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377章

大汉昭烈帝-第377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梦旧地纵横数百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如果开发得当,足以奉养千万人口,但是——”诸葛亮正色说道“该地湖泊沼泽星罗棋布,阻隔往来,蚊虫肆虐,疫病横生,就在近二十年还爆发过三次大疫,以致于尸横遍野,十室九空,令人望而生畏,闻之流涕,没有能臣坐镇是万万做不成事的。”
    “所以孔明你的意思是,江汉之地有巨大的价值,但开发起来十分艰难,作为天子门生,又有足够的本事和决心,你应该义不容辞,给天下做个表率?”刘备止住脚步,眉毛也皱了起来。
    “正是。”
    “若是染上病呢?瘟疫可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尊贵就绕着走。”
    “人生自古谁无死,若是能造福千万民众,流芳后世,死又何妨?”
    “小小年纪不要妄谈生死。”刘备板起脸,斩钉截铁地驳回了诸葛亮的豪言壮语,“洛阳、关中,南阳、都是百废待兴之地,想要做事,就在这些地方练手。想要去险地成就大名声,大事业,等你生几个儿子再说吧。”
    “哎?”
    “这段时间就老老实实地在国子监教书,今年年内,加冠、成婚,都是你的人生大事,马虎不得。”刘备冷哼两声,脸上却忍不住地露出了笑意,“你那岳丈今年都六十七了,整天就念叨这事,生怕自己走得早了,看不到女儿出嫁,多为他想想。”
    与刘备最为亲近的三位长辈之中,蔡邕不是最年长的,却仗着赵云和蔡琰争气,最早抱上了孙子,还一抱就是俩,整天显摆得不要不要的,为了进一步扩大优势,老先生整天惦记着让蔡琰和诸葛亮完婚,多弄几个孙子出来显摆。
    至于什么担心自己命不久矣,那完全就是无病呻吟,老头现在活蹦乱跳的,甚至放话要活到一百岁呢。
    “都听先生的。”诸葛亮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但眉眼间的喜悦那是藏都藏不住。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也等了几年了。

第九十六章 左部帅
    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广袤平坦的大草原上一片安谧祥和,然而,空气中淡淡的血腥气味又让这夜晚显得没那么平静。
    在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土岗上,几名汉军士卒正围坐在篝火旁,火苗不断跃动,将半扇肋排烤得滋滋作响,包裹在骨肉之外的油脂不断融化滴落,使篝火燃得更旺,肉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就在不远处,七八匹战马被拴在矮桩上,低头咀嚼着自己移动范围内的野草,夏天的草没有秋天的有嚼头,但鲜美多汁,更受战马喜爱。
    “我还是第一次吃马肉呢。”一名年轻士卒咽了口口水。
    “我们这是没赶上打仗,真上了战场,那些受了重伤的、死了的战马就都是军粮,上过战场的老兵差不多都吃过。”另一名青年接过话头,此人颌下光洁,唇上也只有淡淡的短须,看上去同样很年轻,但说起话来就像什么都见过,其余众人也对他很服气。
    “刘大哥,这又是你家长辈讲的?”有人笑着问道“北方边军战马多,吃过马肉不稀奇,南方军队以步卒为主,难道也都吃过马肉?”
