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33章

封侯-第233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西夏五万大军刚刚南下,隐藏在通西城附近的宋军斥候林滔立刻派几名手下向东面疾奔而去。
  此时,杨再兴和刘琼率领的一万骑兵就在通西县以东四十里外,按照陈庆的部署,他们需要在敌军主力南下后拿下通西县,但又不能操之过急。
  一片树林内,杨再兴正和刘琼商议拿下通西县的办法。
  刘琼笑道:“我的一名手下其实更了解通西县!”
  他回头对亲兵道:“速去把副指挥使唐骞找来!”
  不多时,唐骞匆匆赶来,他已经积功升为副指挥使,正式成为刘琼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
  “卑职参见刘统领,参见杨上统领!”
  统领也分为三级,上统领、统领和副统领,杨再兴、郑平和杨元清是上统领,刘璀、刘琼、牛皋号称三刘,都是统领,高定和呼延通是副统领,这一战结束后,杨再兴就该升为副统制了。
  杨再兴微微笑道:“刘将军说你很了解通西县的情况,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唐骞犹豫一下道:“卑职了解的通西县和现在的通西县不一样了,听说房屋全部拆了,城墙也修葺一新,卑职没法再说了。”
  杨再兴摇摇头,“修建城墙还得取土烧砖,可通西县附近树都没有,怎么烧?肯定是利用拆除房屋的砖块,你觉得城内房屋砖块很多吗?”
  唐骞摇摇头,“大部分都是泥墙,砖房很少!”
  “那就对了,既然砖石不多,那西夏人也只能简单修葺,把损坏的部分换掉,城墙本身不会变。”
  唐骞沉吟片刻道:“整个城墙都很腐朽了,尤其是北城墙,受风沙侵蚀,城砖腐朽得最厉害,卑职现在说没有用,可以亲自再去查验一番,看看腐朽到程度!”
  杨再兴欣然笑道:“若能夺取通西县,我给你记一大功!”


第四百六十章 坍塌
  夜幕笼罩,唐骞带着数十人慢慢靠近了通西县城,数十人中也包括斥候都头林滔和他的手下,林滔监视县城三天了,对城墙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对唐骞道:“走东北角,那边有个很大的地裂,城头上看不清地裂内的情况。”
  唐骞沉吟一下道:“会不会他们更关注地裂?”
  “没有!卑职仔细观察过,城头守军并没有特别关注地裂,城墙角的士兵不多。”
  唐骞点点头,“你替我看着城头,我带两名弟兄前去探查!”
  通西县城内有三千守军,尽管是夜里,城头上依旧灯火通明,士兵来回巡逻,防御异常严密。
  这时,唐骞沿着东北角处的沟壑疾奔,这条沟壑也不深,如果站直身体,立刻就会被城头上发现,所以唐骞带着两名手下弯腰一路疾奔。
  奔至城下,唐骞慢慢爬出沟壑,身体紧贴在城墙上,两名手下也跟着他贴住城墙,他们沿着北城墙缓缓而行。
  这一带都是深厚的黄土区,没有大石,城墙都是烧砖砌成,岁月已经很漫长,至少有百年历史,受风沙侵蚀,基本上已经废了。
  唐骞取出一只小铁锤,让手下看着上方,他不轻不重地向砖石击去,‘砰!’一声轻微闷响,上面没有反应,夜里风很大,风声盖住了敲击声。
  唐骞用手指抠了一下城墙,已经成齑粉了,碎裂成无数小块,简直让唐骞怀疑,自己只要再砸几块砖,整个城墙都要坍塌了。
  唐骞又选了十几块城墙,这次他不用锤子敲击,而用匕首挖,匕首轻轻划过,砖粉纷纷落地,都已经完全腐朽了,这座县城最多再过十年,就会成一片废墟了。
  “我们走!”
