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625冰封帝国 >

第217章

1625冰封帝国-第217章

小说: 1625冰封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德馨,是孙秀节的儿子,也是瀚海大学毕业的专攻交通、桥梁、水利的毕业生,放到后世也就是泯然众人矣,不过在这一世,他不得不独当一面,幸好身边有工部出身工匠的老人在,如今他带着工部的十个人正在临潢府指导罗继志修建城池。

    “笃笃笃”

    萧承翰还在恍惚中,他书房的门突然敲响了。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立时醒悟到已经到了与罗继志、孙道成一起讨论城池、驰道修建的事宜。

    地点就选在他的书房罗继志还是很近人情的,知晓萧承翰的伤心往事,将老城那座他以前的院落依旧让给了他,自己住进来以前的“鸿胪寺”,也就是那位伊斯米尔雅安曾经住过的地方。

    罗继志进来后看到了萧承翰脸上的泪痕,便打趣道:“大约还有一个时辰吃午饭,这一顿就有劳嫂子了”

    萧承翰赶紧收拾心情,“那里那里,她是蒙古人,哪懂得烹饪之术,幸好我家以前的厨子还在,就让他准备吧”

    三人又随便说了一会儿,萧承翰一直很小心,眼前这两人,一个是大汗妹夫的弟弟,一个是大汗叔叔、安国公的儿子,虽然年岁比自己小,可都能独当一面了,还掌管着帝国最偏远的地方,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很快便进入到商议修建城池、驰道的环节。

    孙德馨说道:“陛下、政务院并没有对我等修建何种制式的城池,以及何等规模下达旨意或命令,只让我等看着办,时间紧迫,我就不客气了,我的意思是”

    此时罗继志已经在萧承翰的书桌上摊开了一张地图,那是他的临潢旅在最近几个月绘制的。

    “城池依旧修建在几个大湖之间,萧副指挥使以前的部落在建造老城时已经将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处理完毕了,并且老城靠着北面的潢水”

    这里提一下,潢水,也就是后世的米阿斯河,萧承翰的部落既然称呼自己的城池为临潢府,那一处潢水是少不了的。

    “新城就往南挪一下,靠近斯莫利诺湖,我的意见,此城处于四战之地,必须建造的非常合适才行”

    斯莫利诺湖,后世车里雅宾斯克南面的湖泊,取自突厥语,此处仍用这个名字

    罗继志笑道:“如何才算适当?”

    孙德馨继续说道:“离国土核心最远,又处于四战之地,只有区区一个骑兵旅驻扎,就不能建造的太大,太大了防守不过来,太小了一旦遇敌,又守不住,故此,一个中等规模的城池是最合适的”

    罗继志点点头,“有道理,不过自从我国在南西伯利亚一带大显神威后,似乎出现了连带的效应,四周一些个原本依附于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的小部族,特别是操着突厥语、索伦语的部族纷纷向我等靠拢”

    “这几个月,我与副指挥使都在安排此事,算起来也有一千多户了,如今都放在北边,本将也推演过,依着我等平价的铁器、布匹、粮食、食盐诸物,势必会吸引不少乌伊河以南的部族,特别是原本属于契丹联盟的部族前来投靠”

    “这样一来,在未来的一年,恐怕又有一千多户前来投靠,我等一方面要做好接应,另外修建城池、驰道时也要考虑这个因素”

    孙德馨点点头,“那就是说人手是足够的,如此,趁着天气尚好,立即开工,这中等规模嘛,我看就以方圆十里为佳,考虑到防御的因素,用两层的菱堡最好”

    “不”,萧承翰此时说话了,“两位,你等初来乍到,恐怕不大晓得周边部族的情形,如今,周边大大小小有几十个部族,不是信仰那什么基督的,就是信仰真主的,其建筑物也是别具特色”

    “大夏帝国以汉人、汉话立基,怎能少了独具汉人特色的建筑物?职部建议还是汉家制式,马面、城楼、女墙、飞檐,那才是汉家形制,若是此地大兴,嗯,不用想也是了,将来俄罗斯、哈萨克等必定大量前来贸易”

