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3章

1625冰封帝国-第3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常捕鱼的日子,无论大人、小孩,都很开心,就像过节一样。

    不过这三年,岳讬很不开心。

    原因只有一个,尼堪。

    乌扎部的哈拉达阿吉自从自己的老婆苏丽尔难产而死后便没有再娶了,一直守着尼堪、布耶楚克兄妹过日子,在尼堪三岁那年,阿吉的兄长病死了,按照索伦人的规矩,阿吉就要娶自己的嫂子。

    于是岳讬也跟着过来了,按照常理,岳讬应该是尼堪的堂弟,住在一起后又称亲弟弟,尼堪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过岳讬却甘之如饴。

    岳讬是典型索伦人的长相,身形粗壮、面目扁平,一身力气在族里也是少有的,每次出猎也是奋勇当先,遇到猛虎、黑熊也是不会惧怕的人物。

    不过这一切在索伦人看来都很普通。

    索伦人,意思是住在林中之人,由于骁勇善战,被成吉思汗认为“索伦骁勇冠绝林中”,原本是鄂温克人的独称,久而久之,不少其它部族出于仰慕也自称索伦人,比如鄂伦春人、达斡尔人。

    不过鄂温克人一般自称“索伦本部”,另外两部则被他们称为“余部”。

    故此,武勇,是索伦人成年男儿的标配,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尼堪却不同,在他十二岁以前除了长相“冠绝林中”以外,也并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不过从他十二岁那年起,他救了一个因疾病被蒙古人放弃的匠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收集矿物,开窑炼铁,打制兵器、铁器,缝制衣服,煮盐,收集草药、治病

    似乎没有他不会的,更难得的是,自从尼堪跟着阿吉去了几趟喀尔喀之后,族里的大小事务阿吉也放手让他管着,族里的老人都很惊异,最后一打听,才知晓在东喀尔喀的乌尔赫特集市与汉商交易时,尼堪又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貂皮的价格在他手里直接上升了三成。

    以往只有紫貂、白狐皮只能卖到三两,最顶级的也只能卖到五两,尼堪一出马就能卖到八到十两。

    不要小看这八到十两,索伦人不需要金银,都是以物易物,多出来的数量能交换多少茶叶和布匹?

    由于尼堪的出现,乌扎部已经不大需要铁器和食盐了,不过对于布匹和茶叶还是需要的。

    于是乌扎部下一任哈拉达的人选便呼之欲出,若仅仅是这样岳讬也不会生气,他毕竟是阿吉的继子,尼堪却是亲生的,哈拉达之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

    他最愤恨的还是女人。

    十五岁,在索伦人眼里可以成亲了。

    尼布楚大草原周围有三人可称为“草原之花”,按照索伦人的词语,那就是“扎根哈斯”,意思是明珠。

    草原上的索伦人有三颗明珠。

    尼堪的双胞胎妹妹布耶楚克,也可算是岳讬的姐姐,他自然没有话说。

    乌扎部东边布拉姆部落哈拉达萨哈连的独女哈尔额敦,今年十四岁,哈尔额敦的母亲与布耶楚克的母亲是双胞胎姐妹,都出自安加拉部,听说与乌热斯还沾亲带故,是安加拉部少有的美女。

    由于母亲的缘故,布耶楚克与哈尔额敦都出落得异常美丽。

    还有一位。

    近万平方公里的尼布楚大草原的中间有一座大山,也是草原中间唯一的山体,这山叫尼布楚山,方圆也有几十里,尼布楚河从大山中间中间穿过,大山周围驻扎着额尔古纳河以西一支唯一的鄂伦春部落,约莫三百余户,哈拉达叫乌力吉。

    乌力吉膝下有一儿一女,大的是儿子,叫阿克墩,是鄂伦春部落里最有名的勇士,今年十八岁;女儿叫多西珲,今年十五岁,长得虽不像布耶楚克姐妹那样耀眼,不过在索伦人眼里也是难得的美女了。

    索伦人取名没有一定之规,或取自出生的地方,比如牧仁河边,或基于好养活,比如岳讬,多半取自长大到一定程度各自的特征。

    比如尼堪长得像汉人,朱克图硕大,苏哈敏捷,布耶楚克掌上明珠,哈尔额敦温婉,多西珲俏皮、活泼。

    这三颗明珠都是草原上索伦少年觊觎的对象,身为乌扎部哈拉达次子的岳讬对哈尔额敦、多西珲也是青睐有加。

    不过草原上隐隐有传言,说什么哈尔额敦、多西珲非尼堪不嫁,虽说是传言,不过岳讬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凭什么什么好事都让尼堪沾上了?!

