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32章

封侯-第232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意见不合,一直在争论,这次出兵前夕,两人终于摊牌翻脸了,尚东延态度明确,你若要一意孤行,那我留守不去,最后兵败与我无关。
  ……
  西夏军五万大军次日穿过了黄河冰面,浩浩荡荡向南杀去,他们各种粮草辎重已经事先全部运送南下,比如攻城武器和运输大车就囤放在通西县。
  他们将轻兵赶到通西县休整两天,然后再携带着辎重队伍南下,这样就能大量行军节省时间。
  在某种意义上说,曹保宗的办法并没有错,步步为营,很好地吸取了上一次孤军深入的教训。
  但也正如陈庆所说,这种步步为营适合大兵团作战,比如完颜兀术攻打大散关,他就是用这种步步为营的办法,最后成功夺取了大散关。
  而曹保宗只有五万军队,和宋军相比,他的兵力并不占优势,他无法用重兵来保护沿途军城,用中等兵力来施行大兵团作战,就有一种用小马来拉大车的不切实际。
  曹保宗吸取教训是不错,但他的方向错了,他就不应该攻打陇西县,而是应该攻打秦州,占领甘泉堡、鸡川县或者清水县为后勤重地,打通兴庆府—保川县—甘泉堡这条重要的战略通道,兵指成纪县,那时陈庆就很被动了,他就不得不暂时放弃陇西县,力保秦州不失。
  但曹保宗却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依旧坚持自己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他认为上次是自己策略错了,不该孤军深入,所以这次改为步步为营。
  所以陈庆说他纸上谈兵,就是这个缘故。
  不过就算曹保宗水平稍微逊,陈庆也不敢掉以轻心,他派出二十支斥候队,严密监视敌军行踪。
  在秦州和巩州交界处有一座延绵数十里的山岗,呈南北走向,这座山岗就叫赤铁岭,赤铁矿就产在秦州这边,两万两千西夏战俘矿工也归给子女后管理。
  此时,矿山上暂时停止了开采,两万两千西夏军战俘转移到成纪县战俘营,被集中起来筑路伐木。
  这天中午,在渭河北岸官道以北约五十里处,这里也是赤铁岭最北面,一支二十人的宋军斥候队正在山林内休息,在一株最高的大松树上,一名斥候哨兵正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情况。
  一名士兵很轻松地点燃一块蜂窝煤,用树枝夹进石头垒成的简体炉灶内,士兵将一只装满泉水的锅放在灶台上。
  这是陈庆下达的命令,所有斥候都必须用热水泡饼,这虽然是个小细节,但极其重要,陈庆做过斥候,他知道斥候最大的挑战就是肠胃疾病,这也和他们长期吃生冷的水和食物有关系,斥候的食物是干饼和腌肉,一般用山泉水泡着吃,泡不开不说,水还不干净,很多士兵都得了慢性肠炎,总是处于肚子疼痛状态,严重影响到战斗力。
  但如果用木材,有火点,加上烟大,容易暴露目标,而用无烟煤制成的蜂窝煤饼就解决了暴露目标的问题,方便快捷、发热量大,一块煤饼可以烧开两锅热水,用开水泡开干饼和腌肉,加上油脂和各种调料,就能吃上一顿不错的午饭,对改善士兵的肠胃有很大的好处。
  士兵们正有说有笑吃饭,大树上的哨兵忽然低声喊道:“林都头,有敌情!”


第四百五十八章 猎探
  宋军的斥候都头叫林滔,二十五六岁左右,京兆府终南县人,从军前是终南山猎人,做了三年斥候,经验比较丰富了。
  他连忙走到树林边,向远处望去,只见远处小路上来了一支十余人的西夏军骑兵,应该是探子骑兵。
  他们速度不快,居然从小路上下来,直接向他们这个方向走来,估计也是想来松林内休息吃午饭。
  林滔紧急喝令道:“敌军来了,大家赶紧收拾!”
  众人迅速收拾,消灭一切痕迹。
  林滔对一名手下令道:“王进,你率五名弟兄绕下去,截断他们的退路,其他弟兄跟我去埋伏!”
