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98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98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宠连声说:“没,没……”
  杜畿不做停留,大手一挥,队伍启程开拔,顺着段煨大营直穿而过。潼关的大门重新关闭,张宠、张苞一直悬着的心稍稍平稳下来,只是有些感慨。世道变了,现在护送一个传诏天使就用好几千人吗?人家唐僧还是御弟呢,去西边旅游才骑着一匹马,带着一个担挑的和一对“猪猴”。好吧,张宠、张苞其实也不知道唐僧是个什么玩意。
  离开华阴三十多里,杜畿迎面便遇到了陈冉。原本名义上护送杜畿的那一个旅被陈冉全部留了下来,派出一个骑兵团随他一起前往长安。此地距离长安差不多还有一二百里,陈冉拜托杜畿,要快,要快,一定要快!虽然杜畿对于这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汉正军师长很有意见,居然敢把自己扣在潼关好几天,但是此刻形势紧迫,也不容多耽搁,带上骑兵团直奔长安。陈冉手里现在有了一个满编步兵旅,两个骑兵团,一声令下,掉头朝华阴而去。
第161章 陈冉张辽取华阴
  ……………………………………
  张宠、张苞兄弟领着一干将领正在大营里喝酒,但是各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酒喝的也没啥滋味。到了此时此刻,人心已经难以安稳,谁都想打一下小算盘,也不知道自家将军能从盖府君哪里求来什么妙计。
  有的人想让段煨赴京请罪,这样自己就还是大汉官军;有的人想让段煨投靠皇甫嵩,这样能离家乡近一些;还有的人想着干脆鼓动段煨占据京兆,也过过土皇帝的瘾,但是另有一些人对这个愚蠢的想法很是不屑,只要皇甫嵩回军,与朝廷一起夹击京兆,只怕分分钟就能搞死段煨。
  忽然,有传令兵回报,长安方向发现汉正军大队人马,正朝大营而来。张宠、张苞一边带人朝后营集合,一边还纳闷地想:天使不是已经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因为汉正军的军旗都是上红下黑,中间闪金光,虽然张宠他们与潼关守军对峙扎营好久,也还是分不清谁是谁。但是,领兵的将领总是能分辨的,此刻来的不是刚才过去的天使,而是一员更年轻的将军。
  “奉汉正军军部令,接管改编华阴守军,各位将官,请予以配合。”
  张宠、张苞兄弟和一干将领都惊呆了,天使才过去不久,说是要传诏给自家将军,怎么转脸就又来个传令的?还要接管改编自己的部队!自家将军把部队交给自己兄弟掌管,哪能拱手送人呀?
  “你们是汉正军,我们是……是……西凉边军,你们管不着我们。”
  急切之间,张宠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说自己是董卓的部队?那等于找死。说自己是牛辅的军队?牛辅已经死过了。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被他们这些人捧为将军的段煨,此刻似乎有点拿不出手,所以,张宠也不敢说自己是段煨的部队,只好说是西凉边军。
  陈冉冷峻地问道:“你敢违抗军令?”
  张宠回道:“卑职不敢!但是我们是西凉边军,怎么能奉你们汉正军的将令?”
  “汉正军也好,西凉边军也罢,都是我们大汉的军队,不是谁家的家丁、仆役!我只说一遍,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平时陈冉是特稳重且厚道的一个人,此刻却有些咄咄逼人的气势,因为他心里一直担忧王闹闹,没功夫跟这些人废话。一边说,一边催马向前,目光注视着对面的阵势,逐一从那些将官脸上扫过。
  “少在这里胡吹大气,不听令就是不听令!爷爷们阵上厮杀的时候,你还吃奶呢!看爷爷来教训你!”
  张苞一边催马,一边叫骂,迎着陈冉杀了过来,张宠想要阻止他却已经来不及。
  陈冉眼光森寒,一夹马腹,迎向张苞,来到近前之时,举枪挑开了张苞劈来的长刀。随即两马错蹬,陈冉拿铁枪当棍使,看也不看,以左手为支点,右手推枪尾,向后扫出一枪。
  也不算张苞胡吹大气,手下还是有点本事的,听声辨位,知道铁枪袭来,顾不得回身,抬刀遮挡。可惜他搞不明白,陈冉年纪轻轻的,哪来那么大劲啊?
