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

第147章

朕-第147章

小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山东孔府的腌臜事,就知道龙虎山张家有多脏。上清镇周边数万亩地,全都被天师府控制,以至于必须费映珙带五百正兵来主持分田!
  费映珙不走了,就留在天师府过年。
  大年初六,张应京带着长子张洪任,另有十几个道士,跟随费映珙一起前往吉安。
  一路坐船,所行甚速。
  船舱之内,张应京、张洪任父子唉声叹气。龙虎山的基业是保不住了,几万亩土地,分得只剩下九百多亩,完全是按合法道士的数量给留的。
  今后可怎么办啊?
  其实,他们应该感谢赵瀚。否则的话,三藩之乱期间,天师府将被耿精忠的乱兵烧个精光,府内各种财货被乱兵哄抢一空。
  “父亲,干脆降了那赵贼吧。”张洪任说道,他已经顾不上崇祯表哥了。
  张应京叹息说:“降了就能拿回田产?”
  张洪任说道:“劝进!”
  张应京眼皮子一跳,低声喝骂:“你糊涂啊。若是哪天赵贼覆灭,咱们被迫从贼,一切都有回转余地。天师府如果劝进,就跟赵贼绑上了,恐有万劫不复之祸事!”
  “整个江西都没了,听说南北各省皆灾,内有流寇,外有鞑贼,这大明哪还有救?”张洪任说道,“咱们劝进,只是得罪朝廷。今后无论谁统一天下,只要不是大明,天师府都不会有事的。”
  “容我再想想。”张应京眉头紧皱。
  张洪任劝道:“不必再想了,劝进之功,莫要错过。只要事成,天师府又可在新朝发扬光大矣!”
  张应京左思右想,决定稳妥行事,即:说得模棱两可,像是在劝进,又没有劝进。
  这群道士被带到吉安府,扔在那里被晾了好几天,终于获得赵瀚的召见。
  张应京见到赵瀚的瞬间,就被对方的年轻所震惊。然后顺着这种震惊,露出更夸张的惊讶表情,喃喃自语道:“怎会如此?果真如此!”
  赵瀚笑问:“天师在说什么?”
  张应京拱手作揖:“数年前,龙虎山之道脉化气遁走。老道前日初至吉安,便见城上有龙虎气,呈五彩状,此天子之气也!”
  “竟然如此?”赵瀚惊道。
  张应京作揖说:“果真如此!”
  赵瀚说道:“既如此,吾便立即上疏朝廷,转述张天师之言,请崇祯天子迁都吉安,或可延续大明之国祚也。”
  “呃……”
  张应京顿时噎住了,他儿子张洪任也不知该如何接话。
  “哈哈哈哈!”
  赵瀚突然大笑起来:“天师莫慌,戏言耳。”
  一句戏言,把张应京搞得毫无脾气,更加小心应付道:“赵总镇英气勃发,老道慑于威严,故此语塞,还望恕罪。”
  赵瀚看向张洪任,问道:“令公子年方几何?”
  “回禀总镇,小道二十有二。”张洪任恭敬作揖道。
  赵瀚说道:“可曾娶妻,可有子嗣?”
  张洪任回答道:“自幼向道,未曾娶妻,更无子嗣。”
  “你就留在吉安吧,”赵瀚随口说道,“今后不但要读道藏,还该学《大同集》,能学《数学》、《几何》就更好。”
  这是要留人质?
  但也没有必要吧,谁会留道士做人质?
  张应京现在找不到突破口,他原本的打算,是想说赵瀚有天子气。不管赵瀚信不信,在他想来都会很高兴,造反之人哪个不喜欢听这种话?
  只要赵瀚高兴了,就能继续接触,继续哄赵瀚高兴。
  然后,趁机请赵瀚赐田,还可以赐下各种财物。赵瀚若被朝廷剿灭,张家可以抽身开溜;赵瀚若是夺取天下,张家可以飞黄腾达。
  可这套路才一个开头,就被赵瀚给挡回去。
  接下来该咋说?
