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明-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看来,以曹吉祥为代表的太后一系,已然同朱祁镇一系裹搅在了一起。
“真是好算计啊。”秦博感慨这其中的弯弯绕,他和苏幼蓉与门达一样,花了小半饷工夫,方才将其搞清楚。
也就是周秦川占了明白历史的先机,知道曹吉祥是夺门之变的功臣,早在心中将他归为朱祁镇一党,这才能比其他人更快地理清这几人的关系。
想明白的秦博,当下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不仁我不义,卢大人,你若要告密,也算上我一份,到时候,我自当为你作证。”
他最讨厌汉人的,就是此等令人防不胜防的阴谋诡计。
卢忠眉开眼笑,“大王子深明大义,既如此,你我当共进退才是,来来来,我等坐下参详,且看该如何运作。
嘿嘿,此事若成,大王子既有归义之功,更有反正之劳,必能深得帝心,想去何处,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他刚才一直担心这帮投附大明之人,若是一言不合,说不好就是血溅五步,性命堪忧。
即便在京师不方便动手,也大可将他强行带出城后,再找地方解决。
这下好了,眼下看来,秦博是彻底断了帮太上皇复位的心思,更要出面作证,性命有保障了。
虽说这份大功有人分享,但有人作证,更易成功,倒也不必过于计较。
听了卢忠的话,秦博、门达和苏幼蓉深以为然,得了当今皇帝的欢心,岂不是一步到位,可比如今天天去通州等于少保要强多了。
当下兴致勃勃地凑在卢忠周围,就要开始商议如何上告,怎样配合。
看着有些兴奋,忙着出谋划策的苏幼蓉,周秦川更加笃定了他的判断,那个南宫守备王骥,就是这丫头的灭门仇敌,要不然她不会这般热心。
深知此事走向的周秦川对此并不看好,历史上的卢忠半途而废,装疯卖傻逃避上堂作证,最后只处置了阮浪和王瑶两个太监,朱祁镇一党可说是几无损失。
现如今不过是把两个太监换成了两个锦衣卫,若仍旧只拿金刀来说事儿,想来结局不会有什么改观。
看来朝中宫中,都有人力保朱祁镇一党,按后世说法,若无更猛的实锤,实到足以让这些人全都闭嘴,不敢沾染一丝因果,最后还是徒劳无益。
那什么实锤能让朝中所有人全都闭嘴呢?
周秦川没有加入旁边几人的商讨,一个人在旁边静静思索。
踱到门口,周秦川打开房门透了口气,只觉口中微渴,下意识地喊道:
“小济,去,烧些热水来给大伙儿解渴……”
话已出口,方才想起此次小济没有与他一道入京,这小子喜欢凑热闹,自南下入关后,他们这些人聚在一起商量事情,都是让这小子放哨皆打杂,他挺高兴,干得乐呵呵的。
这下没人服侍,只能自己动手了。
周秦川回头同几人打了个招呼,就要去伙房烧水,跨出房门,兀自感叹着,小济这熊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嫌他烦嫌他闹,不在吧,还真有点不习惯。
也不知这小子这会儿在做什么,秦琪有没有督促他读书写字,与唐丹玩得开不开心。
第261章 邻居
想到唐丹,周秦川脚步一顿,脑中霍然开朗,他想要的实锤,有了!
