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同化为汉人。
而且,是主动寻求同化,部落首领放弃狩猎,跟汉人学习农耕技术。渐渐的,甚至使用汉语交流,姓名也模彷汉人习俗。
张献忠过去做知县,时刻提防与镇压,只要把噶玛兰人打痛了,这些土着就会自己效彷强者,百十年后变得跟汉人并无二致。
中午,张献忠被留下用膳,跟皇帝一起在应民殿吃工作餐。
下午离开紫禁城,前去礼部领赏。
一匹骏马,一把腰刀,一杆火枪,全都是好东西,并非寻常货色,可以当做传家宝,把张献忠乐得咧嘴直笑。
张献忠离开之后,(前)万丹王子哈夷又受到接见。
“臣赵弘德拜见陛下!”
“赐座。”
只听哈夷王子的自称,就知道他现在是啥身份。
万丹国王属于老乌龟,一直都不死,甚至都没咋生病。
面对汉人以椰城为中心扩张,万丹国王也假装没看到。似乎已经躺平,却又始终不肯献国投降,甚至暗中支持部落首领跟汉人抢地盘。
随着摩擦越来越激烈,哈夷王子实在熬不住,终于发动叛乱,做带路党邀请椰城总督出兵。
就此,万丹国灭。
万丹王子哈夷献国有功,被封为子爵,可保留一千亩土地,可保留全部王室财产,并获得一座火山硫磺矿的百年开采权。
这位王子非常有意思,他把千亩土地都卖给汉人,把固定财产和硫磺矿扔给长子,带着其他妻妾子女与浮财,举家搬到令其魂牵梦绕的南京城。
就在前几天,赵瀚赏赐此人一块城郊地皮,让他自己出钱建造豪宅。
哈夷王子千恩万谢,又请皇帝赐姓。
于是乎,全家改姓赵。
其还未婚配的幼子,也请媒婆物色人选,跟一个小吏的女儿定下婚约。
然后,这家伙整天不着家,留恋于勾栏瓦舍。甚至学会附庸风雅,汉字不识几个,居然去参加文会,跟着文人们到玄武湖画舫拜访名妓。
赵瀚问道:“在南京住得可还习惯?”
哈夷……不,赵弘德回答:“南京好得很,比万丹舒服多了,可以玩耍的地方也多。”
赵瀚问道:“上次你来南京觐见,都还不会说汉话,如今却说得挺流利。”
赵弘德回答:“臣在爪哇就学会了,经常去椰城玩耍,还请了个先生教写汉字。我大同中国的东西,比爪哇好上百倍,汉话比爪哇话好听,汉字也比爪哇字好看。”
“卿真乃忠臣也!”赵瀚大笑。
赵弘德立即跟着笑,一副安乐公的傻模样。
这货敢造反弑父,当然不是傻子。
另一个时空,爪哇岛的其他苏丹,结局都不怎么好。唯独赵弘德,主动造他父亲的反,把万丹打下来献给荷兰,从此变成类似土司的存在,一辈子开开心心寿终正寝,甚至后代还当了两百多年的荷兰贵族。
如今也差不多,他感觉万丹迟早被灭,不如自己主动灭了,通过献国得到好处。
好处不就来了吗?
获封子爵,保住了王室财产,还有地皮和矿山。带着多年搜刮的财产,举家搬到南京享福,不比留在万丹担惊受怕更好?
赵弘德的献国之举,补齐了最后缺口,南京朝廷正式统一爪哇岛。
地方上,依旧还有爪哇贵族盘踞,但汉人商贾和移民,利用民间力量就能抗衡,甚至都不需要总督太过费心。
爪哇岛的总督职位,今后只设一个。
椰城总督取消,三宝垄总督取消,新设一个爪哇总督管控全岛。
总督府定在椰城(雅加达),万丹、三宝垄、泗水等大城,皆设“督管”进行管理。
整个爪哇岛,香料、蔗糖什么的还在其次,它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大粮仓!
中国本土,可以从爪哇岛,源源不断的获得大米,用来抑制沿海地区的粮价持续上涨。
或许数十年之后,通过移民教化,就能建立一个爪哇省!
