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257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257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结束了家里的生意,全家搬来洛阳。现在就在我们集团做事,不是我夸她,还真是一个很能干的妇人。”
  刘汉少摸着“别人的下巴”,想了想,居然摇头说道:“刚才你也说了,这事不止是经营与钱财上的事。这个张氏的男人一死,她就撑不住了,虽说大部分原因不在她身上,却也显露出她独立担当的能力还嫌不足。有没有本事更大一点的?”
  下巴被摸,算不算调戏?云六妞心烦意乱地又想了想,说道:“要不,就卞氏吧。”
  “又是女的?哪个卞氏?”
  “就是曹孟德的小老婆呀。前些时候不是你鼓励她们出来做事的吗?我告诉你啊老公,这个卞氏还真是个人物,虽然才来集团不久,但是上上下下都能相处和睦,安排事情也能妥妥当当,比吴美人她们都要强上许多啊。”
  …………
  卞夫人,原本的历史上应该是“武宣卞皇后”,却是倡家乐人出身,也就是歌舞两栖明星。以这种身份,能够进入曹操的家门,大概本身就能说明本事不小。当然了,以曹操那种性格,只要长的好看,这种本事可能也不需要太大。但是曹操的正妻丁夫人,是一个性格要强的女人,因为人家可是名门大族,谯县丁氏与曹氏、夏侯氏世代通婚……对了,先前碰瓷自杀的丁宫,就是这个丁氏家族的人。
  大老婆名分正,背景硬,小老婆卑微孤苦,受欺负也是正常的,但是后来大老婆被休,小老婆扶正,卞夫人却能不计前嫌,以怨报德,经常背着曹操给丁夫人送礼物。把丁夫人搞得彻底没了脾气,经常不好意思地说:“被废之人罢了,恁这是弄啥咧?”直到最后,丁夫人郁郁而终,都是卞夫人向曹操求情安葬的。
  贤妻?
  道德楷模?
  宽宏大度,有容人之量?
  要是杀妾不犯法的话,搁在前生后世之时,小老婆这种生物得死绝喽。同样的道理,敢多看一眼前女友,回家就得跪键盘、跪榴莲、跪方便面、跪碎酒瓶,跪……好吧,就算现在是汉朝,妇女同志们受压迫深重,还没有得到解放,可是占有欲是与生俱来的呀。刘汉少的仨皇后打小从一个炕上滚大,说亲如姐妹不为过吧?就这,有时候还会抱怨宠谁多一点,宠谁少一点,尤其是集体活动的时候,兴许谁还能把谁从刘汉少身上抽下去,踹一边儿。
  可是卞夫人……也许,可能,大概,应该说一句:好的太可怕!
第429章 卞氏果然很玲珑
  ……………………………………
  不能在道德与虚伪之间划一个等号,谁这样做了,就是谁的悲哀,整个人类都这样做,就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咋滴,这世道还不流行好人了?
  但是,道德是不是应该也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尺度?
  比如说,律法是底线,是海平面,谁触犯就要惩罚谁,谁掉下海就淹死谁;那么道德是不是就应该像海面上的一条船?能够让人置身其中,虽风高浪急,却内心安稳,淡定从容地望尽碧海长天;可是……如果飘到天上去的话,这是直升飞机滑翔伞,还是神仙妖怪白蛇精?
  道德的尺度太大,是不是就应该打上虚伪的马赛克?
  可悲的是,像丁夫人那种耿直大妈,注定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与其同款的还有耿直憨娃蔡伯喈,而卞夫人,得亏是个女的,否则还不得把曹操收拾的叫爸爸?
  就这么问吧:卞夫人偷偷给丁夫人送礼物,曹操到底知道不知道?丁夫人去世之后,要是卞夫人不求情,是不是曹操就不管不顾也不埋了?但是这些事,人家卞夫人全做了,并且做的让曹操感到很欣慰,这是不是说明卞夫人把曹操给收拾住了?如果曹操是一代枭雄,卞夫人就应该算是一代枭雌。
  或者再换一种说法,假定“人之初,性本善”是真的,是天生的,而道德则是人们后天学会了自我约束,有益他人,那么虚伪肯定是需要刻苦钻研,才能掌握的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
  大概意思就是说:善良是小学,道德是中学,虚伪才是大学。有的人一辈子只上过小学,有的人上到了中学,有的人读完了大学。
  但是,处事得体,面面俱到就能和虚伪划等号了吗?反过来,像蔡伯喈那种活了几十岁,愣是把自己活流放了,是不是也可以问一声:你娃是不是傻?
