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昏君-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情形,英军将领兴奋的抿了抿嘴,因为山地营只需再往前走上五百步,就到达了火炮的射程之内。
可是这个时候,外面的山地营竟然突然停了下来,这让英军将领一时间摸不出头脑。
不过随即,英军将领就反应了过来。
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的后方响起一阵猛烈的枪声。
“该死大周人!”见此,英军将领破口大骂。因为这个时候英军将领才发现,自己中了山地营的诡计。
前面的那万余名大周士兵,分明就是大周用来吸引他们的主意力的。
而山地营真正的进攻方向,就是自己的后方。
现在,英军后勤中心的大部分兵力,都集结在了前方,后方的守备十分的空虚。
到了这个时候,英军将领再想调兵支援后方,已经有些迟了。
因为此刻后面的山地营的士兵已经闯进了英军的营地内,并且开始四处放火。
“军火库在哪?英夷的军火库在哪?”闯入英军营地的人群之中,一名将领模样的人在那里大呼小叫,“如果有人发现了英夷的军火库,立刻给老子引爆!”
很显然,这名山地营的将军也知道如何迅速的结束这场战争,那就是将英军的军火库给引爆。
一旦英军的军火库被引爆,那无论是这里,还是前线,所有的英军将士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任由他们屠戮。
随着这名将领的大喊大叫,山地营的士兵也不举枪射击了,而是一个个掏出腰间的手榴弹,开始四处乱扔起来。
甭管前方堆放的是什么物质,也甭管是军火还是粮草,他们只顾着向前仍手榴弹……
第四百三十四章:英军惨败造成的影响
“轰……”
随着一声巨响,英军的军火库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周围百丈以内的所有事物全都掀翻。
靠近军火库的士兵,无论是英军还是山地营,都无一幸免的被波及,不死既伤。
“完了!完了……”
远处,英军驻守将领看到军火库爆炸,身体就如同一堆烂泥一般,顿时瘫软了下来,而且口中还不断的喃喃自语。
英军的军营之中,救火、救人、阻击……英军将士不断的来回奔跑,可却无济于事。
随着英军将领的昏迷,英军的士气也顿时如同潮水一般泄下。
最主要的是,此刻英军将士群龙无首,根本就如同无头的苍蝇一般四处乱撞。
山地营的将领见此,哪还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声令下,山地营的士兵如潮水般蜂拥而上,英军在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之后,就溃败了下来。
“全军追击,不要俘虏!”
见英军溃败,山地营将领急忙下令道。
驻守后勤中心的英军足足有一万五千人之多,山地营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毕竟之后他们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办。
因此,无论侥幸活下来的英军是否投降、四处溃散,人人都挨了一颗枪子。
时间过去一个时辰之后,在英军后勤中心极其附近,就满是英军将士的血泊和尸体了。
简单了打扫了一下战场,天色已经昏昏发亮。
歇息了一天一夜之后,山地营开始返回山区,试图阻击接下来要溃逃的英军主力。
在天竺的主战场上,英军主力还有八万多人。
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武器弹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现在他们的后勤被毁,不说武器弹药,现在就连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最主要的是,天竺西北部的山区人烟稀少,英军即便想要劫掠当地百姓的口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即便他们遇到一座村镇,就村镇里的那点存粮,也不够他们八万多人一顿饭的食用。
而英军想要走出山区,至少要用五六天的时间。
所以,在得知了后勤中心被周军偷袭的事情之后,即便英军将领果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这一路上也够他们受的。
最主要的是,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这八万弹尽粮绝的英军想要逃出升天,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也确实如同孙定宗之前的策划那般,这八万多英军,最后只有不到一万人逃回了波斯湾,剩余的那七万英军,除却死伤的是三万余将士之外,剩余的四万将士尽皆被俘。
战争达到这种地步,英军已经再无力反击,孙定宗也开始向国内发捷报,天竺的事情算是彻底稳定了下来。
不说大周这边如何反应。
就说英吉利这边,在得知了十万英军在天竺西北部山区基本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英吉利政府顿时就惊慌失措起来。
十万英军,到达天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全军覆没,这一次,英吉利政府高层彻底清醒过来,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周的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
可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英吉利上下却有些难以接受。
天竺对于英吉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就是这么一块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吉利政府上下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彻底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这让很多人都不甘心。
甚至,上议院的不少议院都叫嚣着,再组织二十万大军调往天竺,誓与大周决一死战。
可这一意见,却被首相布莱尔生生压了下来。
损失十万大军,已经够英吉利难受的了,如果接下来继续向天竺调兵,如果继续损兵折将的话,就是英吉利这位世界海上霸主,也是承受不起的。
再说,英吉利的殖民地可不仅仅只有天竺一个,英吉利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他们不能因为一个天竺,就置其他殖民地于不顾。
最主要的,是这段时间英吉利的邻居法兰西颇不安稳,屡屡挑衅英吉利不说,现在还暗中策划奥地利对罗斯国的战争。
如果说是之前天竺在手的情况下,即便奥地利与罗斯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即便新盟友罗斯国惨败,英吉利也是不大在乎的。
可现在不同以往,天竺眼看着是收不回来了,如果此刻再失去罗斯国这个最大的盟友,那以后英吉利在欧洲将彻底孤立无援。
天竺一战,英吉利失取的血液实在是太多了,到了现在,英吉利再也无法承担这样的失血了。
所以首相布莱尔果断的用了首相特有的一票否决权,生生将上议院内的意见给压了下来。
而法兰西这边,法兰西皇帝路易十八在得知了英军在天竺再次惨败的消息之后,则是兴奋的说不出话来。
天知道,作为欧陆霸主的法兰西,这些年被英吉利压制的有多么的憋屈。
现在好了,丢失了天竺这块最重要殖民地的英吉利,只怕不出十年的时间,将彻底被法兰西反超,路易十八又怎么能不兴奋?
