以酢饭三四口止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 

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0 又方。 姜汁 (一升半) 、沙糖 (五合) 。  

右二味, 煎姜汁减半, 内糖更煎服之。 (备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1 又方。 白糖 (五合) 、皂荚 (末方寸匕) 。  

右二味, 先微暖, 糖今消, 内皂荚未合和 

乳得, 先食服如小豆二丸。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2 又方。 巴豆炮去皮, 勿伤破肉白, 饮吞 

之初日二枚, 二日三枚。 (备急千金要方卷 

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 Page 774…

33 又方。 服豆子七丸, 以油酒下之。 (备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4 射干煎治咳嗽上气方。 生射干、款冬花  

 (各二两) 、紫菀、细辛、桑白皮、附子、甘 

草 (各二分) 、 饴糖 (五两) 、生姜汁 (一 

升) 、一云干姜五两、白蜜 (一升) 、竹沥 (一 

升) 。 右十一味, 以射干先内白蜜并竹沥中,  

前五六沸去之, 〔口父〕咀六物, 以水一升 

合浸一宿煎之, 七上七下, 去滓, 乃合饴 

姜汁煎如餔服如酸枣一丸, 日三 剧者夜二,  

不知加之, 以知为度。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 

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5 治冷嗽上气鼻中不利杏人煎方。 杏人 (五 

合) 、五味子、款冬花 (各三合) 、紫菀 (二 

两) 、甘草 (四两) 、 干姜 (二两) 、桂心 (二 

两) 、麻黄 (一斤) 。 右八味, 以水一斗煮 

麻黄取四升治末, 诸药又内胶饴半斤白蜜一 

斤。 合内汁中, 搅令相得, 煎如饴先食服 

如半枣, 日三服, 不知加之, 以知为度。 (备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6 治上气咳嗽苏子煎方。 苏子、白蜜、生姜 

汁、地黄汁、杏人 (各二升) 。 右五味, 捣 


… Page 775…

苏子, 以地黄汁姜汁浇之, 以绢绞取汁, 更 

捣以汁浇, 又绞令味尽, 去滓, 熬杏人令 

黄里, 治如脂, 又以向汁浇之, 绢绞往来 

六七度, 令味尽, 去滓内蜜, 合和置铜器 

中, 于汤上煎之, 令如饴。 一服方寸匕, 日 

三夜一, 崔氏无地黄汁。 (备急千金要方卷 

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7 又方。 干姜三两末之胶饴一斤。 右二味 

和令调蒸五升米下冷, 以枣大舍, 稍稍咽之,  

 日五夜二。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8 治忽暴嗽失声语不出杏人煎方。 杏人、蜜 

沙、糖姜汁 (各一升) 、桑根、白皮 (五两) 、 

通草、贝母 (各四两) 、 紫菀、五味子 (各 

三两) 。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 

取三升去滓, 内杏人脂姜汁蜜糖和搅微火煎 

取四升? 初服三合, 旦再夜一, 稍稍加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39 通声膏方。 五味子、通草、款冬花 (各三 

两) 、人参、细辛、桂心、青竹皮、昌蒲 (各 

二两) 、 酥 (五升) 、枣膏 (三升) 、白蜜 (二 

升) 、杏人、姜汁 (各一升) 。 右十三味 〔口 


… Page 776…

父〕咀, 以水五升微火煎, 三上三下, 去 

滓, 内姜汁枣膏酥蜜, 煎 酒服枣大二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40 治暴热嗽杏人饮子方。 杏人 (四十枚) 、 

柴胡 (四两) 、紫苏子 (一升) 、橘皮 (一 

两) 。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 

三升, 分三服, 常作饮服。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41 芫花煎治新久嗽方。 芫花、干姜 (各二 

两) 、白蜜 (一升) 。 右三味末之, 内蜜中 

令相和, 微火煎令如糜, 一服如枣核一枚,  

 日三夜一, 以知为度, 欲痢者多服, 深师 

以治冷饮嗽又治三十年嗽者以水。 五升煮芫 

花取三升去滓内姜加蜜合煎如糜服之。 (备急 

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42 治新久嗽款冬煎方。 款冬花、干姜、紫菀  

 (各三两) 、五味子 (二两) 、芫花 (一两熬 

令赤) 。 右五味 〔口父〕咀, 先以水一斗 

煮三味取三升半, 去滓, 内芫花干姜末, 加 

蜜三? 合投汤中令诘于铜器中微火煎令如糖,  

一服半枣许, 日三。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 

八 (大肠腑) 142方)   


… Page 777…

43 治三十年咳嗽或饮或咳寒气嗽虽不同, 悉 

主之方。 细辛、款冬花、防风、紫菀 (各三 

两) 、藜芦 (二两) 、蜀椒 (五合) 。 右六 

味 〔口父〕咀, 取藜芦先着铜器中, 次紫 

菀, 次细辛, 次款冬, 次椒。 以大枣暴令 

燥, 鸡鸣时取半枣, 不知明旦服一枚, 以 

 中温温为度。 若强人欲嗽吐者, 可小曾服 

之便吐脓囊裹结, 吐后勿冷饮食, 咳愈止药,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44 药势静乃食, 不尔, 令人吐不已, 治三 

十年嗽方。 白蜜 (一斤) 、生姜 (二斤取汁) 。  

右二味, 先秤铜铫, 知斤两讫, 内蜜复秤 

知数, 次内姜汁, 以微火煎令姜汁尽, 惟 

有蜜斤两在, 止, 旦服如枣大, 含一丸, 日 

三服, 禁一切杂食。 紫菀 (二两) 、款冬花  

 (三两) 。 右二味治下筛, 先食, 以饮服一 

方寸匕, 日三服, 七日差。 (备急千金要方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45 治久嗽不差方。 兔屎 (四十九枚) 、胡桐 

律 (一分) 、 砂 (二分) 。 右三味末之, 蜜 

和服如梧子大三丸, 以粥饮下日三, 吐今物 

尽, 即差。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 


… Page 778…

腑) 142方)   

46 治积年咳嗽喉中呀声一发不得坐卧方。 紫 

菀、桑根、白皮、贝母、半夏、五味子、射干、 

百部 (各五分) 、款冬花、皂荚、 干姜、橘 

皮、鬼督邮、细辛 (各四分) 、杏人、白石英  

 (各八分) 、蜈蚣 (二枚) 。 右十六味末之,  

蜜丸饮服十丸如梧子大, 日再, 稍加至二十 

丸, 崔氏。 无半夏射干干姜橘皮鬼督邸细辛 

 白石英用朮黄二两芫根白皮二两半以。 煮枣 

汤送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方)   

47 款冬丸, 治三十年上气嗽咳唾脓血喘息不 

得卧方。 款冬花、干姜、蜀椒、吴茱萸、桂 

心、菖蒲 (各三分) 、人参、细辛、荛花、紫 

菀、 甘草、桔梗、防风、芫花、茯苓、皂荚 (各 

三分) 。 右十六味末之, 蜜丸酒服如梧子三 

丸, 日三。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八 (大肠 

腑) 142方)   

48 又方。 款冬花、紫菀、细辛、石斛、防风、 

芎藭、人参、当归、蒿本、甘草、蜀椒、白朮、  

半夏、天雄、菖蒲、钟乳、桂心、麻黄 (各三 

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