    “如何彰显帝国的特色?最明显的莫过于城池了”

    “好!”,罗继志出声赞道,“我也同意建造汉家城池,方圆十里的话,嗯,我算一下,十里就是五百万平方米,抛去街道、城墙、校场、天井等地,至少还有三百万的面积”

    见到萧承翰一幅莫名其妙的表情,孙德馨便笑道:“这是在帝国至少上了两级学校之人才能通晓的算术,不妨,等闲暇时让继志教教你就是了”

    “三百万平方米,按照一套一进的院落三百平方米计算,那那便是一万套,一套可住四户人家,这便是四万户,呀呀,是不是太大了”

    孙德馨笑道:“自然没有一万套那么多,你想想啊,还得有多少二进、三进、甚至四进的院落?不可能全是一进的,充其量五千套罢了,五千套便是两万户,十万丁口,差不多了,此处深处帝国要冲,将来大量移民是少不了的”

    “何况此地冬日并没有那么冷,我仔细勘察过,附近就有石灰石、黏土,就地烧制砖瓦也不成问题,此地靠近萨日德格山的地方还有不少金银铜铁矿物,这么重要的地方,肯定也是要采掘冶炼的,加上工坊及其匠户,恐怕也需要大量的住处,放心吧,不会空下来的,何况你还有三千骑兵”

    “好”,罗继志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现在是五月份,争取在工部的匠人大量来到之前,我等将建造图纸拿出来,对了,你刚才说道与俄罗斯人、哈萨克人、甚至那克里米亚汗国的贸易,这城里是不是还要设立商铺”

    “不”,孙德馨摇摇头,“那太危险了,城里的商铺必须安排帝国熟悉的商户入驻,大量的贸易肯定要安排在城外,在制作图纸时我肯定会考虑到这一点的,放心吧”

    “咳咳”,萧承翰插道,“两位上官,职部倒是还有一个建议”

    “哦?”

    “这临潢府周围,几个大湖之间,在以前的时候就修建了好几处水渠,按照帝国这么便利的法子,再修建几处也使得,二位,老城附近大湖众多,又多是平地,地上掺杂着落叶、泥土、牲畜、禽鸟粪便的泥土厚达三尺以上,有些靠近丛林的地方竟有一丈厚”

    “这些地方,除了灌溉,根本不需要如何照管,撒下种子就有可观的收获,职部还是建议帝国能大量移民,别的不说,这老城附近就可开辟良田几百万亩”

    “这”,罗继志挠挠头,“好是好,可惜帝国国土面积太过广袤,处处都需要移民,也不知晓轮不轮得到我等”

    “无妨”,孙德馨说道,“先报上去再说”

 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与叶铎

    鄂多哩敦化市。

    如今的鄂多哩已经成了一个大军营,以前恩索的独立旅也变成了山地师,除了两个骑兵旅,还有两个步军旅,步军旅自然是来源于长白山以东的伯力省,自从瀚海军占了珲春、延吉岗延吉市、鄂多哩敦化市一线,加上宁古塔、吉林都在帝国手里,伯力省已经成了大后方。

    以前双城子镇守使阿克墩手下的军队全部扒拉到了恩索麾下,偌大的伯力省除了海参崴还有一千步军驻守外,全部是轮流服三个月兵役的民兵驻守。

    当然了,满清若是有心的话,从猫耳山临江市来到朝鲜境内,通过朝鲜来到西海岸,然后胁迫朝鲜的水师突袭海参崴一带。

    不过海参崴虽然只有步军一千,却有战船二十艘,不是想偷袭就可以的。

    何况,珲春的驻军也不是吃素的。

    恩索这一万两千人如今全部集中在夹皮沟、鄂多哩、延吉岗、珲春一线,其中鄂多哩更是集中了六千人,三千猛虎骑、三千步军。

    如此布置是在今年年初长白山一带大雪纷飞,所有人都窝在家里猫冬的时候执行的。

    作为因果达河上与尼堪最亲近的额尔特达斡尔部落,眼看尼堪的“大业”愈发兴旺,巴根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在一次恩索回家探亲时,巴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我儿,看这架势,尼堪就快超过咱索伦一系的大祚荣、完颜阿骨打了,以前大祚荣、完颜阿骨打兴起时,多半还是靠着骑兵”

    “这尼堪小子”

    “阿玛!”