甚至,为了让英吉利这位海上霸主陨落的更为迅速一些,路易十八还亲手书写一封书信,命人加急传递给大周的皇帝。
为的,就是让大周继续出兵,夺取英吉利另外一块重要的殖民地澳大利亚。
在英吉利的一众殖民地当中,最重要的自然非天竺莫属。
除却天竺之外,英吉利算得上重要的殖民地就只剩下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了。
而剩下的这三块殖民地当中,只有澳大利亚距离大周最近,同时距离英吉利最为遥远。
一旦英吉利再失去澳大利亚,只怕不出五年的时间,英吉利将彻底失去海上霸主的宝座。
到时候,没有了庞大殖民地的输血,路易十八坚信,法兰西很快就能反超英吉利,成为欧洲真正的霸主。
至于得到了天竺、澳大利亚这两块殖民地之后的大周会不会对法兰西的利益造成损伤,路易十八坚信是不会的。
因为法兰西在亚洲根本就没有殖民地,且距离又极其遥远,大周又如何会损害法兰西的利益?
更主要的是,通过和大周的贸易,这几年,法兰西可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路易十八才会这么不遗余力的坚挺大周……
第四百三十五章:对海军的规划
十万英军被歼灭的消息传回大周,张凌阳多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要知道,反攻天竺的那十万英军可是英吉利的精锐之师,远远不是之前那些天竺守军可以比拟的。
可是就是这些精锐被大周军队全歼,让张凌阳彻底意识到,虽然现在大周的工业化进程还未全面铺开,可大周军队的战力,却已经不输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了。
当然,这说的只是陆军,大周海军想要赶超英吉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下旨令孙定宗领兵驻守天竺之后,张凌阳就开始关注国内之事起来。
只是不两个月过后,法兰西驻大周使臣皮埃尔求见张凌阳,并送上法兰西皇帝路易十八的亲笔书信。
看过书信之后,张凌阳心底里是有些心动的。
可张凌阳同时也明白,虽然大周陆军之前在天竺战胜了英吉利,可也只是陆军而已。
如今的大周海军,战舰数量不足二百艘,海军的作战经验又极其稚嫩,这个时候进攻澳大利亚,并非什么明智之举,因此张凌阳断然拒绝了路易十八的请求。
笑话!
虽然澳大利亚距离英吉利本土遥远,可与大周之间也有海洋相阻。大周想要进攻澳大利亚,必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至少,海军不能输给英吉利太多才行。
可这个时候,英吉利虽然在天竺惨败给大周,可他的海军纵横四海,在全球依旧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至少在短时间内,张凌阳并不会做出进攻澳大利亚的决定。
不过考虑到毕竟天竺之战中,法兰西在背后帮助了大周不少的忙,所以张凌阳也不得不有所表示。
所以虽然拒绝了路易十八的提议,可张凌阳却可皮埃尔达成了价值上千万两白银的采购协议。
在未来的三年内,大周将从法兰西采购价值一千万两白银的机械设备并大规模引进法兰西的科学人才。
敲定了协议,皮埃尔高高兴兴的离开皇宫,回到大使馆之后就急忙修书一封向路易十八报喜。
而送走皮埃尔之后,张凌阳则是冷冷一笑。
其实,大周现在根本就不短缺什么机械设备了。
这几年,大周已经从欧洲采购了不少的机械设备。并且,通过自主研究,大周也研发出了自己的机械设备,其性能并不输欧洲多少。
可是为了平衡大周与欧洲之间的贸易逆差,张凌阳不得不这么做。
欧洲已经与大周展开贸易好几年的时间了,可是这几年里,大周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在欧洲依旧畅销无比。
可相对于大周对欧洲输出的商品,欧洲向大周输出的纺织品等商品依旧处于无人购买的地步。
久而久之,大周对欧洲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所以为了平衡与欧洲的贸易逆差,其实大周每年都要从欧洲采购价值数千万两白银的机械设备。
当然,还有科技人才的引进。
虽然这几年下来,从欧洲远道而来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已经不下二十万了,可对于科技人才的引进,张凌阳始终处于求贤若渴的地步。
毕竟,谁都不会嫌弃手下的科技人才多不是?
