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106章

牟明-第106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千杯不醉的体质,此际脑子仍然清醒得很,至于其他人,都喝得有些高了,要不是等会儿要骑马回京,众人不敢太过放肆,这会儿定然有不少人已经钻了桌底。
  苏幼蓉也脸色发红地看向秦博,等他回答。
  秦博左右看看,面色凝重,“兹事体大,这里不方便,咱们即刻回京,进了会同馆再说。”
  “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秦博说完,当即招呼其余人等道:
  “走走走,青天白日,一个个就喝成这样,我要是再晚些下来,是不是都要喝醉?”


第258章 金刀

  护卫们讪讪笑着,也不还嘴,稍稍收拾一番后,就跟着秦博上马离去。
  一路无话,眼看进了京师,就要抵达会同馆,卢忠打马上前,来到秦博身边:
  “卢某这就告辞了。”
  “卢大人,不与我等一同进去,吃了餔食再走么?”秦博挽留道。
  “不了不了。”卢忠挤出笑容,“这些日子天天在外,也不知家里如何,还是回去看看得好。”
  “这样啊,那行,我就不挽留你了。”秦博也没多心,当即不再相劝。
  卢忠拨转马头,同其他人打过招呼,欲走还留之际,瞥到秦博腰间的那把小弯刀,眼露异色,忍不住顿了一顿。
  随后挪开眼睛,挥动马鞭,就要打马离去。
  “慢来慢来,卢大人。”周秦川笑眯眯地拦在卢忠马前,将其拦下。
  他早看出这家伙有些不对劲了,午后在通州那顿饭,卢忠看似同其他人一起豪饮,其实暗地里跑了好几趟茅厕,这等小伎俩,需瞒不过周秦川。
  之后回京路上,一直佯装歪歪倒倒,不胜酒力的样子,结果到了会同馆前,瞬间就清醒了,看他神采奕奕的样子,哪像酒醉之人。
  “卢大人,做事情可要有始有终才好,与我等一道进去罢,吃完餔食再走,如何?”
  周秦川虽是问话,语气却不容拒绝。
  周围几个护卫,包括秦博和门达都察觉有异,几人配合默契,不经意间就封住了卢忠退路,拥着他进了会同馆。
  周秦川他们餔食是在秦博房内吃的,其中包括卢忠。
  至于王越和赵子桐二人,很有眼力的没有搀和进来,同护卫在外吃完东西后,早早去了各自的房间休息。
  “说说吧,卢大人,你这般急着离我等而去,意欲何为?”
  周秦川推开面前的空碗,意味深长地问道。
  “不是说过了么,回家看看而已。”卢忠不动声色,全然无惧。
  “不至如此吧。”
  周秦川嘿嘿笑道,见卢忠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也懒得再兜圈子,指着秦博腰间问道:
  “秦兄,你这把小刀如何称呼?”
  秦博将弯刀拿在手中,有些疑惑,“若在草原,这刀就是拿来宰杀牲畜,割取烤肉用的,中原倒是不太用得上,对了,我听说汉人称之为解手刀,对不?”
  “你看看你这刀鞘,包金缠银的,寻常牧人割肉用的刀可没这么华美。”周秦川没有回答秦博的问题,反而谈起了刀鞘。
  秦博若有所思,“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这种刀鞘刀把都有些奢靡的随身弯刀,我们叫它做金刀。”
  “没错,就是金刀。”周秦川一拍巴掌,有些兴奋。
  卢忠几次三番看向秦博和袁彬腰间的行为,最终被周秦川给发现了。