  还有一种情况,中学的道德没学会,小学的善良又给忘完了,这可咋整?
  哎……算了,这种东西想多了容易变成神经病,并且,总是以恶意看待、揣测,难免落得小人之心。
  总之,这个世界很复杂,人性人心更复杂。
  再总之,甭管卞夫人用什么手段对付的丁夫人,又是用什么姿势对付的曹孟德,她肯定是一个人才!
  …………
  “行。就是她了!”
  刘汉少翻身而起,准备下榻,云六妞一把拉住,急声问道:“老公干什么去?”
  刘汉少毅然决然地说:“去找曹孟德,要他的小老婆!”
  你给我回来吧!
  姐姐丢下那么多事,不管不顾的跟你跑出来,就是让你去找别人老婆的?
  然后,房间里又传出了刘汉少并不算太痛苦的惨叫声……
  …………
  刘汉少把成立盐业公司的事情与曹操、王邑等人一说,曹操当然高兴了,没想到自己的小老婆居然能得皇后举荐,陛下看重。王邑虽然觉得此举会使河东盐商的利益受损,不利于自己安抚河东,但是,此事干系重大,一则国家能够有效的控制大汉盐业,二则能够惠顾天下百姓,又岂能容几个盐商逆流阻挡?再者,河东是基柱之地,卫氏替国家经营钢铁厂,自己这个河东郡长根本插不了手,说不上话,如果这个盐业公司,自己不早早的参与其中,难道将来只会带着百姓去种大枣、柿子?所以,王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也大力支持此事,并且愿意去找那些盐商,游说他们入股。
  有了小黑胖子和本地主官的支持,刘汉少心里也更有底儿了,经过商议,决定成立“大汉盐业总公司”,由卞氏担任总经理,张氏担任销售经理,盐场场长就由盐工老牛来担任。要知道,老牛毕竟是干了三十多年的老盐工,制盐的经验技术在整个河东也都是数一数二的。此外,让云三妞再派一个才干过来,担任财务总监。
  河东距洛阳也不算远,往回传令之人可以坐船顺流而下,更是不需一日即达。四日之后,卞氏、张氏到达河东,而云三妞派来的财务总监竟然是何曼的女儿,只有十六岁的何小曼?
  咱们大汉到底是没人了,还是人才太多?一个十六岁的小女娃也能担任财务总监这么重要的职务吗?
  为释众人疑虑,卞氏拉着何小曼的手,笑盈盈地说:“别看小曼妹妹年纪不大,却是数术做账的天才,皇后慈善总会出来进去那么多账目,都能打理的一清二楚,平日可是云练皇后身边的得力助手,若不是咱们陛下下令,云练皇后还舍不得让小曼妹妹过来呢!”
  听了卞氏一席话,河东众人算是明白了,这位小妹妹是不是天才,咱可以不在乎,但是人家是云练皇后的心腹,往后都小心伺候着点,可不敢有何闪失。
  刘汉少心里话说,小曼是啥样的人,哥心里能不清楚么?她这个名儿都还是后来哥给改的,是为了要她记住她爹。曹操这个小老婆果然厉害啊,人还没到河东,就把财务总监变成妹妹了。话说,往后好歹也是当总经理的人了,不能总“卞氏、卞氏”的喊吧?向曹操打听了一下,敢情卞氏的闺名叫“卞玲珑”!
  好,果然玲珑剔透,八面玲珑,玲珑有致……
  正巧,李二娃也在此时带着新方法制成的食盐样品赶了过来,果然也是玲珑……晶莹剔透!甚至比以前所谓的贡盐还好,毕竟贡盐只是沉淀了泥沙,而现在的盐却是过滤了硫苦。拿着这种盐,别说背后还有皇家撑腰,就算是常规的商业竞争,也能把其他盐商杀到片甲不留啊!
