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期紧,离不开呀。”
随即,夏侯惇又苦笑着说:“臣让河东的医者给瞧了瞧,说是眼珠迸坏了,没用了。”
可怜的惇惇,哥已经没让你领兵作战了,你的眼睛咋还是没保住呢?难道这个眼珠不是亲生的,注定不为你所用?这是现实的残酷,还是命运的捉弄?
刘汉少忍不住说道:“元让……兄弟,你受苦了!”
听刘汉少喊“兄弟”,夏侯惇心里暖暖的,所以也不再口称陛下,而是说道:“汉少,可不能这么说。俺一个粗俗鄙夫,能得您不弃,还让俺为国效力,这是俺的福分。”
眼睛都瞎了,连句怨言都没有,刘汉少眼圈一红,好像再也忽悠不下去了。正巧,曹操也忍不住走上前来,便拍着夏侯惇的胳膊,对曹操说道:“好兄弟,这才是咱们的好兄弟啊!”
曹操知道夏侯惇的眼睛受伤,但是伤后并未见过其人,刚才乍见,便觉内心疼痛,只不过刘汉少先走上前去,所以才克制住自己,置身于后。此时仰头端详着夏侯惇的眼罩,又见刘汉少眼圈泛红,也不知是应该心疼夏侯惇,还是应该替他高兴,只得感慨地连连点头。
“汉少,兄长,难得你们一起到此,俺陪你们看一看咱们的河渠吧。”
刘汉少与曹操收拾各自的心情,连声说“好。”
夏侯惇所修的这条河道在大河东岸,南边的起点便是采桑津,而北边的起点则在瀑布上游一两里处,全长近二十里。河道底部宽七丈,顶部宽十丈,挖出来的土石就堆在两侧,筑成河堤。只是河道东岸有些地方紧挨着山体,还要挖山开渠,所以河堤便与山体相连,更像是溜着山边修的一条路。
河道修的很规整,也很奢侈,因为不管是河底还是河堤,都用石板加水泥铺盖了起来。夏侯惇说,别看河岸上原本多为泥沙,但是越往下挖情况越复杂,有坚硬的岩石,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也有看着像岩石的,可是伸手一抓就碎了。如果不把河道全部铺起来,一旦放水通航,水流甚急,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把河道冲的凹凸不平,给行船带来隐患,甚至是又冲出瀑布,使河道彻底报废。
想想也是,上游河面那么宽阔,到了这里猛缩的就像个壶嘴,泥沙俱下,如果岩石不坚硬,又怎么抵挡千万年的冲刷?
刘汉少疑惑地问:“遇到酥软岩质还好说,要是遇到坚硬岩质,开凿起来很吃力吧?”
夏侯惇解释说:“各有各的麻烦,但是咱们也总有应对之法。赶上酥软之地,要先把它夯实,再铺设石板,赶上坚硬的地方就先放火烧,然后泼上凉水激一下,也就好挖了。”
这是“火爆法”,利用的是“热涨冷缩”的原理,战国时代,李冰父子修造都江堰的时候,就曾用过此法。
刘汉少冲着曹操挑起大拇哥,却是夸赞夏侯惇:“惇惇大才呀!”
夏侯惇“羞射”地说:“汉少可不敢这么说,这都是那些技术员的功劳,俺就会领着大家干活。”
“会领着他们干活还不算本事么?”
…………
沿着修好的河堤北进,河道中还有不少的人在干活。如今在大汉所有有俘虏干活的工地之中,夏侯惇这里是使用俘虏比例最高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就只是挖坑垒土,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之前发生过去卑叛乱之事,现在刘汉少来巡视工地,夏侯惇不知警醒,还让俘虏们照常干活,这使得许褚很是不满,向刘汉少身边增派来不少的燕云近卫。
夏侯惇也察觉到刘汉少身边护卫的变化,有些慌张地解释说:“陛下,为了明年开春能通航,是臣命他们继续干活的,因为秋季多雨水,难得这几日天气好……”
“没关系,没关系,就应该这样才对嘛。”
刘汉少安慰着说:“哥来,原本就是想看看大家平时怎么干活的,如果河道里的石板水泥是为了让哥看着漂亮才铺的,那和往山上刷绿漆搞绿化有啥区别?”
