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心,多半是一个哨所而已,拿下这两地,必然惊动猫耳山、龙城的守军”
“阿牟其,你看”
恩索顺着他的手指一看,“你的意思?”
“是的,阿牟其,鸭绿江、图们江都发源于天池,两江源头很近,从延吉岗出发,若是从朝鲜境内出发更好,一路隐藏行踪,另一路以少量兵力大张旗鼓带着佛郎机炮足以拿下二道江和双甸子了,隐藏行踪的那一路才是真正的主力”
恩索眼睛一亮,“还真是一步好棋啊,不过眼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说通朝鲜那边了”
叶铎见状,知道有戏了,他舔着脸说道:“朝鲜那边难道有新的消息?”
恩索又是一击爆栗子敲了过去,“就你聪明,咳咳,以前跟大汗签订了秘密协议的那人听说调到咸镜道来了,还是东北道都元帅”
“啊,那就成了!”
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点与林庆业
朝鲜,咸镜道,三水郡。
三水郡,原本是朝鲜王国流放犯人的两大据点之一另一处是济州岛,位于长白山天池南麓,在朝鲜人的眼里,东边的图们江、西边的鸭绿江、南边的长津江都发源于天池,天池可算是“圣山”了。
实际上,在明朝初期时,咸镜道鸭绿江、图们江两岸都是以前大元的土地,明朝建国后,朝鲜王国便施展惯用的欺骗伎俩,一方面用武力驱逐居住在两江南岸的女真人,一方面给明国上表,诈称“边荒蛮夷之地,代天子驻守”。
明国此时的重点在辽河平原,对于这些土地也没真正上心,何况此时朝鲜是明国的属国,让他管着也无不可,于是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土地堂而皇之成了朝鲜王国的疆域,而鸭绿江、图们江成了两国的界河。
将土地诈到手后,朝鲜人自己也没有好好打理,大多成了流放犯人的场所。
但眼下情况不同了,随着大夏国在东北崛起,朝鲜王国对此地又重视起来。
按照规制,咸镜道是东北道,首府是靠海的咸兴郡,王国在咸镜道也设置了东北道都元帅府,咸镜道观察使兼任东北道都元帅。
以前,总部设在龟城的西北道都元帅金自点在尼堪二十万两白银的贿赂下,与他的铁杆部下林庆业经过差不多十年的筚路蓝缕、苦心孤诣,加上由于大夏帝国的强势崛起,满清总共才抢了朝鲜两次,故此,十年后,西北道平安道渐渐恢复过来了。
有尼堪那二十万两白银的加持,林庆业好不容易又拉起了一万人马,其中步军、水师各半。
境内的民众也渐渐安稳下来,虽然依旧贫苦,终究不用颠沛流离。
就在这个时候,一纸调令到了。
原咸镜道观察使、东北道都元帅沈器远与平安道观察使、西北道都元帅对调!
实际上,这些年,通过与珲春的大夏国做生意,沈器远也积累了一些财富,不过与“本钱丰厚”的金自点比较起来就不够看了,最终沈器远只在咸镜道恢复了五千人马,其中步军三千、水师两千,当然了,这些说的都是用于都元帅可“野外浪战”的人马,无论是平安道,还是咸镜道,各城池还是有地方守军的。
不过,那些都是从贫苦百姓里面抽调的轮番服兵役之人,皆羸弱不堪用。
“各人只能携带不超过五百亲兵前往新的驻地”
金自点、林庆业得到这个调令时不禁有些欲哭无泪,他们这时才明白,深居京畿道的李倧实际上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门清,无非是在他们打好基础之后自己再摘桃子而已。
王命难违,金自点与沈器远交接之后,只得带着五百人马与林庆业一起上任去了。
朝鲜虽然也是党争严重,不过李倧也知道,若是将不同党派观察使和方面大将硬捏合在一起,多半会出现大乱,故此,倒是允许原本的主帅和将领一起调走。
“三江郡?!”
金自点甫一接到李倧的诏书不禁傻了眼。
东北道都元帅府设置在三江郡,而不是面临大海、附近平原开阔、富庶的咸兴郡!
“那可是一个真正的蛮荒之地啊,王国强取豪夺将那些地方拿下来也不过一百多年”
金自点暗自叹息着,不过也没办法,只得与林庆业两人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下从陆路向东走。
抵达三江郡后,他才发现并不是李倧故意将他发配到此地,而是以前的沈器远早就在此地修建了城池。
“据三江之源,扼控东北要地,待机而动”
这是李倧诏书里的一句话,看来李倧也看出来了大夏帝国与满清最终必有一战,他让沈器远在三江郡建设城池还是一番打算的啊。
“哼”
金自点摇摇头,“谈何容易”
这一日,他正在府邸翻阅咸镜道各州府的户籍名册,这一翻才发现,原来自从大明开国以来,李氏王朝竟然向咸镜道发配了不下十万丁口,有的是戍边的,有的是在当地耕种为戍边军士服务的,这一百多年下来竟然繁衍生息了不下五十万!
加上靠海的原本就属于王国的领地,看似土地贫瘠、偏远的咸镜道竟然有百万丁口!
“征兵!”
他一拍桌子,当即给新任东北道兵马水军佥节制使林庆业下达了扩兵一倍的命令。
“大人”,林庆业接下这个命令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着没动,“这银钱辎重呢?”
