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750章

封侯-第750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又对张元朗道:“现在虽然洪水下去了,但要防止仿佛,尤其现在雨势情况不明,希望工部和都水监要严密监视,要寻找新的泄洪方案。”
  “请陛下放心,微臣会严密监视水情,已经派人着手寻找更好的泄洪点。”
  安排完毕,陈庆这才返回了太极宫。
  ……
  回到御书房,却见种桓坐在外面等候,陈庆笑道:“等了多少时间了?”
  “回禀陛下,微臣刚到!”
  “进来说吧!”
  陈庆走进御书房坐下,笑问道:“刺客调查有眉目了?”
  “微臣初步判定是倭国所为!”
  “是吗?这是你的推断,还是有确凿证据?”
  “回禀陛下,只是推断,微臣还没有找到确凿证据,没有抓到刺客。”
  “好吧!那你说说是怎么推断,推断也需要根据,不能拍脑袋想像。”
  “微臣在刺杀案的次日就去调查了东宫工地,发现监造胡镇是内应,但他已经被杀人灭口,只是对方杀他很仓促,没有仔细搜他的物品,便留下了蛛丝马迹,我们自己搜查了他的物品,发现他有一本册子,他在学习日本语,第二,我们找到他留下一袋黄金,有一百两,里面有一张纸条,应该是欠条,‘支付黄金百两,尚欠百两,以此为凭。’落款人是源本义;第三,我们发现一封他写给家人的信件,其中有一句话,‘倭人逼吾甚急,吾颇悔之!’微臣认为,这句话是最最直接的依据,就凭这句话,卑职便推断刺客为倭人。”
  陈庆点点头,第二条和第三条确实是比较实锤的证据了,源本义应该是日本的源氏家族,势力庞大,培养了大量武者,日本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以及忍者都是源氏家族创造。
  “那么有关于京兆倭人的情报吗?”
  “回禀陛下,微臣还在紧密调查,目前还没有!”
  “你是从哪些方面去调查?”
  “微臣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胡镇这一年多来的接触,他的朋友、家人,微臣已派发鸽信给成都府内卫,要求他们检查胡镇给家人的信件,其次便是在京兆的日本国留学生和日本国商人,微臣认为,他们肯定和探子有过接触。”
  “在京兆的日本国留学生和商人有多少?”陈庆又问道。
  “回禀陛下,留学生很少,只有七人,都在国子学读书,但日本国商人有四十余人,他们还组建了一个日本商会,这些都是微臣重点调查的目标。”
  陈庆点点头,“日本国十几万大军已被困在高丽,他们的退路被切断,他们必然会疯狂发动刺杀,以扰乱我们的朝纲,逼迫我们从高丽撤军,所以微臣要全力加强戒备,不仅仅是朕,也包括七名相国。”
  “微臣明白,微臣已停止一切事物,全力加强警备,防止倭人的第二次刺杀。”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防范
  在临潼县城东有一座大宅,大宅占地五亩,高墙深院,平时大门紧闭,不和邻居往来,但邻居都知道座大宅是被一名商人租住,平时商人很少在家,大部分时间都空着。
  但邻居们却不知道,这座大宅还一个后门,从一条单独的小巷出去,出去就是大街。
  入夜,几名黑衣人快步走进了后门的小巷,直接从后门进了大宅,后院台阶前,几名黑衣人跪下行礼,“启禀主公,雍朝天子护卫严密,实在难以下手!”
  台阶上站着一名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身材矮小,长着一张方脸,眉毛极粗,他正是日本源氏家族第三号人物源本义,长兄源为义目前为入侵高丽的副将先锋。
  源本义负责训练源氏家将,经过十年的苦训,已经训练出一支武艺高强的死士,约五十人左右,半年前,源本义受关白藤原忠通派遣,率领五男五女十名死士潜入了京兆,行刺雍朝天子,在雍朝制造混乱,为日本军队登陆高丽做准备。
  占领高丽是日本国上下的一致决定,无论派别,无论矛盾,在入侵高丽问题上意见高度统一,日本贵族也担心雍朝会出兵干涉,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雍国制造内乱,比如天子驾崩,一定会引发雍国大乱,继承人初登大宝,必然无法顾及高丽国。
  刺杀、暗杀一直是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以至于诞生了忍者这样的秘密暗杀组织,刺杀雍朝天子,也就成了日本国高层的共识。
  源本义脸一沉,冷冷道:“这两天雍朝天子天天外出视察洪水,难道还没有机会?”
  “回禀主公,雍朝天子视察洪水不假,但外围有内卫拦截,任何人都不允许靠近三百步范围内,很多百姓想靠近说话都不允许,里面还有侍卫高举盾牌,卑职确实没有机会。”
  “没用的蠢货!”
  源本义气得大骂,“都给我滚!”
  几名手下连忙退了下去。
  这时,一名文士上前劝道:“主公不用太着急,因为刚刚行刺过,对方肯定防御严密,如果超之过急很容易被对方内卫抓住。”
  文士叫做武安清远,是源家的一名家臣,精通汉语,他负责对外联系,同时也是源本义的谋士。
  源本义长叹一声道:“我们都知道雍国已经出兵,但消息却传不出去,我让怎么能不心急如焚?”
