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乐在工作100招 >

第7章

乐在工作100招-第7章

小说: 乐在工作100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一个公司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在工作勤于思考,这是完成工作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世界不缺会干活的人,缺的是会思考的人。任何一个公司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决策层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这件事情就不会干得非常出色。而我们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自己不主动进行思考,也很难作好自己的工作。    
    我们都希望将本职工作做好,完成既定目标,对公司有所贡献,同时也会也会使自己享受成就感,进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目标。但是,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是“在干工作”还是“边思考边干工作”?简单的执行很容易成为顺利完成工作的障碍,甚至不能达成预期的工作目标。    
    不要成为工作中“无心的懒人”。自己虽然也是每天朝九晚五,按照公司的各种流程工作,但是失去了“思考”,我们就会变得懒惰——错失了看见新事物的机会,丧失了发现机会的能力,所做的工作也只是简单的复制,如同复印机一样。而我们也只是和办公室里的电话、电脑一样,只是比它们多了生命这个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作自然没有任何乐趣而言,更谈不上什么工作成绩、升迁或者发展。    
    一些公司为获得收益和取得市场成功所必须做的直接的、重要的行动,就是这个公司的核心路线。每一个员工首先必须踏上这条路线,然后才能为公司作出贡献。这是所有经理的共识,乐于工作的Lai用行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站在核心路线的旁边:    
    在工作中积极思考    
    承担自己工作以外的责任    
    为同事和集体做更多的努力    
    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或项目,并很好的完成它    
    愿意承担一些个人风险来接受新任务    
    B: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失败者,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之所以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在失意的煎熬中痛苦的生活,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的东西不够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探索未知的东西。他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汉堡包的技能上,却不注意提高销售和发送汉堡包的技能。也许麦当劳不能做最好的汉堡包,但他们能够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汉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销售和发送工作。    
    我们从事某项工作,除了要拿到薪水、赚钱养家之外,还有一些比较高的要求,比如晋升和加薪,比如希望自己的梦想在辛苦工作中得以实现。但是,在达到这些目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丢掉思考这个工具。    
    你会反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吗?    
    1、在工作中我知道公司对我有什么期望?    
    2、我有把工作作好所必须的器具和设备?    
    3、在工作中我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    
    4、在过去的7天里,我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了承认和表扬?    
    6、在工作中有人常常鼓励我向前发展?    
    7、在过去的6个月里,有人跟我谈过我的进步?    
    8、去年,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让我们明确目前自己所处的状况、明确工作目标、正确评价自己,而这仅仅是思考的开始。    
    ★“高度”思考    
    了解学习自己工作方面的相关知识,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我们思考问题的水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积累,才会有远见和卓识,才会有胆略与思路。“高度”思考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立刻找到问题的关键,发现最根本的矛盾,尽快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拓宽工作舞台,打破曾经束缚我们的局限。    
    一个善于高度思考的人善于利用社会化的工作空间,能够主动想事做事。于是,工作中思路清晰,不会再有凭经验的简单机械行为。有些人会对了解相关知识或者阅读一些理论书籍不感兴趣,那就强迫自己坐下来,认真学习和阅读。只有真正走到书籍中去,才能得到收获,才会觉得自己未知的东西太多,而不是太少。    
    但是,“思考”绝对不是“想”。“想”是一些杂乱的无序的碎片,或者是一些闪念而过的线索。这些碎片和线索在大脑中胡乱堆放着,不能给解决问题带来任何帮助。而“思考”是是一种奇妙的理性思索,伴随着提炼和归纳。工作中让人苦不堪言的问题确实很多,或者说太多太多!犹太人有句谚语——办法总比问题多,而这些解决“办法”就是由思考而来。    
    ★“创新”思考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只有一种完成方法,而是我们选择了众多方法中的一种,是在当时情况下的选择。所以,我们的工作中蕴涵着巨大的开创性。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书本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即使找到了一时的答案,那也只是“过去式”。    
    “创新”思考可以使我们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灵活机动地妥善处理,依照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在习惯的工作中寻找更好的方式。如果没有“创新”思考,将会减弱我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会感到所面对的问题十分棘手,甚至把握不住事态发展,自己也就会难以适应工作发展需要。    
    英国人口仅占世界的1%,发表的科研论文却占世界的8%,引用率占到9%。而且英国的科技投入总额不是最多的,与美国没法比,但它的投入产出比却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如果说美国科技成果是拿钱堆出来的,而英国依赖的则是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创新可以说已成为一种英国文化,对于这一点,最好的注释便是英国教育的事实———仅剑桥这一所大学,就培养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教师期望他们学生达到的是几种能力的提高:独立的思考能力,收集和解释资料的自信力,在专业领域的创造能力,开放性地思考并做出一个以上的可能结论和解释,在寻找适当解决方法上的决策能力和理解并熟练运用批判式评估的程序。书本知识是学不完的,知识性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性格的训练,培养一种逻辑、理性的性格;而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创新才是我们得以成功的方法。