    “这你就不懂了,行军作战,无论是运输粮草还是随军辎重都少不了骡马,这些牲畜力气大,耐力却差,真要像人一样日夜兼程长途跋涉,没多长时间就累死了。”之前的青年从容解释道“据说前两年征西将军攻打汉中,光是从子午谷运送粮草就折损了几千匹驮马。”
    “不愧是将门之后,单是这份见识就超出我们不知多少。”众人齐齐叹道。
    自从章武二年,朝廷重新在并州北部设置郡县,用减免田税、分发牲畜等优惠政策鼓励内地民众迁徙实边开始,无数百姓便扶老携幼地北上,短短数年,便在阴山与黄河之间的原朔方、五原、云中等地重新建立了一系列城池,使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再一次焕发出文明的勃勃生机。
    这几名士卒就都是在边塞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大多出身平平,年纪轻轻便从军戍边,说是保家卫国,但也难免存着马上取功名,光耀门楣的心思,平日里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就是本朝诸多名将的故事。
    刚才说吃马肉那个就是他们这一什的什长,此人名叫刘志远,祖籍幽州涿郡,据说家里长辈在军中有点关系,来到云中戍边之后就当上了什长,一开始还有人不服,但这人文武双全,很快就折服了麾下的士卒,加之他仗义疏财,俸禄赏赐都分发给部属去补贴家用,遇见谁有难处都出手相助,在所属的百人队中也是颇有人望。
    每逢例行的出城巡逻,就是其他士卒最欢乐的时候,因为刘志远口才好,见识还广,总是有说不完的新鲜事,讲起本朝名将的事迹更是如数家珍,把这些边地儿郎们听得是如痴如醉,恨不能早生几十年。
    “刘大哥能知道这么多军中内情,家中长辈一定是高官名将,却为何要来到云中这苦寒之地,跟我们这些乡野村夫一起吃沙子?”一名士卒不禁感慨起来。
    “刘大哥弓马娴熟,还经常给我们讲兵法,肯定是将门之后,家学渊博,搞不好刘伯父就是将军呢。”
    “上次刘大哥不是说了吗,他还有两位叔父参加了讨伐江东之战。”
    其余人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最后齐齐转向刘志远,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好奇。
    “我家里就是靠军功起家的啊,之前不是都说过了?”刘志远一脸无奈地说道“瞧着点火,肉都快糊了。”
    被他这么一打岔,众人把注意力转回到散发着香味的马肉上,不多时候,便将一整块肋排分食殆尽。
    这个时候,火堆旁边两三丈远的地方,突然响起了几声呻吟,一个被捆得结结实实,活像个粽子的家伙悠悠转醒。
    “哟,终于醒了。”刘志远下巴一抬,便有人将那个家伙给拖到了火堆旁。
    这个被五花大绑的家伙看上去二十多岁,身材高大,眉眼细长,从相貌和发型上就能看出是个标准的匈奴人,此时他口中不住呼痛,微闭的双眼却在不住地打量着面前的汉军将士。
    “你这次来北舆城是做什么的?”刘志远啃完了最后一根肋骨,油腻的右手在腿上随便抹了几下,漫不经心地问道。
    “我们这些小商小贩,做的就是用羊皮换粮食的行当,堂堂大汉官军,难道连这个都不知道?”这匈奴人的话语声中满是悲愤。
    “小商小贩……”刘志远笑了笑,抬起手来指向一旁,“你们这些商贩能打得很啊,匈奴人要是连商贩都这么厉害,前几年怎么会被我们汉人赶出河套,损失了几十万部众?”
    顺着刘志远的手望去,赫然是七八个血淋淋的人头,这些人头个个面目狰狞,任谁看上两眼都要吓出一身冷汗。
    他们都是在之前的追逐搏杀中,被刘志远这些汉军将士杀死的匈奴人。
    “我们南匈奴人对大汉忠心耿耿,你们的天子却背信弃义,派来大军杀害我们的部众,如今更是连几名商贩都不放过,只因为我们看上去强壮一些,天底下哪还有这样的道理?”这名匈奴人继续悲愤地说道“大汉天子已经接受了我们的投降,对我们开放边市,为什么大汉官军却要肆意杀害我们?”
    “我们接受一部分匈奴人的归顺,对普通牧民开放边市,这里面可不包括屡屡侵犯边境,因为一己私利而残害大汉边民的匈奴王庭。”刘志远摇了摇头,“你的身份我很清楚,老老实实说出此行的来意,还有呼厨泉单于现在何处,还能少受点皮肉之苦。”
    听得此言,那名匈奴人神色慌乱了片刻,但随即恢复了平静和茫然,“阁下在说什么,我一点都不懂。”
    “你不是寻常商贩,而是栾提于夫罗之子,呼厨泉之侄,匈奴的左部帅,还有个汉人名字叫刘豹,我没说错吧?”刘志远冷笑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

第九十七章 左部帅(下)
    刘豹?