当下回房关门,也兴冲冲地加入了商讨之中,很快,其余人等就同意了周秦川的想法,既而开始规划细节。
这一弄,就是一整夜,直至天明方休,通州自然是不用去了,也没精力去,几人吃过朝食,各自回房歇息。
卢忠也不例外,他深知自己未得完全信任,主动留在了会同馆,还在周秦川的提醒下,找人将家眷送到昌平,由秦博安排人手保护起来。
如此一来,卢忠没了家眷被人挟持的后顾之忧,且因为人在会同馆,也杜绝了被某个神棍忽悠的事情发生。
大事既了,几人都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不想躺下不久,隔壁院落忽地嘈杂起来,人喊马嘶,乱的让人无法入睡。
几人无奈,披衣起床,正待一探究竟,会同馆的吏员来了。
说是关西七卫中的哈密卫入京朝贡,人多物杂,占地不少,院落有些紧张,这才把哈密卫的人安排到了他们隔壁,若有打搅,请大王子体谅云云。
待会同馆的人走后,秦博摇头苦笑,直叹大明对域外各部族漠不关心,缺少了解,才会做出这等牛头不对马嘴之事。
会同馆这般安排,多半是要闹出事儿来的。
众人不解,听了秦博解释,这才恍然。
关西七卫位于嘉峪关以西,是大明镇守西疆的羁縻卫所,蒙人、畏兀儿人皆而有之。(关于关西七卫,可看本书《明代的西域》一节,这里就不水字数了。)
其中的哈密卫,算是七卫中的领头羊,其位置险要,在七卫中位于极西之地,西面东察合台汗国,北临茫茫草原,是抵御东察合台汗国和草原各部侵袭的桥头堡。
故而国朝初立之时,深受重视,哈密卫的首领历代世袭为王,朝廷允其开府建衙,更派汉人任长史、纪善,既是辅佐,也作监视。
而其余六卫,因北有祁连山支脉马鬃山的保护,不易受到草原部落侵袭,自然也就不太受重视,各卫首领大多也就能封个指挥使,或是指挥佥事就差不多了。
瓦剌崛起之后,自然免不得要与东察合台汗国,还有哈密卫掰掰腕子,也先曾经俘虏过哈密王,双方素有仇怨。
将他们这两帮人安排在一起,不是找事儿么。
看来大明朝堂上下,已不复立国初期的朝气,对域外之事大多漠不关心。
“走,去串个门,认识一下咱们这帮邻居。”
既然睡不着,秦博就不想再睡,打算带着人手,登门一看,他们虽然人少,可也不能露怯,先打探一番,也好知己知彼。
没几步路,周秦川他们就在秦博的带领下,来到了隔壁院落的门口。
放眼望去,进进出出的,果然都是蒙人装扮,与也失八秃所见的场景别无二致。
对方初时有些警惕,待看清位于中间的秦博之后,显然都放松下来,更有人面露喜色,激动地想要跑上前来。
秦博低声用蒙语吩咐过一个手下,此人领命而去,截住上前之人,耳语几句后,来人恭谨退下。
随后低声传话,很快,整个院落就恢复了正常,视秦博周秦川等人如无物,各自继续忙活。
“怎么,秦大哥,这些人你认识?”周秦川低声问道。
秦博微微点头,低声交待,“此地不宜详说,咱们呆上一会儿再走,以免露出破绽,回去后我再与你交待清楚。”
几人装模作样地在院门外站了一会儿后,方才回转自己院落。
是夜,夜深人静之际,有人翻过院墙,跃入院中,早已守候在此的周秦川带着几个蒙人上前接应,随后带着来人,进了秦博房间。
“特木尔见过大王子。”来人一进门,就单膝跪地行礼。
“免礼免礼,你且说说,你是怎么成了哈密卫的朝贡特使的,还有,二弟到了乌苏克之后,到底如何了?”秦博迫不及待地问道。
“二王子很好,一直挂念你和齐齐克哈腾。”特木尔起身,先交待了阿失帖木儿的处境。
特木尔,阿失帖木儿的得力干将,怎么会成了哈密卫入京朝贡的特使呢?
原来关西七卫并不是铁桶一个,各卫之间也会因水草牧场而起争斗,具体情况阿失帖木儿他们并不如何清楚,只知道这半年来,除了哈密卫之外的其余六卫争斗不休,弄得道路阻塞,哈密王想要东进朝贡也无法成行。
本来对这些羁縻卫所的朝贡,明廷只要求一年一次即可,要是不能上贡,只要不公然另立旗号造反,也不会根究。
奈何这些家伙深知朝贡有利无害,乃是发财的路子,削尖了脑袋也要多多上贡,哈密王近年来手头又紧,更是不愿放过。
无奈之下,哈密卫的朝贡队伍冒险北上,进入草原,想要绕过六卫地盘后,进入中原朝贡,不想被阿失帖木儿发现,就此截下。
随后李代桃僵,全换作阿失帖木儿的人,冒充哈密卫,以特木尔为首,来京朝贡。
今日白天,特木尔并不在隔壁院落,听了手下的密报后,按着秦博的指使,于夜间偷偷前来相会。
“二弟怎会想出这个法子,派你来大明上贡的?”
