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43章

我要做明世祖-第43章

小说: 我要做明世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就了。
  小太子的招数的确很诡,但古代做题家们又不是白长的脑子。
  他们人数众多,还会学习。
  王文好同志现在骂人,不也先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了吗?
  户部的那些账本,也不都换成了表格,并且算账越来越利索了吗?
  真正的斗争,
  不久后才会开始!
  在回皇宫的路上,朱见济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做好了准备。
  但还没等怀着壮烈之心回到咸阳宫,景泰帝就派人先把儿子拐去了供帝王安睡的乾清宫中。
  一进去,朱见济没看到夜夜陪伴在帝王身边配合他插花的美人,只看到景泰帝的身影坐在烛光后面,隐隐绰绰。
  景泰帝面前摆着一份东西,
  他现在正缓缓看着。
  朱见济可以猜到那是什么。
  烛光后,景泰帝的表情是很模糊的,
  他的声音透过来,也有点模糊。
  “青哥儿,你过来吧。”景泰帝对儿子招招手。
  朱见济过去,被好爸爸揽到怀里。
  景泰帝应该是在夜光里坐了挺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身上的衣服是冷的。
  朱见济靠的久了,才能感受到内里的热度。
  “你大伯要走了。”
  抱着儿子好一会儿,景泰帝才慢慢说道。
  朱见济敏锐的察觉到了景泰帝的用词改变。
  不是太上皇,
  只是“大伯”。
  想来是景泰帝看了这份让人代笔,盖上了太上皇私印的罪己诏后,暂时遗忘了权力斗争,关于亲情的感性占了上风。
  他到底是和朱祁镇手足相亲过的,虽然后者一登基就把他跟老妈吴贤妃打包赶了出去,但那个命令是孙太后下的,当时年幼的土木帝并没有插手。
  只是他也没问过这事罢了。
  可终究宣德一脉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再无情的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兄友弟恭的。
  如果朱祁镇对自己的弟弟不亲近,不会把人留在京城里那么久,还不放出去就蕃。
  如果景泰帝对朱祁镇不亲近,那太上皇早就因病死在南宫了。
  现在什么都结束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永远都回不到过去。
  太上皇荣养凤阳,为先祖守陵,享受亲王待遇这种场面话说的再漂亮,可正常人都会猜到,他永远都出不了凤阳。
  甚至于凤阳的当地官员都会被精挑细选,成为看守他的皇帝耳目。
  所以景泰帝感觉很悲伤。
  朱太祖的子孙其实还是看重亲情的。
  “青哥儿以后要爱护家里人,知道吗?”跟儿子互相取暖了许久,烛火都暗下去一些后,景泰帝小声的嘱咐儿子。
  朱见济也小声的对好爸爸说道,“什么以后?儿子现在就很爱护父皇母后!”
  “沂王和荣王那边,我都给送了不少礼物过去的!”
  “那就好,那就好”景泰帝感慨道。
  “就这样吧。”
  “这样就挺好了。”
  第二天,景泰帝召见了自己亲信的大臣。
  他对着这些人展示了太上皇“口述”的罪己诏。
  但包括于谦在内,都对这份诏书表示了怀疑。
  已故的金濂都能说句“太上皇无耻”,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土木帝的德行?
  他能认错?
  当初被瓦剌人拖到城门口,让他给郭登写信劝降的时候,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哪儿错了,现在放在南宫关了几个月,就受到祖先点化,幡然悔悟了?
  大臣们联想到这小半年里京城陆续出现的流言以及太上皇极速恶化的名声,显然是对他步步紧逼。
  第一个流言给了囚禁太上皇的理由,并且让百姓意识到了朱祁镇不配当皇帝,给后者钉上了耻辱柱。
  后一个让他持续丢人,并且深陷血统风波,无法继续混在京城,最好的办法还真就是用拿着亲王的待遇去别的地方重新生活。
  所以这事背后八成有幕后主使者。
  但是景泰帝不像那种人。
  他今天难以掩饰的疲惫很显然不是装出来的
  不像他往常操练过度导致的空虚,而是一种心情上的沉重。
  那么只会是那个人小鬼大的太子了。
  臣子们看了看那份写的义正言辞,描述得太上皇仿佛恨不得立刻跳进黄河里洗白自己,最后保持了沉默。
  正如于谦当年在是否迎回太上皇时安抚景泰帝说的,“天位已定,宁复有他?”
