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宇与几位相公们打过招呼,便由吕夷简先向官家拱手道:“官家召臣等前来,想是因为新西夏攻打高昌回纥之事。臣等已经有所耳闻,对此也略知一二。臣看河西的奏报,曹经略已经派出了狄青带领新军前往沙州支援,以备不测。而转运使张唐卿,也已调动了河西的人力物力,开始向玉门一带调配物资。以曹经略与张使君的资历来看,他们对付突发情况,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官家案上的奏报,都是先经过政事堂,而后才抄送到官家的崇政殿。因此吕夷简对此也都知情。
不过,吕夷简的判断比较乐观,并不觉得新西夏举兵覆灭高昌会对大宋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为曹琮就是曾经覆灭西夏时的主帅,张唐卿也是在那个时候,在瓜沙二州主政一方的官员,想来并不会慌张,应对起来也颇有章法。
官家赵祯听了吕夷简的话,便摇摇头道:“朕的意思,当然不是担心什么。即使党项人已经恢复了几分实力,却不能与我大宋蒸蒸日上相提并论。朕所想的,首先是不可轻敌,以免为新西夏所趁。其次,高昌若被新西夏所覆灭,我朝应该有所表示才可。最后,新西夏覆灭高昌之后,便再次与我大宋接壤,我朝亦必须拿出一个态度才对。诸位卿家觉得,朕说的有没有道理。”
谁敢说官家说的没有道理?那不是找不自在吗。
而且官家这一次说的话很有条理,也正是大宋所要面对的情况。
首先对于新西夏的大军,定然要有防备。这件事虽然提了出来,但是新军已经在做。曹琮已经先安排下去,才上报了军情请旨,并请了擅专之罪。
大宋此时虽然已经整顿了边军,但是调动大军却不是一省的经略能做的,必须要请示朝廷方可。
这一次情况紧急,曹琮这才先调动了军队,有点坏了朝廷的规矩,所以他才上奏请旨并请罪。
其次,对于高昌的态度,是因为高昌奉大宋为宗主国。现在国家即将灭亡,大宋必须要对高昌王有所表示。
这个就不怎么重要了,只不过是做给一些藩国看的。实际上大宋对于高昌这么一个也认辽国为宗主国的家伙,并没有什么真感情。但是面子上,还是要有所表示才好。
最后就是如何面对新西夏,这是一个大宋的宿敌,实力也并不算弱。至少要在现在先定一个短期的态度,是战还是和,要有个主意才是。
至于官家所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如何选择,还是要让大家评估一下得失,才好去实施解决。
范宇看向官家,心中却是对官家赵祯的评价高了许多。
官家如今已经渐渐有了一些雄主的气象,提出问题也是直指要害。只是不知道官家自己,是不是已经在心中有了答案。
在范宇看来,大宋所产生的一些变化,已经使得大宋心中原本天朝上国的心气再次提升。官家也是受此影响,目光也变的更加远大,对于军政诸事也比以往更加有用心。
吕夷简听了官家的话,不由沉吟。
说实话,吕夷简所擅长的乃是国内政务,对于这等外交外战并非他所擅长。
蔡齐也是一样,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便开口道:“官家,臣觉得可今天武军先移驻于凉州府,以防新军战败。此其一。而对于高昌,可使高昌君臣入我宋境接受庇护便可。那新西夏士气正盛,不宜与之冲突,况且我朝与辽国刚刚结束战事,尚不到一年时间,近年的战事,实是有些频繁了。更应给我大宋军民多些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方可避免国内生乱。”
三司使程琳也站出来躬身道:“官家,臣赞成蔡相公的话。还是要休养生息才是,这战事一起,便是要花钱的。”
官家赵祯不由皱眉道:“程卿,据朕所知,朝廷已经有所营余了吧,国库中还有多少钱粮?”