话题再说回来,张凌阳之所以拒绝向澳大利亚进兵的请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直到现在,除了中南半岛,大周在南阳能控制的地区也就只有一个婆罗洲而已。
现在张凌阳的规划是,待大周皇家海军在婆罗洲站稳脚跟之后,开始陆续进攻吕宋、爪哇等南阳诸岛,使得整个东南亚彻底归属在大周的管理之下。
如今,英吉利已经战败,而控制东南亚诸岛的欧洲列强,只剩下佛郎机、尼德兰两国。
这两个国家,在英吉利崛起之前,也都是实打实的海上霸主,并在全球范围内到处争夺殖民地。
可自从英吉利崛起以后,佛郎机和尼德兰两国的殖民地陆续被英吉利抢走。
到了现在,除却南美和东南亚地区之外,佛郎机和尼德兰已经没有旁的殖民地了。
所以,面对霸权早已衰落多年的佛郎机和尼德兰,张凌阳认为这是大周皇家海军夺取整个东南亚的好时机。
并且,张凌阳也认为对佛郎机、尼德兰两国的战争之中,大周是绝对不会输的。
毕竟,之前攻打佛郎机盘踞的婆罗洲,大周不久赢了吗?
可是要攻打这两个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张凌阳还得和军中高层将领好好规划一番,看到底要向东南亚派出多少兵力合适。
到了泰安九年,大周皇家海军的总兵力也就只有五万人不到。
这已经是大周能打造海军的极限了。
毕竟拉起再多的兵力,如果没有足够的战舰,那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更关键的是,海军不同于陆军。
海军中,即便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水手,对于天文、地理等也都要了解。
说到底,海军就是一个精英化的军队,对知识文化的要求极高。
所以因为诸多限制,大周才没有打造出很多的海军。
不过随着大周各地中小学堂的开设,懂知识、懂技术的人才越来越多。再过个三五年,张凌阳相信,大周皇家海军肯定能扩张到十万人的规模。
所以大周皇家海军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扩张军队。而是加强训练,熟悉各地的水文条件已经积累海战经验,总结海战战术。
只有当这些都熟悉之后,海军才能顺利的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如果不然,也只是一批在海上作战的陆军而已,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海军。
不过即便是如此,张凌阳还是决定年内对佛郎机、尼德兰两国动手,将整个东南亚都划入大周的管辖之内。
虽然尼德兰和佛郎机这两个已经沦为欧洲二三流小国的国家,并不能对大周造成丝毫的威胁。
就如同前人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张凌阳也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大周日益崛起,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更是击败了全球海上霸主英吉利。
如果这个时候,在东南这一块,还有哪一个地方不是在大周的势力范围之内,张凌阳就会觉得极其扎眼。
吕宋和爪哇两个地方就是这样,张凌阳觉得殖民这两个地方的佛郎机和尼德兰就极其碍眼……
第四百三十六章:善后及爆发
泰安九年八月,在张凌阳的命令下,驻守婆罗洲的大周皇家海军总指挥韩良率先对东北方向的吕宋动手。
吕宋原本也是佛郎机的殖民地,自婆罗洲被大周占领以后,吕宋与佛郎机国内的联系就彻底被切断。
再加上吕宋岛上佛郎机的殖民者本就不多,所以韩良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吕宋。
泰安九年十一月,刚刚攻占了吕宋岛的大周皇家海军还没有来得及修整,就在总指挥韩良的率领下,马不停蹄的继续进攻爪哇岛上的尼德兰人。
尼德兰的国力比之佛郎机更加的不如。
所以即便爪哇岛比吕宋还要庞大,大周皇家海军也只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盘踞在爪哇岛上的尼德兰人。
至此,整个南洋彻底成为了大周的后花园。
消息传到洛阳,已经是腊月下旬的事情了。
张凌阳得知以后,自然又是一次论功行赏,可以说是热闹非常。
可与此同时,小福子却告知了张凌阳另外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
那就是,现在宫里的太监越发的不够用了。
自从泰安九年春天开始,张凌阳就下明旨,皇家不再收大周子民为太监。
虽然只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这一年里,不少年纪到了的太监陆续被放出宫,但却并未有新的太监充入,所以人手上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张凌阳知道后,不以为意的笑道:“天竺和南洋那边不是有很多被俘的英吉利人、佛郎机人和尼德兰人吗,从他们中间选出一批进行阉割,你们司礼监再悉心调教一番充入各宫,人手不就够了吗!”
“可是万岁爷!”小福子犹豫道,“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