  随后他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就是这两把刀外形相近,尤其是刀鞘,均以金箔缠绕,几乎一模一样。
  想到袁彬、哈铭和卢忠的诡异,还有这两把刀的相近,周秦川总觉得有事要发生,偏偏一时就是想不起来。
  好在回京师的路途不短,有足够的工夫容他细思。
  到了会同馆前,正好看到夕阳西沉,亮闪闪的阳光呛得他眼睛一眯,低头之间,看到秦博的弯刀刀鞘也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电光火石之间,他一下子想起了很多事儿。
  正如秦博所说,他们蒙人贵族日常所用的小弯刀,装饰华贵,被称为金刀,射雕英雄传中的金刀驸马郭靖,其被送的金刀,就是这种小刀。
  而景泰年间,除了一头一尾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外,有点名气的,就是所谓的‘金刀案’了。
  怪不得周秦川一直觉得卢忠这名字有些耳熟,这厮可是金刀案中的主角。
  史书上的此案,大致是这么说的:
  据说如今在南宫被幽禁的太上皇朱祁镇,有一口甚为珍爱的金刀,在南宫服侍他的一个老太监叫做阮浪,见过之后十分喜爱,朱祁镇就大方地送了出去。
  之后阮浪门下小宦官王瑶也喜欢这把金刀,于是此刀又换了主人。
  然后王瑶携此金刀外出,不知怎的被锦衣卫卢忠见到,卢忠得知金刀原为太上皇之物后,跑去找景泰帝告密。
  说太上皇与阮浪、王瑶勾结,图谋复辟,金刀便是证据。
  景帝异常重视,立即抓捕阮浪、王瑶,酷刑逼供,希望能就此牵连出太上皇。
  但一老一小这两个太监居然很硬气,始终只说金刀是太上皇送的生日礼物。
  期间卢忠作为告发之人,不断上堂作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货居然半途怂了。
  有个叫仝寅的算命先生,据说擅能断人吉凶,也不知是卢忠找的他,还是他找的卢忠。
  总之,两人见了面后,仝寅给卢忠卜了个凶卦,说他惹到了贵人,死不足惜。
  卢忠害怕之极,便在金刀案中装疯卖傻,意图以此避难。
  没了卢忠作证,此事再无法进展,最后只有阮浪年长死于狱中,王瑶被处死,金刀案就此匆匆了结。
  朱祁镇复辟后,追封阮浪和王瑶二人,卢忠再装疯也无法自救,被凌迟处死,仝寅的话倒是得了应验。
  这就是周秦川从金刀上想到的前因后果,尽管目前不见阮浪和王瑶两个太监,但卢忠那鬼祟的神情,还有秦博和袁彬哈铭的两把金刀,让周秦川不得不谨慎。
  万一这厮就是要去告密的呢?
  真实的历史上,秦博没有南投大明,自然也就没有牵连进来。
  此时的他,却是妥妥地同带着金刀的袁彬哈铭密谈过,若真被卢忠告了密,那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对了,有些神秘的袁彬哈铭,两人的根脚也被周秦川想了起来。
  这二人在草原服侍朱祁镇,乃是实打实的太上皇亲信。
  “金刀怎么了?周兄弟。”秦博问道。
  其余人等,哪知这些秘辛,俱都呆呆看向周秦川,等他解释。
  周秦川却是有苦说不出,这等记录在史书上的事,他因为看过而未卜先知,但能拿出来说么,只得转问卢忠:
  “卢大人,袁彬哈铭两人带来的金刀,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罢?”


