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78章

封侯-第278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微微笑道:“事实上,一支两百人的斥候军已经在两天前潜入城内了。”
  高定立刻抱拳道:“卑职请令,率一万军破城!”
  陈庆点了点头,“你可以先派人进城找到南城门附近的平安客栈,那是我们情报斥候开的客栈。”
  “卑职明白了!”
  当天晚上,高定率领一万大军离开宿营地,向东进发。
  ……
  中部县是一座大县,它是延州、鄜州南下关中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坊州州治,有北洛水的灌溉,中部县周围分布着大片农田,农业富庶,人口众多。
  城墙周长约二十五里,高大坚固,由于县城修建在高处,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使县城更加易守难攻。
  目前县城内有五千驻军,都是汉人军队,五万河东路和陕西路的州兵以集训的名义在关中集中训练了两个月后,便被分配到各地驻守,重点是关中、汉中和泾源道,这三处部署了四万军队。
  其余一万余军队则分别驻扎在陕北各州,坊州的中部县就是驻扎军队最多一座城池,占了总兵力的一半,足有五千人。
  此时中部县驻军虽然已经得到了陈庆开始东征的情报,但他们危机感并不强烈,毕竟中部县距离熙河路还比较遥远。
  这天中午,从城外走进一支小商队,牵着十几头毛驴,背负着一些廉价的货物,主要以药材为主,这种小商队没有油水,收了几十文过路钱,士兵就把商队放进城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部
  所谓商队就由三人组成,一名商人,两名伙计,商人是名三十余岁的汉子,他叫彭英,是斥候营的一名都头,两名伙计是他的手下,他奉高定的命令前来联系城内埋伏的宋军。
  “东主,在那里!”
  一名手下忽然看见平安客栈的牌子。
  彭英也看见了,一家不大的客栈,看起来有点破旧,但招牌却是新的。
  他带着手下走了过去,走进客栈大门,一名伙计迎上来道:“小店已经客满,请客官去别处吧!”
  彭营取出半枚铜钱递给伙计,“凭它可以住店吧!”
  伙计取过铜钱看了看,是约定的庆历钱,他连忙笑道:“请进吧!”
  掌柜也迎了出来,仔细看了看半枚铜钱,又从自己怀中摸出半枚庆历钱核对一下,完全吻合,他一摆手,“请跟我来!”
  彭英跟随掌柜进了客栈,来到后院的一间屋子里,掌柜关上门笑道:“请问阁下怎么称呼?”
  “在下彭英,高将军帐下斥候都头。”
  “原来是彭都头,我叫汪宏,情报署坊州点责任人。”
  随着战略目标的扩大,原来呼延雷统领的第三斥候营已经被划给了情报署,由专门的官衙负责,呼延雷改任陈庆直属天龙营副统领。
  汪宏给彭英倒一杯茶,又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应该是今晚,高将军让我进城联系潜伏斥候,怎么找到他们?”
  “彭都头不用着急,我去把他们头领找来。”
  “他们潜伏在哪里?”彭英又问道。
  汪宏笑了笑,“哪有这么容易潜伏的,他们都被招募为劳工,在修建仓库呢!只有这个办法,两百人才能呆在城内,否则很容易被发现。”
  彭英点点头,“时间紧迫,最好现在就联系,我还要出城汇报!”
  ……
  半个时辰后,进来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穿着短衣,长一张方脸,目光锐利,正是刚刚升为斥候指挥使的杨瑞,他和唐骞因为火烧十万敌军的粮仓立大功各升了一级,杨瑞从副指挥使升为指挥使。
  这次他率领两百斥候士兵以劳工的方式潜入中部县,参与修建仓库,今天是第三天,没想到就来人了。
  “是今晚行动吗?”杨瑞有些兴奋问道。
  彭英点点头,“今晚三更时分,不知杨将军是否事先观察过夜间防御?”
  “我们都仔细观察过,如果不出意外,夺取南城门最合适!”