    其余几名士卒瞬间来了精神。
    并州边军最大的敌人就是匈奴,无论新兵老卒,都要被灌输许多关于匈奴人部族构成、民风习俗、作战风格的知识,简单的匈奴话、匈奴贵族的名字也都是他们的必修课。
    就在数年前,使匈奴中郎将牵招牵子经和朔方都护吕布吕奉先率数万大军突袭美稷王庭,大破南匈奴联军,斩首数万、俘获右贤王在内的王族数百人、民众十几万、牛羊马匹不计胜数,将盘踞在并州百年之久、为祸数十年的南匈奴人全部逐出河套地界,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匈奴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单于呼厨泉与左贤王刘豹——在混战中率领部众逃出生天,渡黄河,过阴山,从此不知所踪。
    牵招多方打探,却只听说这支匈奴残部还在漠南塞北之地,数次派出部队深入草原,也始终找不到呼厨泉等人的踪迹,只得另做打算。
    在北舆城开榷场,设边市,吸引零散的匈奴牧民前来交换物资,也只是牵招为了打探呼厨泉的下落而采取的策略,为此,他甚至明码标价,呼厨泉的人头价值千金,刘豹的人头则是五百金,以此类推,若是能够可靠的线索,帮助官军找到呼厨泉的下落,赏金也极为可观。
    此时此刻,看着躺卧在面前的匈奴人,几名士卒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许多。
    五百金,多大的一笔巨款,即便是众人平分,也足以让他们变成富家翁,几代人吃穿不愁。
    他们居然能捞到这么一条大鱼?
    “阁下是想钱想得疯了吧,我若是左部帅,明知自己被重金悬赏,又怎会亲身犯险,来到北舆城呢?”这名疑似是左贤王刘豹的家伙继续苦笑道。
    “章武元年,当今天子登基,四方遣使来贺,扶余王尉仇台、倭国摄政王甘兴霸、乌桓难楼王、鲜卑单于骞曼都亲自带使团去了洛阳拜贺,只有匈奴单于呼厨泉称病,让前单于之子,左贤王刘豹入京。”刘志远也不着恼,只是坐在那里,像是将故事一样慢条斯理地讲述着“……大典之后的第三天,天子在建章宫设宴款待各番邦之王,对时年未满二十岁的左贤王刘豹大加赞赏,还赏了他一块金饼,这些事情,你都没有忘记吧?”
    刘志远每说一句,那匈奴人的脸色就苍白一分,到了最后,他的身子都微微颤抖起来。
    当年在洛阳那些经历,就是他自己回想,也可能会有所疏漏,这个年轻人却说得分毫不差,就跟亲眼见证了这一切一样。
    可是,参与过当年盛典的人都是非富即贵,又怎么会在这北疆边陲当个斥候游骑?
    “说实话,谁都想不到你有这么大的胆子,纵使是在城外认出了你,我也一时不敢断定,可是虚言恫吓几句,你那些忠心耿耿的卫士们就像众星捧月一般,把你护在当中,这下我才放心了。”刘志远俯下身子,笑眯眯地说道“就算不是刘豹,你也是个值钱的,抓了总是不亏。”
    听得此言,这名匈奴男子突地狂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连眼泪都流了下来。
    “若不是为了刺探情报,不敢带弓箭、不敢骑好马,此时躺在草原上身首异处的就不是本王的卫士们,而是你们这群小卒了。”这名匈奴男子脸上不再有委屈和恐惧,取而代之的则是满满的狂傲和不甘,“没错,本王就是于夫罗单于之子,左贤王刘豹!”
    见到刘豹自承身份,其他士卒们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一个个嘴都笑得合不拢了。
    当然,也有深深的后怕。
    他们是例行出城巡逻,除了战刀之外,还带着骑弓、手弩和几十支箭,装备齐全,在之前的追逐战中占尽了上风。
    纵使如此,这些入伍最多两年的年轻人一开始也没有抓住太多机会,直到对方马力衰竭,才逐渐拉近距离,用手弩逐个击杀敌人,最终将为首的“商贩”刘豹给抓住。
    若真如刘豹所说,他们这些人带足武器跟刘志远的小队碰上,胜负或许就颠倒过来了。
    刘志远却不这么看,“你的卫士又怎么了?不还是被我们大汉骑军打得溃不成军,扔下数十万部众,自己逃到北方大漠去吃沙子?”