  唐骞低喝一声,带着两名手下疾奔而走,跳入沟壑向来处奔去。
  ……
  此时杨再兴率领大军就在二十里外,他在等待唐骞的确认,在他身后的队伍里,有一根五丈长的撞木,用枣木制成,异常粗壮,重达数千斤,头部已经削成圆头,非常适合撞城。
  唐骞率领手下飞奔而来,上前向杨再兴禀报,“卑职已确认,北城墙砖石疏松,一击而碎,用撞木可以轻松撞塌城墙。”
  “你肯定是撞塌城墙,而不是撞出一个城洞?”
  “回禀上统领,城砖太酥碎,撑不起,一击之下必然会城墙坍塌,卑职敢用人头担保!”
  杨再兴点了点头,回头问刘琼道:“刘将军觉得什么时候出击比较合适?”
  刘琼想了想道:“我建议在四更时分攻城,那时城内敌军都熟睡了。”
  “正合我意,传令大军原地休息,三更正出发!”
  ……
  四更时分,城墙上的守军已经少了一半,但还是有士兵在城头巡逻,三里外,杨再兴观察了片刻,对刘琼道:“看来不惊动对方是不可能了,只能强攻!”
  刘琼点点头,“卑职率军用弓箭掩护!”
  杨再兴轻轻一挥手,“出击!”
  两百名身高强壮的士兵携带撞木出发了,其中一百人手执大盾掩护,它们就像一只千足虫,迅速向城墙奔去。
  距离城墙还有两百步时,他们被城头上的巡哨士兵发现了,城头上立刻敲响了警钟,“当!当!当!”
  满城皆惊,西夏军都是穿着盔甲入睡,发生情况会随时起身,整个通西城的西夏士兵从四面八方向北城头奔来。
  城外,千足虫加快了奔跑速度,刘琼则率两千骑兵疾奔而至,向城头放箭,箭如雨发,死死地压制住城墙上的守军。
  通西县没有护城河,眼看着宋军士兵越来越近,他们大吼一声,狠狠一槌砸在城墙,这一击重达万斤,城墙上立刻被砸开一个五尺宽的大洞,城砖皆粉碎,里面的泥沙倾泻而出。
  宋军士兵迅速后退,这是关键,否则很容易被坍塌的城墙掩埋,他们有经验,城墙破洞到坍塌会有一个极短的间隔时间,这个间隔时间就是他们撤离的唯一机会。
  宋军士兵瞬间后退到十几步外,就在这时,城墙再也撑不住,轰然坍塌了,顿时尘土飞扬,弥漫成雾,宋军士兵再继续后退奔跑,一口气跑出数十步外才慢慢停下来。
  待尘烟散尽,露出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城墙已经完全塌了,唐骞说得一点没错,一个洞的撞出引发了连锁效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段跟着一段,足足坍塌了两里,上千名西夏士兵被坍塌的城墙掩埋。
  刘琼拔出战刀大喊:“跟我杀进去!”
  “杀啊——”
  三千骑兵一声大喊,如洪水一般杀向城墙缺口,汹涌冲进了城内。
  远处的七千骑兵也发动了,在杨再兴的率领下向北城墙杀来。
  ……
  二月初三,曹保宗的五万大军抵达了陇西县,在距离陇西县城三里外扎下了大营,曹保宗这一次信心十足,以他的情报,陇西县城内的守军只有五六千人,他的兵力足以碾压城内宋军,何况他还携带了数量庞大的重型攻城武器。
  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曹保宗沿着城墙走了一圈,看得出城头的守军不多,全部加起来不过五千人左右,完全符合他的意料。
  新任副将拓跋承庆建议道:“大将军,对方军队人数不足,不如发挥我们兵力强大的优势,同时攻打东城和北城,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压垮对方!”
  曹保宗点点头,这个建议说到他心坎上,他也是这个想法,全力攻城,尽快夺取陇西县,然后据陇西县迎战陈庆的主力,同时派军偷袭成纪县,趁敌军慌乱撤军之时,再大举进攻,一举击败敌军主力!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投入攻城战。
  “传令三军好好休息,做好伙食供应,攻下城池后,每人奖赏五两白银。”
  说到这,曹保宗回头问道:“投石机需要多少时间装配好?”
  一名将领连忙抱拳道:“回禀大将军,三十架重型投石机,今晚可以全部装配完成!”