  日本在雍朝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传递渠道,而是利用李真和高丽的情报渠道替他们传递消息,所以当李真被抓,高丽情报网被彻底捣毁后,日本情报探子的消息也传不出去了。
  要么去泉州,乘坐贸易商人的船只去日本,传递情报,但从今年以来,就没有去日本的贸易船。
  所以很多极为重要的情报传不出去,源本义心急如焚,也无可奈何。
  武安清远沉思一下道:“没有机会,还是想办法寻找机会,卑职去和伊贺君商量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他们更了解情况。”
  “可以!随时向我汇报。”
  ……
  日本国从北宋时便开始在中原收集,那时他们的情报大本营在东京汴梁,北宋灭亡后,日本的情报机构也一分为二,一部分撤退到洛阳,另一部分则撤退到临安。
  大概在五年前,洛阳的情报机构迁到了京兆,但洛阳还留了一个点,正是之前被内卫抓捕的三名留学生。
  只不过他们用单线联系,三名洛阳日本留学生并不知道情报机构的任何信息。
  日本国的情报机构在京兆比较低调,不像高丽那样招摇,非常隐蔽。
  情报头子叫做伊贺哲也,是一名日本大商人,还协助过当时的雍国从日本大量购买白银,所以和雍国贸易监的关系很不错。
  其实这就是雍国对日本的国情不了解,伊贺哲也是日本朝廷派来,但购买白银却是向各地方藩国购买,这并不影响到朝廷的利益,相反,日本朝廷也通过白银贸易获得了大量兵甲。
  日本情报机构和高丽情报机构也有不同之处,高丽情报机构是想千方百计搞到雍国的先进军事技术,而日本情报机构则是想千方百计搞到雍国的生铁和弓箭盔甲。
  日本商会位于宣阳坊内,紧靠东大瓦子,是一座占地三亩、两进院子的建筑,商会是一个聚会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客栈,专门为日本商人服务。
  伊贺哲也便是这家商会的创始人,他的商行业也在商会内,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他会从日本运来铜锭、珍珠、龙涎香、名贵贝壳,然后向日本出口瓷器、绸缎、茶叶、胭脂、香粉等物,这些都是日本上流社会追捧的高档品。
  当然他还会向贸易监申请旧兵器和盔甲出口,一旦获得批准,他就会从日本搞到白银来交易,按照雍国的规矩,旧兵甲出口只能用来换取白银。
  他的行为完全合规合法,但他同时也会收集《京报》,将成捆成捆的旧《京报》运往日本,由日本从中进行情报提取。
  所以五年来,他的低调、合法的经营活动丝毫没有被内卫注意到,内卫怎么也想不到,日本商会居然是日本的情报机构?
  事实上,日本商会的情报探子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伊贺哲也,另一人是他的副手小林德宏,其他十几名伙计都是正常做贸易,他的手下都不知道他居然是日本国的情报探子。
  武安清远找到了武安清远,内堂上,伊贺哲也喝了口茶道:“你们派去的刺客应该自杀了,否则你们早就被抓,听说胡镇也死了,那你们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心。”
  武安清远苦笑一声道:“不是会不会被查到的问题,而是要完成任务,我家主公很急,日本已经出兵高丽,雍军也出兵了,只要让雍朝大乱,我们才有机会。”
  “没有办法!”
  伊贺哲也毫不犹豫地摇摇头,“你刺杀失败,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如果你们还要强行刺杀,那么一定会被抓住,内卫很厉害,他们现在一定在严搜查你们,那个胡镇,我觉得有隐患,建议你们还是搬家。”
  “胡镇不用担心,我都是在酒楼和他见面,他甚至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就知道主公的名字,那有什么用?”
  “还是有用的,至少就知道了刺客是日本人,那么他们就会监视日本商会,所以你不该来找我。”
  武安清远脸色一变,“我会被他们抓住吗?”
  “你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他们肯定会盯着你。”
  “那该怎么办?”
  伊贺哲也取出一个袋子,“这是你的一套资料,你是刚从临安来京兆做生意,你去过临安吧!”
  武安清远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你去我们前面的客栈开房居住,用我给你的这套身份资料,安顿好后再出门去药材市场询问价格,你是一名药材商,明白吗?这两天临潼就不要回去了,我会找个机会替你通知一声,必须要消除内卫的怀疑。”
  “我明白了,然后你考虑考虑有什么办法完成任务,形势很危急,事关十几万将士的性命。”
  “我会考虑!”
  伊贺哲也走到院子里喊一声,一名手下跑来,伊贺哲也吩咐道:“这位武安君刚从临安来,给他安排一个房间。”
  “武安君请!”
  手下把武安清远带去了前面的客栈。
  ……
  商会对面的酒楼二楼,两名内卫注视着日本商会的一举一动,他们发现了一个陌生人进入商会,立刻警惕起来。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伏兵
  听完手下汇报,种桓问道:“那个刚来的人调查了吗?”