第1061章 【西域安定】
张献忠的官职履历很诡异,从村长突然变成总督,再从总督转行去当知县。
吏部官员都懵了,不知道该怎么记录。
其实很简单,就张献忠那年龄和经历,无论干啥都是皇帝说了算,而且仕途也就只剩下最后几年。
或许赵瀚也觉得别扭,又给张献忠封了个男爵,弥补从总督降为知县的落差。
大同中国,社会在进步,欧洲那边也没停下。
在这一年的法国,出现了人类第二次有记录的输血。
第一次是两年前,生理学家劳维尔,给一个13岁的孩童,输入少量羊羔的血液。
路易十四的御医丹尼斯,听说了这个消息,得知那孩子没事儿,于是也开始了自己的造孽之旅。一年之内,他给七个人输血,而且输的全是羊血和牛血。
这七位受害者,三人存活,四人死亡。
其中一个死者家属,把丹尼斯告上法庭。事后调查证明,该死者的死亡原因,居然是砒霜中毒,因为他还找过其他医生。而那一位医生,给他开的药里有砒霜成分……
但事情还是闹大了,因为死者是个贵族,法国和英国相继禁止输血治疗。
中国这边,也在搞输血实验。
起因跟欧洲一样,都是看了英国医生哈维的血液循环论文。
紫阳派的一个民间医生,将一只狗的血液,输入到另一只狗身上,两只狗都活得好好的。然后继续实验,买来十条狗,交叉进行输血。
一个月后,那十条倒霉狗,陆续死了六条。
该医生立即写论文,投稿到钦天院医学馆,发表之后迅速引起轰动。
一片骂声!
医学馆的馆长,对此下达行业禁令,不准用活人搞输血实验。因为大家都知道,紫阳派医生就是一群疯子,今天敢用狗做实验,明天就敢对活人下手。
禁令就是用来违反的,今后肯定会有医生,悄悄给活人输进血液。
……
民始二十七年,无大事。
二十八年,大同军收复尹犁河谷。已经统一北疆的噶尔丹,为此大怒,当年秋天主动进攻轮台城。
轮台,即乌鲁木齐,赵瀚亲自改的名字。
江良统领的西征主力,已经一分为五。一部分驻扎在大宛,一部分返回陕甘,一部分驻防新疆,一部分返回青海,一部分刚收复尹犁。因此,面对噶尔丹的进攻,大同军只能孤军死守轮台城。
噶尔丹久攻不下,选择绕城而过,穿过天山山口,前往吐鲁番地区劫掠。
汉人移民早已得到消息,能进城的进城,离城较远的,全部躲到简易土堡。
各族平民就遭殃了,他们多是被释放的农奴,好不容易生活有点起色,却又遭到噶尔丹的劫掠。新收的粮食被全部抢光,饲养的牲畜也被悉数抢走,甚至连人都被掳走不少。
如此行为,江良震怒,各族百姓也同仇敌忾。
二十九年,开春雪化,江良发动反攻。
在招募民夫的时候,各族百姓踊跃报名。一是给大同军做民夫,能够领到口粮,以此渡过缺粮危机;二是他们真的痛恨噶尔丹,真心想为大同军卖命打仗。
江良率领骑兵一万五千人、步兵三万六千人,汉人及各族民夫五万余,先在轮台集结,随即直扑噶尔丹的王庭伯克赛里(博克赛尔县)。
噶尔丹没有选择逃跑,他觉得汉军数量较少,真正能打的也就五万人,而且骑兵还只有一万多。
当然,也不是直接硬刚打决战,而是先袭扰大同军的粮道。
与此同时,驻守尹犁的贺宇度,率领3000大同骑兵、2000蒙古骑兵、1500吉利吉斯骑兵,几乎没带多少补给,从尹犁河谷北上,穿越天山直捣噶尔丹的老巢。沿途劫掠蒙古部落,就地获取食物,把噶尔丹杀个措手不及。
双方在伯克赛里西北部的荒漠边缘决战,噶尔丹一上来就勐攻,却冲不动大同军的车阵,反而遭到火器骑脸输出。冲锋部队大溃,江良立即发动反攻,数千和硕特骑兵临阵倒戈,调头过来一起冲向噶尔丹。
噶尔丹不敌,全军皆溃,率领数千残部西奔,逃往巴尔喀什湖地区。
