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108章

牟明-第108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博这才看到特木尔,不禁有些愧疚,他刚才观摩古籍的兴头上来,可是全然把这人给忘了:
  “无事无事,你这就去罢。”
  “秦兄且慢,我有事同你和特木尔将军相商。”周秦川赶忙阻拦。
  当下细细问了一番关西七卫的状况,关西一带坐拥地利之便,北有山川阻隔草原,西有哈密独抗东察合台汗国,几乎不受外来侵扰。
  这七卫除了哈密实力尚可,其余六卫就弱得多了,目前最强的罕东卫,也就同草原上的一个大部落差不离。
  以他们如今所率人马,在这七卫之中,实力也能稳居中游。
  目前除哈密卫之外的其余六卫都在混战不休,内斗不止。
  “贤弟,你到底想作甚?”秦博有些不耐,他可挂念着那些古籍呢。
  “秦大哥莫急,那些书都是你的,难不成还会被人吃咯。”
  周秦川知道他的心思,打趣笑道,随后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秦大哥,我是这样想的,能不能让特木尔将军上奏明廷,把关西七卫的情况说上一说,嗯,不用添油加醋,如实相告即可。”
  “嗯……这个没问题。”尽管秦博不知周秦川所图,还是应了下来。
  “大王子,”特木尔及时禀道,“白日里礼部来人,问我有什么要说的,我已经把关西的情况大致说与了他们。”
  “这样啊。”秦博拍拍自己脑袋,看向周秦川。
  域外各部族朝贡大明,有熟捻中土文字的,可自行手书奏折,上报朝廷。
  不通汉文的,自有礼部会同锦衣卫,安排通译,将他们要奏报的事宜写下,代为上报。
  其他与大明不相干的一应事宜,锦衣卫则记录在案,以作情报。
  周秦川他们才进京师会同馆,就有吏员前来问询,需不需要代书,只是秦博精通汉文,这才作罢。
  至于记录情报的锦衣卫,只是简单问了问也失八秃事变的情况,完全是例行公事,由此可以看出,厂卫一系,自王振倒台后,不仅实力大幅萎缩,就是办事也没那么用心了。
  “呃……是我疏忽了。”周秦川也想起是有这么回事儿,稍稍停顿片刻,这才接着说道:
  “除了关西七卫的状况,特木尔将军再提一提东察合台汗国,嗯,明廷这里称之为亦力把里。”
  “东察合台?有什么好说的,去年刚被二王子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前不久知道草原大乱,有点想出头,可一听说二王子回转乌苏克,就再不敢轻举妄动,乖得像只羊羔似的。”
  提起东察合台汗国,特木尔明显不屑。
  “嗯,这虽是实情,可大明不知道啊。”周秦川耐心解释,“关西六卫阻住了东进之路,哈密以西的情况,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样,特木尔将军,你如此这般奏报明廷……”
  周秦川声音越来越低,三人的头也越凑越近,最后,周秦川特意交待道:
  “不过,这得等我们这边的大事了了再说,你且压上些时日,此事若成,秦兄这路人马,可就有去处了。”
  “贤弟,如此大事,压上些时日,朝廷那里怕是交待不过去。”秦博觉得不妥。
  “倒也是。”周秦川想想说道,眼珠转了几转,又冒出了个主意:
  “特木尔将军,你这趟进京,人马不少,总也有几百人,对吧?”