  当今陛下已经坐龙椅五年了,表现比他哥要好很多。
  在废立太子一事上,虽然于谦跟景泰帝起过矛盾,可最后也退让了。
  何况今年小太子一副受了钦定的模样,完全征服了不少爱国人士,期待着在小太子的带领下,让大明走上更美好的道路。
  景泰一脉的地位已经稳定了。
  这么一看,太上皇被扔去凤阳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结局。
  毕竟皇位斗争通常会闹个你死我活,能留条命还保留亲王待遇,子嗣还没出问题,这结局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大明“家法”中,被流放凤阳的权力斗争失败者,通常都被贬为“庶人”。
  太上皇能全须全尾的以尊贵之身过去,已经是第一例了。


第八十六章 :太上皇被打包出了南宫
  孙太后那边也觉得很满意。
  她信了兴安的鬼,只觉得儿子一离开京城,便要变身超级赛亚人人,带着拥护他的人杀回京城。
  那么问题来了,
  在景泰帝特派部队护送人去凤阳的路上,会出现几个拥护太上皇的人?
  而南宫那边,除了任劳任怨的钱皇后,和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认罪”了的朱祁镇,其他人都很高兴。
  失心疯的土木帝真的太难伺候了。
  于是在几个中央重臣的默认下,以及孙太后以为是的赞同中,景泰帝在次日的大朝上公布了太上皇的罪己诏,真情流露的表示他同意了太上皇的请求,保证土木帝到达凤阳老朱家祖陵后,除却自由问题,其他的都不必担忧。
  另外还加封了南宫出生的朱见漱为秀王,待遇和此前的两个侄儿一样,先留在京城,待遇礼同于太子,等他们长成之后再外出选择个好地方就藩。
  至此,朱祁镇目前所有的儿子都被封了王爷。
  这样的好优待,足够让残余的某些人闭嘴了。
  也让观望的臣子彻底落了心,生怕大明朝还要在太上皇跟景泰帝之间牵扯不休。
  这下子正统之争尘埃落定,总归能把心思放到治理国家上去了。
  至于罪己诏的真假问题
  没看到上面的章子吗?
  既然盖的那么清晰,想来太上皇心里是有决定的。
  用得着他们去怀疑?
  杨善面如死灰。
  自打他和钟同被公开打屁股,让清流们想洗都洗不回一张清白脸面后,钟同便一直称病不愿意再上朝丢人。
  只有杨善钻了死胡同,宁愿拖着被打成四瓣的屁股,也要上朝来恶心景泰帝跟皇太子。
  现在好了,
  他再怎么坚持,
  太上皇自己都放弃了,他就成了个笑话。
  “臣自请外放,为陛下巡抚四川”
  杨善在这次朝会之后,便迅速的上了一道奏疏,选择了离开这个容不下自己的朝堂。
  钟同听说他放弃挣扎后,也长叹一声,跟着上了一样的奏疏。
  京城水深,
  他们把握不住,
  干脆一走了之。
  景泰帝也利索的批准了。
  正好四川那边之前的巡抚因为政治问题被革职查办,这两年一直都没有安排新的过去,让杨善去暂时查漏补缺也好。
  杨善到底是都察院的头号人物,主动请求外放,景泰帝总要给他一些面子。
  毕竟以后就连给面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四川那边接壤贵州云南,此前思机发父子引发的混乱蔓延入川,也没有彻底平息,让杨善去发挥政治生命中的余热就好。
  “父皇累了!”
