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有人指着三里外大喊:“将军,敌军增兵了!”
只见十几里外,尘土飞扬,不知道有多少敌军正从后面浩浩荡荡杀来,平井泓心中懊悔,自己上当了!
他立刻大喊:“全军杀上去!”
他带着两万士兵冲出树林向雍军杀去,铺天盖地的士兵向雍军杀来。
唐骞冷笑一声,大喊道:“准备射弩!”
五千步兵既是长矛军,又是弩军,他们一起举起了神臂弩,瞄准了铺天盖地杀来的倭军,倭军身材普遍很矮小,大概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但奔跑的速度很快。
片刻便冲进了四百步线,唐骞一声喝令,“射击!”
‘梆!梆!梆!梆!’
梆子声响起,五千支重箭同时发射,两万倭军几乎都没有盾牌,完全成了人靶子,事实上,就算有盾牌也挡不住重箭的穿透力。
霎时间,大片倭军士兵被射倒,鲜血飞溅,惨叫声、哀嚎声响成一片,几乎所有中箭士兵都被射穿了身体,钉死在地上。
五千士兵躺在地上,脚蹬上弦,安装重箭,一气呵成,紧接着第二轮五千支箭射出,再次射倒大片敌军。
转瞬间,倭军从四百步距离跑到三百步距离,仅跑出一百步,便遭到三轮一万五千支重箭打击,被射倒近五千倭军士兵。
平井泓见对方箭矢太猛烈,这样打下去,不等靠近敌军,自己伤亡就过半了。
眼看对方的援军已经杀到,他无计可施,只得大喊,“向北撤离!”
‘当!当!当!’钟声大响,倭军的战旗向北奔去,剩下的一万五千倭军一起掉头向北方奔逃。
唐骞冷冷道:“吹响号角!”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不多时,大将张宪率领两万骑兵奔腾而来,尘土飞扬,遮天蔽地,两万骑兵席卷天地,铺天盖地向倭军杀去。
倭军士兵哭爹喊娘,被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无数士兵跪下投降,也被战刀劈掉了脑袋,天子陈庆已经下旨,雍军不接受倭军投降,务必将倭军斩尽杀绝。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突破
种桓来到了贸易监,专程拜访贸易监令张宛。
两人来到内堂,分宾主落座,在他们下首各坐着几名官员。
“这次拜访张监令,还是和十天前的皇宫刺客案有关,我想了解一下日本商会的成立,不知张监令是否知情?”
张宛点点头,“日本商会在贸易监备案过,它和波斯会、南洋会都是一回事,本质上是同乡会,有困难互相帮助,互相提供商业信息,还提供食宿,会主是伊贺哲也,那块土地也是他提供,主要是客栈和内部餐堂。”
“我想了解这个伊贺哲也,张监令能详细说说吗?”
张宛吃了一惊,问道:“难道刺客是日本人?”
种桓点点头,“从目前掌握的种种迹象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日本刺客,但对方太狡猾,隐藏太深,目前没有进展,所以我们只能从公开的日本商人身上寻找突破,这个伊贺哲也是重中之重!”
张宛沉思片刻道:“这个伊贺哲也在日本很有人脉,我们购买大量白银,都是由他和各藩国牵线搭桥,当然他自己赚了很多。”
“他究竟有什么人脉,竟然能和各藩国都说上话?”种桓追问道。
张宛想了想道:“有一种说法,但我没有证据,说伊贺哲也是日本国的朝廷官员,各个产银的藩国才会给他面子,或者说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
种桓心中一亮,急问道:“有没有什么办法确定他是朝廷官员?”
旁边一名官员道:“可以问问其他日本商人,他们应该知情!”
这个办法不错,种桓笑问道:“问哪个商人更合适一些,有没有推荐?”
官员点点头,“一个田中秀的商人,他和伊贺哲也经营的货物种类差不多,卑职觉得他应该比较知情!”
“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个田中秀?”
“南大瓦子有一家经营珍珠和海贝的店铺,应该就是田中秀开的。”
种桓起身行一礼,“多谢各位鼎力相助!”
“哪里!哪里!”
张宛起身回礼道:“协助破解刺杀案,抓捕凶手归案,是我们的义务,小种将军太客气了。”
种桓带着手下告辞,随即赶往南大瓦子。
……
南大瓦子是京兆四大瓦子中最大的一个,有各种商铺数百家,既有贴近百姓的小吃,也有价格昂贵的珠宝玉石。
在瓦子的西北角便是各种高端商铺集中之地,各种绫罗绸缎、珠宝玉石、金银首饰等等,都在这里有销售。
种桓要找的店铺叫做东瀛珠贝,种桓独自一人来到店铺内,一名面目姣好的女子过来招呼,汉语说得不熟练,看样子是个倭国女子。
“我想谈一点生意,你家东主在吗?”种桓淡淡笑道。
女子连忙躬身道:“客人稍候,我去通知!”
不多时,从里面走出一名身材矮小的男子,他抱拳道:“在下田中秀,本店店主,请问客人要谈什么生意?”
种桓从怀里摸出几颗珍珠递给他,“这种珍珠你收吗?”