  陈冉曾经可是把拼斗中的赵云、典韦砸开过,此刻时机抓的准,双手持枪,犹如划桨一般,而张苞只是单手抬刀,自然比拼不过。虽然马向前驰,卸去了不少力道,但张苞还是被砸的身形在马上晃了几晃,只觉得喉头发甜,几欲吐出血来。
  两招一过,张苞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年轻将军的对手,立刻生出退却之心。仗打的多了,要是每回都倔犟着死战不退,能活的长久么?别看刚才张苞骂的挺凶,此刻跑起来一点不带犹豫的,马打盘旋,就想绕个圈,返回本阵。
  可惜陈冉不会留给他机会,因为陈冉拖延不起时间。调转马头,向着张苞截杀过去,众人只看到一道白光,然后张苞便跌落下马,挣扎了几下,就此寂然不动。
  陈冉催马,缓步来到阵前,高声喝问:“你们都是军人,连服从命令都不懂吗?”
  对面众将闻言,纷纷低下头,张宠还有些犹豫不决,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又有传令兵着急忙慌地跑来回报,说是潼关张文远已经出关,将前营围了起来,奉命接管,凡是胆敢违抗的都被杀了。
  张宠他们和张辽对望的时间长,倒是知道这个潼关守将的名字。张宠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对面的陈冉勾着自己整军集合,又打上一架,给张辽留下足够的时间出关、围营,他们这是早有预谋啊!然而此刻已经被人家包围,落入毂中,今天要是不遵这个汉正军的军令,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也别管对不对得起段煨,对不对得起张苞,被接管与打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张宠连忙率众下马,服拜于地。便在此时,张辽已率军从前营赶了过来。张宠把人都带到后营去了,前营连个能做主管事的人都没有,张辽一下子带出两个旅,比陈冉的人还多,直接从前营策马而来,半路遇到想多嘴问问的都杀了,能不快么?
  陈冉与张辽汇合,也不多话客套,直接说:“这边交给你,我去接应师长。”
  张辽说道:“好,放心去吧。我把这边安稳好之后,即刻发兵去接应你们。”
  “不要!”
  假如这仗打的,需要张辽接应,说明王闹闹和陈冉肯定失败了,再往后会发生啥事也不可预知。
  陈冉又说:“你的任务就是守好潼关。死,也必须死在潼关!假如我与师长不能顺利回来,你立刻派人回京,上报军情,请校长定夺。”
  虽然同为旅长,但是陈冉可是当过旅督的人,平时严于律己,教训起人来更有一股威势,就是王闹闹很多时候也要看着陈冉的脸色行事。加之平时督军练兵的事情也都是陈冉在负责,所以张辽服气陈冉甚至多过于服气王闹闹。
  此刻陈冉说出来的话,在张辽听来,就是命令。立刻敬礼,回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此间事了,陈冉一拨马头,高喊了一声:“骑兵旅,跟我走!”片刻不停地向长安奔去。其实不足一旅,只是两个团而已,但是威势在陈冉的带动下,绝不次于一旅,乃至一师。
  守好潼关就是守御京师,就是保护好了陛下。望着绝尘而去的陈冉,张辽好像忽然明白,为什么王闹闹、陈冉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年纪轻轻的,却能领兵率军,征战一方。他们凡事以陛下为念,陛下也对他们信赖无疑;他们凡事以兄弟为念,兄弟也对他们信赖无疑。张辽不知道有个词叫“凝聚力”,但是对于这种感觉很清晰,他有些嫉妒,又有些庆幸,暗想:“嗯……陛下也拿俺当兄弟,还踹过俺的屁股。”
  …………
  长安,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虽然光武帝建都洛阳,将长安改称西京,但是历代皇帝常常前来长安祭祀宗庙。及至末年,汉室衰微,也无力顾及修缮,长安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盖勋府邸正在设宴,参与宴席的只有一主一宾两个人。主位上坐的自然就是盖勋,年约五旬,须发花白,面目中尽显老态。宾客正是段煨段忠明,四十多岁,虽然脸上略有风霜之色,却掩不住一股雄浑气息。
  只听段煨出声询问:“依府君来看,煨只有投向朝廷一途?”
