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79章

封侯-第279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三军,把火油全部搬上城头,敌军攻打关隘之时,给我用火油焚烧。”
  他就不相信了,这么险要高大的关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宋军怎么可能攻得下来,何况他们还有三千桶猛火油。
  但李伯生也至少明白了一点,陈庆就在队伍中,这支军队就是熙河军的主力。
  他很期待将陈庆主力大军歼灭于城下,那就是他名震天下之时。


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锁(下)
  三架重型投石机仅仅用了半天就装配完毕,这时,天色已经黄昏了。
  陈庆骑马来到了拦河筑坝之处巡视,数千宋军已经用三万只泥沙袋筑起了一道两丈高的拦河大坝,但还留了一个一丈宽的缺口,河水从缺口涌出,向下游的金锁关流去。
  负责修筑工事的呼延云对陈庆道:“河水的冲力很大,卑职还需要在沙袋墙前打下数十根木桩,否则泥沙墙会很容易被水力推翻。”
  “如果封口后,河水会漫起来影响到上游的士兵吗?”陈庆又问道。
  “启禀都统,肯定会影响,所以时间不能太长。”
  “最多能断流多长时间?”
  呼延云想了想道:“最多一个时辰,再长估计就不行了。”
  “一个时辰足够了,听我的命令断流。”
  “卑职明白了!”
  ……
  巡视完河坝,陈庆返回了宿营地,三架重型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斥候统领唐骞带着百名斥候将执行特殊任务。
  杨再兴则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作为第一轮冲击的宋军。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宋军开始行动了,三架重型投石机在健牛的拉拽下开始向关城进发,在它们前面,是两丈高的挡板,五块挡板并排放在道路上,挡住了城头敌军的箭矢。
  三架重型投石机走得很慢,一直到两更时分才抵达各自位子,工匠开始迅速调整就位。
  这时,城头一声梆子响,城头上的五百士兵一起向三架投石机射出弩箭,但没有作用,密集的弩箭被高高的木板挡住了。
  李伯生也匆匆赶到城头,他凝视片刻三百步外的三架庞然大物,回头喝令道:“宋军很可能会夜攻,传令全军警戒!”
  忽然,连续传来三声‘嘭!嘭!嘭!’的巨响,宋军的投石机已经发射了,只见空中出现三只黑黝黝的物体,上面冒着火光,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物品。
  当三只装满火油的大陶罐砸在城头上,砰然碎裂,八十斤火油泼洒而出,随即被点燃,形成一片火海。
  城头上的士兵一片惊呼,很多士兵被火点燃了,又蹦又跳,哭喊着向城下奔去。
  李伯生脸色煞白,他忽然想起一件要命的事情,城头上还有上千桶火油,要是都被点燃了怎么办?
  “快把火油搬下搬下去!把火油搬下搬下去!”
  李伯生急得直跺脚,他已经看见有数十只火油桶在烈火中燃烧,估计很快就要泄露了。
  这时,第二轮投石机投出,三只大陶罐再次砸在城头上,这一次,三只火油桶被砸翻,火油流出,燃烧一大片,半个城头都燃烧起来。
  李伯生已经被士兵拉下城头,五百士兵只搬下三百桶火油,城头上还剩下七百余桶火油,但他们已经上不去。
  当第三轮火油罐砸上城头,城头已是一片火海,浓烟滚滚,烈焰腾空,不可能再有士兵在城头上。
  这时,唐骞发动了,他们带着一艘三百石的小船,十几名士兵站在齐腰深的河里向城墙走去,小船上放着两只大箱子,箱子各有一千斤火药,箱子是用十分坚固的双层榉木制成,光木板就有一寸厚。
  两千斤黑火药就是一吨火药,爆炸起来威力巨大,足以把城墙炸塌。
  宋军早就发现大爆炸的威力,在李纲守汴梁时,就使用了爆炸剧烈的震天雷,震天雷未必是铁壳,也可能是厚壁瓷瓶,关键是火药的数量,必须几百斤火药才能产生强大的爆炸效果。
  虽然知道大爆炸的威力,但熙河路宋军用得并不多,关键还是成本问题,熙河路的火硝产量不大,一年也只有四千斤黑火药,这次用了两千斤黑火药,就是半年的产量了,偶然用一次可以,可没条件大量使用。
  船只靠上了城墙,陈庆立刻命人去通知断流。
  呼延云一声令下,数千士兵背着泥沙袋上前,无数只泥袋投了下去,木桩阻止了泥沙袋被水冲走,泥沙袋迅速堆积,最后的缺口被堵住了。
  河水迅速下降消失,不多时,城墙便露出月牙形的通道,宋军将船只塞进通道,又在底部用巨石顶住,使船只紧紧顶在城墙底部。
  “撤退!”