江良让步兵和民夫留下,率领大同骑兵、吉利吉斯骑兵,以及投靠过来准噶尔、和硕特骑兵,一人双马继续追击。
噶尔丹在巴尔喀什收拢部落骑兵两千余,面对江良的追击,依旧不敢抵抗,最终带着八千多人,逃去西南边的中玉兹。
已经征服大半个中玉兹的头克汗,哪里容得下这头过江龙?他亮出赵皇帝大舅哥的身份,打出为皇帝效忠的旗帜,高喊着保卫中玉兹的口号,率领两万骑兵围追堵截噶尔丹。
噶尔丹的部队本就疲于奔命,士气跌倒谷底,毫无悬念的再次溃败。
这货还真能逃,带着千余残兵,竟然北上逃到沙俄地盘。他当然不是投靠沙俄,而是征服那里的土着,带着土着去抢占哥萨克据点。
此战之后,头克汗名声更响亮,剩余的中玉兹部落,主动宣布效忠于他——准噶尔部和中玉兹有世仇,谁能击败准噶尔,谁就能获得中玉兹各部的认可。
头克汗就这样统一中玉兹,然后跟南京朝廷商谈划界事宜。
南边的地区,根据山川天然划界。
中国拥有全部的山区,居高临下,随时可以进攻中玉兹。而中玉兹呢,想要入侵中国,却得从山口关隘,一路破关杀进去。
至于北边,巴尔喀什湖及周边草原,全部归大同中国所有。
如此划界有些过于霸道,因为巴尔喀什湖的南岸、西岸草场,一直都是中玉兹的地盘。甚至北岸和东岸草场,以前都是中玉兹的,只不过被准噶尔部抢走了。
作为补偿,南京朝廷另有赏赐。
给了头克汗一千把火枪、五千套棉甲,以及八千匹棉布,等于用这些战略物资,来交换巴尔喀什湖的南岸和西岸草场。
头克汗获得这么多物资,瞬间实力暴涨,特别是那五千套棉甲,能够瞬间装备出五千精骑。
民始三十年,头克汗率军南下,攻打正在被叶尔羌残军蹂躏的大玉兹。
被大同军赶去大玉兹的尧勒瓦斯,把一盘散沙的大玉兹部落打得抱团。但抱团也没鸟用,因为心思各异,两次组织联军,两次被尧勒瓦斯的叶尔羌兵击败,只能凭借城池勉强坚守。
头克汗率军南下,立即获得大玉兹各部的欢迎。
第一战,两败俱伤。
第二战还未开打,尧勒瓦斯就后院起火,被他征服的大玉兹城市,相继出现起义军,和卓带着信徒造反了。
尧勒瓦斯只能带着叶尔羌军队,赶回后方平叛,头克汗立即率军追击。
双方在塔剌斯决战,头克汗大胜,尧勒瓦斯兵败身亡,叶尔羌残部彻底覆灭。
战后,大玉兹各部首领,公推头克汗为哈萨克大汗。
民始三十二年,头克汗率领中玉兹、大玉兹军队,悍然西征小玉兹。沿途所过,各部纷纷投降,几乎没怎么打仗,就获得小玉兹各部的效忠。
赵瀚的这位异族舅子,迅速完成哈萨克统一大业。
但他从来没想过跳反,实在是地理位置太差。哈萨克草原一马平川,大同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中国边界却到处是山区,入侵中国跟打通关游戏差不多。
即便头克汗的后代生出反心,也顶多是进攻巴尔喀什湖地区。
民始三十三年,布哈拉汗国陷入内乱。
各大割据势力,不再满足于割据,都想要吞掉邻近势力。甚至有人联络大同军,希望大宛府的汉人出兵,帮助他们重新统一,事成之后给予足够回报。
大宛府军政官员没有答应,头克汗也不敢答应。
历史上,头克汗可是出兵了,扶持割据势力统一布哈拉,被布哈拉的新国王奉为大汗。
此时害怕惹中国皇帝不高兴,头克汗不敢轻易出手,布哈拉汗国陷入持续内乱。
一直乱了好几年,中国朝廷坐不住了,大宛军民府的知府,以及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联名请求朝廷准许出兵。因为布哈拉汗国持续混乱,把丝绸之路给祸害了,每年的贸易额和税收都在下降。