  行了,这摊事就交给他们吧,要是在这么大的优势条件下,卞玲珑都搞不定,那趁早回家洗白白,趴床上等曹操去。
  众人有了各自的目标,都该干嘛就干嘛去了,曹操却悄悄地问:“汉少,我老婆都是总经理了,是不是趁着吸纳盐商的机会,也能往公司里入一股啊?”
  刘汉少不解地反问:“这事儿,你不找你老婆商量,跟哥商量个啥?”
  然后,更加不解地再问:“你们家还是挺有钱啊,都能往盐业公司里入股了?”
  再然后便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这话是啥意思?
  同意了?
  猜忌了?
  曹操连忙追在后边高喊:“哎……陛下,你先别走,你听我跟你慢慢解释。我们家还剩那点底儿,可都是我们家老头子的养老钱啊,跟我其实也没啥关系。”
  …………
  就在筹办大汉盐业公司期间,刘汉少还察看了河东钢铁厂。最初任命的钢铁监理是孙坚,但是孙坚压根没来过河东,而是陪着刘汉少一起去了长安,倒是程普作为孙坚的副手,早早的就被送到了这里。后来刘汉少觉得修路不修桥,等于瞎忙活,又让孙坚去担任桥梁建设厅的厅长,程普也就转成了正式的钢铁监理。
  那个时候在刘汉少的心里,其实是有意分化孙坚实力的,但是在别人看来,谁又能说这不是陛下恩泽呢?
  老实说,程普对于打铁的活儿是一窍不通,炼钢就更别提了。但是程普做事认真,既不揽权,又不找事,好像真的就只带了眼睛和耳朵来河东。而且这个人还有一样好,敢用人,也敢担事儿。
  南阳韩暨,本是韩王韩信之后,祖父曾担任过河东太守,父亲也担任过南郡太守。但是后来父兄遭人陷害,家道败落,韩暨偷偷攒钱,收买死士,为父兄报仇,杀死仇人之后自己改名换姓,撩腿就蹿,后来为了躲避袁术征召,干脆蹿进了山里。
  等到段煨、赵云来到南阳之后,又把韩暨从山里“挖”出来,段煨也想任用韩暨,但是通过几次交往,韩暨觉得段煨这个人生性有些多疑,而自己的底子又不干净,将来万一遇到点什么事,难免会被猜忌,所以也想拒绝,但是又惧怕段煨,好在赵云给他支了一招,说是陛下在京师发布了招贤令,不妨前去试一试。
  别看韩暨出身高门,来头不小,但是之前蹿了很多年,又在山里窝了很久,还真学会了一项谋生本领,冶铁。到了洛阳之后,正巧河东钢铁厂需要技术人员,便又把他派了过来。
  最初修造高炉、转炉的时候,困难重重,甚至于高炉炼出了铁水,都不知道该怎么弄到转炉里去。韩暨带着技术人员造铁车、铸铁罐,造高架、做绞盘,用牛拉着往上吊,一点一点的攻克难关。
  卫家原本就有很多人对钢铁厂抱有怀疑,遇到困难的时候,卫固也难免抱怨,每一次都是程普站出来顶住压力,能够让韩暨他们专心研究,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苛责,反而更加鼓励。
  现如今,钢铁厂用自己的成绩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韩暨负责技术生产,卫固负责进料出货,而程普还只是看着,多数时候并不说话,可是他却知道每一批货的数量、去向、用途,甚至知道很多工人的名字,以及他们家里的情况。
  “公至,你们做的很好啊。尤其是这个水轮鼓风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地向炉内送风,而且还不耗费人力。”
  韩暨连忙惶恐地说:“回陛下的话,微臣可不敢窃据此功。风扇是您的高徒,马均马所长发明的,而齿轮变速器更是陛下亲自发明的,臣只是引水至此,利用水轮带动它们而已。”
  “不管是谁发明的,能够用对地方,就是有功!”
  刘汉少首先对韩暨的做法做出肯定,然后又笑呵呵地问道:“可是公至呀,你有没有想过,往高炉里送热风?”