  唐骞一声大喊,士兵们迅速撤退,他取出火折子点燃了粗壮的火绳,火绳嗤嗤燃烧起来。
  唐骞转身便跑,所有士兵都纷纷后退,捂住耳朵蹲下,就算操纵投石机的士兵也退到五百步外。
  天地间忽然安静下来,紧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大地震撼,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两千斤火药爆炸引发的巨大冲击波将城墙炸飞起来,砖石扑簌簌落下,尘埃弥漫。
  当尘埃稍稍平息,陈庆战刀一指,“杀进去!”
  杨再兴挥舞大枪高喊,“弟兄们,跟我杀进去!”
  “杀啊!”一万骑兵跟随杨再兴向关城内杀去……
  受影响巨大的却是关城内的士兵,他们没有丝毫提防,当河水断流时,李伯生带着数十名士兵上前去查看,他们成了第一批牺牲者,主将李伯生被炸得粉身碎骨,其他数十名士兵也全部被炸死。无一幸免。
  数千士兵被剧烈的爆炸震得胆寒心裂,耳朵什么都听不见了,巨大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心中。
  “城墙坍塌了,宋军杀来了!”
  不知谁大喊一声,只见宋军骑兵如潮水杀进城来,数千守军意志已被摧毁,谁也无心抵抗,他们掉头便逃,但他们哪里逃得过骑兵的追赶,五千士兵只剩下一个选择,要么被杀死,要么投降。
  关城城门被打开了,宋军主力开始向关城内进发,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闷响,只见河床上白浪翻滚,一条水线迅速向这边冲来,士兵纷纷奔向高处,还好,蓄水时间不长,没有引发洪水,溢出河床的河水只浅浅淹没了士兵的脚脖子。
  一名骑兵奔向向陈庆报告,“启禀都统,刚才的爆炸震塌了堤坝,怎么也堵不住,堤坝已全部被冲毁!”
  陈庆摆摆手,“不要管堤坝了,让呼延云将军收拾南下!”
  “遵令!”
  骑兵掉头奔去了。
  陈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穿过了关城,向同州方向杀去。
  这时,关城上还在熊熊燃烧,黑烟笼罩着天空。
  ……
  京兆城内已是一片风声鹤唳,陈庆开始东征的消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普通百姓,关中现在依旧属于伪齐国的领地,虽然军事上伪齐军已经放弃了陕西路,但官府管辖上却没有放弃。
  关中地区和中原一样,百姓承受着一年比一年高的赋税,直接征收的田税已达五税二,也就是收获的四成都要上缴给官府,户税高达每户每年十贯钱,还有三成的商税。
  这还只是直接税,还有可怕的间接税,比如盐价为每斤一百一十文,斗米八十文,还有茶酒税等等,关中百姓早已被盘剥得一贫如洗。
  完颜昌当然不会管这种事情,他们金兵的给养就是由关中百姓供给,横征暴敛一大半的财富都是用来供养金兵。
  今年的税赋还在催缴之中,不过绝大部分百姓都用各种办法来拖延,尤其陈庆东征的消息传来,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谁都知道熙河路盐价和米价比关中便宜得多,税赋更是极低,以至于所有的百姓都在引颈盼望宋军到来。
  虽然百姓欢喜,但军队却很担忧,城内只有一万伪齐军,主将叫做钟麟,钟麟原本是李成的部将,李成率十万大军西征成纪县,钟麟则率数千人留守京兆城。
  钟麟很清楚自己的一万军队守不住京兆城,但他又不能放弃京兆城东撤,一旦完颜昌知道他放弃京兆城,非杀了他不可,以至于这些天,钟麟就一直处于一种惶惶不安之中。
  其实不仅是主将钟麟,他手下一万军队也一样军心混乱,原因很简单,这一万军队都是来自陕北各州的州兵,他们家乡已经被宋军占领了,现在还有谁愿意再替金兵卖命?


