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们两人不知道的是,那些权贵们逃到了伊州还不安心,甚至不断的催促高昌王去大宋境内避难。
有些家伙等不及,已经命人押着装满一队队驼马的家财先一步去了沙州。
郭冲在回程的路上,便没少碰到这样的驼马队,这条路竟比往常之时热闹了数倍之多。
如今沙州坐镇的乃是展昭,如今展昭也因功升任新军马军指挥使。而曹傅虽然是副都指挥使,可是这家伙却坐不住,已经带着万余骑兵去了约昌城。
早在数十日前,嵬名阿勒兵进罗布泊时,展昭便已经得到了消息,他安排在高昌各地的斥候,可都没有闲着。
郭冲回来之后,便请见展昭,一是消假,二是汇报自己这次路上的见闻。
“展将军,那些高昌权贵只顾得自己的富贵,却是置百姓于不顾。下官在回来的路上,便看到许多权贵忙着以驼马将自家钱财珍宝运往宋境,实是令人不齿。”郭冲不由得甚为恼火的道:“这些都是高昌百姓的民脂民膏,展将军,不如我们扮成抢匪……”
看来郭冲也看不过眼,实是被气坏了,这等不理智的建议都敢讲。
展昭摇了摇头,对郭冲一摆手道:“我们是大宋官军,可不是马匪。抢掠的事情,绝对不能做。若是我等做了抢掠之事,一是军法不容,二是会坏了官家大事。”
郭冲还是有些不忿,皱眉不说话。
看到郭冲这副表情,展昭不由笑道:“不过,带着这许多财货入我大宋境内,却是必须要交税。”
原本还有些闷闷不乐的郭冲,听到了展昭的话郭冲不由笑了起来,“还是上官有办法。”
第978章 沉重打击
在展昭看来,这些高昌国的权贵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也不能随意抢夺。
无非是这些高昌权贵,算不得大宋官吏,出入皆须纳税罢了。
如果不交税也是可以的,那就不要想着进入大宋的国土。
郭冲的意气用事,其实与他自己长期居住在高昌有关。他虽然大唐遗族,可也长期是在高昌的权贵的管辖下生活。
如今突然发现,这些权贵居然一点骨气和担当都没有,竟还不如大唐遗族的那些老人,他心中的窝火与郁闷可想而知。
要知道,这些高昌回纥在两百余年前,与他们先祖还是共抗吐蕃的盟友。
虽然收税,但是展昭还是一封军报文书送去了兴庆府,免得被高昌的权贵给告了黑状。
狄青与曹琮收到了展昭的军报,两人便一同商议河西的局势。
曹琮对狄青道:“如今新西夏居然已经打下了高昌城,这高昌国也实在是太过废物。数千里的国土,竟然被野利仁荣就这么带兵给打个对穿,实是不好评价。”
他有心骂人,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骂这等窝囊废。
“高昌城再往东五百余里,便是高昌最后的一座城池伊州城。”狄青摇头道:“眼下我们若是救援,怕是也来不及。”
“官家在京兆府召见于我之时,便已经说过,我大宋与辽国之战刚刚结束不久,不宜轻易兴兵。这高昌国,是不用救的。”曹琮接着又道:“但是这野利仁荣又提兵十万,快到了我大宋边境,却也不能不防。若是他们敢跑过来撒野,我们也不能客气不是。”
狄青握了握拳头道:“此事便交于下官,下官可带领其余新军,前去沙州拒敌。”
点点头,曹琮道:“我也是如此打算的,由你带兵前往我才放心。”
如今杨文广被官家调到了燕云路为经略使,直接面对辽国。现在曹琮手中除了原来一部分西军外,便只有狄青的新军。
而新军一向驻扎于河西路的西部,直面新西夏的威胁。
“对了,展昭在军报上商说,他向这些高昌权贵收税,还要我这个上官担待一些。”狄青不由苦笑道:“我也不过是个军头,却要如何担待?他这不是找错了人。”
曹琮看了狄青一眼,心中暗道,这家伙跟我说这些,岂不是也要我担待。这是惹了事也知道麻烦,找上司找补来了。
“狄将军,此事倒是小事,只须请张使君补一份文书,便可无事。”曹琮笑着摇头道:“张使君与你们新军,一同在瓜沙二州数年,这点情面还是有的。而且,收了这些高昌权贵的税,最后也是入了我大宋的国库,并无不妥之处。”
狄青恍然,还是姜是老的辣啊。
“多谢大帅提点,我这便去见张使君。”狄青起身向曹琮一拱手,便急忙去了。
其实狄青早就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带兵西出玉门,如今只等着展昭那边传来消息。
河西转运使张唐卿得知狄青的要求,便出具了一份收税的文书,让其带走。
这个文书并没有提高昌权贵,只是写了要求无分贵贱,俱要加强出入盘查,勿使偷漏夹带。这份文书交给狄青,让他们这些边军认真执行便是。
即便将来高昌权贵们上告到官家那里,也只能说是边军将十做事认真。
谷<;/span>; 狄青拿了文书,次日便去曹琮哪里领了军令,在两日后便带着新马大部向沙州出发。
李璋此时也在狄青军中,他腿上被人用火绳枪打了,此时虽然还没好,但是坐辎重车还是可以的。
这一日大军停在宣化城西百余里的地方扎营,狄青巡营之时便看到李璋正在一瘸一拐的走路。
“你这家伙,不老实回帐中休息,还在这里做什么。”狄青看到李璋走起来还有一些艰难,不由询问道。
“禀狄将军,我这不是伤势还没有大好,先练一练,免得将来上了战阵误事。”李璋却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狄青笑着摇头道:“你这般模样,我岂能让你上点阵。若是胜了还好,若败了,你岂非要连累他人。”
李璋脸色一下子便挣的红了,“我怎会连累他人,到时我定然无事,我新军也必然会胜!”
