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周昏君 >

第174章

大周昏君-第174章

小说: 大周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万岁爷!”小福子犹豫道,“那些西夷不通我大周的语言,只怕沟通起来会有些障碍啊!”
 “这有什么!”张凌阳摆摆手说道:“先让这些西夷负责扫洒,等他们什么时候汉语说的流利了,什么时候安排给他们更好的活计不就行了!”
 张凌阳根本想都不用去想,就解决了困扰小福子多日的难题。
 说起那些被俘的西夷,张凌阳又想到了一些问题,遂对小福子吩咐道:“小福子,即刻传旨给孙定宗、韩良二人,则二人将那些被俘的西夷押解回国内,用以开矿、修桥铺路。”
 天竺和南洋两地被俘虏的西夷加起来一共有十多万人,就这么让他们呆在战俘营里白吃白喝的浪费粮食,那可不行。
 所以张凌阳就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办法。
 解决完战俘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开始解决天竺、吕宋和爪哇岛三个地方的问题了。
 究竟要如何处理这三个地方的问题,张凌阳其实有些头痛的。
 如果只是吕宋和爪哇这两个地方,张凌阳大可再册封两个皇子过去就是。
 可这其中的天竺却与吕宋、爪哇两个地方不同。
 总的来说,就是天竺相对来说较为文明一些,且人口众多。
 如果就这么册封一个或几个皇子到天竺去,只怕会出什么乱子的。
 所以思前想后,张凌阳决定,先册封四皇子、五皇子两人为吕宋、爪哇国君,再将天竺划分为三十三个邦国,又从天竺各民族中选取三十三个大贵族,册封为各邦国君主。
 这样一来,既可以肢解天竺,又可以避免不少的民族矛盾。
 当然,张凌阳的这个解决办法,遭到了不少天竺贵族的反对。毕竟他们眼看着被人吃肉,自己连一点汤汤水水都喝不少一口,又怎会心甘情愿的臣服?
 不过那三十三名大贵族却很积极,在以前,他们只是贵族而已,可现在却要成为一国之君,又怎会不心动?
 所以在孙定宗的策划下,天竺最大的那三十三名大贵族联合起来,对那些反对的贵族进行了一番大清洗,从而彻底掌控住了天竺的局势。
 之后,张凌阳又下旨在天竺这三十三个邦国之内,大周各驻兵一万,军费自然由天竺各邦承担。
 至此,大周彻底掌控住了天竺的局势。
 消息传至英吉利,使得上议院的议员们大发雷霆,对大周破口大骂。
 不过显然他们的破口大门无济于事。
 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英吉利的主战派,。也都明白过来,英吉利再想要收复天竺,基本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过相对于天竺的事情,更另英吉利人赶到惊怒的是,他们听说大周皇帝竟然从战俘中挑选出不下一千人阉割,充入大周皇宫为太监。
 如果说之前丢失天竺的事情英吉利还能忍的话,那阉割英吉利战俘的事情,英吉利就彻底忍不住了。
 不止英吉利、佛郎机、尼德兰这三位当事国,就连法兰西这位一向支持大周的国家,对于大周的做法也表示很不理解。
 甚至,大年初一的宴会上,法兰西使臣皮埃尔当面质问张凌阳阉割战俘这件事情。
 张凌阳只是打着哈哈说那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相较于欧洲人的不理解,大周臣民对这件事情反倒是司空见惯了。
 在大周的那些大臣看来,相较于阉割自己的子民为太监,阉割西夷充入宫里,总是要人道许多的。
 毕竟欧洲人再如何表现,大周臣民依旧认为他们都是些蛮夷之辈。
 张凌阳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不料元旦过后,皮埃尔却突然入宫给自己呈上来一份国书。
 国书中,法兰西皇帝对于阉割的事情表示有些难以接受,并劝说张凌阳放弃这件事情。
 当然,皮埃尔当面表示,这只是自己国家皇帝的一种态度而已,即便大周皇帝真的这么做了,法兰西也会表示理解的。
 不过,皮埃尔却又说,现在基本上欧洲所有国家都对阉割战俘的事情表示反对,英吉利、佛郎机、尼德兰三国更是叫嚣说,如果大周真的阉割了他们的战俘,那他们三个国家将会联合起来对大周进行报复。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罗斯国这个大周的仇人。罗斯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更是表明,英吉利、佛郎机、尼德兰三个国家可以穿过自己的国土向大周西北部边境进攻。
 战争,看似又一次将要爆发……
第四百三十七章:戏剧性变化
 可是在这个时候,事情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国民的巨大压力下,英吉利、尼德兰、佛郎机三国原本在罗斯国说了那番话之后,已经决定联合起来组织三国联军,通过罗斯国的陆路向大周发起进攻。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罗斯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却突然说:“如果你们三国想要从罗斯国经过的话,必须要缴纳至少一百万金法郎的过路费。”
 “我看罗斯国皇帝是想钱想疯了!”收到确切的消息之后,英吉利首相布莱尔不知道打碎了几个茶盏,依旧没有消除心中的怒气。
 这个时候,英吉利已经很尼德兰、佛郎机两国达成了协议,并且还调集了十万大军,就准备渡洋前往罗斯国的彼得堡了。
 在这个时候,竟然收到了这个消息,由此可见布莱尔的心情是多么的糟糕。
 似乎亚历山大二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过分,就委派外交大臣洛浦诺夫前往伦敦亲自游说英吉利政府高层。
 见到英吉利首相布莱尔之后,洛浦诺夫就抱屈道:“之前我国皇帝陛下确实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可是我国的国民却不愿意。
 毕竟,三国联军途径我国国土,如果一分钱不收的话,三国联军确实有侵犯我国主权的嫌疑。
 所以经过再三思虑,我国皇帝陛下才做出这个决定,象征性的收取一百万金法郎的过路费,这样才好向我国国民交代!”