只见珍珠滚圆,大小如麻雀蛋,光泽极好,这可是好东西,田中秀连忙问道:“你要卖多少钱一颗?”
“一百文!”
“多少?”田中秀大吃一惊。
“一百文一颗,如果要的量大,还可以再便宜一点。”
田中秀简直不敢相信,这种珍珠,一颗至少十贯钱,对方只要一百文,怎么可能?
他怀疑有假,拿着珍珠仔细看,确定珍珠不假,而且品相极好,他心中顿时起了贪念,连忙问道:“你的柱子从哪里来的,有多少?”
“从南洋买来的,我买了一箱子,还有其他别的货物,都寄放在广运潭仓库内,你想要,我带你去挑,如果挑的话,就不能便宜了。”
这种机会田中秀怎么可能放过,对方不懂,自己要发财了,南洋珍珠品质很高。
他连忙道:“我跟你去!”
正好驶来一辆马车,种桓一挥手,马车停下。
“我们走吧!”
种桓上了马车,田中秀犹豫一下,也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随即向瓦子外驶去。
两名彪形大汉一左一右夹着身材矮小的田中秀,田中秀已经意识到不对,自己恐怕遇到强盗了。
“你们……要干什么?”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种桓举起内卫牌子,“我们是内卫!”
田中秀的脸刷地变白了,他们宁可遇到强盗也怕遇到内卫,遇到强盗尚可以破财免灾,遇到内卫,他们的性命就捏在对方手上了。
“我……我只是商人,不是……不是探子!”
田中秀吓得舌头打卷,种桓能识人,他看得出田中秀并不是假装,确实是吓坏了,原本他还有点怀疑田中秀是情报探子,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情报探子可不会这么容易上当,只有贪心的商人才会被这种雕虫小技所骗。
“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老老实实回答,我就直接送你回店,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如果不老实,那就去内卫审讯。”
田中秀紧张地点点头。
“我们想了解伊贺哲也,你说说他的背景,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田中秀低下头半晌道:“他不是商人,他是藤原氏的家臣,不知为什么来京兆做生意,或许是他代表藤原氏经商。”
“他是日本的情报探子吗?”
“小人不知道,他行事神秘,每次回日本都是自己走,从不和我们搭伴,而且据我所知,他是卖珍珠、海贝、龙涎香等物,我和一样,但在日本国内,那些卖这些货物的商人从未听说过他,所以小人心里也很奇怪,他的货物从哪里进的?”
种桓又问了几个问题,田中秀不敢隐瞒,都一一回答。
种桓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你原来是在临时做生意,对吧?”
“正是,两年前才来京兆,在南大瓦子租了一个小门面。”
“那你认识一个叫武安清远的日本商人吗?专门做药材生意,汉语说得很流畅。”
田中秀摇摇头,“没有,临安所有得商人我都很熟悉,没有这个人,除非是这两年刚来的,而且汉语流利就这么几个人,大家都知道。”
种桓点点头,不光伊贺哲也有问题,看来这个武安清远也有问题。
这时,马车又回了南大瓦子,在大门口停下,种桓道:“你不想死的话,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我也什么事情都没有问过你,如果你告诉了伊贺哲也,那你也是日本探子。”
“小人不敢,绝对保守秘密!”
内卫士兵打开车门,将他拎了出去,车门一关,马车疾驶而去。
田中秀心有余悸,一脚深一脚浅地回店铺了。
回到内卫,种桓吩咐道:“派人盯住田中秀的一举一动!”
“遵令!”一名内卫指挥使快步离去。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禀报,“将军,临安鸽信!”
种桓接过鸽信看了一遍,冷笑一声,对旁边徐成道:“临安官府说,他们从来没有给武安清远开过商契,他拿的商契是假的。”
徐成点点头,“很有可能是伊贺哲也提供的,他知道我们在监视。”
“我也这样认为!”
种桓随即对徐成道:“继续盯住伊贺哲也和武安清远,不要打草惊蛇,尤其是武安清远,相信他过几天一定会离开日本商会!”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抓俘
平壤城,高定和刘催一直在等待南面的消息,按照事先的部署,北面主力将和南面主力包抄,一举击溃高丽的日本军队。
这天上午,一名送信骑兵渡过了大同江。
刘催匆匆来到中军大帐,“高将军,有消息了吗?”
高定把军报递给他,“这是刘琼刚刚派人送来,你看看!”
刘催接过军报看了一遍,军报中说在金城全歼两万倭军,他笑道:“这是在催咱们出兵了!”
按照双方的约定,一旦南面出兵攻占金城,切断倭军退路,北面大军就可以出兵了。
高定和刘催一致决定,次日出兵南下……
次日天刚亮,十四万大军出发,留一万军队守平壤城,大同江上搭建起了一座巨大的浮桥,士兵和战马浩浩荡荡南下。
雍军的补给船队也跟随南下,它们沿着西海岸而行,目标是开京外海的江华岛,岛上有数百驻军,补给船队也跟了两千军队,要先期占领江华岛,给船队一个停泊之地。
……
这天下午,一支百人的斥候骑兵队正急速向南奔驰,为首斥候正统领刘长舟,他率领一百名手下先走一步,沿途视察敌情。
高丽国的地形是东高西低,东面是山地高原,而西面则是几条大河的冲积平原,也人口集中之地。
但雍军一路南下,只见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到处是被摧毁的村庄和小城,这些都是金兵入侵留下的惨状。
“将军,怎么感觉跟之前咱们查看爆发疫情的地方一样?”一名手下小声道。
刘长舟摇摇头,“这些咱们管不了,我们的任务是探查敌情!”