  张应京整理措辞,恭敬道:“总镇仁爱百姓,已尽得江西民心矣。老道虽在山中修行,亦久闻总镇之威名,而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远远望之便可察人君威仪。”
  赵瀚笑着说:“上清镇不是山中吧?那里交通便利,土地也算肥沃。”
  谁跟你讨论上清镇在哪啊,重点是后半句好不好!
  张应京此时彻底明白了,赵瀚根本不吃这套,只能作揖道:“总镇欲如何处置天师府,还请示下,老道定然遵从。”
  赵瀚收起笑容:“从今往后,天师府、上清观、正一观,就以现在的道士数量为准。可减不可增,亦不可夺民田地。若有违反,剥夺天师之尊号!”
  张应京面如死灰,偌大的天师府,外加两座道观,两百多个道士怎么搞?
  正一观可是正一道的祖庭!
  赵瀚又指着张洪任:“你留在吉安,多学些新东西,等把《数学》、《几何》学会了再回龙虎山。”
  张洪任无言以对,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赵瀚想干嘛。


第238章 【独霸江西】
  张应京很快就知道赵瀚要干什么了。
  数日之后,赵瀚直接召开佛道大会,除了天师府的道士之外,还有青原寺、东林寺、西林寺、仙人洞、仙都观、崆山寺等等。
  赵瀚本人还未现身,一群和尚道士在那儿干瞪眼。
  互相寒暄问候,气氛更加尴尬,因为宗派实在太复杂了。
  青原寺是青原宗祖庭,东林寺是净土宗祖庭,前者是禅宗,后者是净土宗。
  禅宗与净土宗的和尚,或许还可以友善沟通。但天师府和仙人洞,那是真没啥好聊的,相传仙人洞为吕洞宾修炼之地,而吕洞宾又是全真派的祖师爷。
  众僧道等待良久,赵瀚终于进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道士。
  “道长请入首座。”赵瀚的态度非常尊敬。
  那道士婉拒道:“多谢总镇好意,张天师当居首座。贫道不才,陪座即可。”
  赵瀚的态度,突然又变得强硬起来:“我说谁居首座,谁便该居首座!”
  那道士有些尴尬,朝张应京作揖致歉,张应京只能把道教这边的首座让出来。
  与此同时,无论僧道,都在猜测这道士是谁。
  赵瀚扫向张应京:“怎么,心里不高兴?”
  “不敢。”张应京连忙应答。
  “自己看!”赵瀚砸出一封信,落到张应京的面前。
  张应京捡起阅读,顿时吓得浑身颤抖,这下连面子都不要了,直接跪在地上说:“总镇恕罪!”
  却是费映珙把张应京父子带走,让人继续清查天师府、上清宫和正一观。很快就有人举报,之前张家的自查,有许多道士躲进山中小观,于是又从山里搜出1300多个道士。
  至于田产,并不只有上清镇周边几万亩,加上各种隐田,共有将近二十多亩地!
  张应京父子没有亲自作恶,但天师府的道士、家奴,其中有许多堪称恶霸。仅一个月内调查出的命案,就多达三十几件,百姓被逼得卖儿卖女的而是难以计数。
  赵瀚冷笑道:“你们父子,暂时就留在吉安府。什么时候把事情查清楚了,你们再回去也不迟。从今往后,张家只能掌管天师府,上清宫、正一观等天师府下属庙观,张家之人不准插手任何事务!”
  “小道遵命。”张应京趴伏在地。
  赵瀚指着自己带来的道士说:“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是皂阁山崇真观刘显微刘道长。”
  众僧道立即见礼,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道家有很多流派,但大致可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
  而在明代,正一道被朝廷奉为正宗,张家的正一观,又恰好是正一道的祖庭。
  皂阁山属于灵宝派祖庭,与龙虎山、茅山,并列为正一派三大道庭。在朝廷的册封下,龙虎山真人是正二品,皂阁山、三茅山灵官都是正八品。
  赵瀚懒得跟这些和尚道士讨论,直接宣布道:“吉安总兵府,增设宗教司。任命崇真观刘道长,为正一掌司;任命为东林寺慧音法师,为善世掌司。其余寺庙道观,皆须归宗教司辖制!”