 “哈!”一听洛浦诺夫的解释,布莱尔险些被气笑,“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贵国的皇帝陛下竟然这么在意国民的意见呐!”
 布莱尔的话虽然讽刺意味十足,可洛浦诺夫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确实如此,我国皇帝陛下始终都是将我国国民的态度放在第一位的。”
 “既然这样的话,那作为英吉利内阁首相,我现在正式通知洛浦诺夫阁下,从今天开始,我大英帝国正式退出三国联军!”
 “首相阁下,您不是在开玩笑吧?”闻言,洛浦诺夫大吃一惊。
 “你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布莱尔冷笑一声,“既然这样的话,我现在就去王宫求见女王陛下,请其颁布正式国书!”
 说完,不待洛浦诺夫辩说,布莱尔就匆匆离开了首相府。
 来到白金汉宫,布莱尔长出一口气,面带笑容的对女王陛下说道:“尊贵的女王陛下,事情已经成了,只要现在您向罗斯国颁布正式的国书,大英帝国就可名正言顺的退出三国联军了!”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闻言女王陛下脸上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笑容,“帝国已经在大周手上惨败了一次,如果再惨败一次,只怕帝国的颜面也彻底保不住了。
 之前我还烦恼该如何撤出三国联军,没想到罗斯国竟然主动送上门来,这样狄国平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退出来了。”
 事实上,无论是女王陛下还是首相布莱尔,都不想与大周再次爆发冲突。
 可这段时间,国内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女王陛下和布莱尔不得不硬着头皮颁布了战争动员令。
 可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其实两人都不抱太大的希望的。
 但自从得知了罗斯国欲要向英吉利、尼德兰、佛郎机三国征收高额过路费之后,首相布莱尔看到了希望。
 一方面,布莱尔佯装很震怒的样子瞒过了所有人,另外一方面,布莱尔私下里悄悄与女王陛下商议如何借罗斯国的手,名正言顺的退出三国联军,还不会让国民反感抗议。
 现在事情终于要成功了,两人又怎会不兴奋?
 女王陛下匆匆写了一封国书,又首相布莱尔正式提交给罗斯国外交大臣洛浦诺夫。
 送走了洛浦诺夫之后,布莱尔亲自前往上议院,并邀请媒体前来,正式宣布了英吉利退出三国联军的事情。
 至于理由?
 布莱尔早就已经想好了。
 “大英帝国虽然富庶,可也不是冤大头,任谁都可以搜刮一下,所以我以首相的身份正式向各位议员和全国国民说声抱歉。
 因为罗斯国突然要征收高额过路费的原因,大英帝国不得不退出三国联军!”
 “可是首相阁下!”有议员提出反对意见,“一百万金法郎的过路费虽多,可以帝国的实力,也不是拿不出来,更何况又有尼德兰、佛郎机两国分担,您为何这般草率的做出退出联军的决定呢?”
 布莱尔回说:“因为罗斯国提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现在帝国的军队还未踏上罗斯国的土地,罗斯国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而一旦帝国的士兵踏上了罗斯国的土地呢?诸位议员可曾想过?
 如果这次帝国轻易就答应了罗斯国的要求,那下一次罗斯国以其他的名义向帝国索要三百万、五百万金法郎,帝国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给了,只能更加助涨罗斯国的嚣张气焰,下次肯定会狮子大开口勒索帝国。
 可如果不给,罗斯国断了帝国军地的后勤,不知道诸位想过没有,到时候帝国该如何做?