  见特木尔点头,周秦川笑着接道:
  “你安排二三十人,想办法潜出京师,等大王子这里发了话,再让他们以哈密卫信使的身份入京,嗯,穿的破烂点,最好再弄点刀箭伤痕,以便取信于人。”
  特木尔扭头看看秦博,见他虽未发话,却是不住点头,当即抱拳行礼:
  “是,周公子,我这就去安排。”
  。。。。。。
  时值五月,天气越来越热,白日里的蝉鸣声,呱噪得让人心烦。
  然而大明南宫守备,靖远伯王骥却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
  倒不是被今上青睐,官职更进一步,而是他素来喜爱收集珍藏的笔墨纸砚和字画书籍,这几日大有斩获。
  确切地说,是字画书籍大有斩获。
  连日来,颇有些混混泼皮,贼特兮兮地跑到书画字铺中,兜售所谓的从他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字画古本。
  这等事情毫不奇怪,今岁适逢春闱大比,会试之后,有那不中的举子,囊中羞涩,不得不变卖自家的字画古本以充盘缠。
  那几日里,王骥就捞到不少宝贝。
  如今殿试过去数月,冒出来的这些泼皮,手中宝贝不问可知,定是会试期间,施展坑蒙拐骗偷等手段弄到手中的。
  会试期间泼皮们生怕被苦主找上,不敢出手,毕竟大比之日,闹出点事儿来,顺天府和锦衣卫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如今风头已过,自然得赶紧换成银钱拿去花销。
  听说历年春闱过后,都有这般状况,今年倒卖字画古本的泼皮似乎多了些,王骥也没放在心上,就不许泼皮们发上一回利市?
  字画书铺有王骥自家开的,由经验丰富的掌柜把控,遇上真本,自是以行价收下。
  其他人家的字画铺,若收了真本精品,王骥就会派人登门求购,识相的,自然乖乖转手,不识相的,会有锦衣卫教他做人。
  若遇一眼就能看破的那种赝品,当然是乱棍打出,碰上能以假乱真的,则唬其两句,随意丢两个铜板,顺理成章将这等上佳赝品收下。
  还别说,今年王骥就收了好几个这等绝佳赝品,水平之高,令他叹为观止,几可以假乱真,要不是有老掌柜掌眼,连他都要被瞒过去。
  这等赝品也算得上是宝贝了,难能可贵的,是还可以拿在手中把玩一番,不像那些真品,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什么纰漏。


第264章 占卜

  要是摆上些年头,说不定就能瞒天过海,成为真品。
  若是等不及,也可拿去送人,那些武夫阉人,字认全了么。
  比如曹吉祥和阮浪那里,他就送了些这种赝品过去,嘿嘿,谅他们也辨不出真假。
  当然了,送过去的东西,真品也有,有朝一日若穿了帮,也可推脱自己眼拙,没有看出来。
  若全是赝品,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至于新上任的锦衣卫指挥张軏嘛,那厮是个粗人,王骥可舍不得把这些文雅玩意儿送给他,无异于焚琴煮鹤,还是金银珠玉更好,他显然也更喜欢。
  袁彬和哈铭嘛,这二位自己在明面上不宜同他们打交道,若有需要,阮浪当会安排。
  说实话,就是阮浪,王骥也是偷偷摸摸地通过王瑶这个小太监暗通款曲,作为南宫守备,明面上他可是不能同这些人有交情的。
  同一时刻,被王骥念叨着的袁彬哈铭二人,刚刚跨进通州码头的那家酒楼,面带悲容的秦博就迎了上来。
  “见过二位大人。”秦博低声说道:
  “本该找个像样点的地方,可是京中人多嘴杂,我的踪迹知道的人不少,贸然换个地方与二位相会,落入有心人眼中,恐怕会有麻烦,今日且先委屈一下,事成后自有重谢。”
  哈铭逊谢,“我二人不过区区试百户,当不得什么大人,大王子言重了。”
  “大王子思虑缜密,确当如此,在大事未成之前,你原先怎么做,今后还怎么做。”袁彬则边说边将腰间金刀解下递出,“这金刀本已交还南宫,不过上皇听说伯颜大人西去,哀恸不已,特意吩咐阮公公,让我等将金刀送来,以慰大王子哀思。”