  看着景泰帝批阅奏疏批到打哈欠,朱见济连忙过去给好爸爸递茶。
  “为父还行”景泰帝喝了一口,对着儿子给自己强行打气,“为父还能继续看!”
  很明显的外强中干。
  不过朱见济也没有戳穿他。
  因为爸爸的好大儿明白,景泰帝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后,对大哥土木帝生出了很复杂的心情,只能用工作来麻痹自己。
  “好。看奏疏,看两份奏疏够吗?”
  “可以,青哥儿真好。”景泰帝感动的接过奏疏,认真批阅起来。
  朱见济也返回自己的小座位上看起了各种文件。
  父子两人由于年龄身高的缘故,端正坐姿后并没有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好在各自桌上摆着的,处理完毕的奏疏高度让双方的平均高度得到个相等的结果。
  景泰帝勉强看完了自己这边的文件,感觉心里的沉闷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多了。
  也许是工作让朕不快乐。
  “青哥儿,”景泰帝忽然说道,“等后天太上皇启程,为父带着你过去送送他吧?”
  “还有沂王都带过去吧。”
  要问景泰帝感觉对不住谁,土木帝肯定是被排除在外的,他接了老哥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就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怎么可能觉得自己辜负了这人?
  但沂王朱见濡是。
  毕竟自己继位之初是说了要保留他的太子地位的,奈何后面起了私心,闹了不少日子,把大侄子从太子宝座上赶了下去。
  现在他爸也要被自己这边赶走了,总不能不让人父子告别。
  朱见济自然是顺着好爸爸的意思来。
  反正土木帝一脉是掀不起浪花了,给人一点体面,也好为德云社贡献最新的素材
  土木帝虽然离开了北京,但他倒地上的身影终将衬托出好爸爸跟自己的伟岸。
  于是等到两天后,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低调的太上皇车队驶出皇宫,里面坐着骂骂咧咧的朱祁镇。
  “贱人!”
  “贱人!”
  朱祁镇坐在四轮马车里,没有感受到多少震动,但心情十分的不平静。
  他此前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兴安被他赶走后,就没有再来过南宫,朱祁镇便把那老货当成个屁放了,嫌弃兴安破坏了南宫的空气。
  更气自己的亲娘孙太后竟然被老太监说服了,以为下个罪己诏就能万事无忧。
  她一个只知道后宫争宠的妇人,能懂什么?!
  明明是堂堂太后,却连景泰帝都压不住,让他如此的折辱自己这个太上皇,也是败事有余!
  朱祁镇没心没肺的将二人都骂了一顿,
  然后保持着过去的日常
  吃饭,睡宫女,打老婆。
  如果朱见漱在他面前憋不住哭了,那儿子也会遭受父亲的“疼爱”。
  作为太上皇长子朱见濡生母的周氏更加悲惨。
  随着朱祁镇的脾气越发暴躁,这位曾经受宠的后妃也难逃家暴的厄运,在高氏偷走太上皇私印的事情暴露后,暴怒的土木帝几乎就要拆了她们的骨头。
  治不了其他人,
  难道还治不了这些只能依赖自己的女人?!
  于是钱皇后劝阻,被打破了额头。
  高氏在下定决心背叛丈夫后,便请求兴安将自己和儿子偷运出去,哪怕是换个地方监禁,也比面对朱祁镇好。
  而她的请求被得知此事的朱见济默认了,于是逃过一劫。
  周氏成为了朱祁镇最大的发泄树洞。
  她被硬生生的打倒流产。
  在母亲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刚刚扎根肚子一个来月的小种子直接被抽了出来。
  小产的周氏当场大出血,差点没命。
  好在距离打包太上皇邮寄凤阳不远了,宫人们的动作也大了不少,很迅速的拦住了朱祁镇,将周氏送去救治。
  现在周氏还没有从伤痛中恢复过来。
  景泰帝可怜她,便又下了一个命令,“鉴于太上皇子嗣年幼,特准其生母陪护身边”,让周氏跟着朱见濡过去了。
  于是在被流放的路上,仍旧只有钱皇后陪在朱祁镇身边。
  这是一个傻脑筋的女人,
  在朱祁镇身边的人几乎都离开后,她还是没有抛弃自己的丈夫。
  她的精神和勇气都是值得嘉奖的。
  但朱见济并不想要人向她学习。
  因为钱氏的眼光显然不怎么样,现在不都瞎了吗?