    作为阿吉的儿子,岳讬本来不需要亲自到河里去捕鱼,不过他架不住自己的亲妹妹宜尔哈的撺掇,还是拎着木桶出去了。

    宜尔哈是岳讬的母亲嫁给阿吉后生的,与岳讬算起来是同母异父。

    与草原上的野兽一样,尼布楚河里的鱼儿也异常丰富,尼堪来到河边,只见河里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人在上面。

    如今的尼布楚河已经冻得严严实实的,冰层厚达三尺以上。

    岳讬找了一个地方,拿出一根约莫三尺长的钢钎用力扎在冰上,接着让宜尔哈掌着,自己用铁锤用力向下砸,砸到一定程度时便拔出来,在砸出的孔洞附近再砸,一直到砸出有十几个孔洞组成的圆圈。

    接着他抽出双手横刀沿着孔洞切割,不多时中间那块冰坨子便松动了。

    岳讬拿起捕鱼用的鱼叉插在冰坨子上用力将它拎了起来,冰坨子至少有七八十斤重,不过岳讬却丝毫没费力气。

    圆柱形的冰坨子刚被扔在冰面上,一股热气便从冰里面冒出来,接着一条鱼竟跳上了冰面!

    若是后世的岳讬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此时冰窟窿里面的氧气大增,鱼群自然游到附近吸氧,拥挤之下也会跳到冰面上来。

    接下来就简单了,除了不断跳上冰面的白鱼,岳讬不断用鱼叉叉鱼,没多久便装满了半桶鱼。

    岳讬见宜尔哈在一旁瞧得起劲,便将鱼叉交给她,让她也玩一会儿。

    自己站起身来四处观望,这一望便生出了事端。

    离他不远处也有一个少年在捕鱼,不过他捕鱼的方式似乎与岳讬不同,最意外的是他身边竟然放了三个大桶!

    那人身材瘦小,岳讬一眼便瞧出那是自己族里的哈尔哈图。

    哈尔哈图在索伦语里是“善于使用陷阱”之意,演化到后来又成了“善于用计之人”,哈尔哈图今年十六岁,身材虽不高大,却生得一副七窍玲珑心。

    岳讬有些好奇,想看看族中有名的聪明人是如何捕鱼的,便摸到了哈尔哈图那里,一看之下不禁目瞪口呆。

    只见哈尔哈图挖的孔洞比自己的大一些,他手里拎着一个用森林里的老藤编制的四面是窟窿眼的框子,框子里放着一块石头,框子上面吊着长长的、用桦树皮编制的绳索。

    哈尔哈图就那么将藤框往孔洞里一扔,再提起来时竟是满满一筐的鱼!

    岳讬再看向其它地方,只见大多数人都是采用这个捕鱼的法子,只有少数人还使用自己那样以前的法子。

    “这是谁教给你们的法子?”,岳讬一把抓住哈尔哈图,厉声喝问道。

    哈尔哈图见是岳讬,也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他,赶紧附身答道:“回禀二爷,这是小的自己想到的,后来又经过了大爷的改良,便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所谓“大爷”,自然是岳讬的兄长尼堪了,岳讬一听心中又气又急,一脚把哈尔哈图踢飞,口里还骂道:“这么好的法子为何没告诉我?啊?!”

    哈尔哈图被岳讬平白无故踢了一脚,胸口还隐隐作痛,不过他却不敢还嘴,爬到岳讬面前跪着,额头抵在冰面上一言不发。

    岳讬见他不说话,心中更是恼怒异常,又想飞起一脚,右脚还没抬起来,自己的后背却中了一脚。

    岳讬狼狈不堪地趴在冰面上,心里大怒,在这乌扎部,谁敢欺负哈拉达的二爷?