去岁河西之地虽然是免税,但是并没有免商税,而且因为张唐卿等人早就在范宇的叮嘱下,提并开始鼓励工商业,借着是河西走廊的便利,也一年上缴了三百万贯。
事实上,去年战事所花费的钱,大都是海外土地出售所得,国库的财税并没有动太多。
听到官家问起,程琳不由呃了一声才道:“还有钱两千一百三十二万余贯,各地常平仓不算,还有粮八百万石。”
赵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了一跳,“怎么,是朕听错了不成,国库竟如此富有了?”
“官家,其实这并不奇怪。”范宇对官家赵祯躬身道:“几次的战事,皆由官家指使永昌隆和永通钱庄筹钱。就连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事,也是从出售海外土地的收益上出的钱。这些钱,等于都是出自官家的内库。国库能省下钱粮,自然不足为奇。”
程琳不由得对着范宇翻白眼,这等事安乐侯要是不说,官家或许便会忘记了。
官家赵祯却是有种心痛的感觉,比之张唐卿丧父也不差多少。朕竟如此有钱,但是朕竟没能守住。
枢密院的王德用与韩亿互相看了彼此一眼,王德用上前一步道:“官家,国库充盈便不须对新西夏假以辞色。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使之视我朝守礼为可欺,那才是惹祸上身。臣以为,可适当的用兵,以对新西夏形成震慑才是。”
第981章 算计还是有一套的
官家赵祯从丧财的痛苦中回过神来,听到了王德用的这此话,便陷入沉思。
主要还是对于新西夏的一个态度,对方来势汹汹,显然不会是过来拜年的。若是与之和平相处,能不能做到。又或是与之交战,又会产生何等影响,都要考虑在内。
范宇此时也拱手道:“官家,臣以为新西夏此来,与辽国有关。”
他这一句,可是将殿中的这些相公们和官家赵祯都给吓了一跳。
新西夏大军接近大宋的边界,竟还与辽国有关?如果让这两个大国形成合力,光与之交战的战线便长达万里,这可要了命了。
“安乐侯此话怎讲!”官家赵祯吓了一跳。
不只是官家赵祯,就是几位相公也是头皮发炸。对于范宇所说的话,越想越是有些道理。正因如此,所以一个个的心中都是生出几分恐惧之意。
范宇躬身道:“官家,要知道去岁辽国派出刘六符为使出使新西夏,向李元昊出售火器制造之法。其中有一个条件,便是要与辽国结盟。辽国之所以肯将火器制造之法,这等国之重器也出售给新西夏,所为的便是要对付我大宋。这也说明,我大宋对于辽国的威胁,使得耶律重元认为远超将火器制造之法流传出去。”
“新西夏此次攻打高昌,来势汹汹不可一世,而高昌在新西夏大军的面前,也是不堪一击。臣认为,高昌根本就不会是新西夏的目标,他们只不过是新西夏进军路上的挡路顽石罢了。新西夏与我大宋更不可能有所缓和,将来是必有一战的。”范宇对官家分析道。
吕夷简皱眉道:“安乐侯岂能如此肯定,万一新西夏只不过是看到高昌势弱,从而起了吞并之心兼并其土呢。我虽在庙堂,却也知道新西夏在极西之地与塞尔柱大战,并将其击败。如今塞尔柱未灭,李元昊如何会做这等腹背受敌之事。”
其实吕夷简对于范宇的话已经信了八分,只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要质疑一番。新西夏与塞尔柱间的战事,大宋一直有所注意搜集,并不是毫无所觉。要知道新西夏毕竟是李元昊所建立的一个西域大国,且与大宋是有矛盾,不可能不闻不问。
范宇摇了摇头道:“吕相公的话,怕是自己都不信。否则的话,新西夏为何会与辽国结盟。手中有着火器制造之法,横扫西域不好吗,何苦向东出兵,要与我大宋这等有着火器的强国相邻。他们所来,必是与辽国践约,共同对我大宋不利。即便不会立刻就向我朝出兵,想必不久之后,也会向我朝出兵。”
这一次范宇的话说完,众人都沉默下来,刚刚才兴起的一点侥幸之心也都熄了。
“官家,臣请官家加强燕云路的军备,密切注意辽国的动向。”枢密使王德用上前一步,肃然拱手道:“既然这两国敢于联手,我朝便已没有退路,否则的话,便如两晋之时一般,要官家南渡避祸了!”