  “小王谢过上皇,谢过诸位。”秦博接过金刀,“二位先在楼下歇息片刻,容我上楼布置一番,诸位若不嫌晦气,稍后可前往祭奠。”
  “大王子说得甚话,我等在漠北,颇受伯颜大人照料,自当凭吊,什么晦气不晦气的,大王子先去忙罢。”
  袁彬哈铭齐齐回道。
  秦博匆匆上楼,进了烟雾缭绕的雅室,飞快地将两把刀的刀鞘换好,然后把原属伯颜的那把金刀放到供桌之上,默默跪坐在正当中,一左一右的两人,分别是周秦川和苏幼蓉。
  三人就这样闭目静呆了片刻,随后秦博吩咐道:
  “烦请苏小娘子下去把人请上来。”
  语带哽咽,今日之事虽另有目的,不过他伤心叔父的死却是真的。
  苏幼蓉依言下楼,给大伙儿分发香烛,一众人等就在沉默中轮流上楼,开始祭拜。
  众人之中除了袁、哈二人,余者其实都是自己人。
  这种事双方都不愿声张,因此异常低调,就连孝服都没有准备。
  其实依蒙人当时风俗,人一死,连坟头都没有,祭奠就更是几乎没有成型的仪式。
  袁彬、哈铭陪着朱祁镇在漠北呆过,应当知晓其中规矩。
  不过有话说的好,入乡随俗,秦博心慕中华,又在的是京师,以汉人习俗祭奠自己叔父,也是说得过去的。
  约莫小半个时辰的工夫,整套流程走完,撤去香案供桌,秦博还了金刀,再次称谢。
  “大王子节哀。”临走前,袁彬先宽慰了一句,然后低声说道:
  “好好将养几天,等我消息。”
  “小王明白,自当尽心竭力。”
  。。。。。。
  第二日一大早,吃过朝食,秦博就急不可耐地问周秦川:
  “贤弟,鱼既已上钩,该收网了罢?”
  “自然是该收网了,不过,这网咱们可收不成,最后一击,还得卢大人来完成才是。”周秦川点头道,“卢大人,你当时不是拍着胸脯说,有办法进宫面圣的么?别是吹牛皮罢。”
  “如此大事,卢某岂敢。”卢忠赔笑道,他可不敢轻忽眼前这个少年。
  不说整个投附的瓦剌部隐隐以他为中心,且说那一环扣一环的计策,卢忠自忖那是拍马也不及的。
  一开始仅凭一把金刀就要去告密,从而立下大功,出人头地的想法,实在是幼稚可笑。
  “不是就好。”周秦川道,“那你赶紧想办法,尽快安排我等与你一起进宫面圣。”
  “那是那是,卢某自当尽力,不过……”说到这里,卢忠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大王子,周公子,此等大事,事关你我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不可轻忽,要不,找个高人给咱们占上一卜,测测吉凶,再选个合适的日子行动,以保万无一失。”
  “噗!”周秦川把刚喝下去的那口茶水喷了出来,被呛得连连咳嗽,苏幼蓉赶紧趋前捶胸,一副温柔贤淑的样子。
  这货没救了!这是周秦川缓过气后的第一个想法。
  据史书所载,就是这厮无缘无故地去找了个什么神棍,结果被吓退了,才导致金刀案半途而废。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周秦川看他不是那种瞻前顾后之人,还以为史书用的春秋笔法,有所隐瞒,没想到最后这货还是要不问苍生问鬼神。
  卢忠虽被周秦川喷出来的这口水吓了一跳,却依然不改初衷,仍旧兴致勃勃地接着说道:
  “大王子,周老弟,我可不是胡说八道,此人名为仝寅,确有真才实学,眼睛虽瞎,心中却有沟壑。
  之前我就找过他,算得可准了,告诉你……”
  周秦川没心往下听,那些或是空手变蛇一类的魔术,或是模棱两可忽悠人的话术,在后世,这类骗子却也不少,翻来覆去的,总逃不脱那几个套路。
  “行了行了,卢大人。”周秦川有些恨铁不成钢,声音大了些,就此将卢忠的话打断,“咱们要对付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势力庞大,东厂、锦衣卫都有他们的耳目。
  你居然要去找一个神棍问吉凶,你知道他的底细么?”
  “他……他是武清侯石大人家中的食客。”卢忠年纪虽大,又是个镇抚使,被周秦川疾言厉色地喷了一通后,还是心虚了。


第265章 让弓箭飞

  武清侯石大人的食客?