众人俱是听得一愣,往山上刷绿漆?这是哪个败家玩意想出来的主意,当皇帝是瞎呀还是傻?
刘汉少并没有解释,转而又问夏侯惇:“这些人干活都还卖力吧?平时好管理吗?”
“还行。反正又不用他们打仗死人,平时看守也不苛待他们,还教他们说倍精话,学汉简字。最近咱们不是又有了奖励办法吗?谁干的越多,谁吃的越好,所以有活他们都抢着干。就是……就……”
刘汉少好奇地问:“就是啥?”
夏侯惇“羞射”地说:“就是臣的俸禄太少了,想让他们吃好点,也没那么多的钱。”
刘汉少瞪大眼睛瞅着夏侯惇,就好像瞅着什么稀世罕种似的。敢情惇惇也是个贴钱干活的?
别看夏侯惇说的随意,他能用且敢用最多的俘虏,其实自有一番道理。首先,夏侯惇高大威猛,面目凶狠,对谁都会有一种震慑。可是了解了这个人之后,就会发现他其实是面恶心善,对待手底下的那些人颇多照顾,谁遇到困难了,送钱送物是常事;哪天干活太辛苦,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见着点荤腥;就算是普通俘虏,干活累了可能也喝过夏侯惇端来的水,生了病可能也得到过夏侯惇的看望。
并且,夏侯惇亲力亲为,还会撸起袖子和大家一起干活,挖最深的坑,搬最重的石头。尤其是眼睛受伤的时候,虽然没能自个儿把眼珠拽出来再塞嘴里吃掉,但是伤后没两天便又回到了工地上。
大家都劝他多休息几日,夏侯惇却说:“咱们这条河渠太重要了,早一日连通,就能早一日使凉并富裕起来,到那个时候,百姓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第431章 为曹孟德写的诗
……………………………………
俘虏营里最多的就是凉并的羌胡匈奴,听了夏侯惇的话,真是有人感动的哇哇乱哭,要说让他们拎上刀枪跟着夏侯惇一起去打仗拼命,也许他们还会有点怂,但是让他们跟着夏侯惇一起卖力干活,那绝对没说的。
夏侯惇可不会豪言壮语,讲大道理,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类最初的善意打动了所有人,也激励了所有人,这是属于夏侯惇的人格魅力,质朴、纯粹、踏实、肯干。一个泥腿子部长,可能没有那么多智计谋略,动辄便要指点江山,雄伟规划,但是他不顾劳苦,一点一滴的用心做事,使下边的人信服,也使刘汉少信重。
航道北口还设计有一道水闸,将来除了能够向过往船只收费之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到了冬季可以封闭航道,以免凌汛对航道造成破坏。之前夏侯惇就是从水闸那边匆匆赶来拜见刘汉少的,但是刘汉少已经不打算去看了,因为夏侯惇办事让人放心,并且当场宣布,将此航道命名为“惇惇航道”,通航之日,勒石刻功。
“汉少……嗯,这个……陛下,能不能把航道的名儿改改?微臣恐受之不起呀。”
面对夏侯惇的请求,刘汉少还没开始忽悠,怎知曹操抢先说道:“元让啊,惇惇乃是仁厚之意,而此河道,不仅能惠利凉并,更能连通司冀兖青诸州,使大河水道畅通,两岸得益匪浅,正是陛下仁厚善政之举,所以,此名恰如其分。”
哦……原来不止是为了夸俺,主意还是为了夸陛下啊,可为毛俺听着这个名儿,还是有点想尿呢?
