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6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去年,赵瀚突然感觉腹部剧痛,连带着还出现便血情况。
各路名医轮番进宫问诊,诊断结果大同小异,都说皇帝体内有热毒,必须清热祛邪方可痊愈。
服药多日,略有改善。
去年冬天,病情急转直下。开始排便困难,腹胀,腹痛,接着肝脏部位也疼,有时睡着了无法唤醒,必须等他自然醒来。
今年更糟糕,至少瘦了30斤。
赵瀚大概能够猜到,自己应该是患了肠癌,而且估计已经到晚期了。
治不了的,再过三百年也治不了。
后妃们跟在身边,也陆陆续续登城。
皇后费如兰已经病故四年,田秀英、柳如是也已病故。如今是费如梅做皇后,做得并不怎么好,时不时要闹点小脾气。
今日有暖阳,赵瀚被扶到椅子上坐好。
虽然精神还算不错,但体力不足以支撑久坐,赵瀚只能倚在靠背上看着城下。
“宗室入内!”
宗室成员排队来到午门前,领头的是楚王赵匡枰。赵贞兰、赵贞芳两位长公主也在,但她们的丈夫皆已病故,这次是带着儿女来京城贺寿。
郑森卸任广东布政使之后,做了两年宗人府的宗正。实在是闲不住,主动申请外调,被安排去做孟加拉总督。
孟加拉国已然覆灭,并非遭到入侵,而是自己把自己玩崩了。
孟加拉皇帝穷兵黩武,地盘扩张到极限,君主病危期间,全国叛乱四起,分裂为七股割据势力。中国商贾趁虚而入,通过贩卖冷兵器,获取好几个港口的商业特权。
真正混战起来,商贾们也扛不住,只得请求朝廷出兵,那些港口也成了朝廷的殖民地。
加上陪嫁获得的吉大港,一起组建孟加拉总督区。
“儿臣赵匡枰,祝贺父皇圣诞,愿父皇万寿无疆!”
赵翰面带笑意,轻轻抬手。
赵匡枰随即退到旁边,韩王赵匡柏又上前贺寿。
其中,晋王赵匡栐没有亲自来,派遣一位汉人官员做贺寿使者。
赵匡栐的身体也不太好,偶尔卧病在床。但他的晋国,已然扩张数倍国土,拥有坦焦尔、马杜赖、俱蓝、克拉迪、迈索尔五国国土,占据了半个南印度地区。
汉人移民及其后代,数量约为50万人,却统治着1000多万印度人。
为了便于统治,不得不做出妥协,有保留的接受南印度风俗文化和政治。那里已经变成一个怪胎,是中华文化和达罗毗荼文化的融合体,但官方语言和文字,必须使用汉语和汉字。
土地制度,采用先进的地主所有制。
几乎所有汉人都是大地主,会说汉语、写汉字的印度精英,当然也做上了大地主。
印度教文化遭到冲击,同时又主动迎合统治,种姓排位变成:华族、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华族就是汉人,凌驾于所有种姓之上,同时不受种姓职业的束缚。想从事什么职业,就从事什么职业,这曾激起好几次叛乱,完全是靠军队镇压给打服的。
而且,不论哪个种姓,只要考上科举做官,就能立即变成华族,其子孙后代也是华族。
但有一个限制,那些归化的华族,三代之内不跟汉人通婚,自动取消其华族身份。
事实证明,印度人是很顺从的,无论多离谱的政策他们都愿配合。
莫卧儿带来了波斯文化,迅速被北印度所接纳。英国人带来了欧洲文化,还在印度故意搞分化,把北印度语言硬生生搞出两种官方文字,导致几百年后印度无法统一文字。
现在中华文化降临,南印度精英们主动学习,许多甚至跑到中国去留学。
宗室贺寿之后,文武百官上前。
接着是各国使者,朝鲜、日本、暹罗、老挝、傣国、孟国、文莱、苏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沙俄、莫卧儿、波斯……
外国使者,已经不住众善寺了,另外修建了专门的番使馆。
实在是数量太多,就连欧洲各国,都有常驻南京的使臣,以方便随时获得中国信息。
朝鲜如今非常听话,国王名叫李焞,跟历史上同名不同人。
主要是被中国打了一次,导致朝鲜王后换人,生下来的王子当然也变了。
这倒霉孩子,伴随激烈党争而降生,如今亲政了党争还在。他对党争深恶痛绝,亲政之后,立即朝堂大换血,十年内大换血三次,每次都伴随着攻讦杀戮。党争不但没有平息,反而因此愈发剧烈,因为各党已经杀出血仇。
日本依旧是德川幕府执政,由于不再闭关锁国,地方大名通过海贸实力大涨。
这种实力的增涨,并未太过削弱幕府权势。唯一的结果,是地方大名骄奢淫逸时,不再一个个欠着三都商贾巨款。他们的海贸收入,再加上领地赋税,就足以支撑挥霍,只有大兴土木的负债累累。
也有一两个强藩励精图治,居然通过遣使留学,悄悄学会了蒸汽机。
然而非常尴尬,日本是贫煤国!
