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103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103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每级递增200kg?m/min。直至心率达到受检者的预期心率。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
后多次进行心电图记录,逐次分析作出判断。
    2.平板运动试验(treadm…test)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让受检
者在活动的平板上走动,根据所选择的运动方案,仪器自动分级依次递增平板速度及坡度
以调节负荷量,直到心率达到受检者的预期心率,分析运动前、中、后的心电图变化以判
断结果。近年的研究表明:无论何种运动方案,达到最大耗氧值的最佳运动时间为8~
12min,延长运动时间并不能增加诊断准确性,强调运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受检者不同的
具体情况而定。
    运动试验前应描记受检者卧位和立位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血压作为对照。运动中通
过监视器对心率、心律及ST—T改变进行监测,并按预定的方案每3min记录心电图和测
量血压一次。在达到预期亚极量负荷后,使预期最大心率保持1~2min再终止运动。运动
终止后,每2min记录1次心电图,一般至少观察6ml‘n。如果6ml‘n后ST段缺血性改变仍
未恢复到运动前图形,应继续观察至恢复。图5—2—1为运动试验的电极放置部位。经典的
BrLlCe运动方案和Bruce修订方案见表5—2—1和5—2—2。对年龄较大者亦选用Bruce修订
方案。
    图5—2.1  运动试验12导联电极放置部位示意图
(RA、LA、RL、LL为肢体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如图所示;V。~V。为胸导联电极部位)
    表5。2.1  经典的Bruce方案分级标准
级别    时间(ml’n)    速度(km/h)    坡度(度)
.如  心  M  ¨  掩  ∞  毖
7  O  4  7  O  8  6
2  4  5  6  8  8  9
3  3  3  3  3  3  3
l  2  3  4  5  6  7
表5—2—2 Bruce修订方案分级标准
鞲l j醚暌单避心氯箩
级别    时间(rain)    速度(km/h)    坡度(度)
    (四)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①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②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
脏负荷能力;③评价冠心病的药物或介人手术治疗效果;④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学
调查筛选试验。
    2.禁忌证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②不稳定型心绞痛;③心力衰
竭;④中、重度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⑤急性或严重慢性疾病;⑥严重高血压患者;
⑦急性心包炎或心肌炎;⑧肺栓塞;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⑩严重残疾不能运动者。
    患者如无禁忌证,在其进行运动试验时应鼓励患者坚持运动达到适宜的试验终点,即
患者心率达到亚极量水平。但在运动过程中,虽尚未达到适宜的试验终点,而出现下列情
况之一时,应终止试验:①运动负荷进行性增加而心率反而减慢或血压反而下降者;②出
现室性心动过速或进行性传导阻滞者;③出现眩晕、视力模糊、面色苍白或发绀者;④出
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心电图出现缺血型sT段下降≥O.2mV者。
    (五)运动试验结果的判断
    目前国内外较公认的判断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为:
    1.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
    2.运动中心电图出现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O.1mV,持续时间大于1min。
    少数患者运动试验中出现ST段抬高≥O.1mV。如果运动前患者心电图有病理性Q
波,此ST段抬高多为室壁运动异常所致。如果运动前患者心电图正常,运动中出现ST
段抬高提示有透壁性心肌缺血,多为某一冠状动脉主干或近端存在严重狭窄,或冠状动脉
痉挛所致。
    常见的ST—T改变类型见图5—2—2。图5—2—3为一例运动试验阳性患者的心电图。
A    B    C
D    E    F
止儿
    图5.2—2常见的s—T改变类型示意图
A.正常sT_T形态B.心房复极向量(T。向量)引起假性sT段降低c.单纯J点降低
D.缺血型ST段降低(下斜型)  E.缺血型ST段降低(水平型)  F.单纯T波倒置
525
0  5  均  地  M  ¨  M
7  7  7  O  4  7  O
2  2  2  4  5  6  8
1  2  3  4  5  6  7
第五篇辅助检查
运动前
一V2醺v3黛:::蓊v4~一v5:
运动后即刻
纛一麓一
6rain
斓豢一簇麟一
    图5—2—3运动后出现缺血型ST段下移(运动试验阳性)
患者运动中V。~Ve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O.1mV;运动终止后6分钟,下移的sT段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在评价运动试验结果时,应特别注意不能将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与冠心病的诊断混为
一谈,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或一贯无胸痛症状而仅仅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者,其意义仅等同
于冠心病的一个易患因子,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依据。心电图运动试验假阳性者为数不
少,尤其见于女性。另一方面运动心电图阴性者不能肯定排除冠心病,应结合临床其他资
料进行综合判断。
(吴  杰)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查
一、肺容积
    肺通气功能检查是呼吸功能检查中最基本的检查项目。这项检查包括肺泡的含气量、
气流在气道中的流速及其影响。肺泡内含气量受肺与胸部扩张或回缩的影响发生相应改变
形成四种基础肺容积(basallung v01ume)和四种基础肺容量(basallung capacity)。肺
容积指在安静情况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
意义。四种基础肺容积由潮气容积、补吸气容积、补呼气容积和残气容积组成,它们之间
彼此互不重叠。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图5—3—1)。四种基础肺容
量包括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肺总量。临床上残气量、肺总量需先测定出功能
残气量后通过计算求得,而其他各项均可直接测定。肺容量与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有
关。肺容量大小对气体交换有一定影响。
    图5…3…1  肺容积及其组成
    测定方法:首先以体温、大气压、饱和水蒸气压(body temper。ature pressure saturat—
ed,BTPS)校正肺量计。肺量计校正后嘱受检者取坐位,上鼻夹,含口器与肺量计相连,
平静呼吸5次后测定肺活量。
    1.潮气容积(t。idal volLlme,VT)  是指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和呼出的气量。正常
成人参考值约为500m1。VT受吸气肌功能的影响,尤其是膈肌的运动,呼吸肌功能不全
时VT降低。
    2.补呼气容积(expl’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是指平静呼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呼
527
气所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1609±492ml、女性1126±338ml。ERV可随呼
气肌功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补吸气容积(inspl‘ratory reserve vollame,IRV)  是指平静吸气末再尽最大力量吸
气所吸人的气量。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2160ml、女性约1400ml。IRV受吸气肌功能
的影响。
    4.深吸气量(inspl’ratory capacity,IC)  是指平静呼气末尽最大力量吸气所吸入的最
大气量,即潮气容积加补吸气容积(VT+IRV)。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为2617士548ml,
女性为1970±381m1。一般情况下,正常IC应占肺活量的2/3或4/5。当呼吸功能不全
时,尤其是吸气肌力障碍以及胸廓、肺活动度减弱和气道阻塞时Ic均降低。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是指尽力吸气后缓慢而又完全呼出的最大气量,即
深吸气量加补呼气容积(IC+ERV)或潮气容积加补吸气容积加补呼气容积(VT+IRV
+ERv)。右肺肺活量占全肺肺活量的55%。
一期肺活量
分期肺活量
图5—3—2一期肺活鐾与分期肺活量
    (1)测定方法:包括一期肺活量和分期肺活量。一期
肺活量是指深吸气末尽力呼气所呼出的全部气量(即深吸
气量加补呼气量,IC+ERV),又称为一次慢呼气肺活量;
分期肺活量是将相隔若干次平静呼吸所分别测定的深吸气
量加补呼气量(图5—3—2)。
    (2)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4217土690ml、女性3105±
452ml;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