  张应京虽然心中害怕,但实在是忍不住:“总镇,正一观才是正一道祖庭。”
  赵瀚面色阴沉道:“刚才说了,张家今后只管天师府,正一观的住持监院,会另择道家高贤去担任。还有,天师府必须捐献八万两银子,用于重建崇真观、重建紫阳书院!”
  此言一出,张应京几欲晕倒。
  让他张家负责出钱,给皂阁山修房子是什么道理?
  皂阁山就在樟树镇旁边,樟树镇能成为南方药都,皂阁山的道士便是奠基人。葛玄、葛洪就在皂阁山种药行医,皂阁山不仅道经多,而且医书也很多,道士们行的是“医道”。
  可惜,大明宣德年间,皂阁山道观被一把火烧光。
  道士刘开化试图恢复,但财力不济,只修复了很小一部分。眼前这个刘显微,就是刘开化的侄子,他常年带着道士下山行医,赚来的钱全部拿去重修道观。
  至于紫阳书院,即皂阁山道德宫,乃是朱熹当年的讲学之地。
  赵瀚不但要重建皂阁山崇真观,还要重建紫阳书院。准确的说,是“紫阳医学院”,聘请名医主讲,让道士们跟着学,让有志行医的俗家子也去学。
  赵瀚又拿出一本最新版《大同集》,比旧版增加了两篇文章。他对僧道们说:“各庙观僧道,今后在参佛修道之余,也应当学习大同思想。你们若是有心,也可将大同思想,与佛家、道家经典融合,告诫弟子应当济世救民。”
  立即有侍卫进来,给这些来自江西各地的僧道,每人都发一本《大同集》。
  众僧道,立即口宣佛号和天尊。
  “汝等都跟我来。”赵瀚起身说。
  众僧道跟随赵瀚离开,前往城外的军营校场,然后就被那场面看傻了。
  只见校场之上,竟有数百僧道,不但有和尚和道士,而且还有尼姑和道姑。他们都是被清理的非法出家人,挑选其中的年轻聪明者,培训转职为战场医生,主要学习急救和外伤处理。
  刘显微捋着胡子微笑,这些人是他教出来的,已经前后培训了一年,而且还带去民间跟着行医三个月。
  虽然当医生还不够格,但处理外伤,急救伤患是肯定足够的。
  这些非法出家人,依旧穿着僧服和道服,但每人胸前都绣有葫芦标志。他们还各自背着药箱,药箱也有葫芦标志。
  赵瀚笑着对僧道们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治病救人也是慈悲。皂阁山紫阳书院,对所有出家人敞开大门,便是尼姑也可以去学医。我希望,你们在念经修行之余,也能实实在在做些事情。便是禅宗,入世救人也属修行法门。静岩禅师,是不是这个道理?”
  “阿弥陀佛,世间万事皆为修行,总镇所言深具佛理。青原寺将挑选十名僧人,前往皂阁山紫阳书院学医。”静岩禅师是青原寺的新住持,青原寺就在赵瀚眼皮子底下,已经被收拾得服服贴贴。
  东林寺住持也说:“本寺将选送十五名僧人,前往皂阁山紫阳书院学医。”
  其余僧道纷纷表态,就连天师府都要选送,紫阳书院的第一批医学生便有了。至于僧道下山义诊什么的,今后再慢慢说,反正不能让这些出家人无事可做。
  眼前这些“医疗兵”,还有许多是自己报名的妇女,大概有一百来个的样子,她们目前主要做战地护士。
  而且,所有医疗兵,关键时刻都能拿起武器参战,他们也是要进行军事训练的。
  张应京回到临时住所,唉声叹气,把事情都给儿子说了。
  张洪任说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为今之计,只有他说什么,天师府就做什么。孩儿明日便去学那《数学》、《几何》,得闲之后再去皂阁山学医。”
  “只能如此了。”张应京心如死灰,再也不想折腾,只愿早日回到天师府养老。
  ……
  南昌府。
  “老爷,巡抚召见议事。”家仆敲门说道。
  “备轿吧。”张秉文说道。
  三个月时间,张秉文已经学到《解析几何》。除了这玩意儿新鲜,其他数学知识,大都是他以前学过的。
  无非是把文字和算筹,改为数字和计算符号表达。
  这有什么难的?