  叫做王进的斥候带着另外五名斥候从另一条路绕了下去。
  林滔则带着十几名手下迅速消失在松林深处,准备干掉这支敌军探子。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o m……
  这就是他们的任务,消灭敌军南下的探子,保证宋军主力不被敌军探子发现。
  十几名西夏探子将马匹栓在大树上,一起走到林中空地,正好是刚才宋军斥候休息的地方。
  只是宋朝斥候十分专业,所有痕迹都收拾干净,就连垒灶的石块也远远扔掉了,如果说还有无法抹去的痕迹,那就是空气里还有他们干饼腌肉的气味。
  当然,山下有农田,也可能是农民在这里休息吃午饭,十几名西夏探子显然没有嗅到空气中异味,他们也在到处找石块和树枝,准备点燃篝火烤肉。
  林滔已经在百步看清楚了,一共有十三名西夏探子,二十匹战马拴在边缘的两棵松树上,多出来的战马是用来驮运粮食等物品。
  林滔招来两名手下,指指战马,低声吩咐他们几句,两名手下点点头,小心翼翼绕去敌军战马处。
  这时,林滔和他的手下也是十三人,十三人对十三人,关键就是要用军弩先射杀大半敌军,才能形成人数占优的局面。
  十三名宋军斥候弯腰疾奔,从一棵大树躲到另一棵大树,渐渐向敌军包抄逼近,已经到距离对方约三十步外,他们每人躲在一棵松树背后,举起了军弩,各自瞄准了一名敌军士兵。
  两名士兵躲在大树背后迅速解开了二十匹战马缰绳,牵着战马向树林深处走出。
  刚走两步便被发现了,几名西夏士兵大喊怒吼起来,“抓住他们,有人偷马!”
  林滔大喝一声,“射箭!”
  宋军斥候同时举弩射击,空地上的西夏士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瞬间被射倒七人,皆被射中了咽喉、面门等要害。
  剩下六名西夏探子见势不妙,转身便逃,宋军在后面追赶,举弩又射杀三人,最后三人连滚带爬向山下狂奔,但刚奔下山,却被埋伏在路边的五名宋军斥候伏击射杀。
  十三名西夏探子悉数被杀,一个都没有逃掉。
  林滔从为首探子首领身上搜出一份地图,从地图上看到了他们的巡哨路线,目标正是渭河北岸的官道。
  “都头,我们有四十匹战马了!”几名士兵笑道。
  “少废话,赶紧收拾尸体,准备出发!”
  宋军士兵焚烧并掩埋的尸体,每人两匹战马,继续向北寻找西夏军斥候。
  ……
  陈庆率领两万大军昼夜行军,终于抵达了陇西县,他们也是轻装行军,大量辎重早已在去年底就提前运到了陇西县,而从狄道运送粮食,整个冬天都没有停止,一直利用三千头骆驼队运送粮食,几乎把狄道县的存粮全部运到了陇西。
  而从河州以及临洮府撤退的五千宋军也比陈庆大军早两天抵达了陇西县,加上陇西县内的三千驻军,此时陇西县的宋军已达两万八千人。
  另外,呼延通和知州王淮一起征集了一万名后勤民团,这里面还有两千名身强力壮的年轻妇人,她们主要负责做饭和照顾伤兵。
  陈庆顾不上休息,立刻登上县城视察防御准备,这是他特地叮嘱过呼延通,必须全面检查,寻找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防御漏洞。
  敌人很快就要杀来了,他们可没有这么多时间临时补救。
  “城门都关闭了吧!”