  杨瑞见对方眼中有疑惑,便笑着解释道:“首先是我们可以潜伏在客栈内,兵甲也在客栈内,我们可以冒充巡逻士兵直接上城,其次,南城的守军并不多,我们可以控制警钟,然后开城让军队无声无息进城,而且军营距离南城门很近,相距只有一里,可以迅速控制军营。”
  彭英想了想道:“军营距离南城很近,如果一旦惊动敌军,敌军就会立刻赶来支援,反而风险更大。”
  “确实有这个风险,如果真被敌军发现,我们会迅速转移到东城墙上接应,所以需要在东城那边也部署一千士兵,防止出现意外。”
  两人又商议细节片刻,彭英便迅速离开了客栈,出城去了。
  ……
  时间渐渐到了三更时分,天空乌云笼罩,没有星光和月色,夜色格外漆黑,高定率领一万军队渐渐靠近了南城门,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一千士兵前往东城作为后备方案。
  城头上十分安静,两队士兵在城头上巡逻,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来临,在他们意识内,战争还在很遥远的地方发生。
  包括金兵主将也是这个意识,这就是情报滞后不及时的后果,他们刚刚得到的情报已经是十天前的事情,十天之内,宋军已经杀到了他们眼前。
  这时,一队两百人的巡逻队从客栈旁的巷子里走出,列队向城头奔去,杨瑞一挥手,他们立刻兵分两路,一百人负责控制城门洞,而杨瑞则率领一百士兵沿着甬道向城上奔去。
  “口令!”
  城楼一名士兵看见了迎面走来巡逻队。立刻大喊起来。
  “混蛋!连我都不认识了,还要什么口令?”
  “我不认识你,来人……”
  士兵没有喊出来,后面有人一把捂住了他的嘴,狠狠一刀捅进了他的后心。
  城楼前就只有这名士兵当值,其他人都在城楼内睡觉,杨瑞一挥手,他一脚踢开大门,挥刀杀了进去。
  杨瑞不愧是杀手出身,异常果断,毫不拖泥带水,城头上的三十几名士兵被他和手下全部杀死。
  吊桥开始吱嘎噶放了下去,城门也开启了,三名士兵点燃火把,向远处的黑暗中挥动。
  高定率领九千士兵就在一里外,他看见三支火把,立刻喝令道:“进城!”
  九千士兵在高定的率领下,向南城门奔去……
  但事情往往就是那么巧,三更时分正好是换岗之时,一千多名士兵从军营出来,准备分头去各处换岗,主将乌扎布也正要去巡视,只见一名士兵狂奔而来,大喊道:“南城门有敌情!”
  乌扎布大吃一惊,高喊道:“全军跟我去南城门!”
  他率领一千士兵沿着大街向一里外的南城门奔去,城头上,杨瑞远远看见了奔跑而来的一千敌军,敌军显然比宋军更快抵达南城门,一旦关闭城门,他们就功亏一篑。
  此时再去东城已经不现实,杨瑞当机立断,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去阻击敌军!”
  他只留二十名士兵保护城头,其余一百八十名迅速在城下集结。
  一千多名伪齐军如潮水般杀至,宋军一起放箭,密集的箭矢射向敌军,奔跑在前面的敌军纷纷栽倒,但毕竟宋军人数太少,伪齐军伤亡并不重,只有数十人中箭。
  乌扎布大吼一声,“杀上去!”
  一千士兵汹涌而上,杨瑞一挥长矛,厉声大喝:“弟兄们,杀!”
  一百八十名宋军斥候呐喊着杀了上去,斥候都是宋军精锐,训练有素,武艺高强,虽然人数不多,却并不落下风,和一千敌军胶着战在一起。
  眼看着后面又有两千敌军杀来,就在这时,马蹄声急促响起,高定一马当先冲进了城内,后面跟着数百骑兵。
  高定一眼看见了女真将领,大喊道:“女真敌将交给我,杨将军闪开!”