第430章 眼珠不是亲生的
  ……………………………………
  高炉这个玩意吧,如果想要简单理解,可以把它想象成用汽油桶做的烤红薯的炉子。把红薯从上边一个个放进去,盖上盖儿,利用炉内热气烤熟,再拿出来。而高炉则是从上边一层矿石一层煤炭的往里边倒,完事当然也不能从上边再拿出来,都烧成铁水了,只能高炉下边开口,出渣出铁。
  想把矿石烧成铁水,需要鼓入大量空气助燃,烤红薯的炉子不旺了,能拿扇子扇一扇,但是高炉这个玩意,用扇子扇风,可能不够用。韩暨能够把手摇风扇、变速器、水轮结合起来,虽然水轮转动的慢,但是通过变速器变速,就能使风扇转的飞快,从而向高炉内持续不断的大量鼓风。这比原本的历史上,他发明的那个水排鼓风的效果可能还要好一点。
  但是,高炉内需要保持能够把矿石烧化的炉温,鼓入冷风的时候又会使炉内温度急剧下降,如此就形成了一个鼓风、升温,再鼓风,再升温的过程,不仅费工费时,更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刘汉少提一句往高炉里送热风,道理并不深奥,韩暨很快也想明白了,问题是该怎么样把冷风变成热风呢?
  要知道,想要尽量少的降低高炉内的原本温度,送进去的这个热风,别说烤红薯了,烤个骆驼估计也是分分钟的事。然后,刘汉少对韩暨等技术人员进行了一场启发与忽悠相结合的新式教育,比如说,咱们在送风管道中间再盖一个热风炉,里边摆些像蜂窝一样的砖头,烧热之后,送进来的风经过蜂窝,不就加热了吗?还有高炉上边吹出来那种可以把人熏晕的毒气,其实是煤气,如果能够给高炉盖上盖子,再接个管子,把煤气收集输送过来,专门用来给风炉加热,也不用再浪费煤炭。
  头一回听说专门建炉子“烧风”的,韩暨既感到欣喜,又觉得压力山大,眉头时舒时皱,眼神时喜时忧。刘汉少可不指望他们一下子就能研究出来,只要给出一个大方向,由着他们慢慢鼓捣去吧。
  “你们这种绞盘运料的办法太落后了,人力毕竟有限,抽空回一趟洛阳,研究所里有宝贝,对你们一定会大有帮助。”
  韩暨惊喜地问:“什么宝贝?”
  “蒸汽机。”
  …………
  皮氏以北,北屈西南,有采桑津。
  顺着大河,由采桑津北上,大约十余里便是著名的壶口瀑布。
  刘汉少到达采桑津的时候,夏侯惇已经带人候在了这里,只是这位大汉国的水利部长显然也是刚到不久,连带着胸章绶带的“工作官服”都没有穿。长裤腿卷到了小腿上,衬衣袖卷到了胳膊上,小腿有泥,还没有干透,脸上有灰,被汗水冲刷出痕迹。只不过带给刘汉少震动最大的,却是夏侯惇的左眼上戴着一个眼罩。
  “臣,惇,拜见陛下。”
  刘汉少连忙上前几步,托住夏侯惇的双臂,盯着他的眼罩问道:“怎么回事?”
  夏侯惇嘿嘿一笑,好像还有点不好意思地回道:“没事儿,挖河渠的时候,让石子迸了一下。”
  刘汉少回头,质问杨修、诸葛瑾等人:“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哥?”
  杨修与诸葛瑾默不作声,曹操也欲言又止,还是夏侯惇连忙说道:“陛下,陛下,您别发火,这事儿可怪不着别人,是我不许他们说的。”
  “你这个憨货,就算不告诉哥,也要回洛阳诊治呀。咱们洛阳有华院长,有那么多医院,还有……”
  “工期紧,离不开呀。”
  随即,夏侯惇又苦笑着说:“臣让河东的医者给瞧了瞧,说是眼珠迸坏了,没用了。”
  可怜的惇惇,哥已经没让你领兵作战了,你的眼睛咋还是没保住呢?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