  “回禀将军,我们的内线查过了,那个新来的日本人叫做武安清远,是从临安过来,做药材生意的,有临安的官府开出的商契。”
  外国人在雍朝经商,必须有当地官府开出的商契,才能合法合规采购货物,这主要是防止外国人购买违禁品,比如生铁,在雍朝国内可以自由买卖,但不准卖到国外,为防止外国人私下购买,那么当地官府就要进行管理,开出商契,凭商契经商,商契同时也是外国人在雍朝的临时身份证明。
  又临安官府开出的商契,种桓便不打算追究了,他又随口问了一句,“别的疑点有吗?”
  “有疑点!”
  种桓一怔,顿时怒道:“既然有疑点为什么不说,难道我不问你们就不说吗?”
  手下连忙道:“回禀将军,卑职本来就是要汇报的,不敢隐瞒。”
  “什么疑点,赶紧说!”
  “这个武安清远没有带行李,也没有手下,骑一匹马进了商会,然后就直接住在商会的客栈了,给人感觉,他就是从附近过来,完全没有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样子。”
  种桓也开始怀疑了,这会不会是商会为了应付监视,临时采取的措施?
  种桓想了想道:“从临安过来,必然是坐船到广运潭,你们去广运潭附近的骡马店查一查,有没有租马匹给日本人,同时要监视他,前后门都要盯住。”
  “卑职遵令!”
  手下行一礼,匆匆去了……
  中午时分就有消息传来,广运潭附近的骡马店没有租马给任何外国人。
  当然,这并不能立刻就断定这个武安清远有问题,说不定他来了京兆几天,才找到了日本商会。
  很快,日本商会那边内线也传来消息,有人把武安清远的行李和货物送来了,确实是药材,这样一来疑点就消除了。
  这时成都内卫也发来了鸽信,他们搜到了几封胡镇的家信,信中提到了他在给日本人做事,这就是明确的证据了。
  日本人刺杀天子虽然实锤,但他们究竟隐藏在哪里?就像突然消失一样。
  种桓相信他们潜伏在暗处,像毒蛇一样等待着下一次的刺杀机会。
  这个时候,他们也必须耐心,耐心等待对方露出马脚。
  ……
  高丽的战争还在继续,十余万倭军包围了开京,昼夜对开京发动猛烈的进攻,开京有五万高丽军队死守城池,双方交战激烈,伤亡惨重。
  雍军北路依然驻扎在平壤城,按兵不动,耐心等待出兵时机。
  而雍军南路八万大军却在高丽东南部登陆了,八万大军杀向金城。
  在此之前,雍军水师袭击了对马岛,一把火烧毁了停泊在对马岛的数千艘龟船和对马岛上的粮食仓库,数十万石粮食付诸一炬。
  金城是倭军在高丽的后勤基地,留有两万驻军,留守主将平井泓是日本贵族平氏家族的重要人物。
  之前平井泓已经得到了雍军战船袭击日本军运粮船队的消息,到现在他还没有拿到一个完整的战报,无法估量损失,也不知道对方是骚扰袭击,还是全面进攻?
  平井泓着实忧心忡忡,他一方面派人去向主帅禀报,一方面派探子去四周探查。
  这天上午,平井泓得到禀报,一支约五千人的雍军步兵正向金城方向赶来。
  这让平井泓心中一动,这是一个伏击敌军的机会,对方显然不知金城已经被日本军占领,只派五千军过来抢占金城。
  他当即率领两万军队出城,埋伏在敌军前往金城的官道两侧树林内,耐心等待敌军到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远远便看见一支五六千人的队伍正急匆匆向这边赶来。
  平井泓大喜,当即喝令道:“全军做好出击准备!”
  率领五千雍军的主将正是上军都统制唐骞,这位专门埋伏出奇兵的老斥候怎么可能让自己陷入敌军重围,他们只是比较了解倭军的作战风格,喜欢兵行险棋,以奇致胜。
  既然如此,他们完全可以给倭军创造出奇兵的机会。
  “唐都统,敌军应该就埋伏在前面树林内!”一名手下指着前方三里外树林道。
  唐骞点点头,当即令道:“全军止步!”
  五千军队停止了前行,在三里外列下了弩军大阵。
  平井泓愣住了,对方怎么停住了?还在列阵,难道他们发现了埋伏?
  其他倭军将领也面面相觑,不知是怎么回事?
  平井泓忽然有种不妙的感觉,这会不会是敌军的计谋,把自己军队调离了金城?
  这时,金城方向‘轰隆’一声巨响,俨如晴天霹雳,大地在微微颤抖,所有人都扭头向十里外的金城望去,只见一股黑色的浓烟腾空而起。
  这是什么?所有倭军心中都冒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武器?
  不多时,有一名倭军士兵骑马来报,“报告将军,一支万人军队袭击金城,他们用天雷炸毁城门,杀进城去,守城士兵全军覆灭!”
  平井泓惊得目瞪口呆,“什么天雷?”
  “像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天神之器!”
  ‘天神之器!’众人都震惊了。
  这时,平井泓忽然反应过来,对方用一万人攻城,那这五千人就是计谋了。
  忽然有人指着三里外大喊:“将军,敌军增兵了!”
  只见十几里外,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