  杨瑞和乌扎布战了十几个回合,颇感吃力,他的刀法箭法犀利,但长矛却一般,杨瑞正在不支之时,忽然听见高定的喊声,他卖一个破绽,就地一翻滚,杀进了敌军群中,把位置让了出来。
  乌扎布也看见疾奔而至的高定,大吼一声,挥舞长柄铜锤迎头砸去。
  高定长枪一挑,用了一招四两拨千斤,乌扎布一锤砸空,身体在马背上一晃,刚要稳住身形,只觉咽喉一痛,锋利的枪尖已经刺穿了他的脖子。
  高定甩掉尸体,长枪一挥,“弟兄们,杀啊!”
  冲进城内的三千骑兵向敌军杀去,伪齐军吓得掉头便逃,眼看着逃不掉,纷纷跪地投降。
  虽然稍有波折,但只要宋军骑兵杀进城,剩下的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夺城之战,女真人主将乌扎布被高定一枪刺死,几名女真低级将领也一并被杀,五千士兵被杀数百人,其余人全部投降,成了宋军的俘虏。


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锁(上)
  次日中午,陈庆率领大军抵达了中部县,他随即下令大军在中部县外安营扎寨,又命刘璀率一万军北上鄜州,在洛交县和杨再兴的北路军汇合。
  鄜州虽然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却没有一兵一卒的驻军,这也是金兵兵力不足的具体表现,在鄜州和坊州之间无法两全,只能把军队集中在坊州中部县。
  宋军主力在中部县进行休整,一旦辎重运到,大军即刻南下攻打关中。
  从陕北南下关中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泾源道,一条是洛水道,目前熙河宋军走的就是洛水道,最后从同州进入关中。
  帅帐内,陈庆负手来回踱步,攻打关中道路有不少,从哪里一条道路攻打关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歼灭敌军。
  陈庆走到沙盘县,望着进同州的最后的一道关隘,金锁关。
  旁边斥候指挥使唐骞给陈庆介绍道:“金锁关十分险峻,两边都是高达百丈的悬崖峭壁这座关隘就坐落在最狭窄的悬崖峭壁之中,关城城墙长百丈,高三丈五尺,十分高大坚固,易守难攻,但据卑职观察,它也存在弱点。”
  “弱点在哪里?”陈庆问道。
  唐骞指着北洛水道:“弱点就是洛水,关隘实际上是横跨在洛水上,它在底部修建了一座月牙形的水门,河水从水门流入城中,但河面上看不见这座水门,必须潜入水底才能看见。”
  “那是不是可以从河底潜入城内?”
  “卑职觉得不太现实,对方也有防备,在底部装了两排倒钩,估计关隘内的河面上还布了网,敌军在关隘内有五千驻军,防御严密。”
  陈庆眉头一皱,“那这样说起来,攻打金锁关只有河床边的狭窄道路了?”
  “正是!所以金锁关才叫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陈庆沉思片刻又问道:“金兵在哪里?”
  “回禀都统,三万金兵都集中在凤翔府,各个险关要隘都是伪齐军,其实也谈不上伪齐军,而是陕西路和河东路各州的州兵,集中起来训练后,部署在关中各地,大概有五万人。”
  “意思说金锁关和京兆城都没有女真军?”
  “确实如此!”
  陈庆又道:“说说他们的兵力分布情况。”
  “卑职初步掌握的情况,京兆大概有一万驻军,重点是泾源道,整个泾源道内部署了两万驻军,然后是金锁关的五千驻军,然后是汉中的五千驻军,再然后就是陕西路北面各种驻扎了一万军队,光中部县就是五千军队,延州两千军队,最后宁州、原州有两三千军队,卑职所知就是这么多。”
  “这个情报准确吗?”