南京朝廷批复之后,大宛府的中国军队,以及哈萨克的头克汗,同时出兵布哈拉,扶持割据势力建立傀儡政权。
……
民始三十四年。
李定国拿下沙俄的叶尼塞督军区全境,之所以耗时这么久,是因为必须步步为营。
即打下一个据点,就得驻军移民,同时安抚当地土着。基本上,每年拿下两个哥萨克据点,就已经是李定国的极限,否则军粮运输太过困难。
也是在这一年,赵瀚收到来自法国的书信。
两封信,一封是路易十四写的,一封是来布尼茨写的。
来布尼茨是个写信狂魔,一生拥有三位数的笔友。平行时空的康熙,也是来布尼茨的笔友,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学术问题。来布尼茨的二进制,也是受中国太极八卦启示而创立的,最终影响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此君被萨克森公爵,派到巴黎担任外交官。
外交事务没啥成就,却借助职务之便,跟欧洲各国的贵族和学者免费通信。通着通着,就开始写信给赵瀚,而且是跟路易十四的信件一起寄出。
赵瀚收到来布尼茨的信件非常惊讶,更惊讶的是,内容并非讨论数学,而是向赵瀚请教哲学问题。
来布尼茨,还是一位哲学家。
赵瀚阐述了自己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并盛情邀请来布尼茨来中国做客。如果愿意定居中国,可以让他担任官员。
四年后,赵瀚收到来布尼茨的回信,他感谢皇帝陛下的邀请,但暂时还没有离开欧洲的打算。
具体原因嘛,来布尼茨在巴黎做外交官,同时交了几百个笔友。一旦变换住址,那些信件就收不到了……
第1062章 【终章一】
民始四十六年。
太子赵匡桓已经51岁,从40岁开始,他就开始正式处理朝政。
内阁发来的奏章,悉数送到太子那里,皇帝每天只是抽检审阅。
这种情况,让太子压力更大。
因为太子想要做事,就得有自己的班底。他提拔的班底,往往跟阁部重臣有冲突,而阁部重臣又是皇帝的人。
最终,变成皇帝与太子的冲突!
一般情况下,皇帝都是由着太子。可每当关键时刻,皇帝就突然发力,太子班底陆续被贬十多人,还有一个甚至被流放到北海(被流放那位,纯属活该,卷进了官逼民反的案子。大同盛世,甘肃百姓居然造反)。
好在已经快熬出头了,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头也一日不如一日。
“殿下,寿典已经安排妥当。”
“再演练一次,我亲自去过目。”
马上就是皇帝的七十大寿,一向不喜操办的赵皇帝,突然提出要隆重过生日。
消息传出,不仅群臣踊跃,就连民间都欢腾起来。
南京城内外的商户,自发购置红缎子,把店铺装饰得喜气洋洋,还挂上红灯笼打算彻夜庆祝。
这天凌晨,南京就已热闹起来。
文武百官皆穿礼服,各国使者也早早进城,排队在东华门外候着。
赵瀚乘坐御辇,来到午门城楼后,颤颤巍巍站起,由女官搀扶着登城。
三年前,他还身体健康,觉得自己能活到八九十岁。
不知从哪天开始,大便次数增多,一天要拉三四次。大便之时,似泻非泻,此外再无不适症状,而且精神也非常充沛,胃口方便更是毫无问题。
就在去年,赵瀚突然感觉腹部剧痛,连带着还出现便血情况。
各路名医轮番进宫问诊,诊断结果大同小异,都说皇帝体内有热毒,必须清热祛邪方可痊愈。
服药多日,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