这时,两个面黄肌瘦,衣着褴褛的小女孩走出来,最多七八岁的样子,伸手向他们讨食。
“给她们一袋饼!”
士兵取出一袋干粮饼递给她们,两个小女孩欢喜接下,刘长舟对旁边士兵道:“问问她们,这两天没有见过其他军队?”
士兵用高丽话问了几句,原本是随口问问,不料两个小女孩却点点头。
刘长舟大喜,又取出一袋道:“问问她们,什么时候的事情,有多少人,往哪个方向去了?是不是他们高丽的军队?”
其中一个小女孩向另外一条小路一指,说了几句,士兵翻译道:“她们说,昨天快天黑的时候,有两三百人,不是她们国家的士兵,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个人都很矮小,向东北方向去了。”
刘长舟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日本军队了,他又问道:“向那条路走到哪里?”
大一点的女孩说了两句,士兵翻译道:“她说那边可以去县城,那些士兵是来抢粮食的。”
刘长舟把干饼袋给了两个小女孩,喝令道:“我们走!”
众人调转马头向密川县方向奔去……
斥候的作用极为重要,他们不仅是要刺探沿途敌军的埋伏,还要探查敌军的分布情况,以及敌军的装备、后勤等等情报。
刘长舟率领手下南下,一个极重要的职责就是弄清楚敌军的装备和后勤情况。
抓住敌军的探子就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密川县是一座小县,两三千人口,不足千户人家,都以种田为生。
两百余名倭军稽粮队杀来,给密川县带来了灭顶之灾,两百多倭军在县城内奸淫掳掠,一直到次日上午,抢走了一百多辆大车的粮食,还有三十几名年轻漂亮的女子,一并被反绑着手扔上大车。
两百多名倭军士兵心满意足,赶着大车向开京方向而去。
刚上路没有多久,从一片树林内射出密集的弩箭,顿时倒下了数十人,倭军士兵大惊失色,跳下牛车大喊大叫,忽然从树林内杀出了一百多名雍军斥候,虽然才一百多人,但气势惊人,马蹄激起滚滚黄尘,如一阵狂风般杀向倭军士兵。
这些倭军士兵倒也凶悍,虽然是步兵,但并不畏惧对方骑兵,举起长矛冲上来拼命。
但两军激战并不是士气高昂,作战凶悍就能决定胜负,尤其雍军斥候同样骁勇善战,这时,兵器装备、训练水平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倭寇士兵普遍矮小,身体都在一米五左右,穿着简易皮甲,手执长矛,腰间挎着倭刀,而雍军斥候个个都在一米八以上,骑着高头骏马,手执三尖两刃刀,杀气凛冽,几乎就是压着对方厮杀,只片刻,一百七十余名倭军士兵被杀死,剩下的数十人终于崩溃了,调头便逃,但他们哪里逃得过战马,只片刻便骑兵包围。
数十人纷纷跪下,举手投降,刘长舟大喊:“把他们交给城内百姓处置!”
斥候们收缴了敌军的兵器,脱掉他们盔甲,将他们反绑成一串,只留下三名首领在城外,让士兵看守着。
斥候们割断了被掳女子的绳索,翻译士兵给她们说了几句,数十名女人才惊魂稍定,撒腿向城内奔去。
斥候们紧随其后,赶着大车向县城走去,刚到县城门口,只见县城门口黑压压地站满了百姓,每个人手执锄头木头,眼中喷射着怒火。
数十名倭军士兵吓得尿都出来来,拼命哀求,但没有用,斥候们一手拎一个,扔到百姓面前,纷纷后撤。
不知是谁大喊一声,上千百姓如潮水般涌上来,围住数十名倭军士兵,锄头和木棍如雨点般打下去,只片刻,五十多名倭军士兵被打得血肉模糊,不成人形了。
这时,数十名长者上前跪下磕头,一名老人会说汉语,高声道:“感谢天国将士来拯救我们,恳请天国大军扫荡日本恶魔,保护我们的家园!”
刘长舟点点头道:“高丽一直就是我们的兄弟,保护高丽百姓,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同胞,这些粮食都是你们的,归还给你们。”
全城百姓感激万分,一起磕头感谢大恩人的救命之恩,刘长舟让士兵把所有大车都还给他们,众百姓欢天喜地,赶着大车回营了。
随即带着三名被抓的倭军首领返回主力大军。
天快黑时,他们来到了驻军大营,将三名战俘交给专门士兵继续深度审问,他们需要的情报已经拿到了。
这时,吏部侍郎胡云作为天子特使来到了高丽,由于他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他其实就是相国了。
雍朝大军只能灭亡倭军,解除高丽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