第二部分 梦想思考(2)

    ★“效能”思考    
    “效能”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率”是把事情做得很快,却不管对错;但是把事情往对的方向做,做得很好,这就叫“效能”。比如说我们要用电脑处理工作,要先将工作做合理化和标准化处理,最后再做电脑化处理,这是一个效能产生效率的过程;如果开始就直接用电脑化处理,结果有可能把错误的事情以最快的效率做好。    
    我辛勤工作、遵守公司的制度,而且经常加班,可是总觉得无法得到主管的肯定或赏识,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工作中,让我们头疼不已。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是否有一个观念得到了澄清:辛勤工作,不见得就可以得到完全的肯定。现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工作时代已经过去了,工作一定要有成果。自己加班花十一个小r才能完成的工作,在e人手中会不会在八小时内就能完成?这就是效能和效率之间的博弈。辛勤工作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在辛勤之余,也要用心思考,因为Workingsmart比Workinghard更重要。常常见到“思考缺乏者”一早来上班,就把脑袋放在门口的警卫室,到下班才去拿来带回家。这种工作过程中一点心思都不用的人,当然做什么都不行。    
    一个愿意用头脑的人,一个了解如何“效能”思考的人,在工作中肯定是一个快乐的人。他对于下一步该怎么做,是相当清楚的。因为他知道公司的需求在哪里,这样对于工作事物的处理才有规划的能力和架构,未来也才有充分的执行与掌控的能力。他非常快乐的把握着工作,使其有条不紊的平稳前进,仿佛我们看到一列宽敞的火车在平原上奔驰一般。如此一恚他肯定能够获得上司和同事的赏识。    
    工作不仅仅是认真就可以解决的,思考是让我们获得快乐和成绩的重要手段。不过,思考的果实虽甜,但思考的过程却很苦。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调查研究,掌握更多的资料,需要对于经验坚持不懈地总结积累,需要博览群书不断重新学习……而要做到这些,无不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闹”中守静:放弃安逸的念头,牺牲许多娱乐,有时还要精简交往,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应酬。但是,不要忘记思考,永远不要停止用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永远不要停止思考,不思考会使人盲目使人迟钝,反思自己、反思工作、反思公司、反思行业,反思中国,学习把握思考的力量,做一个智者。    
    不管是老是少,结了婚或没有,白人或黑人,外在环境——经济状况,天气或政府政策——都不能控制我们的生活,只有我们自己可以。而只有当我们开始去控制一切,去为我们自己的生活负责,我们才能够理解,自己才是惟一一个有力量去改变或完成梦想的人。    
    康维敏斯总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他也的确应该抱怨。每到月底他一定会超支,虽然表面上整天乐呵呵的,但是到哪里都有帐单在等着他。天知道他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反正就是这么过下来了。过去几个月,随着经济萧条,他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他工作时间加长,收入却不见增加,他可见的未来恐怕是很难翻身了,那些他曾经梦想过的事现在都只能丢在一边。    
    他曾经想要成为一个有名的作家,有自己的房子和家庭,可是他现在的处境跟那个梦想差了十万八千里,他觉得这个梦想大概没有实现的一天了。如果再年轻一点,也许就有可能离开这个工作,去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然而随帐单越积越多,他已经不能没有这份工作了。    
    他被困住了,被困在一个不但薪水不高,他又没什么兴趣的工作里。办公室里的许多同事也似乎都对工作没兴趣,对他们来说,一如对他而言,工作的意义只不过在于糊口罢了。    
    就这样,康维敏斯已经逐渐放弃他童年的希望和梦想了,他现在只能希望日子能继续过下去……。    
    ★当我们到了65岁的年龄,超过90%的人,不是死了,就是破产!只有9%的男人和2%的女人能够财力独立,而不到1%的人是真正拥有财富的。难道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被工作折磨一生,捉襟见肘的辛苦度日,然后等到老年一无所有吗?    
    不过,我在历史记录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世界上最富有、最伟大的人,都曾经破产,或有过一文不名的时候。亚伯拉罕•;林肯在35岁时曾宣告破产,可是他却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财富和权力的人;欧格•;曼迪诺曾是个居无定所的流浪醉汉,可是他却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而华德•;狄斯奈在创造他的狄斯奈王国之前,也曾经破产过好多次;亚理斯多德•;欧那西斯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有钱的亲戚,只从200块美金白手起家创立他的事业,居然还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财主……这些并不是运气好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至少成为享受工作乐趣的人。也许我们从来不曾成功过,但那并不表示永远都不会成功。生命的课题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课题是必须学会的——未来并不需要跟过去一样,这就是梦想的奥秘!    
    每当提起梦想的时候,安东尼•;罗宾总是很激动。他对于自己将近七十年的生命非常满意,总觉得有一种渴望燃烧的激情在自己身体里流动。这就是实现梦想的渴望。    
    15年前安东尼•;罗宾差不多失去所有的东西,濒临破产边缘。他曾经在高速公路旁,开了一间加油站,经营得很好,好到竟然还可以在加油站旁再开一家餐厅。那时,每件事都非常顺利,安东尼也工作得很愉快,直到另外一条更新、更宽的高速公路,在东边三公里的地方开好了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开进来加油的车辆一落千丈,六个月之内,生意坏到完全没有希望的地步。而在这段期间内,他开始负债了。    
    情况很快就糟早无法控制,安东尼不但没有任何收入可以支付日常开销,更别说弄一点钱还债了。最后他只好把加油站卖给一位有钱的亲戚。而那时,安东尼•;罗宾已经六十几岁了,竟然还身无分文!    
    六十几岁的年纪,还要一切从头来,这无论对于谁都是很残酷的事实。不过,安东尼•;罗宾没有气馁,他知道每个困境的来临,都一定会带着同等,或更有价值的东西,当一个门关起来时,就得去打开另一扇门。在曾经经营的餐馆里,安东尼有一道最拿手的餐点——油炸辣薯片,每一个吃过它的人,都会爱上它。安东尼•;罗宾预计餐厅和咖啡厅可能会需要这样的餐点,于是,他跑遍全国推销这道餐点的独家秘方。先免费提供独家秘方给餐厅,直到油炸辣薯片的点用比率提高了,再来谈价钱。很多餐厅经理人都取笑说,“我们干嘛要你的什么独家秘方;我们自己有啊!”安东尼就告诉他们说,“可是我的秘方很特别啊!”尽管他们几乎连尝都不愿尝,可是安东尼并不放弃,因为他要成功的欲望非常强烈。    
    安东尼•;罗宾差不多拜访了上千家的餐厅,直到终于有人同意试试他的食谱。三年之后,他收到了五张合约,又过了四年,光靠一张又一张的合约书,就使他成了个千万富翁。那时,安东尼•;罗宾差不多七十岁了,但是他做到了!