  盖勋反驳道:“此言差矣,何叫投向朝廷?段忠明原本就是朝廷的中郎将,所率之军也是朝廷边军,怎会有投向一说?”
  段煨哀叹一声,说道:“话虽如此,可是我的处境,府君又不是不知道。董卓已被定为国贼,原本他手下五中郎将,至今已横死三人,就是连他们的手下也多有屠戮。如今杨定已投效皇甫将军,而我……”
  不等段煨说完,忽然有人从外边走进来,插言说道:“胡轸是被赵老二戳死的,因为这家伙嗷嗷叫着要冲进洛阳,杀了陛下,为董卓报仇。而董越是被牛辅给弄死的,因为牛辅想吞并他的部队,壮大自己。至于牛辅嘛,是被他自己的心腹手下胡赤儿给弄死的,因为胡赤儿不仅图财害命,还想靠着牛辅的脑袋加官进爵。段将军,你说他们三个是死的冤呢,还是死的可笑?”
  说话这个人竟然穿着一身汉正军军装,说明盖勋不可信,已经与此人有了勾连。段煨心生警觉,脑袋飞快地旋转着,但是面上依旧镇定。倒并非他有多少大将之风,而是有底气,有资本。
  此次前来长安,段煨足足带有三千精锐,当初董卓拼命往洛阳赶,抢先占据京师之时,大概也就是带了这么多人。由此可见,段煨是多么珍惜自己的老命,而王闹闹与陈冉先前的设想也在此落空一环,段煨手下最为精锐的兵马并不在华阴,就在长安城里。
  段煨冷冷地问道:“不知阁下是何许人?”
  盖勋连忙笑呵呵地介绍着道:“忠明,这位便是陛下新立汉正军,第二师的师长……王闹闹!”
第162章 闹儿忽悠段忠明
  ……………………………………
  虽然军装就能说明身份,但是段煨仍旧暗自吃惊,原本以为眼前之人不过是王闹闹与盖勋勾连交通的信使,却想不到竟是王闹闹亲至长安,更加想不到的是,那个传说中的王闹闹竟然会如此年轻。
  王闹闹可不是来装牛叉的,启动自来熟模式,笑的像菊花一样,亲热地说道:“段将军,闹儿对您可是仰慕已久,久仰大名啊。早就想去拜会您了,可是军务缠身,一直不得空闲。今天能在盖府君这里相见,总算是让闹儿得偿所愿,也算是咱们兄弟的缘分到了。”
  让你得偿所愿,好收拾我么?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另外,你跟谁称兄道弟呢?就你这个岁数,给我当儿子,我都嫌你嫩!
  所以,王闹闹自以为可爱而不失热切的一番忽悠,完全没有得到段煨的好感,冷冷地说道:“王将军好胆色,竟敢单枪匹马来长安,某家佩服啊!”
  呃……王闹闹一愣神,有种热脸贴着冷屁股的“赶脚”,随即说道:“段将军有所不知,其实我这个人很胆小,半夜上茅房都得喊个人陪着。好在这长安也是咱们大汉的长安,不算别人的地方,加之闹儿对段将军仰慕心切,所以就来了。”
  “哦?这么说来,王将军上长安,也是有人陪着,以壮胆色喽?”
  “对呀!”
  段煨暗忖:到底是毛嫩,两句话就能套出你的底儿,到时候再想法怎么收拾你。哪曾想,王闹闹接下来的话,差点让段煨闪着脑袋瓤儿。
  “我敢来长安,不就是因为有段将军陪着,给我壮胆儿嘛!”
  段煨哭笑不得,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啊,想不到能得王将军信重至斯,段某深感荣幸啊!”