只在九州岛北部,关东平原北部,以及北海道西部,有少量煤矿分布,而北海道早就是中国的虾夷县。
目前整个日本,只有两家蒸汽工厂。
南边的吕宋总督区,八年前改为吕宋省。
吕宋岛中部山区,依旧是土著部落的地盘。但全岛沿海区域,基本完成汉化,甚至还出了个吕宋籍的汉土混血进士。
爪哇岛暂未设省,但已经提上日程。
西班牙已然彻底衰落,南京朝廷的鹰派官员,整天叫嚷着攻占南菲律宾群岛。
说实话,肯定能打下来,并且是轻而易举。
因为西班牙各殖民地,都在造反闹独立。特别是拉丁美洲,起义遍地,土生白人和欧美混血,早已不堪西班牙盘剥,甚至有人闹着要加入中国。
法国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称雄欧陆,多次赢得对外战争,但国内却民不聊生。
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两年前病死了。
由于他改娶法国宗室为王后,所以历史改变,嫡子没有夭折,嫡长子继位为查理三世。
但这个查理三世,受其父宗教自由思想影响,受其母的天主教信仰影响,一上台居然就要搞宗教自由政策。为了向新教徒妥协示好,他恢复父亲关闭了好几年的议会。
议会重组之后,起草的第一条法令,就是“所有不信英格兰国教者按照法律办理”。
查理三世大怒,再度解散英国国会。
国会议员遂勾结贵族造反,阿盖尔伯爵发动叛乱入侵苏格兰,蒙茅斯公爵(查理二世的私生子)率叛军在英格兰西南部登陆。
查理二世亲手打造的国防军,显露出强大战斗力,轻轻松松击败两股叛军。
然后,查理三世就开始乱来了,他觉得到处都是反贼,下令严惩阴谋造反者。不但杀了带头叛乱的弟弟(同父异母),还在伦敦四处捉拿嫌疑犯。接着故意跟圣公会对着干,启用大量天主教徒担任军官。
如今内战再度爆发,就连查理二世留下的军队,都开始反对国王的倒行逆施。
特别是那群来自吉大港的海盗及后代,他们全都受洗入了新教,为寻求认同非常虔诚。国王不但侮辱他们的信仰,而且还大量启用异端军官,这些吉大港海盗已有倒戈倾向。
赵瀚庆祝70岁大寿时,查理二世的嫡次子,被推举为叛军首领,并宣称自己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
爱德华四世打赢了,但英国的君主集权也完蛋了。
因为他借助了乡绅的力量,才击败自己的哥哥,乡绅集团通过下议院再度掌权。英国人,把这次事件命名为“光荣革命”。
第1063章 【终章二】
荷兰的衰落,从被中国赶出东南亚开始,但遭致命一击却来自英法。
英国想获得海上利益,法国想侵占荷兰本土。
在英国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路易十四主动提供金钱,查理二世立即答应联法抗荷。
凭空得来的资金支持,当然带着附加条件。英法两国签署《多佛密约》。条约规定:法国向英国提供资金支持,英国要逐步恢复天主教,并且必须跟法国一起对抗荷兰。如果英国因恢复天主教而发生骚乱,法国必须借兵帮助英国平叛。
密约签署之后,法国突然对荷兰宣战,英国随即退出与荷兰、瑞典组成的三国同盟。
紧接着,英国对荷兰不宣而战,袭击荷兰的一支商船队,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
荷兰的最强堡垒,面对法国军事家沃邦,就跟纸糊的一样全面崩盘。尼德兰七省,直接沦陷五个省。