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城
  中午时分,钟麟心情郁闷地回到家中,他是京兆府高陵县人,正因为这样,他没有跟随李成去汴梁,留在了京兆,颇受完颜昌器重,把他提拔为都统。
  钟麟也是西军出身,富平之战中投降了金国,那时他还是一名指挥使,可短短四五年时间,他就被提拔为都统制,这时他才三十出头。
  他的为难之处就在这里,他考虑过率军投降,但又丢不下都统的高位,陈庆自己也才都统而已,可能给自己高位吗?
  可如果不投降,他的一万军队挡不住宋军主力,肯定会被全歼,他自己也可能丧命。
  钟麟闷闷不乐在书房里喝茶,这时,院子里传来重重的咳嗽声,是他父亲来了。
  钟麟连忙走出院子,“父亲,你怎么来了?”
  钟麟的父亲叫做钟不疑,年约六十岁,须发皆白,背有点佝偻,腿脚也不便,常年拄着一支杖。
  “我有件事要问问你!”
  “父亲进来坐!”钟麟连忙把父亲搀进屋。
  他们府宅隔壁便是京兆最大的瓦子,商业繁华,钟不疑每天都去喝茶,他对时局了解得很清楚。
  钟不疑坐下问儿子道:“听说宋军主力已经发动对陕西路的进攻,现在攻打到哪里了?”
  “我也不清楚,有消息说,宋军主力在泾源道,但我也听到一个说法,说同州出现宋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管哪里出现宋军,他们的目标都是京兆城,爹爹想问你,你打算怎么办?”
  钟麟叹了口气,“我最希望完颜喝离撒赶紧率军来京兆城接管防务,但女真军就呆在凤翔不肯过来,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那你就没想过回归大宋?”
  钟麟一时沉默了。
  钟不疑又缓缓道:“当年你投降金国是为了保全性命,也保住我们全家的性命,爹爹不怪你,但这些年我心中总有根刺,有时候茶馆里的说书人讲杨家将,我都听不下去,赶紧离开,我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估计也没几年了,我就怕见到列祖列宗时该怎么交代?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父亲,你别说了。”
  钟麟无可奈何道:“其实我不太想投降陈庆,那边没我的位子,父亲如果一定要我投降,那我投降就是了。”
  “爹爹也不是一定要你为陈庆效力,你不喜欢他,到时候你也可以辞职,爹爹只是希望你能够保住京兆城,尤其约束好手下,不要出现乱军抢掠京兆城的事情,上午我喝茶的时候,就听说韩家钱铺和老顺绸缎店昨晚被乱军抢了,有这回事吧!”
  钟麟点点头,“我明白爹爹的意思了,我会约束军纪,实在不行,我就把军队带出城去。”
  钟不疑欣然捋须道:“只能你保住京兆城,我相信陈庆绝不会亏待于你。”
  ……
  钟麟回到军营,立刻命人把副将刘江找来。
  片刻,刘江匆匆赶来,躬身行礼道:“参见钟将军!”
  钟麟沉着脸道:“昨晚京兆城内发生四起大案子,都是洗劫店铺,董知县告诉我,都是几拨士兵所为,昨晚军营是谁当值?怎么把人放出去了?”
  刘江连忙道:“昨晚是卑职当值,但卑职保证,夜里军营大门紧闭,绝对没有放士兵出去,卑职觉得,很有可能是夜里巡哨士兵所为,但有两千人夜间巡哨,他们也不会把抢来的财物放在军营内,实在不好查。”
  “你也承认是我们的人干的?”