  王闹闹忽然一脸真诚地说:“我信……我信段都护为国戍边,远赴西域,兢兢业业几十年,大小征战无数场;我信段君侯平西羌,灭东羌,与敌厮杀两百次,至死不忘报国心;我信段家一门忠烈,历代功勋;我信将军志向高洁,心怀忠贞!”
  王闹闹所说的“段都护”便是段会宗,曾经两任西域都护,四度出使乌孙,多次平定叛乱,甚至代表朝廷敉平乌孙,册立其君。而“段君侯”则是段颎,段纪明,历任护羌校尉、并州刺史、破羌将军等职,先后与羌作战一两百次,以功封侯,与皇甫规、张奂并称“凉州三明”。
  段会宗属于前人先辈,早已谢世,此时说来只有一片追思,而段颎虽然也已死了十多年了,但是对段煨可谓影响颇深。别看两人相差几十岁,但是属于同族兄弟,都是明字辈。起初段煨能够步入仕途,未必会有段颎的刻意拂照,但是后来段颎入朝,依附宦官,阳球收拾王甫的时候,受到牵连,在狱中饮鸩而亡,整个段家都备受打压,段煨自然也不例外。就是因此,当董卓崛起,收服周边之时,段煨才无力相抗,半是被迫,半是无奈地成了董卓的部属。
  被王闹闹提起的人和事,难免使段煨一番感慨,半生不得志,忠臣难效忠。然而,段煨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几句马屁就能晕头么?所以,语气讥讽地问:“不知王将军从何处看出老夫志向高洁,心怀忠贞?”
  王闹闹“蛋定”地说道:“刚才段将军说我汉正军自出征以来,对西凉旧将多有屠戮,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真正被我汉正军剿灭的,只有牛辅所属,李傕一部。段将军可知为何?”
  段煨疑惑地说:“还请王将军明言。”
  王闹闹立刻气愤地拍着几案说道:“李傕不肯接受朝廷改编,企图返回西凉……倒也罢了。可是他临行之前,在安邑大肆劫掠,屠戮百姓!段将军,你说他李傕该不该杀?”
  “该杀!”
  段煨还没说话,盖勋却先咆哮起来,吹胡子瞪眼地怒喝道:“这哪里还是朝廷命官?简直就是乱世恶贼!”
  董卓的部下都是个什么德行,段煨知道的最清楚,所以王闹闹有此一说,段煨倒是深信不疑。
  只听王闹闹又说:“然而段将军所作所为,世人有目共睹。军纪严明,从不欺压百姓,驻守华阴,使民屯田自救。”
  这也是实话,相比起“他们”,段煨的部队还算规规矩矩,当然了,“从不”这个词,可能有一点点夸大。既便如此,也足以使段煨自傲,终于开始觉得,王闹闹这个人儿虽然年轻,但是中肯厚道,说的都是大实话呀!
  “哎呀,王将军谬赞,煨也只是恪守本心罢了。”
  王闹闹自斟自饮了一杯,又胡吹大气地说:“不瞒段将军,此次离京,闹儿就想着,这个段忠明,名气这么大,到底有何本事?回头遇上了,非要试试他的手段不可!”
  段煨刚刚暖和一点的脸色立刻又冷下来,心里话说,方才觉得你娃还不错,转脸就想跟我炸毛是吧?
  “但是!”
  王闹闹看了看段煨,又看了看盖勋,神神秘秘地问:“两位知道陛下是怎么跟我说的吗?”
  盖勋此刻已经成了捧场的,闻言,立刻配合着问:“陛下如何说呀?”
  “陛下说……“
  王闹闹咳嗽一下,假装自己就是刘汉少似的,又道:“闹儿啊,段忠明是你的前辈,你自该向他学习。但是,你知道该向他学习什么吗?”
  段煨惊诧地问:“陛下也知道卑职了?”
  王闹闹想了想,回道:“应该知道吧,否则又怎么用将军来说教于我?”
  盖勋不客气地说:“唉,忠明休要插言,先听听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