听完特木尔所言,秦博笑问。
“大王子,你有所不知,乌苏克如今处境不妙啊。”
“是么?怎生不妙了,我刚才就问过,还不快些说来。”秦博急问。
特木尔不敢造次,将当下的草原形势一一道出。
也失八秃之变后,阿剌虽然在阳和堡外碰了壁,但仍拥立脱脱不花只有六岁的幼子马古吉思为汗,号为古思汗,阿剌自称太师,要求草原各部遵从他的号令。
留守瓦剌旧地乌苏克的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则拥立从也失八秃逃脱的脱脱不花长子,也就是也先的外甥脱古思猛可为汗,尊号摩伦汗,斥责阿剌以下犯上,弑杀太师淮王也先,号令蒙人各部共讨之。
第262章 草原局势
左翼蒙古则对双方都不予理睬,翁牛特部首领毛里孩乃是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第十六世孙,自恃黄金后裔,干脆自立为汗,封喀喇沁部首领孛来为太师,开始收拢左翼各部,准备对抗也失八秃和乌苏克。
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随后尽起乌苏克之军,东攻阿剌,被阿剌设下埋伏大破之,伯颜在乱军中被斩杀。
要不是东部的毛里孩趁着双方大战起兵,威胁到了也失八秃,阿剌匆忙回军救援,则乌苏克危矣。
好在阿失帖木儿及时赶到,收拢败军,这才勉强稳住局势。
不过经此一役,乌苏克实力大减,再无力东进复仇。
又缺乏汉人拓荒筑城,想要重新成为草原霸主,自是遥遥无期,缺粮少银的阿失帖木儿,既然遇上了哈密卫的朝贡队伍,自是不容错过。
不管怎么说,先来大明换些钱财也是好的。
“叔父死了?”秦博呆呆说道,有些难以置信。
伯颜此人,性子偏软,要不然也不会同朱祁镇相处得不错,又忠心耿耿,对也先没什么威胁,颇受其兄重用。
土木之变后的一年,也先将朱祁镇送回大明,随后遣伯颜西返乌苏克镇守。
这样一来,一直呆在乌苏克的秦博和秦琪母女,倒是与伯颜有了不错的交情。
如今听说他死于阿剌之手,秦博难免有些伤感,他们绰罗斯家族,与阿剌之间的深仇,已是不死不休了。
“对,伯颜闹言已死,如今是二王子继任太师。”特木尔恭谨答道,房内气氛一时冷了下来。
说实话,草原如今一片混乱,倒是正合了大明的心意。
万籁俱寂之际,房外响起了敲门声,“秦兄,听说你要将珍藏宝贝都拿出来,我和赵兄无心睡眠,趁夜前来观摩。”
今夜与特木尔相见的,就只有秦博、周秦川和苏幼蓉三人,这等隐秘之事,哪能随意外传。
听到门外王越所言,几人交换了个眼色,特木尔大声说道:
“谨遵大王子吩咐,属下告辞。”
说罢就此退下,打开房门,低头而出。
特木尔面孔虽生,不过在王越赵子桐等人眼里,其实与其他护卫相差无几,又是深夜,视线不清,两人哪里分得清。
让过特木尔后,王越和赵子桐进得房内笑道:
“大王子不厚道啊,你宝贝众多一事,应当明日再说的,我等今夜也能睡个好觉,偏偏在吃餔食之时告诉我们,弄得咱二人心痒难耐,这才夙夜前来叨扰,莫怪莫怪。”
“都是性情中人,我懂的。”秦博笑答,“来来来,我这就将珍本搬出,咱们一起观赏临摹,先说好了,谁要是临得不像,我可是不会以珍本相赠的哦。”
“那是自然。”赵子桐和王越傲然笑道,开玩笑,不就是要把珍本抄录得一模一样嘛,这队他俩来说,有何难哉。
入夜前吃餔食的时候,秦博在席上告诉王越、赵子桐二人,说自己还有不少珍本孤本的古籍古书,想邀他二人一同观摩。