荷兰议会紧急请来威廉三世做执政,与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洛林公国、帕拉蒂纳特公国结盟,各国明显要共同遏制法国的崛起。法国面临全面包围,只得四处作战,兵力被分散之后,威廉三世收复荷兰失地。
路易十四再次挥舞着钞票,把荷兰的盟友瑞典,拉到自己的阵营。
瑞典随即进攻德意志地区,勃兰登堡和奥地利,只得命令前线军队回防。法国就此解除腹背受敌的困境,开始猛攻荷兰与西班牙联军。
瑞典军队竟然被勃兰登堡击败,丹麦立即落井下石,与荷兰结盟,并向瑞典宣战。
眼见法国又将被全面包围,路易十四开始打关税战,荷兰商人损失惨重。随即,英法两国的海军,联合攻打荷兰海军,继而又去跟西班牙海军作战,抢到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
由于西班牙失去制海权,臣服于西班牙的意大利邦国,趁机掀起民族独立大起义。
法国军队又大胜德意志邦国,挥师占领洛林地区。随即回军打西班牙,占领西班牙的弗朗什孔泰和弗兰德。
一直帮着法国打仗的英国,不愿看到法国大胜,再度选择横跳,突然宣布英荷两国联姻。
遭到盟友背刺,路易十四气得暴跳如雷,却只得捏着鼻子认了。他拿出大量的金币,赠送给查理二世和英国贵族,以此换取英国减缓出兵时间。然后,法军疯狂进攻,逼得同盟军祈求谈判。
谈判当中,路易十四贿赂荷兰商人,并承诺降低关税。荷兰商人见利忘义,竟然不顾国家利益,集体架空荷兰执政威廉三世。
就此,法国称霸欧陆。
但战争和外交开销太高,法国国内民不聊生,甚至出现了农民起义。
英国先是背盟倒向法国,中途又背盟倒向荷兰,还先后两次获得法国资金支持,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还从荷兰手里攫取海上特权。
但是,为了履行英法密约,查理二世公开受洗,宣布成为天主教徒,遭到议会和圣公会的激烈反对,他不得不下令解散议会,为英国的宗教斗争揭开序幕。等于是给自己的儿子埋了颗地雷,最后长子身亡,次子也失去中央集权。
荷兰经过连番战争,经济状况一塌糊涂,中国趁机夺取锡兰(斯里兰卡),荷兰从此被彻底赶出亚洲。
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殖民印度东海岸和锡兰,葡萄牙殖民印度西海岸。无数中国货物,源源不断运达印度,又被葡萄牙转运去欧洲。
葡萄牙把公主嫁到中国,还拿吉大港做嫁妆,此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二道贩子当得不要太舒服。
不过,葡萄牙政局混乱。
从小瘫痪且有精神病的国王阿丰索六世,被自己的老婆和弟弟戴绿帽。甚至王后公然宣称,从未与国王圆房,请求宣判婚姻无效,然后直接改嫁给国王的弟弟。
这还不算完,一对狗男女成婚之后,联手把国王软禁在亚速尔群岛。
就在五年前,国王病逝,狗男女成功做了国王和王后。
三年前,嫁给赵瀚的葡萄牙公主卡特琳娜,收到葡萄牙的详细消息,认为自己弟弟是被谋害的,请求赵皇帝出兵主持大局。
赵瀚随即下令海军出动,也不用跑太远,驻扎在印度东海岸的大同海军,前去封锁印度西海岸的葡萄牙殖民地。并且,下令提高对葡贸易的关税,所有前往印度西海岸的商船,都要在沿途接受检查并额外征税。
葡萄牙贵族和商人,闻讯大惊,他们全靠中国赚钱,可不愿意跟中国翻脸啊。
两年前,赵瀚与卡特琳娜之子、年仅25岁的赵匡权,率领八艘军舰、十艘武装商船,带着2000个自愿报名的农兵,风风火火杀向葡萄牙夺位。
此时正好抵达里斯本,赵匡权挂出葡萄牙王室旗帜,葡萄牙海军当场全部倒戈!