  “前天就关闭了,不再允许人进出,另外,城内的鸽信、鹰信全部都停止了,所有的信鸽和信鹰都由军队统一管控,只有再出现信鸽,我们就会立刻抓捕,另外,所有西夏人都被临时软禁,就算他们中间有探子,也无法再通风报信。”
  陈庆知道陇西县的西夏探子已经被内卫营拔掉了,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新探子,不过呼延通的考虑周全还是让他十分赞赏。
  而且城头上的安排也很好,城头很宽,足有两丈,三辆牛车可以在城头并肩行驶,每隔三十步就有防火的泥沙和铁铲,另外还有专门的大木箱,木箱内是放置火油和火药桶的地方。
  视线能看到的地方都很不错,陈庆更关心视线看不到的地方。
  “说说城墙吧!有没有彻底检查过?”陈庆笑问道。
  呼延通连忙道:“回禀都统,城墙里里外外都检查过了,换掉了五百七十七块已损毁的城砖,护城吊桥和城门都全部换成新的,但护城河结冰了,无法排干水,没有挖深,不过本身就很深,有一丈五深,宽两丈。”
  陈庆点点头,他探头向城内看了看,城内靠城墙的房屋都已经拆除了,也留出了百步左右的隔离区,不过靠南城墙和西城墙的房屋没有拆。
  陈庆指着南面和西面城墙问道:“是因为敌军无法从西面和南面进攻的缘故吗?”
  呼延通连忙解释道:“西城外有几个大水塘,还有不少民房,投石机没办法靠近,南城墙附近都是军营,卑职把帐篷一拆除,隔离空地就出来了。”
  “我们的投石机也要尽快安装好!”
  “已经在紧锣密鼓安装了,保证两天内能安装好,两架千步炮已经好了,明天会竖起来。”
  呼延通的各种防御措施,陈庆还是比较满意,他笑道:“我们去看看水门!”
  众人转身向南城墙走去,水门也是一个薄弱环节,陈庆比较重视。
  就在这时,一只鸽子忽然从一片民居中飞起,展翅向城墙这边飞来,呼延通的脸色顿时黑了,刚刚才信誓旦旦不会有鸽信,结果就出现一只。
  “给我射下它!射下它!”呼延通大喊。
  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向鸽子射去,鸽子却一掉头向西面飞去,箭矢都射空。
  陈庆从亲兵手中取过自己的弓箭,他知道鸽子会在空中盘旋两圈才会飞走,一定还会回来。
  果然,鸽子绕了一个大圈,又向北面飞来。
  “所有人停止射箭!”陈庆大喊一声。
  士兵们纷纷放松了弓弦,没有了弓箭的阻拦,鸽信振翅向城外飞去,就在鸽子准备飞越城墙的一瞬间,陈庆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出,一箭射穿了鸽子的胸脯,鸽子从天空落下,正好落在城头上。
  有士兵捡起鸽子送来,陈庆看一看,果然是一只信鸽,脚上还有环,但没有拴信筒。
  “呼延将军,立刻堵住这个漏洞!”
  呼延通气得满脸通红,大吼道:“给我搜,是谁家的鸽子?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第四百五十九章 补牢
  南大街上的一家店铺被上百士兵包围了,士兵们冲了进去,不多时便将掌柜和几名伙计押了出来,几名士兵抬出一只大笼子,里面还有五六只鸽子。
  掌柜被士兵按在地上反绑起来,吓得他面如土色,面朝下大声哭喊道:“我没有放鸽子,我只是喂食,不小心被它跑掉了!”
  这时,呼延通带着士兵匆匆赶来,他恨得咬牙切齿,冲上前对掌柜狠狠踢了两脚。
  “我怎么交代的,所有鸽子必须上交监管,你还敢私藏!”
  掌柜如杀猪般嚎叫,“小人不敢了!不敢了!饶命啊!”
  呼延通指着他厉声道:“我怀疑你是西夏探子,给我彻底搜!”
  陈庆缓缓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掌柜和几名伙计,都吓得面如土色,眼睛里只有害怕而没有惊慌,直觉应该不是西夏探子,不过他也没有干涉,而是旁观呼延通的处理。
  不多时,为首都头出来禀报,“启禀呼延将军,没有发现可疑之物,就是一家普通的杂货铺。”
  这时,陈庆却看出有点不对了,杂货铺利润很低,一般都是夫妻店,这家怎么会有三个伙计,还有,杂货铺养信鸽做什么?而且仅仅只是喂食,鸽子怎么会跑掉?鸽笼上明明有喂食口嘛!