程琳身为三司使,咬了咬牙,也跟着道:“官家,国库之中如今已经缓了过来,值此凶险之时,若为我朝安全计,国库自然是由官家以尽其用!”
“官家,臣以为虽然新西夏与辽国联盟,但是这种事还是有要试探一番才好。若是能将这两国分化,则我朝便不须这般被动。”蔡齐躬身出列道:“即便这两国联手,亦必定各怀鬼胎。若是与我大宋交战消耗过大,便会便宜了另一方。臣觉得,即使有所冲突,亦不会太过激烈。所以,我朝在辽国与新西夏之间,还有转寰的余地。若是能利用的好了,或可分而击之。”
范宇摇了摇头道:“蔡相公说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我却以为不妥。辽国与新西夏,都是我朝大敌,也都在我朝手下吃过大亏。李元昊的故国西夏为我大宋所覆灭,其国如今为我大宋河西路的一部分。而辽国则是被我国去岁拿回燕云十六州,如今依旧念念不忘。敢问蔡相公,若是分化这两国联手之势,是归还李元昊之故国,还是归还辽国燕云十六州?只怕都不可能。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我朝与这两国亦无转寰的余地。若战,必报殊死之心,方有大胜之望。若是左顾右盼,实为败亡之道也。”
“老臣觉得安乐侯所言更有道理。”王德用沉声道:“不管辽国与新西夏是否可以分化,老臣都觉得,我朝应该加强兵备。河西如今有狄青带领新军驻扎到沙州,而天武军也已即将奔赴凉州。那么燕云路的杨文广,便也要做出一些整军备战的姿态,对辽国加以震慑。另派出王坛的神卫军,驻扎于蓟州,以便随时可以北上攻打辽国中京大定府。”
吕夷简与蔡齐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却是都看出彼此眼中的不满之色来。
朝廷之中,什么时候都由一些喊打喊杀之人说了算的?如此行径与莽夫何异。
“官家,臣以为事情还没到那一步,不可对辽国刺激太过。”吕夷简跟着道:“若是辽国并无此意,却是看到我朝厉兵秣马,岂不是也不得不同样再次兴兵?到那时,若是在我朝的逼迫之下,真得使辽国与新西夏形成了两国攻宋之态,便成了福祸无门,惟人自招了。”
范宇笑道:“依吕相公的意思,莫不是等着对方打到我大宋的国土之上,使得我朝百姓流离失所,这才显得对方罪恶昭彰,而我朝才出兵有名不成?若是如此的话,那我朝为何不能将战事放在他国的国土之上,使他国顾忌呢。何况,我与王相公所讲,也只是请官家让边军都警惕起来,而并非直接出兵。”
说到这里,范宇又转向官家道:“官家,臣觉得新西夏即便是覆灭了高昌,亦不会轻易向我朝出兵。如今辽国还未曾恢复国力,而新西夏也是远道而来,又强攻高昌国,定然已是精疲力竭。若是此时两国向我朝出兵,实是对我朝并无任何胜算。他们定然要各自休养生息至少一年时间,而后才会相约出兵攻宋。有这等时间,我朝足可使得自身更加壮大。并且,先破一国也并非不可能。”
官家赵祯一听,便知道安乐侯肯定有主意。这家伙虽然手中没有实权,但是算计还是有一套的。
第982章 此子缺德的很
官家赵祯对于范宇还是有信心的,自封侯以来,范宇所作所为官家赵祯都看在眼中。
虽然有时范宇将自己的功劳归于官家,但是官家又不是傻子,更认为这是对于君父的一种忠诚。
范宇的这些话,虽然官家觉得必有下文,但是其余的相公们却感觉压力山大。
吕夷简被范宇所质疑,当然心中不豫。