 所以在考虑了诸多方面的原因之后,我才被迫做出了如今的决定。”
 第二天,首相布莱尔在上议院的讲话,一字不差的被媒体报道出来。
 一时间,整个英吉利的国民都对罗斯国破口大骂,而罗斯国外交大臣洛浦诺夫,也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根本就不敢再次出面。
 见英吉利这边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洛浦诺夫不得不离开英吉利前往佛郎机和尼德兰两国。
 不过在得知英吉利拒绝了出兵的事情之后,尼德兰、佛郎机两国也就坡下驴,宣布退出联军。
 作为全球霸主的英吉利不想打这场战争,国力远逊英吉利的尼德兰和佛郎机更是不想打这场战争了。
 如果说一开始有英吉利牵头,他们倒是还勉强可以派出一些军队随行,算是做做样子。
 如果战争胜了,他们好分一杯羹。即便战争输了,他们的损失也不会很大。
 可以说,尼德兰和佛郎机这两国国家算盘打得很精。
 在尼德兰和佛郎机连续吃了闭门羹之后,洛浦诺夫只得灰溜溜的回到国内,向亚历山大二世交差……
第四百三十八章: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
 大周这边,待张凌阳收到了英吉利停止出兵大周的消息之后,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张凌阳明白,虽然之前大周可英吉利之间爆发了天竺之战,且最后还是以大周的胜利而告终。
 可一旦大周真的同英吉利爆发全面战争,最后输的,肯定是大周无疑。
 张凌阳并没有被之前的一场场胜利所迷惑,他清醒的知道,眼下大周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广之中,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根本就无法与英吉利这个兴起工业革命的国家相提并论。
 虽然从所谓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值上来看,大周依旧遥遥领先欧洲各国,可国民生产总值也只是国民生产总值,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
 就好比后世的满清,鸦片战争前,满清政府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可那又怎样?不依旧输给了英吉利了吗?
 如果这还不能证明什么,那在二十一世纪,如果有人提问你俄罗斯和日本相比,谁更强?
 你会如何回答?
 虽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的俄罗斯,可世界上只怕没有一个人相信,日本能够和俄罗斯相提并论。
 所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并不仅仅只是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不止是看人均收入,而是综合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国土面积、人口、科技水平等一系列条件来综合考量的。
 可能会有人说,英吉利的国土面积很小。
 是的,这一点张凌阳也无法否认。可英吉利的殖民地却是世界上最广袤的,这一点,张凌阳更是认同。
 广袤的殖民地,使得各种能源及物质源源不断的输向英吉利本土,不断的给英吉利这个可以称之为弹丸小国的国家不断的输血。
 所以,即便英吉利在天竺遭遇了惨败,但经过殖民地的输血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元气。
 更何况,英吉利原本就没有元气大伤不是!
 因此,即便大周在亚洲各战场不断取得好消息,张凌阳这位皇帝却并未迷失方向。
 张凌阳十分的清楚,只要有一天大周还未完成全面的工业化,大周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大国。
 现在的大周,工业化推展的极其有限,国民的科学教育率更是连万分之一都没有,又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现如今,大周的士子依旧是骄傲的。
 除却大周皇家学院的学子认真学习了科学技术之外,其余各地的秀才、举人乃至于臣子,没有几个能认真对待欧洲的科技发展的,更遑论学习科学技术了。
 大周的士子是高傲的,数千年以来,官本位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在士子们看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即便是张凌阳这位大周皇帝不遗余力的推广科学技术,他们还是不愿意学习。也不想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这对张凌阳来说,是目前最大的难题,远比欧洲列强入侵更大的难题。
 可是张凌阳又不能一下子推翻之前数千年留下来的思想传统,只能自己独自苦忍受,而不能对任何人畅所欲言。
 再说,即便张凌阳畅所欲言了,朝堂之上又有几个大臣会认真对待?只怕绝大多数人都只会敷衍了事。
 可是,张凌阳欲要从大周皇家学院选拔学子充入朝堂为官,却又有些不合时宜。
 因为大周皇家学院毕业的学子,原本学习的就是科学技术,如果真的让他们为官,张凌阳总是觉得有些浪费。
 所以,现在大周朝廷上充斥的,依旧是学习孔孟之学的儒家弟子。
 在英吉利罢兵休战的消息传过来之后,张凌阳终于松了一口气。
 因为张凌阳计划,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尽量避免与欧洲列强间的冲突,尽快的推广大周的工业化进程。
 只要大周的工业化推广一半,哪怕只有三分之一,张凌阳坚信,这个时间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大周的对手。
 泰安十年三月,张凌阳陆续走访了大周皇家学院并洛阳周边的数家工矿企业以及一些科学研究机构。
 回去之后,张凌阳就下旨册封一些杰出的科学人才为官。
 虽然这些官职只是虚职,可到底是官,给了专研科学技术的人才很大的动力。
 很显然,这一次张凌阳的举动,在儒家弟子看来,是动了他们的奶酪。
 所以以督察院为首,不断有大臣和地方官吏上书,劝谏张凌阳能够收回成命。
 看过奏折之后,张凌阳雷霆大怒,在大朝会上怒斥群臣道:“大周皇家学院农学院院长赵值中等人,经过数年栽培,培育出冬小麦,经大规模推广之后,使得北方一年两熟,活命数百万,所以朕才下旨敕封了张值中为子爵。
 而今,竟然有人劝谏朕,让朕收回成命。
 朕问问你们,你们这些人为官多年,造福过多少百姓?竟然还有脸劝谏于朕?
 在朕看来,你们分明就是犯了眼红病,嫉妒赵值中的功劳。”
 张凌阳的话十分刺耳,可朝堂上却无一人敢站出来辩驳。
 因为,他们确实是嫉妒张值中的功勋。
 想想也是,之前大周皇家学院的院长张值中只是一个没落贵族,在这数年的时间里如同一座大山一般拔地而起,说大臣们不嫉妒,那是假的。
 更何况,培养出冬小麦之后,张值中活命无数,足以名垂青史,更使得大臣们眼红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