    “打败我们匈奴人的是飞将吕布和牵招,可不是你们这群乳臭未干、射箭都射不准的小子。”刘豹也豁出去了,毫不畏惧地反唇相讥道。
    “嘿嘿,我们这些小子终究会成长为前辈们那样一汉敌五胡的好汉,把你们匈奴人赶尽杀绝,只可惜你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刘志远得意地笑了起来。
    正在二人斗嘴之时,远处突然有一道火光冲天而起,在空中爆开一朵美丽的火花,紧接着,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无数火光,并且不断向两翼伸展,浩浩荡荡地向北而来。
    众人霍然起身望去,刚才冲天而起并炸开的火光正是边军各部互相联络的信号,这意味着出现在南边的正是他们的同袍。
    “至少有一千人马,这是整个北舆城的兵力都出动了?”刘志远也有些惊到了,连忙翻开自己的背囊,找出一枚带有尺许长硬尾的圆筒,用火石火镰打出火星,引燃了圆筒里伸出的一根细捻子。
    “嗖——”
    “啪!”
    随着声响,一模一样的火光冲上高空,随即爆炸开来,这是向远方的同袍报告己方的位置。
    其余人还懵懵懂懂,但刘志远心中很清楚,北舆城出动这么多兵力,是冲着自己来的。
    见到信号,南边的火龙迅速向刘志远等人靠拢,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阵型前端便已经来到了小土岗附近。
    “大虎?”借着火光和月光,刘志远一眼便认出了纵马奔驰在最前的汉军骑士,连忙大声招呼着迎了上去。
    听得熟悉的呼喊,对面那名骑士迅速拉住马缰,飞身下马,几个大步便来到刘志远面前,拉着他上下打量了几个来回,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祖宗,你可把我们给吓死了!”

第九十八章 并州留不住你
    又过片刻,汉军骑兵主力蜂拥而至,甚至连北舆城主,使匈奴中郎将牵招麾下最有名气的战将徐晃都出现在阵列之中,刘志远身后那几名士卒越发地感觉不对劲了。
    刘志远当初带人追击刘豹一行之时,确实是派了一名士卒回城报信,说是发现了匈奴奸细,可是,区区几个巡逻小队,几名匈奴奸细,怎么也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啊。
    早先谁知道自己这些人追的是匈奴的左贤王啊?
    而且瞧那些将刘志远围在中间,不住地说着话的百人将们,哪个不是大有来头,名将之后,刘志远被他们如此重视,只怕家中长辈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比他平时讲述的还要厉害许多。
    “诸位兄长别骂了,我好歹也是抓了个匈奴的左贤王,立了大功的,你们也不夸几句?”
    刘志远被裴虎等人喷了一脸的吐沫星子,实在是忍受不了,但他有气无力的辩解,又招来了一顿埋怨。
    “左贤王算个屁,就是匈奴单于,不,十个匈奴单于,也比不上你一根汗毛,万一你出什么事,整个并州都担待不起!”裴虎压低声音,咬牙切齿地说道“你是不知道,消息一传回城主府,徐将军差点都吓疯了,若不是城里还要留人守卫,他能把整个北舆城会骑马的都调出来。”
    “这也太夸张了。”刘志远撇了撇嘴,挤出一众好友的包围圈,快步来到徐晃马前,“启禀城主,卑职所部于城外三十里处巡视之时偶遇一群伪装成商贩的匈奴奸细,经过一番追击后将其尽数歼灭,生擒匈奴左贤王刘豹,特向城主复命。”
    “我军可有伤亡?”徐晃端坐于马背之上,淡淡地问道。
    “启禀城主,我军无一伤亡!”刘志远朗声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