    “无妨,尼堪这厮是不会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的,大夏帝国除了骑兵依旧强横,步军、火器也不遑多让,还有大量的农户,实力恐怕比以前那两人还强大得多”

    “咱达斡尔人号称索伦三部之一,还是以前比乌扎部大得多的部落,如今却落在了那牧奴出身的朱克图、阿林阿后面,若不是苏哈早死,阿林阿、朱克图、苏哈三足鼎立是必然的”

    “苏哈虽然死了,不过他的弟弟查克丹却是尼堪的亲卫队长出身,眼下又独领一旅,以我来看,恐怕很快就要独领一个军团了,他可是尼堪的义子”

    “我还是他的义兄呢”

    “我说的就是这个,眼下,与尼堪较为亲近的人,他的大舅阿克墩就不用说了,在尼堪身边亲领一旅,朱克图、阿林阿都是独领一个军团,最近听说那汉人郭天才可能要统领一个军团,恩索啊恩索,你可得加紧啊,被查克丹、郭天才超过不打紧,千万不要被巴彦那些小子超过了,还有罗继志,风头盛得很啊”

    “阿玛,你想多了,大汗心里自有一杆秤”

    “但愿如此”

    恩索只比尼堪大两岁,离开额尔特部后,在回鄂多哩的路上他也是有些忐忑。

    “真要被巴彦那些人超过了怎么办?”

    令他开心的是,他刚一抵达鄂多哩就接到了枢密院的军令。

    “将伯力省的常备军大部编到你部,形成长白山军团,在开春以前务必整合完毕!”

    “这是要打仗了啊”,恩索接到这个命令之后自然高兴的要命,又想到他路过阳都时尼堪亲自设宴招待他说过的话只接见了他一人,当时并没有说整编军团的事

    “恩索义兄”

    “大汗,微臣不敢”

    “呵呵,我等年岁差不多,且是行过杀青牛白马、折箭为誓大礼的结拜兄弟,无须多礼,嗯,本汗有一句话你要牢记”

    “微臣听着呢”

    “这一两年天下要大变,好好练兵,有的是功勋”

    “微臣知晓了”

    现在想起来,大汗是一开始就定了合并他这个独立旅与原阿克墩兵力的心思,不过是怕他一路上沾沾自喜,并没有马上告诉他。

    也或许是大汗认为尚未确定最终的人选还在踌躇着,那又为何单独宴请自己?

    算了不想了,如今军团合并已经半年了,确实应该活动一下了。

    正想着,卫兵推门进来了。

    “将军,叶铎来了”

    “哦,快进来”

    叶铎,今年也二十五岁了,长期在冰雪纷飞的长白山上盘桓,他倒是找到了几分儿时跟着老爹叶雷在北山生活的感觉。

    如今的他已经是独领一旅的指挥使了,还是一半骑兵、一半步军的混成旅,今儿个一早就接到了恩索大帅的命令让他从夹皮沟快马赶到鄂多哩,一路上他就在琢磨恩索的用意。

    “多半是要用兵了,否则不会让自己亲自跑一趟”

    “来”,恩索也没客气,直接在大方桌上摊开一张地图。

    “这是费德勒山,这是松花江,正好将这两地隔开了”

    叶铎一看,只见费德勒山以东的地方是双甸子抚松县,以西的是二道江靖宇县,都靠着江河,如今却是两个以前隶属于辉发部落的女真小部落在那里,二道江的是赫舍里部,双甸子的是拉那部。

    ps,此山此时就是叫费德勒山,与瑞士那位网球名将并无半点关系。另,以前的海西四部中赫舍里、拉那都是大姓,还基本是女真贵族的姓氏

    “这两地建奴编有两个佐领,不过都是大的佐领,十足三百户,都修建了石头堡子”

    “咳咳”,作为长期在夹皮沟一带打转的叶铎,岂有不了解周边形制的,他生怕恩索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恩索最近迷上了地图,轻咳一声,“将军,您的意思是让我部拿下这两地?”