第二部分 梦想思考(3)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实能够与梦想相吻合的幸运儿实在是太少。比如我们目前的工作,这份和你梦想毫不搭界的工作。梦想在一个人的生命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梦想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我们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多么辛苦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是遇到困难,我们也会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不过,当我们发现一切与梦想背道而驰时,我们还有去实现它的勇气吗?你是否想过这种事与愿违的艰苦处境正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吗?人们在舒适的生活中是不会去追寻更丰富的事物的,他们因为被刺激或被逼迫,才会去改变生活。如果工作把你折磨的够戗,你感到挫败绝望的时侯,你才会开始问自己问题,而这些问题却会形成你未来的命运。    
    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一种实现梦想的渴望,享受实现梦想的乐趣,否则很难抓住任何东西。因为,“获得”需要努力、决心和承诺。反观那些打算戒烟的烟鬼,想保持清醒的酒鬼,想减轻体重的减肥者为什么永远都不能真正成功,因为他们戒烟、戒酒、减肥的欲望不够强烈,不能做出改变。圣经上写道,“去寻找,你就会找到;去问,你就会有答案。”在工作中保持实现梦想的渴望,并且实现它!    
    我可爱的老板史密斯经常会向我提起他以前的事情,比如他在23岁时的那次转变。23岁时的史密斯想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象比尔•;盖茨一样制作软件。然而,史密斯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竟然是在一家公司作的销售职位。    
    “那时,我就是无止境的等待,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而且,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