第259章 作茧自缚

  见周秦川如此笃定地看向自己,卢忠知道自己的那点心思须瞒不过去,叹了口气,反问秦博:
  “大王子,袁、哈二人今日前来,为的是上皇之事罢?”
  秦博眼皮一跳,虽未作答,但脸上的表情已然很明显了。
  “上皇何事?”苏幼蓉心急火燎地问道。
  她虽然聪慧,终究对这等秘辛知之不多,难以就此得出结论。
  倒是门达,这些时日与卢忠混在一起,见识长了不少,犹豫间,将心中猜想断断续续说了出来:
  “秦兄,难不成这二人想要你动用武力,助上皇复位?”
  此话一出,好似晴天一个霹雳,震得他自己和苏幼蓉骇然失色。
  他们只不过是想讨个好一点的地盘,有个好的归宿,怎生到了京师,竟然卷进了这等宫变大事。
  “秦大哥,你……你是怎么想的?”苏幼蓉声音有些颤抖。
  “厉害,卢大人,不愧是锦衣卫,仅从两把金刀之上,就能猜出这许多线索,不过,我有些好奇,你怎么就能认定,袁彬所持那把金刀为上皇所有?”
  秦博没有立马回苏幼蓉的话,转而替卢忠喝了声彩。
  “嘿嘿,我认识个小太监叫做王瑶,他是阮浪的门下,而阮浪,则在南宫服侍上皇。
  两日前,我与王瑶相遇,就见到他腰间这把刀,这种弯刀中原不常见,我还奇怪他从何处得来。
  后来见了大王子你的金刀,想起上皇曾经北狩草原,那么这刀的来历,就不言而喻了。
  本来一把小刀,实在无关大局,我有心上告,还得掂量掂量,到底够不够份量。
  没想到拖了两天,这刀却到了袁彬手中,且被他带着来找大王子你,其中必有大事。”
  卢忠倒也不隐瞒,将他心中决断都说了出来。
  厉害呀,不愧是老牌锦衣卫,仅凭两把金刀,还有先后出现在哪些人手中,就把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说实话,要说金刀案中没什么猫腻,周秦川是不信的。
  刀代表什么,代表杀伐和权力,朱祁镇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刀交给宦官带出南宫,到底想干什么,相信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明白。
  想来那时便在开始筹谋复位,只是被卢忠看破,才不得不继续隐忍。
  不过卢忠这厮倒也奇怪,好好的干嘛要装疯卖傻,难不成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人手中?
  嗯,此事以后再说,且看秦博怎么说,袁彬哈铭今日前来的目的到底为何,是不是验证了周秦川的猜想和卢忠的论断。
  “卢大人果真厉害。”秦博先夸了卢忠一句,接着坦然承认:
  “没错,袁、哈二人的确是以金刀为凭,前来游说于我,要我以京外那队人马,助南宫那位重新登基,一旦功成,必不亏待于我,想去哪里驻跸牧马,由我自行选择,无不答应,其他条件也大有商量余地。
  嘿嘿,那把金刀还是叔父伯颜帖木儿当年送给他的,我听叔父提起过,和我这把几无区别,因此一见之下,自然信了他二人的话。”
  果然,周秦川听完,印证了自己心中猜想,朱祁镇可不是什么善类,会乖乖呆在南宫,毫无作为,而金刀案,显然也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简单,估计也是被人刻意隐瞒或是篡改过了的。
  卢忠则幽幽说道:
  “尔等莫怪我翻脸不认人,此等大事,我一旦捅到今上那里,铁定升官进爵,无论如何,也胜过眼下这般不死不活,受人鄙夷的处境。”
  秦博叹了口气,“卢大人忠君为国,我是钦佩的,不过你也不问问我答没答应就要上报,如果弄错了的话,岂不是冤枉我了?”
  卢忠冷哼一声,没有答话,告密一事,本就讲究快、准、狠,岂能叽叽歪歪的,他又不傻,还要问嫌疑人答没答应。
  “秦兄,那你……答没答应?”门达问道,脸色不太好看。
  在他想来,既然秦博同上皇有旧,对方又开了如此优惠的条件,一旦功成,就是从龙功勋。
  以他们带来的兵马实力,有心算无心,还有内应,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周秦川也有些紧张地看向秦博,说实话,他从心里不喜欢朱祁镇这个人,更不希望他重新上位做皇帝。
  要是没有于谦扶立朱祁钰登基,君臣相得,力挽狂澜,大明或许已经亡于也先之手了,好一点,也不过是又一个南宋。
  这种断送汉家江山,埋葬祖宗基业的家伙,没千刀万剐就算便宜他了,怎有资格还要做天下共主。
  更何况上台后以“意欲之”的罪名杀了于谦这个千古功臣,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
  不过如今他们处境维艰,对方开出这般诱人的条件,秦博若是答应也不意外,只是想到要和于谦敌对,再扶朱祁镇这等人渣上位,周秦川心里就不得劲儿。
  “哼哼,如此大事,岂能轻易决定,我给他二人的答复,是考虑几天再说。”
  不等众人发话,秦博继续说道:
  “到底如何行事,本来我是要问一问周老弟意见的,没想到他二人这么有心,居然知道我的喜好,临走前送了我这玩意儿……”
  说到这里,秦博从怀中掏出一包物什,将裹在其上的布条层层解开之后,才又接着说道:
  “……嘿嘿,算他们作茧自缚罢,秦兄弟,不管你怎么想,我是不会帮他们上位的了。”
  众人定睛看去,却见其中物件异常眼熟,赫然就是原先秦博自用,后来又送给了王越和赵子桐的那方玉砚,水色自不必说,就是摔坏的那一角,也是丝毫没有变过。
  卢忠见了,眼睛一亮,随即微微冷笑不语。
  苏幼蓉率先开口道,“原来他二人与张軏、王骥是一伙儿的?王骥身为南宫守备,私底下却是上皇的人,到处搜刮宝贝,为的是拉拢群臣。
  秦大哥,这奸贼图谋不轨,咱们不宜牵涉进去,我赞同你的决定。”口气显然有些轻松。
  周秦川脸色微变,苏幼蓉说的这些,他自然也想到了,没想到王骥居然是朱祁镇的人,这般自己守备自己,当真滑稽。