“你怎么会如此肯定,万一呢。”狄青不由笑问道。
“近日造作院已经运送过来新的火器,名为火绳枪,这东西的威力,想必狄将军也已见识到了。百步之内可穿重甲,实是威力了得。”李璋指了指自己的大腿道:“若不是我的腿上吃了一枪,如何能知道这火绳枪如此厉害。那时我可是披甲的,当时只是轰的一声,便给我打的透了……”
狄青已经听这家伙讲了不下二十遍,当即摆手道:“好了,我已经知道,如今新军步卒也已经都在用火绳枪操练,你便不用再说。早些休息好好养伤才是,想要参战,却莫要赶不上才是。”
当初在李璋见识到火绳枪的威力后,便替新军向范宇讨要。
范宇虽然正陪着官家出巡,也并没闲着,他早早的便给造作院去了信件,给新军运送了一批火器。
否则的话,新军也没有可能如此快的便先装备上。如今整个大宋,也只有天子上四军才刚刚装备了火绳枪而已。
范宇也是出于河西的安全考虑,免得新军面对新西夏可能的冲突会吃亏。如今的党项人手中,可是已经有了火器,所以范宇也并没有轻视之意。
在兴庆府,张唐卿给狄青写了文书后,没过两日新军便已经开拔。
他便找了杨察、徐绶,一同去见曹琮。
边地若是发生战事,他们这些负责河西路的官员,如何能不紧张。自然是要聚在一起开个会,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只是人还没到曹琮的帅府,便看到一明文吏匆忙的追了出来。
“张使君!张使君!”那文吏十分慌张的道:“家中来信,令尊大人他、他病逝了……”
张唐卿原本一直在思索如何应对河西因战事而发生变化,却突然听到了这个消息,整个人都被惊住了。
知子莫若父,同样知父莫若子。自己宦游这数年,并未归家,竟连这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甚至连父亲生病的消息都没有传来,显然是不想让自己分心。然而刚刚传来的音信,竟已是病逝。
张唐卿往后便倒,他这次真是受到沉重打击。
第979章 忠孝不能两全
张唐卿这一倒,可把徐绶等人给吓了一跳。
河西这么多的事情,张唐卿这个转运使可不能倒。如果说有谁对于河西的民政更清楚,怕是没有人能和张唐卿相比。
这下子,整个河西的政务都会乱上一阵子。
如果只是政务上乱一阵,倒也没什么。可是现在正处在一个节骨眼上,新西夏的大军已经占领了高昌城。
原本的高昌国,现在只剩了一个伊州,还在高昌王仆固得斤的手中。高昌亡国在即,而河西将直面新西夏的大军。
虽说党项人是大宋的手下败将,但是没人会小看新西夏大军的战力。
此时如果宋军后方政务混乱,恐会引起战局的不确定性。
几个人七手八脚的将张唐卿抬回府去,更有人跑去通报给了河西经略使曹琮。
曹琮一听张唐卿悲痛过度倒下,也被吓了一跳,急忙带着人来到张唐卿的府中看望。
当曹琮到来的时候,张唐卿已经被唤醒过来,脸色煞白。
“张使君,你可不能有事。”曹琮一进门便急忙来到床前道:“河西诸务不比他处,此时正是危急之时,你如何能倒下。令尊之事我也听说了,还望张使君能节哀顺便才是。”
张唐卿这时也稍微有所缓和,但还是心如刀绞,“一心只顾功名,却是忘了孝道。这次我打算上书官家,请官家准我丁忧。河西诸事,有杨察、徐绶等人,想来应该无碍。”
杨察与徐绶两人也都在场,听了张唐卿的话不由面面相觑。
眼下新西夏的大军已经相距大宋不到千里,如果快的话,最快十余天使有可能杀到沙州与瓜州。
政务如果让他们两人来主持,若是缓冲的时间长一些,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大军粮草辎重等物,都非小事,一个调配不当,便会延误了军机。
杨察急忙摆手道:“不行,不行,我与徐兄可是拿不起来这一摊事,还是由张兄带着我们一起,共同将这一难关渡过去吧。”
“杨兄说的不错,张兄若是走了,我们可是有些抓瞎。莫如还是由你来牵这个头,大家做起事来也还顺畅一些。”徐绶也点头赞同道。
张唐卿摇了摇头道:“在下父慈而子不孝,实是愧对家父,如今家父撒手人寰,我却不能回乡祭奠,岂非更加不孝。即便是在这里忙于公务,可也心思不属,恐将误事啊。待我写一份本章上奏官家,官家恩准之后,我便回乡丁忧。”
不管众人如何阻拦,张唐卿执意不肯答应。
众人无耐,可也只能看着。