  “谁的食客也不成!”周秦川声音更大了。
  他早知道武清侯就是那个夺门之变中的三大功臣之一——石亨,去告诉他的食客,那跟自投罗网有何区别。
  怪不得那个神棍要全力吓阻卢忠这厮,让卢忠装疯卖傻蒙混过关,原来是石亨的食客。
  不行,坚决不能让卢忠这厮去找他算命。
  不得不说,周秦川想的虽然歪了,与真实状况有些出入,不过却歪打正着,避免了消息泄露。
  回过味来的周秦川,正待再呵斥卢忠几句,断了他的念想。
  想想如此对待一个锦衣卫镇抚使,似乎有些不妥,不由放缓语气,打算和言细语地同他好好说道说道,比如什么‘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等等大道理。
  总之一句话,不但不能去找那个神棍,而且向谁都不能透露半个字。
  不料苏幼蓉率先开了口,声音又糯又脆:
  “卢大人,你去找人占卜,人家总要问你所为何事罢,你就是瞒得再好,也难免被人套话,看出些端倪来。
  且不说会不会传到王骥等人耳中,导致我等最终功败垂成,哪怕是石亨知道了也不妥,人家位高权重,要是抢在咱们之前将此事告之圣上,这滔天的大功,还轮得到你我么?”
  一番话远比周秦川想要说的大道理有效,说得卢忠哑口无言,他处心积虑地想要上位,最后两手空空的话,岂能甘心。
  “行,听你的,大王子,周老弟,我这就出门,安排进宫一事,你们要是不放心,安排几个人跟着我好了。”
  卢忠一旦下定决心,效率还是有的,当天就打通了宫内环节,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未亮,就带着秦博入宫面圣去了。
  本来周秦川很想跟着去长一长见识,可惜卢忠的本事也就到此为止了,连上他自己,最多能有两个人进宫。
  周秦川只得同苏幼蓉,还有其他护卫一道,在会同馆之中,百无聊赖的从清晨一直等到了傍晚,直到天擦黑,才见到了秦博和卢忠。
  “怎么样?见到陛下了么?”
  周秦川带着苏幼蓉还有门达迎上,迫不及待地问道。
  秦博和卢忠二人脸色灰败,嘴唇发干,根本没气力答话,接过吃食就往嘴里塞,一口气下去半碗,又灌了几大口水,方才回道:
  “三位,等我二人吃饱喝足,再回房细谈可好,整整一天没吃没喝,差点就要饿死在宫里了。”
  两人还未上朝就在宫里等候,没人交待,又不敢乱跑,一直等到景泰帝散了朝,又处理了些事务,才被宣召觐见。
  然后这一聊就聊到傍晚,就是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
  等进了秦博房间,两人又灌了好几碗茶水,这才回过气来,卢忠笑着告诉三人:
  “行了,大事成矣。”
  “成了?那什么时候动手?明天吗,还是今晚?”苏幼蓉有些沉不住气,问得又快又急。
  卢忠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倒没深问,摇头答道:
  “没那么快,恐怕还得有半个月才会动手。”
  “啊?干嘛要等那么久?”苏幼蓉深感失望。
  秦博在旁边长叹一口气,把话接过去:
  “汉人心眼就是多,皇帝就更是如此,咱们这位陛下说了,既然箭已经射了出去,就让它再多飞一会儿,又能如何。
  厉害,厉害,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草原上,直接领兵挨个儿抓人就是了,哪儿有这么多弯弯绕。”
  “圣上这是要看看这些书,还能流传到什么人手里,打算来个连锅端?”周秦川若有所思地问道。
  原本的金刀案,仅凭卢忠一面之词,这位圣上就开始拿人拷问。
  这回更多了秦博的证词,和他们造的物证,周秦川想当然地以为,景泰帝更应当雷厉风行地开始大动干戈,所以白日里他一直安慰苏幼蓉,让她安心,灭家大仇很快就能报回来。
  这些日子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