  “呼延将军!”陈庆喊了一声。
  呼延通连忙上前行礼,“请都统吩咐!”
  “派人去通知内卫士兵过来!”
  内卫营在陇西县也有一百人,由副指挥使程登带队驻扎。
  还不等呼延通派人,程登就率领一百手下跑了过来,他上前单膝跪下行一礼,“卑职参见都统!”
  陈庆缓缓道:“这家店铺有点可疑,杂货铺居然用三个伙计,还养信鸽,你们是内卫军,由你们来搜查,每个角落都不准放过!”
  “卑职遵令!”
  程登一挥手,带着数十名士兵进店铺了,其余士兵则在外围检查。
  掌柜还在嚎叫,但他眼睛里却闪过一丝惊慌,被陈庆敏锐地捕捉到了。
  陈庆心中更加怀疑,他向两边店铺看了看,左边是一家布匹店,右边是一家小吃店,但关着门。
  一般而言,正面大街来来往往行人多,如果有问题容易被发现,两边店铺肯定不会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肯定是在背后。
  陈庆对一名内卫都头道:“你率十几名弟兄去查看他后面的邻居。”
  “遵令!”都头带着二十名士兵飞奔而去。
  掌柜的眼睛里惊慌更加明显,甚至几名伙计也开始变得不太正常,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眼中的不安。
  很快,程登就有发现了,后院柴房内有一个地道,通往隔壁房子,而是隔壁房子是一座普通民房,常年无人居住。
  程登带着一叠文书快步走来,后面士兵则抱着一捆捆的兵器。
  “启禀都统,这是在隔壁发现的,这家杂货铺竟然是伪齐在陇西县的情报点。”
  居然是伪齐的情报点,真的有趣了,陈庆向掌柜望去,掌柜吓得瘫倒在地,一声都不敢吭了。
  内卫士兵将掌柜和伙计都带走了,并查封了店铺。
  呼延通满脸羞愧走上前,“要不是都统警惕,又险些让他们漏网了。”
  “这是他们自己暴露了,这个时候放鸽子显然是传递情报!”
  “可是……信鸽并没有携带情报啊!”
  陈庆淡淡一笑,“有的时候不需要带什么情报,信鸽本身就是情报,比如这只信鸽和别的鸽信不一样,对方看到这只信鸽,就知道陈庆在陇西县。
  再比如鸽子脚上那个环,说不定就是事先约好的凭据,看见这个环,就知道陈庆率主力在陇西县,总之,这只鸽子绝不是意外逃走,而是有目的的放出。”
  “卑职明白了,卑职要再次搜查全城,绝不会允许一只信鸽或者一只信鹰漏网!”
  陈庆点点头道:“我率领大军在陇西的情报至关重要,如果被曹保宗得知,他很可能就率领主力去攻打成纪县,那时我们就被动了,所以无论如何不允许有任何漏网之鱼,包括信鸽和西夏人。”
  呼延通躬身行礼,“卑职遵令!”
  对外传递消息的办法很有很多,不一定完全依赖信鸽和信鹰,比如夜里向天空射三支火药箭,也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这就要求把所有西夏人都控制起来。
  这一次呼延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挨家挨户搜查,另一方面出重金悬赏,‘举报藏匿信鸽或者信鹰者,赏钱三百贯,举报没有被集中隔离的西夏人,赏钱五百贯。’
  ……
  曹保宗并不知道陈庆已经率军进入陇西县的情报,他还以为陈庆是二月初五大军出发,他最好能赶在陈庆大军到来之前,攻下陇西县,夺回十万斤粗银,以及切断宋军和临洮、河州的联系。
  所以曹保宗心急如焚,原定在通西县大军休整两天,结果只休整了半天就要求出发了,五万大军带着辎重车队浩浩荡荡向一百三十里外的陇西县进发。
  辎重主要是投石机、攻城梯之类的攻城武器,而粮食不急,南面八十里外的新庆城内就有五万石粮食,足以支撑大军两个月。
  就在西夏五万大军刚刚南下,隐藏在通西城附近的宋军斥候林滔立刻派几名手下向东面疾奔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