“安乐侯,照你所说,若是辽国与新西夏一同向我大宋用兵,我朝又如何应对才好?这两国与我大宋的边界加在一起,足有万里之长。莫说防不胜防,即使对方只攻打我朝边地重镇,怕是也要首尾难顾。”吕夷简挑着眉头道:“战端一起,边地便是峰火处处。而且无论是辽国与新西夏,皆是战马诸多。他们完全可以绕过我朝的一些关隘,再深入我朝腹地避实击虚,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到了那时,难道我大宋的百姓便不会流离失所辗转哀号了吗。”
蔡齐也点头道:“是啊,臣以为吕相公说的很有道理。我朝若只与其中一国交战,尚有胜算。若同时与这两国交战,终是有所不如。臣也以为,可以先安抚其一,而后再与另一国交战。如此,方可分而击之,解了我朝危机。”
枢密使王德用想要帮范宇说两句,可是按范宇所说的话,却是要与两国开战,实是有些违心。即便王德用出身于将门,也想着痛痛快快的与敌手交锋。可是他也不想如同莽夫一般,不管不顾的与人乱打一通。
若是这样的话,即使最后大宋得胜,也会搞的国力耗尽民不聊生。如此一来,怎么看怎么不值得。
程琳身为三司使,而三司使又称为计想,自然是精于算计的。
初听范宇所言,程琳也吓了一跳,但是仔细一想,似乎安乐侯每次作为都有深意。前两次覆灭西夏,又与辽国交战,縻费无数,都是范宇建议官家左腾右挪弄出来钱财。否则的话,如今大宋的财政必是负债累累。
因此,程琳不觉得安乐侯会如此鲁莽。
“安乐侯,你有什么妙计,可讲出来让大家听一听,还是莫要卖关子的好。”程琳苦笑道:“如此国家大事,诸位相公都挺心急的。有两国对我大宋心怀不轨,压力实是太大了。”
范宇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只不过是吕夷简和蔡齐这两位政事堂的相公反应有些过大。
“实不相瞒,虽然是两国对于我朝怀有不轨之心,阴私联手以乱我大宋。但是这局,也未必就破不得。”范宇点点头,又对官家拱手道:“臣当初巡边之时,曾领兵与火山军所在的丰州,私下里向辽国所辖之部族购买战马。那拔思母部,便对于辽国并无多少忠心可言。而且其部族也曾带兵袭杀辽国境内的党项部族老弱,与新西夏之间,也只有不可解的死仇。”
官家赵祯听到这里,精神一振,安乐侯果然是有办法的。
“好你个安乐侯,果然在心中已经有所算计。还不快些讲出来,莫要让朕心急。”官家赵祯这个时候,就有种被自己猜中的感觉。
范宇笑道:“臣什么事都瞒不过官家,官家竟连这个都猜到了。臣觉得,我朝总是被动防守等待新西夏与辽国联手,实是有些过于保守了。与其分化两国,还不如分化这两国其中的各部族。不但辽国是由各部组成,就是新西夏也是如此。若是这么看起来,他们两国皆是千创百孔如同筛子一般,实是没有什么可惧怕的。若是以前,我朝退让隐忍,其两国中的各部或不敢与我朝暗通款曲。但是我朝已经覆灭过了西夏,又击败了辽国夺回燕云十六州。其国中各部定然与闻我朝威名,若稍有野心,必定会答应与我朝合作。”
官家赵祯听到范宇的这些话,不由大点其头。
安乐侯说的一点没错,新西夏如今正在吞并高昌,便先不说。只说辽国治下的大草原上,只算大部族也有二三十个之多。
也不用多了,只要有一两个是有野心的,那么辽国境内一乱,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