  朱见济甚至怀疑她被屎迷了心窍,导致迟迟看不清枕边人的真实面目。


第八十七章 :太上皇的离开和方瑛到来
  “不知廉耻的贱人!”
  “难怪那天会柔情小意的服侍朕,原来是早有图谋!”
  朱祁镇气愤的将马车里的东西全都扰乱,无能狂怒着。
  围着马车的侍卫们全都装聋装瞎,只默默的守护着马车前行。
  等走到应该算得上是城乡结合部的地带时,车队停了下来。
  因为皇帝正在这边等待着。
  朱见济作为太子,虽然年纪小,但却是带着两个堂哥朱见濡和朱见清跟在景泰帝后面,眺望不远处的大伯父。
  朱见濡一个废太子,姿态是三人中最拘谨的。
  他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知道自己的身份容易引起争端。
  所以就算景泰帝和朱见济对着他笑脸相迎,平时也给他送了不少东西过去,但仍旧卑微着姿态。
  特别是他见过了前天送到他那边去的母亲周氏。
  在得知周氏的惨状是被自己生父一脚提出来的后,朱见濡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的好爸爸了。
  他左看右看,最后在自己这边的队伍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后才慢慢平静。
  朱见濡终于把目光放到了他父亲身上。
  朱祁镇从马车上下来,一见景泰帝就恨得牙痒痒。
  “你来做什么?”
  “我的笑话你还没有看够吗?!”
  景泰帝心情稳定的摇了摇头,“只是带着小辈过来送送哥哥。”
  “毕竟经此一别,以后应当是不会再见了。”
  朱祁镇冷笑,“那还不是你搞的鬼?”
  “不必假惺惺的了,你我早就称不上兄弟了!”
  “这个是你立的太子?”朱祁镇只是随便扫了一眼自己那两个儿子,目光钉在了朱见济身上。
  “长的真胖,一点都不像你!”
  “此非猪犊耳?”
  朱见济一听就心生暗火。
  果然自己针对大伯的行为是正确的,这人真的不能一块生活。
  土木帝破罐子破摔后,真的是太能恶心人了!
  朱祁镇也知道,虽然自己被放去凤阳圈禁,但名义上是自愿的,景泰帝为了面子只会忍着,不跟他起冲突。
  于是他肆无忌惮。
  景泰帝被他顶的深呼吸。
  “哥哥此去凤阳,衣食礼遇无需担忧若是有机会,指不定还能回京城重续亲情。”
  “我宁愿与凤阳的建庶人、吴庶人为伍,也不想见到你那副嘴脸!”
  “你旁支趁虚而入,夺我大位,如今摆出一副兄弟情深姿态,不嫌丢人嘛?”
  朱祁镇气愤的甩袖而去,跑回马车上再也不肯出声。
  景泰帝有点伤心。
  朱祁镇那两个儿子由于从小跟老爹分开,反而还没他叔叔悲伤。
  荣王朱见清甚至还盯着旁边飞的小鸟不放,蠢蠢欲动想要扑过去。
  而朱见济只会心疼好爸爸。
  他沉默的抱住景泰帝手臂,让后者感到一点安慰。
  车队继续前行。
  一对兄弟渐行渐远。
  “等到今年端午,为父把襄王和赵王叫过来,和咱们共叙天伦之乐。”
  回宫的路上,马车里的景泰帝对着儿子小声嘀咕,希望能从其他亲戚身上感受一下亲情。
  “把你两个妹妹也接出来”
  “建庶人和吴庶人那边要不要照顾一点?太上皇去了凤阳,只怕会故意拿他们撒气的。”
  朱见济等着景泰帝嘀咕完,才开口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