    他也是身手矫健,一个鲤鱼打挺便站了起来,站起来一看,哈尔哈图好好端端跪在那里,站在自己面前的却是尼堪!

    尼堪旁边站着布耶楚克,刚才那一幕尼堪兄妹看得清清楚楚。

    “阿浑”

    阿浑,哥哥的意思

    一见是尼堪,岳讬一腔怒气顿时泄掉了,在整个部族,他只怕四个人,一个自然是阿吉夫妇,另一个是族里的大萨满,他的姑父墨尔根,另一个便是尼堪了。

    “啪!”,尼堪又是一巴掌扇在岳讬脸上,“不成器的东西,前几日我召集族里的小子说哈尔哈图制成了新的鱼筐,是冬日里捕鱼的利器,你没来,发给你的鱼筐你也没用,如今见别人捕鱼多就眼红了?”

    岳讬低着头没说话,尼堪确实知会过他,不过他当时却没在意。

    这时哈尔哈图却爬到两人中间,“大爷,都是小的不好,没有将捕鱼的新法子讲给二爷听,请大爷责罚”

    尼堪将他扶起来,“这又关你什么事,好了,你这鱼也捕得差不多了,赶紧回去吧,我正好利用你这个窟窿”

    哈尔哈图却不敢动,岳讬知晓他是怕自己,只得骂道:“还不快滚!”

    等哈尔哈图拖着三只木桶走远了,尼堪也骂道:“还不将宜尔哈叫过来!”

    不多时,兄妹四人便捕获了满满四桶白鱼,拖到岸边后放到马背上,然后牵着马向草原中间那座最大的希愣柱走去。

 第五章 索伦群像之花:布耶楚克与哈尔额敦

    尼堪不禁会打铁、做衣服、看病,还会做饭。

    拿回来的鱼大部分洗剥干净后除了少数几条炖着吃,大部分被他腌起来,与大量的羊肉、鹿肉一起挂在一个专门的希愣柱里熏起来,一个月后,他便有几百斤腊肉可享用了。

    这也是他自己开发了草原西北侧一个小盐湖后才能如此奢侈,否则腌肉用的食盐若是全部用从喀尔喀换来的粗盐制作,他非得被阿吉骂死不可。

    腌制完毕各类肉食之后,尼堪带着族里的三十多个半大小子滑着经过他改良的雪橇开练了。

    每人身上背着弓箭,挎着横刀,踩着用温火烤过前端翘起、用结实耐用的榉木制作的雪橇沿着尼布楚河东岸的盖满积雪的道路向南滑行。

    朱克图、苏哈、哈尔哈图、岳讬都在其中,还有两人也在里面,就是这两人让尼堪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冬季用雪橇来锻炼耐力是尼堪想出来的法子,不过今年在年底之前,大草原东北边缘的布拉姆部哈拉达萨哈连带着他的独女哈尔额敦过来了,他与阿吉是连襟,布耶楚克又从小与哈尔额敦交好,萨哈连自从自己的老婆楚丽儿死后又娶了两个,不过先后都病死了,也没给他留下一男半女,族里的人都说他“克妻”,吓得萨哈连也不敢再娶了。

    萨哈连在索伦语中是黑色的意思,他确实有一张黝黑面孔,不过他的女儿哈尔额敦却是继承了安加拉部苏丽尔的容貌,白皙动人,阿吉见他父女孤苦伶仃的,便叫他们过来一起过年。

    过完年不久,尼堪便准备带着族里的半大小子做一些有益身心的运动,滑雪橇便是其中之一,没想到哈尔额敦见到了嚷着要一起去,最后尼堪无奈,只得让她跟着,为了陪她,还让布耶楚克也参加了。

    没想到布耶楚克的参加却酿出了一件祸事。

    哈尔额敦毕竟年幼,平素出门不是马匹,便是狗拉爬犁,雪橇自然也使过,不过是在自己的希愣柱周围短暂滑几下而已,作为一部哈拉达的独女,萨哈连哪儿舍得让她长久滑行。

    故此,还没滑到一半路程哈尔额敦便支撑不住了,尼堪无奈,只得让布耶楚克陪她回去,没想到布耶楚克滑得兴起,说什么也不愿回去,尼堪最后只得让岳讬陪她回去。

    岳讬见有这个美差,自是喜不自禁,欢天喜地地陪着哈尔额敦回去了。

    尼堪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向前滑,都是半大的小子,都有一颗争胜的心,慢慢地,竟滑出了尼布楚山以南的地方。