  张秉文完全搞不懂,为啥赵瀚增加教学内容,那么多士子明里暗里反对。非常简单,也就解析几何稍微难些,随便抽点空闲时间就学完了。
  坐轿来到巡抚衙门,半路上张秉文还在解题。
  进了大厅,其他官员已至,不只江西三司,就连府衙的官员也来了。
  巡抚朱之臣无奈道:“赵总镇已经占领江西,只南昌府城未下,估计过几日也要来了。我已打算投诚,不知诸君何意?”
  吴时亮叹息道:“老朽八十余岁,哪能连累儿孙?你们去投吧,我回浙江便是。”
  今年浙江终于不再大旱,开春便有两场雨,吴时亮完全可以回家养老。趁着反贼占领府城以前,装病挂印而去,朝廷追查那就等死而已。
  顺便一提,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旱灾有所减轻。
  北方全部省份继续大旱,而在南方地区,只湘西出现旱灾,江南诸府终于缓过劲来。
  具体到江西,仅九江府、南康府不雨,这两府正好挨着长江和鄱阳湖。
  按察使李时茪说:“我也回乡吧。”
  诸多官员纷纷做出选择,要么从贼,要么回乡,都不敢跑去北京。其他江西官员不在,自己一个人去北京,万一皇帝恼怒要杀人怎么办?
  就像约定好了一般,等该跑的官员已经离开,数日之后大同军终于进驻南昌府。
  黄幺带兵登岸,沿途百姓夹道欢迎。特别是城中商户、家奴和游民,早就盼着这天,他们实在不愿生活在大明治下。
  “恭迎将军!”
  朱之臣率领官员出城迎接,徐颖、王廷试也混在人群之中。
  黄幺抬头望着城楼,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待军队走近,王廷试抖抖袖子,昂首挺胸走过去,再怎么说他也是功臣。这几个月来,他一直在帮忙串联,安抚南昌城的各方势力。
  徐颖微笑不语,他有新任务,那就是去南京,在江南诸府发展情报网络。
  张秉文此时也没露面,等他把解析几何彻底搞懂,就要到吉安府考试做官去了。
  崇祯十一年,元宵节期间,赵瀚占领江西全境。


第四卷 厉无咎 


第239章 【团练】
  赵瀚微笑看向张秉文:“你要考试?”
  张秉文拱手说道:“四书五经就不必考了,小学与中学内容太过简单,跟当年考秀才没什么区别。请总镇出题,考《大同集》、《数学》和《几何》?”
  “不必考了,我相信你。一个布政使,还不至于说这种谎话。”赵瀚说道。
  张秉文再次拱手:“多谢总镇信任!”
  赵瀚突然问道:“你对天下大势怎看?”
  张秉文立即打起精神,这才是真正的考试:“大明国库空虚,吏治败坏,兼并严重,早已积弊难返。西北流寇,奔走不休,无法停下来安定发展,不过是大股的马匪而已。什么时候,流寇能把官兵打得到处跑,这些流寇才能设官建制,才有争夺天下的本钱。辽东鞑贼,异族耳。但就此时而言,鞑子已经创建制度,一旦大明朝廷崩溃,比流寇更有机会争天下。至于江西,不须我再复述。”
  赵瀚非常满意,又问:“可知接下来我如何发展?”
  张秉文说道:“南直隶,天下菁华之地。可从广信府东出,先占浙江。再乘水师顺长江而下,水陆夹击,必克南京、太平、镇江诸城。如此,江南定矣,半壁江山唾手可得。”
  “那我今年该打浙江?”赵瀚笑道。
  “非也,”张秉文说道,“以总镇之性情才智,必先下湘南,再下广东、福建。”
  赵瀚愈发满意,问道:“为何如此?”
  张秉文分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