徐绶看到天色已晚,便拱手道:“张兄好好将养身体,我等不再叨扰。有什么事,大家明日再说也好。”
“这样吧,张使君明日也要辛苦一下。大伙儿都来张使君这里,先商议一下河西接下要如何应对。张使君执意要回乡丁忧,那也要先将河西诸事无论巨细给大家交待仔细。若是张使君的身体还能挺住,我等明日便都过来如何。”曹琮看向张唐卿,询问他的意见。
张唐卿半躺于榻,对众人拱手道:“本应是在下为了河西操劳之事,现如今要麻烦诸位。在下无事,那就明日来我这里便是。”
待人都走了,张唐卿静躺于榻上,想起父亲生前种种,不由悲从中来。
徐绶匆忙回到了自己府中,便急忙给范宇修书一封,将张唐卿的事情讲了个明白。他想起来,前些时日范宇随官家出巡,大家见面时,曾特意叮嘱众人要内心强大,心中难免有些嘀咕。
其实,那时范宇所担心的,便是张唐卿。据范宇所知,张唐卿回乡丁忧之后,却是未能走出痛苦,悲伤过度吐血而亡。因此,范宇也才有了那等告诫之语。
这一日范宇正在造作院中看着黄四郎的报告,蒸气机的大部分部件都已经造出来,还剩下一小部分要求较高的部件没造出来。
高元生也每日里出入造作院,盯着蒸气机之事。
范宇觉得,这蒸气机若是造出来,自己的话多目标便都可以展开,其中最能刺激经济的,便是纺纱业。
如今大宋的纺织业乃是独步天下,大宋民间已经出现了少量水力纺纱机,效率已是不低。
若是再由蒸气机来带动,纺织业的工业化,必然成为一系列工业化的引子。
正当范宇畅想之时,却有小黄门来到造作院,请范宇入宫。
范宇随着小黄门来到宫中,他问道:“这位公公,官家寻我前来,可是要垂询什么事?”
小黄门对于范宇不敢怠慢,急忙躬身回应道:“官家接到河西急报,说是党项人如今即将覆灭高昌国,对我大宋的河西之地有所威胁,所以才让小人去请侯爷。”
两人说着话,便来到了崇政殿外,范宇通报后,便进入殿中。
官家赵祯此时正拿着几份文书皱眉,显然是有些发愁。
“臣安乐侯,见过官家。”范宇急忙出声行礼。
官家赵祯看到范宇到来,便点头道:“原来是安乐侯,你且稍待。等下几位相公也会到来,一同商议一下如何应对新西夏的事。对了,河西转运使张唐卿其父殁了,他上本请求丁忧。此事你怎么看。”
此时范宇还没有接到徐绶的书信,信件转送的可不是公文来得快,这是徐绶没能料到的。
不过范宇现在从官家这里得知,倒也还及时。
即使是有了心理准备,范宇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中一沉。生老病死,终究是躲不过的。
“官家,张唐卿乃是河西的转运使,河西政事这数年来无论是安民还是理政,皆是出自他手。”范宇斟酌道:“臣以为,眼下新西夏已是兵临我大宋边界,不得不防。此事还是不要换人,才是稳妥之计。”
官家赵祯点头道:“卿家与我想的一样,但是我大宋向来是以孝义治天下,若是不许张唐卿丁忧,亦是说不过去。”
范宇想了想才道:“官家可封赠其父母,以壮哀荣。并下旨惋言使其留任,因忠孝不能两全,当使其勉力为国才是。”
听了范宇这一番话,官家点点头:“如此,倒也不是不行。此时只要河西后方稳定,便少一分危险。”
。x。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第980章 朕竟没能守住
官家并非不考虑张唐卿的情况,但是相对于大宋的安危,他更看重大宋的安危。
从范宇的角度来说,他所担心的是张唐卿的状况。若是就这么让他回乡丁忧,那么以张唐卿的性情和范宇所知的未来,很可能就会悲伤呕血致死。
如果没有了张唐卿,范宇对于大宋的改造影响计划便会晚上数年。倒不如使张唐卿先忙起来,用繁忙的公务来冲淡他的悲伤,以时间来化解这种致死可能。
正在范宇和官家说话的功夫,朝中的几位相公们也都来到了崇政殿。
几位相公看到安乐侯已经先一步到来,早就见怪不怪。安乐侯虽然不管什么事,但是官家每有大事,都喜欢叫上安乐侯一同议事。
反正以安乐侯造作院知事通判的实职,也翻不出什么花来,难道他还能当场给大家打个铁不成,因此大家便也不会多嘴。
范宇与几位相公们打过招呼,便由吕夷简先向官家拱手道:“官家召臣等前来,想是因为新西夏攻打高昌回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