第260章 计议

  怪不得夺门之变时,会那般轻松地就将朱祁镇接出了南宫。
  秦博点头应道:
  “没错,的确如此,这帮人做事忒不讲究,拿着金刀直接找上门来,或许我就答应了也说不定。
  这般到处强抢东西,欺负到赵兄王兄头上,实在不成器,做得什么大事。”
  虽然得秦琪母亲教导,秦博心慕中华,不过骨子里还是草原汉子,做事喜欢直来直去,有交情再有利益,多半就会答应。
  没想到这些人非要画蛇添足,送点贵重之物,为此到处明抢暗夺,惹到了赵子桐和王越头上,二人已被秦博视为朋友,自然再不愿意帮忙。
  “嘿嘿,送给朋友的玉砚被抢,自己面子被落,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若能忍下这口气,助上皇复位,你等将得到天大的好处。
  怎么,不再好好考虑考虑?”一旁的卢忠揶揄道。
  “既如此,卢大人不如熄了告密的心思,同我等一道,扶立新君?”周秦川也不示弱,如此反击道。
  “我人微言轻,又没什么实力,他们是看不上我的。”卢忠摇头道。
  他虽然刚才故意点明参与政变的好处,不过见秦博周秦川这两个领头人物依然毫不动心,稍稍放下心来,清清嗓子,又接着说道: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那个团营监军、权知东厂、要将你等打散,混入边镇的曹吉祥,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什么?!秦博等人都不淡定了。
  若卢忠所言不虚,那么这意味着,这帮人一边出面刻意打压他们,一边上门专门交好,为的就是要将他们诓入觳中,以便为其所用。
  “卢大人此言当真?”秦博脸色有些难看。
  “大王子,我骗你作甚,你大可派人出去打听一下,张軏同曹吉祥关系如何。
  哼哼,张軏不过是个上了年纪的二世祖,父兄均亡,哪还有人给他撑腰,若不是投靠在曹吉祥门下,他凭什么这么牛气。”
  说实话,曹吉祥、张軏、袁彬和哈铭,还有王骥,这几人居然都是替上皇卖命,卢忠也是今日方知。
  他以前只知道袁彬哈铭一伙,两人算是半公开的为朱祁镇效命。
  张軏惹上人命官司,能这么快免除牢狱之灾,且能起复为官,靠的是曹吉祥的帮忙,这在京中人人皆知。
  这两帮人明面上并无交集,而把他们连在一起的线索,就是这方玉砚。
  王骥索要书籍不成,找来青皮也没能达成目的,然后就是张軏派锦衣卫出面,结果书没有到手,阴差阳错地弄到了玉砚。
  最后兜来转去,玉砚成了袁彬哈铭送给秦博的见面礼,若不是这番际遇,谁能想到他们沆瀣一气,更可怕的,是身为南宫守备的王骥,居然也是朱祁镇的人。
  如此看来,以曹吉祥为代表的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