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要与他和苏幼蓉一道,将这些珍本孤本统统抄录一遍,要尽量惟妙惟肖,抄得好的话,两人可在珍本古籍中自选一本以作酬劳。
这些珍本孤本,都是秦博从也失八秃带出来的,此次入京,秦琪一并交给他,也是抱着以此来交好朝中大臣的想法,只是没有门路,一本都还没送出去。
王、赵二人俱为同好中人,听了此言,哪有不愿意的,而此举深意,两人却是没有多想。
书香之家,晒书抄书乃是日常之事,至于要完美临摹还原,也没什么稀奇的,同样有不少人这么做。
既可临摹大家书法,揣摩笔意,更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
时日长了,真本总会坏的,有了几可乱真的摹本,自然也是传家之宝。
原本第二天才正式开始,岂料两人心中有事,再难以入睡,干脆找上门来,提前过一把瘾头。
这等风雅之事,以周秦川的水平,自然是无法参与的,只交待了苏幼蓉几句,让她莫要弄得太晚耽误睡眠,就要先行离去。
忽的想到适才特木尔所言的草原形势,又折回头来,将秦博单独拉出房外,低声问道:
“秦兄,我记得伯颜帖木儿是你叔父,对吧?”
“没错,贤弟,可惜他英年早逝。”秦博脸露悲意。
“我还记得当今上皇的那把金刀,好像是你叔父所赠,是不是?而且那把刀与你这把十分相像,特别是刀鞘,几乎无法分辨?”
“对,贤弟,你这是要作甚?”秦博有些跟不上周秦川的脑子。
“嘿嘿,我又有了个主意。”周秦川坏笑道:
“明日里先让幼蓉在你这把刀的刀鞘里做点手脚,然后等咱们万事俱备之时,由你亲自出面,将袁彬哈铭请来,咱们偷梁换柱,把刀鞘给换了。
此事若成,可比你们抄的这么多书还要管用,定能让他们翻不了身。”
“咝……”秦博倒抽一口冷气,“贤弟,有你的,够狠,不过我喜欢,哈哈哈……”
笑完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反问,“不过,他二人要是不带金刀前来,如之奈何?”
“这有何难。”周秦川显然早就想到了,“你请他们的时候早早阐明,就说从哈密卫贡使的口中得知,叔父伯颜帖木儿殒于漠北,那把金刀乃是叔父遗物,不敢索回,但求一观,睹物思人之余,也能祭奠一番。”
秦博闻言,再吸口气,“贤弟,为兄服了,如此借口,天衣无缝,他们可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过奖过奖。”周秦川洋洋得意,金刀案中要加的猛料,都是他凭一己之力想出来的,获得众人首肯,自是有些飘飘然。
更何况听了特木尔所说的关西局势,他心中更有了个大胆想法,此计若成,则前途可期,他们的落脚点将不再令明廷为难。
本来这个念头只是初起,周秦川还想当晚再细细想上一想,明日再和其余人等分说,反正此计若能起效,也是要在拉下曹吉祥等人之后,才是最佳时机。
第263章 关西局势
不过既然秦博在此,特木尔又仍在树下阴影中未曾离去,不妨三人在一起先说道说道。
当下又拉着秦博走到树下,特木尔见了拱手问道:
“大王子,还有什么吩咐,没有的话,属下这就要去了。”
秦博这才看到特木尔,不禁有些愧疚,他刚才观摩古籍的兴头上来,可是全然把这人给忘了:
“无事无事,你这就去罢。”
“秦兄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