既然小黑胖子乐意帮忙忽悠,刘汉少也不再多做解释,转而招呼云六妞和任红昌,前去欣赏瀑布。
能多看一眼就多看一眼吧,等到航道开通之后,要是再看瀑布,应该就没这么壮观了。也不知道将来后世之人会不会把哥骂成奇葩蠢蛋,居然毁了如此“刚烈的”奇观。不管了,反正哥要的是航道水运,将来你们要是想看瀑布,再把夏侯惇挖的那个坑填上好了。
由于激流澎拜,倾泻而下,所以瀑布这里狂涛怒吼,再加上两侧山峡回响,可以声传十数里。实际上,在采桑津就能听到瀑布的声响,整条航道都一直处在轰隆声中,说话都得大声一点,而且离瀑布越近声响越大,当真如万马奔腾,又如闷雷滚滚,使人禁不住心荡神摇,血脉偾张。
刘汉少拉着云六妞站在瀑布旁边的河堤上,远望上游宽阔的河面在此骤然变窄,浊浪翻滚,泥沙俱下,溅起的水沫像雾像雨不像风,但是被风一吹,随意飘洒,于汹涌之中又增添了几分柔情。
有人送上来油纸伞分予众人,典韦撑着,立于刘汉少身后。刘汉少转身接过纸伞,对典韦说道:“于私,你是哥的兄弟,于公,你只负责哥的安危,以后不要做这些服侍人的事情,会让哥显得很废物。”
转而,刘汉少又对身后众人说道:“诸君都是朝廷栋梁,也都有手有脚的,要是连把纸伞都撑不住,又如何撑起大汉江山哪?”
众人闻言羞愧,连忙从各自的随员手中接过纸伞,只有曹操大声赞道:“陛下悯下,于细微之处可见,我等应向陛下好好学习,天天将百姓疾苦牢记心上才是。”
刘汉少想踹曹操,众人也很想踹曹操,因为大家都听不出来他到底是在拍马屁,还是取笑陛下,或是损贬了众人。只不过,曹操还真是众人之中,第一个亲自撑伞的,原因嘛……原本给他撑伞那位个儿忒高,撑的伞更高,水雾全都飘进来了。
为了避免众人的尴尬,也为了避免破坏刘汉少的好心情,云六妞甜甜地说:“陛下,让臣妾为您撑伞吧。”
然而刘汉少却将纸伞高举,十分不屑地说:“傻妞,你见过那个老爷们让女人给撑伞的?你当哥是曹孟德么?”
“哎,汉少,说啥呢?你把话说清楚。”
这会儿刘汉少是懒得搭理曹孟德,拽着云六妞的小手向瀑布更近之处走去。也许是瀑布奔涌的气势令人敬畏,也许是刘汉少宽大的掌心使人酥软,居然使在外霸道,在家彪悍的云六妞变得像个喵星人,不自觉地朝刘汉少身上靠了又靠。
典韦原本还想提醒刘汉少别离瀑布太近,但是看到皇帝皇后秀恩爱的架势,也自觉地闭上了嘴,只是以自己作为屏障,将别人与刘汉少隔离开来。
云六妞感慨地说:“大河的水真大呀!”
刘汉少应和着说:“嗯……你还可以说黄河的水真黄啊!”
“讨厌!”
“哈哈哈……”
曹操很气愤,刘汉少一句话就让大家笑了半天,尤其是夏侯惇,居然连眼罩都笑歪了。
但是自己又能怎么样呢?也不敢一脚把他踹到河里去,虽然很想这么做来着。
再但是,听了人家小两口的对话,曹操立刻又计上心来,大声向刘汉少喊道:“陛下,难得圣驾到此,观大河之壮美景致,若不赋诗一首,殊为遗憾哪!”
别看在别人眼里,刘汉少是谐和道膜拜的圣天子,又有很多发明和神通,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甚至因为汉语拼音和汉简字的缘故,还被吹捧堪比文祖,但是曹操却知道,这位皇帝哥连启蒙三篇都背不下来。
你笑话我不能给别人撑伞,我就请你赋诗一首,反正大家好兄弟,讲义气,有乐一起耍,有脸一起丢。
别人可不知道曹操的“阴谋诡计”,听罢其言,还纷纷附和,有请陛下赋诗,就连云六妞因为崇拜的忒盲目,都跟着嚷嚷起来。
刘汉少回身看着众人,尤其是看了看曹操,一脸的敬仰,满眼的奸笑。好你个小黑胖子,居然还敢给哥挖坑,哥要是不把你顺坑里,多对不起你?