  刘江苦笑一声道:“卑职没有任何证据说是我们人干的,但卑职知道,士兵人心惶惶,军心浮动,很多人都想捞一票回乡,我也很担心类似的抢劫案子会越来越多。”
  钟麟沉思片刻道:“如果军队爆发骚乱,抢掠全城,恐怕我们最后谁都活不成,我决定把军队带出城,改驻灞桥军营!”
  “那巡哨士兵呢?”
  “所有士兵都带走,一个不留,治安和城门都交给官府!”
  刘江点点头,“这样也好,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可以随时撤离!”
  当天下午,钟麟下令全军集结,他率领一万军队离开京兆城前往二十里外的灞桥军营驻扎。
  ……
  三天后,陈庆率领八万大军抵达了京兆城,八万大军先来到灞桥军营,在军营外摆下了阵型。
  陈庆派人去招降这支万人军队,在将领们的一致要求下,钟麟接受了陈庆的招降,无条件投降。
  营门大开,一队队伪齐军举着白旗出营投降,他们集中放下兵器,脱去盔甲,被骑兵领到一片空地上原地休息。
  钟麟带着二十几名将领来到陈庆战马前,单膝跪下行礼,“伪齐将钟麟率部下向经略使投降,愿为经略使效犬马之劳!”
  众将齐声道:“愿为经略使效犬马之劳!”
  陈庆摆摆手笑道:“钟将军和各位将军约束军队,保全京兆城,这就是莫大的功劳,我绝不会亏待各位,各位将军请起,欢迎大家加入熙河军!”
  陈庆随即命令刘璀接管降卒,投降将领按照规定要集中培训三个月,然后重新启用,这也是为了分辨优劣,把优秀将领留下,淘汰劣质将领,同时也是为了把他们和投降军队分隔开来。
  安排了降军,陈庆下令全军进入京兆,五万大军举行了进城仪式,京兆城内顿时万人空巷,全城百姓都来到朱雀大街两边载歌载舞,欢迎宋军光复京兆。
  陈庆骑在战马之上,望着两边热烈欢呼的人群,无数人热泪盈眶,很多人甚至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尽管陈庆曾经两次夺取京兆城,但那都是匆匆过客,远远谈不上光复。
  而这一次是东征的胜利,正式光复京兆城,所有百姓都知道这次是宋军真的杀回来了,数十万百姓群情激昂,振臂高喊,“万岁!宋军万岁!”
  一阵一阵的欢呼声如海潮一般,此起彼伏。
  这时陈庆看得了一处熟悉之地,当年他斩杀完颜娄室的地方,围墙和青石板完全没有变化,周围的房舍也一如既往。
  但人却变了,原来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长安,侥幸杀死完颜娄室后又仓惶逃走。
  可谁又能想到,五年后,自己竟然率军盛大地进入京兆。
  正如他五年前对一群老人说的那样,‘我还会回来的!’
  现在他真的回来了,陈庆的眼角不由有些湿润了。
  ……
  五万宋军从北城门出城,去军营驻扎,呼延通则率一万军队驻扎城内,维持京兆城秩序。
  陈庆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前往县衙,在距离县衙还有数百步时,见上千百姓在一家店铺前排起了长队。
  陈庆对一名亲兵道:“去看看什么情况?”
  亲兵飞奔而去,不多时回来禀报,“启禀都统,那是一家粮铺,因为宋军进城,降低粮价出售,周围居民都跑来排队买粮。”
  “便宜了多少?”
  “便宜了十文,一斗麦子只要七十文。”
  陈庆眉头一皱,“原来一斗麦子岂不是要八十文吗?”
  “这还是陈麦子的价格,新米、新麦子都要一百多文了,刚才听排队人说,很多人家断粮,在外面挖野菜、捉田鼠、捋榆钱,很惨。”
  陈庆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一言不发。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县衙,金人已将原来的长安县和万年县合二为一,叫做长安县,长安知县名叫董偃,年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