  陈庆回头问情报署令张妙,张妙点点头,“据我们收集的汇总情报,基本上准确。”
  “把军队人数插在沙盘上。”
  随从连忙制作小旗,把一支支写有兵力人数的小旗插在沙盘上。
  牛皋在一旁道:“卑职之前守平凉府,牵制住了很大一部分敌军,卑职认为,敌军以为我们要从泾源道进入关中,所以大军驻防泾源道,可如果敌军发现我们是走洛水道进关中,恐怕他们就会南撤京兆城,给我们攻打京兆城带来很大的阻碍。”
  “那依你之见呢?”陈庆笑问道。
  “依卑职之见,派一支军队佯攻泾州,基本上就能把两万敌军牵制在泾源道内。”
  陈庆沉吟片刻道:“办法是不错,但兵力少了还不行。”
  牛皋抱拳道:“如果都统给卑职一万骑兵,卑职立刻赶回平凉县,留三千人守平凉城,卑职率两万五千人佯攻泾州,必然能牵制住泾源道的敌军。”
  陈庆欣然同意:“就按照你的方案,给你一万骑兵,你立刻赶往平凉县!”
  一个时辰后,牛皋率领一万骑兵离开了中部县大营,疾速返回平凉府。
  ……
  三天后,宋军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到来,与此同时,刘璀和杨再兴的军队也一起返回中部县。
  杨再兴在延州留了一万军队驻扎,将产油之地牢牢控制在手中,至于其他各州,并没有那么紧迫,以后再驻军也来得及。
  南下的时机已经成熟,大军再度起拔,沿着北洛水河谷浩浩荡荡向南杀去。
  北洛水在大山内蜿蜒曲折,两边都是陡峭的大山,宋军队伍走得很慢也很艰难。
  “都统打算怎么拿下金锁关?”杨再兴笑问道。
  陈庆微微笑道:“我倒是有个想法,但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行,那就依旧用咱们的老办法,用火油焚烧城头,火浣兵上城。”
  具体什么想法,陈庆没有明说,着实让杨再兴一头雾水。
  三天后,大军终于抵达了金锁关,远远便看见了山谷中的关隘,关城矗立在两座大山之间,高大坚固,上面旌旗招展,守城士兵有数百人,个个手执长矛,杀气腾腾。
  宋军在距离关城约五里外宽阔地休息宿营,八万大军和数万匹战马在山谷内连绵十几里,但没有扎下大帐,这是防止敌军用火攻,出现火烧连营的惨景,陈庆本身就是玩火的大师,岂能自己栽在烈火之上。
  上百名工匠在忙碌地装配重型投石机,这次他们出征携带十架重型投石机,但对付金锁关用不这么多,也没有地方摆放,狭窄的官道上,最多只能并排放下三架重型攻城梯。
  陈庆同时又命令一万士兵在距离金锁关约三里处修筑堤坝,准备拦截河水。
  金锁关的主将叫李伯生,原本也是西军指挥使,在太原之战中投降了金兵,现在已升为统制,他是从太原调过来,对熙河军并不熟悉。
  但李伯生毕竟经验丰富,他感觉到了大军压境的危机感,着实让他心惊胆战。
  一名手下将领问道:“李统制,不是说宋军的主力会从泾源道杀来吗?怎么转到我们洛水道来了?”
  李伯生摇摇头道:“我们的探子出不去,也不知道敌军究竟有多少人?看这样子至少有几万人,但这几万人是不是敌军主力,还不好说。”
  “就不知金锁关能不能防住敌军了。”
  李伯生心中没有底,其实五千守军都没有底,他们都是从河东路调来的州兵,都没有和陈庆军队交过手,只知道对方很厉害,但对方擅长什么战术,他们都一无所知。
  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向城头射上一封箭信,转身飞奔而去。
  有士兵拾起箭信交给了李伯生,李伯生接过信,只见信皮上写着:大宋荆国公熙河路经略使陈庆致金锁关全体将士。
  李伯生打开信,果然是一封劝降信,要求全体将士不要再为异族卖命,及时弃暗投明,在信的最后写着,‘先礼后兵,若拒不投降,破关之日必追究守关主将之罪责。’
  李伯生摇摇头,他从来就没有想过再投降宋朝,这么多年过去,他不可能再回头,他刷地将信撕成碎片,狠狠扔出城外。
  “传令三军,把火油全部搬上城头,敌军攻打关隘之时,给我用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