    “嗯,二道江离建奴重镇龙城只有一百五十里,而双甸子离他们在鸭绿江上的另一重镇猫耳山只有一百二十里,若是将这两地拿下来,无论是龙城的勒克德浑,还是猫耳山的博洛都不会坐视不理”

    “然后呢?”

    恩索心里暗骂一句,“老子是尼堪的义兄,你不过是他的义子,按照辈分,你小子应该叫我一声阿牟其才是,你小子不但不叫,还有些没大没小!”

    他这人瞒不住事,此时右眼上的眉毛也挑了起来。

    叶铎一见赶紧单膝跪下了,“阿牟其恕罪,小子失礼了”

    “好了好了”,恩索将他扶起来,“你阿牟其是小鸡肚肠吗?就你小子话多,好,你说说,我等下一步应该作甚?”

    “真让我讲?”

    恩索一击爆栗子瞧在叶铎头上,“叫你讲就讲,啰嗦个甚?”

    “是是是,阿牟其,您看啊,以前我等与他们在山上不过是小规模的遭遇战、偷袭战,如今既然成立了军团,这肯定是要大干了,既然要大干了,就得摸透大汗、枢密院的心思”

    “哦?还真有些弯弯绕绕,继续说吧”

    “我是这样想的啊,如今大夏帝国强,满清势弱,不过其区区一个辽东就有一百多万丁口,还有大量的骑兵,实力依旧不可小觑,不过阿牟其您想到没有,大汗以前为何让我等占据鄂多哩一带”

    “你小子倒考起我来了?好吧,你阿牟其也不是傻子,虽然不像你等都是正经从学堂出来了,不过如今本侯汉话会说,汉话也会写,兵书也看了几本,特别是大汗亲自参与编写的骑兵操典、步军操典,老子是倒背如流”

    “还有什么?肯定是将建奴挡在大山以外啊,大汗肯定是想将他们全部驱逐到平原上去,以防彼等不敌时又窜入大山,彼等本来就是这长白山一带的人,若是重新钻进了大山,虽然帝国终究还是赢家,还是要花费很大功夫的”

    “若是在平原地带对决,那就完全是凭实力了,说到实力,大夏帝国排第二的话没人敢排第一”

    “就是就是”,叶铎接着说道,“既然是这样,就必须步步为营,山上面积太大,路又少,若是不避艰险的话,几乎没有完全封锁住的可能”

    “少废话,赶紧说你的意见!”

    “阿牟其,我想啊,拿下二道江、双甸子确实是一步好棋,不过退一万步来说,若是龙城的勒克德浑、猫耳山的博洛就是按兵不动,你能奈何?”

    “这倒是,你有什么建议?”

    “阿牟其,职部建议不玩则已,要玩就玩一个大的,官街堡、猫耳山两处包围一处,敌人肯定回来援救,特别是猫耳山,那里扼控沈阳东部通道,一旦陷落,就可以沿着鸭绿江直接攻打镇江堡,届时海上、内河两头夹击,镇江堡必下”

    “镇江堡一下,就可以通过官道直插凤凰城、连山关、沈阳一线,建奴大势去矣”

    “就你聪明!”,恩索冷哼一声,他啐了一口,“不过猫耳山那里博洛麾下有三千八旗精锐,还有两千水师,随时可以开溜,没这么简单拿下,何况,就算要拿下猫耳山,通过双甸子不是更近吗?”

    “不”,叶铎却摇摇头,“阿牟其,双甸子、二道江两地不用说是守望相助的,他们既然在这两地安排了两个牛录,就没有坚守的决心,多半是一个哨所而已,拿下这两地,必然惊动猫耳山、龙城的守军”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