  曹保宗欣然道:“明天早上先用投石机攻击对方城头,再大举进攻!”
  ……
  当天晚上,西夏军大营内灯火通明,数百名工匠在装配投石机,他们从下午开始,进展非常迅速,天黑时就已经装配好一半,到明天天亮时,应该全部可以装配完成。
  同时,工匠们还要给三百架攻城梯更换横档,至少前三根都要换成铁棍,防止被宋军斩断,西夏军在攻打甘泉堡时吃过大亏,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
  西夏军的投石机是一种大型投石机,比较原始,需要五十名士兵同时拉拽,可以将五十斤的石块抛到两百五十步外,正因为比较原始,才比较容易装配。
  与此同时,在陇西县城内,谢长治带领二十名工匠正在调制两架千步炮,除了千步炮外,宋军还有二十架中型投石机,安装在北面和东面城头上,可将二十斤重的火药桶抛出到两百步外。
  双方都在积极备战,大战的序幕即将拉开。
  ……
  “咚!咚!咚!”
  天色刚亮,巨大战鼓便在大营内敲响了。
  留一万军队守营,四万西夏大军迅速集结,曹保宗头戴金盔,身披银甲,手执长枪,显得威风凛凛。
  他纵马在四万大军面前疾奔,挥舞长剑高喊:“英勇的西夏战士们,今天就是彪彰战功之时,让宋军在我们强大的兵力面前瑟瑟发抖吧!此战,我们必胜!”
  “必胜!必胜!”数万西夏士兵高声大喊,喊声直冲云霄。
  “出发!”
  曹保宗一声大喊,四万大军出发了,浩浩荡荡夹杂着三十部大型投石机。


第四百六十一章 双战
  西夏大军开辟了两个战场,一个北战场,一个东战场,北战场由副将拓跋承庆负责,而东战场则由统兵夏连负责,而主将曹保宗决定战争进度,他不叫停,战争决不能停止。
  当然,曹保宗信心高涨,他相信今天的午饭一定会在城内解决。
  “投石机先上!”
  曹保宗一声令下,三十架大型投石机开始缓缓向前推进……
  城头上安排八千军队,北城头和东城头各四千人,刘璀和牛皋各负责北城和东城,高定则率两千士兵负责支援。
  宋军同时在西城头和南城头各埋伏了五千人,等待命令出击,李慕清、王伦、陈大宇、苏平等一批展露头角的将领也将各自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在城下还各部署了五千弩手,他们紧靠城墙站立,等待命令开始部署反击。
  另外,还有六千名后勤民夫负责两座城头物资运输,以及伤兵搬运抢救。
  宋军也已同样准备就绪,将尽全力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这一次宋军不需战俘,他们将从肉体上彻底消灭敌军。
  陈庆站在北城和东城相接的角楼上,角楼用大石砌成,非常坚固,可以抗击大石的撞击,这里也是整个宋军的指挥中枢。
  陈庆望着敌军投石机缓缓上前,他经验丰富,一眼便看出敌军投石机投掷能力不够,属于大型投石机,一般是投掷五六十斤的重物,距离城墙在两百五十步左右。
  两百五十步,普通神臂弩就能射穿敌军盔甲,在大型投石机方面,西夏人显然不如金兵。
  “传我的命令,北城和东城各部署一千只神臂弩士兵打击敌军投石机!”
  两千神臂弩军上了北城和东城,他们举弩等待着投石机上前……
  北城外的十五架投石机率先就位,他们同样也准备了挡板,防止宋军的弓弩射击。
  投石机还没有准备就绪,天空中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紧接着一千支弩箭从天而降,如雨点一般射向投石机,数十名西夏士兵躲闪不及,被乱箭当场射杀,其中两架投石的皮带被射断裂,投石机轰然坍塌了。
  “准备抛射!”