于是刘汉少将纸伞递给云六妞,望着大河慢慢地踱出三步,然后大声说道:“妞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妞不见?
这个“妞”是云裳皇后的小名么?难道陛下的诗是做给皇后的?不过后边那句还是很有气势的呀。
云六妞才不管别的,只听刘汉少当众对着自己喊“昵称”,又甜蜜又娇羞,并且彪悍地喝了一声“好!”
“妞不见,红颜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一句意境转变的很突然,以云六妞的性子很难体会,倒是引得一旁的任红昌感伤连连。
中间几句且不评说,最关键的是那句“小黑胖,曹孟德,将进酒,杯莫停。”而刘汉少说这话的时候,居然还特意走到曹操身前,拉着人家的手,用满含深情的、真挚的目光瞅着人家,复又说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我听你奶奶个腿!
我能不能揍他,我能不能揍他?
曹操要疯,偏偏双手被刘汉少拽着,这个时候就算伸脚踹,以自己大腿的长度,估计也很难踹到他。众人要笑,偏偏看到皇帝一脸的深情真挚,而皇后又是一脸的迷醉崇拜,就算把肠子拧成麻花,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不开眼啊。就连夏侯惇都受到了此诗的感染,待刘汉少说完,便感慨地接道:“此时若有美酒,痛饮一番,想必是极好的!”
曹操心里话说:我好你妹!你没听到他当众喊我小黑胖吗?你到底是我兄弟还是他兄弟,你咋不帮我报仇呢?揍他呀,你快揍他!
后悔。
早知道让汉少作诗,会是这个结果,自己说啥也不多这句嘴。
纠结。
这明明是一首好诗,饮酒放歌,纵情之余又气势豪迈,比之大河奔流也不弱半分,可是其中几处戏谑之词,把整首诗的意境全给毁了。
汉少,咱摸着兔子问问:为了跟我逗闷子,糟蹋这样的千古佳句,您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别忘了,曹操不单是小黑胖子,也还是个“湿人骚客”,是个感情丰富的娃。虽然现在他还没有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却一下子便抓住了他的小心脏,然后刘汉少又用一个“小黑胖”把曹孟德的小心脏给抓出了血印子,这比骂他本身更让他受不了。
试问,一个下棋高手眼瞅着别人摆出连自己都要拍案叫绝的好棋,却又一步一步走成臭棋,心里该是个啥滋味?所以,曹操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听刘汉少作诗了,再也不听了……
…………
“河”曾经特指黄河,而其它的河流只能被称为“水”,《山海经》中称其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始有“黄河”之称,但是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就好像光头欧巴们先前也在大汉忽悠了很多年,虽说也让不少人相信了只要这辈子多挨揍,下辈子就能托生好点,但是一直没有汉人剃度受戒一样。
而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汉人开始削发明志,但是剃度受戒的机会应该不大了,反倒是黄河之名,因为刘汉少所做的一首《将进酒》,被提前广泛流传开来。当然了,在《大汉月刊》上发表的时候,“小黑胖”被改成了“元让兄”,“妞”也被改成了“君”,这让曹操觉得自己从汉少那里抢到了对皇后的宠爱,娇羞窃喜的同时也大为感叹:汉少文采,天下冠绝,已然达到一词而毁佳句,一字而呈华章之境界。
第432章 治水治到了天上
……………………………………
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大河之水犹如乳汁,世世代代养育了无数大河儿女,但是,如果非要攀个亲戚,将其称为“母亲河”的话,一定要记住,这位母亲可是脾气不大好,泛滥决堤都还是轻的,动不动就要改个道,这玩意儿要是整出来,儿女们谁也受不了啊。
比之“大河”,“黄河”之名更加贴切,名符其实,但是一个“黄”字究竟有多么沉重,又包含了多少苦难、心酸,生死相隔,离合悲欢,恐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