王室旗帜当然没那么管用,真正的原因,是葡萄牙海军的军费,还有大量贵族的利益,都必须仰仗中国和中国商品。海军不敢跟赵匡权开战,一旦开战,就是跟中国撕破脸,今后他们连工资都拿不到。
军队顺利登陆,国王佩德罗二世,紧急调动军队来防御。
一个鸿胪寺外交官,来到城下大喊道:“中国皇妃、若昂四世之女、葡萄牙公主卡特琳娜·恩里克塔,拥有葡萄牙王位继承权。葡萄牙国王阿丰索六世,被人谋杀致死,伪国王佩德罗是最大的嫌疑人。现在,中国皇子、若昂四世之外孙、葡萄牙公主之子阿方索·赵匡权·恩里克塔,带着他忠诚的军队回来了。所有葡萄牙的贵族、士兵和平民,立即放下武器,迎接你们的新国王!”
守城贵族和士兵,听完喊话面面相觑。
国王佩德罗二世怒吼:“开枪,杀了他!”
士兵们举起武器,却没有立即开枪,而是扭头看向军官。军官又看向贵族将领,这些将领都犹豫不定,他们不敢跟中国撕破脸,否则葡萄牙的印度殖民地就没了。
此时,全世界最大的金矿,还没在巴西被发现,葡萄牙财政得靠中国贸易续命。
佩德罗二世又吼道:“你们跟我一起发动政变,赶走了卡什特卢梅略尔伯爵,难道换了新国王,你们还能继续过无忧无虑的贵族日子吗?开枪杀了他!”
贵族们听到这话,有几个参与政变的家伙,终于决定豁出去,就算跟中国闹崩,也要保住自己的权势。
“砰砰砰!”
十多颗子弹射来,鸿胪寺外交官腿部中弹,脸颊也受到擦伤,吓得一瘸一拐往回逃。
“陛下,里斯本不好攻打,可以先北上攻破波尔图。”
说话之人,是葡萄牙的印度总督。
他虽然是佩德罗二世任命的,却毅然选择背叛佩德罗二世。否则的话,不但印度总督的职位没了,还将遭到中国舰队的攻击,说不定直接送命在印度。
这货带着整个印度殖民地,宣布效忠于赵匡权,还把葡萄牙的印度舰队也拉上(弱得一逼,全是武装商船)。
赵匡权从小就受母亲影响,研究葡萄牙的详细情报。
他知道波尔图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也是葡萄牙的手工业中心,还是葡萄牙通往西欧的核心港口。
“全部回船上,进军波尔图!”赵匡权从善如流。
在航行途中,印度总督又建议:“陛下,可以派遣使者,前去联络卡什特卢梅略尔伯爵。他本是除了国王之外,葡萄牙最有权势的贵族,却因为佩德罗二世政变,被迫辞去摄政大臣的职务。整个葡萄牙,最痛恨佩德罗的人就是他。”
赵匡权离开里斯本港口,顺便把葡萄牙舰队也带走。
转眼就到了波尔图,守城贵族不战而逃,因为这里的士兵不到500人。
赵匡权立即召集全城的商人、学者代表,宣布自己将降低商税,今后实行学术自由政策。商人和学者们大喜,当场效忠新国王,并且自己掏钱组建民兵,跟着国王继续打仗。
如此容易,同样是有中国皇子光环,商人们仰仗中国商品获利,学者们无限向往崇拜中国文化。
这些家伙招募的民兵,很多都是流浪汉和底层百姓,一路烧杀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