    尼布楚山被尼布楚河一分为二,西岸则是茂明安蒙古人阿布泰的领地。

    话说整个尼布楚大草原有上万平方公里,索伦人占的地方不足十分之一,还都是边边角角的地方,草原的大部都被一个叫做茂明安的蒙古部落占据着。

    茂明安蒙古部落,传说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后裔,传到现在已经分成十个小部落,最大的一个部落也就五百余帐,台吉叫车根,最小的部落只有两百余户,与乌扎部差不多。

    不过茂明安蒙古人加起来可是有三千多帐,可出动精骑三千,可不是区区索伦人可以抗衡的。

    这十部茂明安蒙古部落的珲台吉,也就是大台吉便是车根。

    茂明安蒙古部落的牧地原本在呼伦贝尔一带,尼布楚只是他们的夏季牧场以及猎场,不过自从卫拉特部崛起并三番五次袭扰呼伦贝尔一带后茂明安部干脆将牧场搬到了尼布楚,而呼伦一带则是作为转场之处。

    说来也巧,由于十部台吉以阿布泰年岁最大,辈分最高,故此过年时节连车根珲台吉也跑过来到阿布泰大帐里坐坐,中午酒足饭饱之后阿巴泰便带着车根等十个台吉以及一帮手下到尼布楚山附近打猎。

    这下便发现了尼堪一行。

    蒙古人自然知晓雪橇,不过他们很少使用,冬日里宁愿用马匹拉着爬犁也不愿使用雪橇,见到那些滑着雪橇在对岸飞驰的人,一看装束便知晓是北边的索伦蛮子。

    双方就隔着一条不宽的尼布楚河,尼堪见到打猎的蒙古人也是吓了一跳,为了不招惹事端,他带着众人向回赶。

    一百多年来,索伦人在尼布楚一带与茂明安蒙古人都相安无事,索伦人向更南边的东喀尔喀蒙古人的大汗称臣,每年供貂没有停止过,贵为哈萨尔后裔的茂明安人自然无须向谁纳贡,不过以蒙古人的强横,若是他们有什么需求,索伦人还是会尽量满足的。

    车根,今年四十五岁了,身为茂明安部的珲台吉,他有十个妻妾,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就是有一个嫡福晋,九个侧福晋,嫡福晋自然来自南边喀尔喀的某部落,侧福晋却是来自周边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布里亚特等小部落。

    按说以车根目前十个妻妾的水平他完全应该满足了,不过他偏不。

    滑雪橇队伍唯一的少女布耶楚克实在太出众了,头上戴着尼堪亲手缝制的貂鼠皮帽,身上穿着红色缎面的鹿皮长袍,在尼堪那双巧手下,勾勒出凹凸有致的美妙的身体。

    加上那白皙的面孔,飘散的长发,清脆的声音,对岸的老男人车根一颗心又被撩拨起来了。

    等尼堪回到驻地后的第三天,车根的使者便到了,那人见到阿吉后直截了当提出了车根要娶布耶楚克的意思。

    那人还带了四匹马,马上分别驮着布匹、绸缎、食盐、铁器等四色礼物,阿吉甫一得知这个消息不禁有些五雷轰顶,强忍着冲动将那人送走后,立即召集墨尔根、尼堪商议。

    “哈拉达,车根势大,非我乌扎部可以抗衡,还是答应他吧,有了布耶楚克在蒙古人那里说话,今后我等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万万不可!”,尼堪却出口制止了他姑父墨尔根。

    由于尼堪近几年在医术上露了几手,还颇有成效,让一向垄断着族里医事的墨尔根颇有些恼火,虽然族里有人生病了找他医治,他也只能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之后跳神向长生天祷告,病人好了就是他的功劳,不治死了的便是不诚心侍奉长生天的结果。

    “那我等就这样眼巴巴地恶了蒙古人?那可是有三千精骑的存在啊?!”

    听到“三千精骑”的字眼,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