  仓促之下,十三架投石机开始向城头发射,第一轮全部是五十斤的大石,五十斤的火油球还没有准备好。
  十几块大石腾空而起,向城头呼啸射去,城头士兵大喊一声,纷纷蹲下,‘轰!’一声巨响,一块巨石砸中城垛,继而高高弹起,越过城头,向城下飞去。
  而另一块巨石则砸中了一架城头上的投石机,投石机被砸得粉碎,木块四溅。
  投射的角度实在太小,巨石要正好落在城头上很不容易,十三块巨石,只有四块巨石砸中城头,其余九块巨石要么力道不够砸中城墙,要么力道太猛,飞过了城头,向城内飞去。
  东城更弱一点,只剩下九架投石机,九块巨石全部投射失败,没有一块巨石砸中城头。
  曹保宗心中恼火,大喊道:“换火油球!”
  他话音刚落,天空中忽然出现两团巨火,俨如天女散花一般在天空散开,这是宋军的火泥球,由千步炮发射出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打击面广,在半空散开,一团燃烧的火泥分散成几百朵燃烧的小火球,铺散着投向投石机阵地,士兵们吓得纷纷躲闪,仿佛天降冰雹,噼噼啪啪落地,落在投石机上,火苗四处燃烧,浓烟滚滚,极大阻碍了西夏军的行动。
  曹保宗恼羞成怒,他原本想用投石机打击宋军的士气,却没想到宋军的火油武器如此犀利,反而影响了自己军队的士气。
  他挥剑大喝道:“攻城大军出击!”
  “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了,四万大军扛着三百架重型攻城梯向北城和东城同时进攻了。
  第一天便大举攻城,这是宋军经历无数次攻城战中从未有过的,也是对宋军极为严峻的考验,对方的战术非常清晰明确,就是要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压垮守城士兵。
  如果陈庆的主力没有及时赶到,这个战术非常正确,仅凭城内的几千宋军,他们或许能一次次打败敌军的小规模进攻,但也承受不住敌军数万大军的同时进攻。
  其实这也是西夏军队的传统,擅长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宋军的城堡。
  但曹保宗做梦也想不到城内竟然会有两万八千人,陈庆本人就在城中,按照他得到的确切情报,陈庆要明天才从成纪县率领大军出发。
  一个错误的情报将使西夏军陷入彻底的噩梦之中。
  陈庆冷静地望着西夏大军的进攻,喝令道:“投石机发射!”
  城头上的投石机纷纷扬臂甩出,将八斤重的火药桶投向奔来人群中,与此同时城头上乱箭齐发,雨点般的射向奔涌而来的敌军。
  火药桶都是双层结构,落地不会碎裂,每只火药桶内有数百颗淬毒的铁钉,这也是大宋火器的特点,火器本身威力并不大,全靠里面迸射出的毒蒺藜和毒钉射杀敌军。
  “轰!轰!轰!”
  一只只火药桶在人群中燃爆,冲击力不大,只有附近的几名士兵被炸死炸伤,但它迸射出的数百淬毒铁钉却威力巨大,方圆几丈内的数十人,都无一幸免,纷纷被铁钉射中。
  但刚开始并不会影响士兵,只是一点皮肉小伤,士兵们抹去脸上和腿上的鲜血,继续奔跑,要到一刻钟后才会毒性发作。
  箭矢射入人群,不断有士兵中箭倒下,但比起黑压压的四万进攻大军,这点伤亡算不上什么。
  “进攻!进攻!”
  曹保宗望着波涛汹涌的大军冲向城墙,他激动得难以自抑,亲自抄起鼓槌敲响了催战大鼓,一百面大鼓同时敲响。
  “咚!咚!咚!咚!”
  鼓声惊天动地,西夏军士气如虹,距离城墙越来越近,一只只火药桶还在人群中爆炸,没有半点影响到对方进攻士气。
  陈庆冷静地望着两边汹涌杀来的大军,下令道:“城头各增加到七千人,上布衣军!”
  所谓布衣军就是宋军,只不过为了迷惑西夏军,宋军在铠甲外面套一件布衣,看起来就像城内的民夫,所以叫做布衣军。
  四千布衣军接到命令,迅速向北城和东城奔去。
  这时,一架架攻城梯挂上城头,西夏士兵蜂拥冲上去,巨石和滚木劈头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