金自点听了不禁一愣,以前有尼堪赠送的二十万两白银作为支撑,他才好不容易攒下了一万兵力,如今那二十万两银子银子早就花完了,如今没有银子,如何征兵?
“这”
林庆业此时凑了上去,“大人,这三江郡离大夏国的延吉岗城堡不远,听说以前沈大人在位时,没少用境内的铜铁煤炭与那边交换物资,甚至还有银钱,您看”
金自点刚才翻阅账本名册时自然也知晓了以前沈器远的“经营”之法,不过按照账簿上所说的,“金银铜铁诸矿物,金银直接属于国王,铜铁诸物容易开采的基本上都开采完了,剩下的都是不容易开采的”
“那些矿山就算要开采,恐怕投入的成本要远大于产出”
当金自点将这个事情同林庆业一说,林庆业也是双眉紧皱。
于是,在这方圆约莫六里,沈器远免费驱使边境的流放犯人满打满算干了三年才竣工的三江郡城都元帅府里,两人隔着一张书桌相对无言。
“报!”
似乎金自点自带“曹操”光环,就在他为银钱愁闷时,有人上门了。
“大人,大夏国的礼部尚书韩承影就要到了,如今正在从延吉岗来此地的路上?”
金自点、林庆业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竟不约而同拍起了桌子,随后,林庆业赶紧道歉,“大人恕罪”
其实,韩承影不是从延吉岗过来的,而是从珲春过图们江后,沿着稳城、会宁、甲山一路过来的,目前还在甲山,离三江郡还有大约一百里路,不过像他这样的大官,屈尊前来三江郡会见金自点,咸镜道地方各州县自然赶紧提前通知观察使。
两个月以前,韩承影去了一趟汉京。
在汉京,韩承影以天朝上国自居,痛斥了李倧在不久前窝藏尚可喜人马偷袭济州岛一事,并提出了索赔的要求。
“若是不赔偿,就要断绝济州岛的的租金!”
李倧立时紧张了,自从将济州岛“租”给了尼堪,这每年至少有一万两白银入账,十年过去后,加上在王国各处金银矿开采的,目前王国账面上至少有五十万两银子的库存。
眼看就要渡过“卧薪尝胆”阶段,开始逐步“中兴大业”,如果那一两万银子的租金断了,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赔赔赔”
李倧抹了一把汗,不过银子他是不想拿出去的,那可是他国王的私库收入,是他用来增加中央禁卫军、赏赐大臣、将领、宗亲的唯一来源。
“上国看上了哪处岛屿,可再租赁”
他想的倒美,一个济州岛已经够大夏国使用的了,岛屿再多也没什么用处,何况,帝国已经与朝鲜王国达成了随时利用王国海岸重要港口的协议,根本不需要再自己经营岛屿。
最后,韩承影与李倧达成了将咸镜道流放的犯人一万户迁到大夏国境内的秘密交易,对外则宣称大夏国将济州岛的租金提高两千两实际上,大夏国处事倒是公正的很,每年根据济州岛贸易的额度,给李倧提供一万两到两万两不等,所谓一千两也就是一个噱头而已。
至于那些流放的犯人,自从他李倧上台后,将前任国王的亲信文官、大将、军士以及三族之内的亲属不是流放在济州岛、巨济岛,就是在咸镜道,流放在咸镜道的起码就有六千户,这些人虽然是流放到边境,终究是一个隐患,如今能让大夏国拿走倒也轻松一些。
再加上以前流放的,凑个一万户交给他罢了。
丁口,他朝鲜王国有的是,与俄罗斯的农奴一样,那都是牲口一样的人。
与李倧达成此事后,韩承影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咸镜道,路过珲春时,恰好见到了叶铎。
这一次,叶铎是跟着韩承影过来了的,带着他的三千混成旅,美其名曰“护送钦差大臣”,实际上
韩承影很快见到了金自点。
“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土地本来是中原王朝的,朝鲜人使诈拿到了手里,可利用这一点敲打金自点”
一想到自己出发前尼堪的提点,韩承影信心百倍。
果然,在李倧的尚方宝剑、欲拿回两江以南土地以及以前公开与他签订的秘密协议的威胁下,金自点很快与韩承影达成了新的协议。
其一,今年按照大王李倧的旨意,配合大夏国移民一万户;
其二,在今后三年,每年继续移民一万户,三年三万户;
其三,这三年,作为交换,大夏国每年向金自点支付十万两白银;
其四,军事机密,此处不便详述。
“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一想到尼堪另外的一句话,韩承影不禁眉开眼笑,十万两白银就是一万户丁口,相当于每户支付十两银子,估计尼堪也会笑醒。
其实对于金自点来说,咸镜道人口太多了,土地贫瘠,还堆集了近百万人丁,实在太多了,难怪库房空虚。
ps:此时整个朝鲜的丁口与日本差不多,10002000万左右
迁走四万户后,整个咸镜道还有十多万户,这样的农户才能拥有更多的田地,才能有积极性生产更多的粮食,才能让府库更加充沛,府库充沛了才能“富国强兵”。
至于那些个农户,如今在朝鲜境内就如同沙俄境内的农奴,那就是牲口一般的存在同李倧一样,金自点也是这么想的。
“与多余的人丁相比,还是领土重要啊”
金自点还这样安慰自己。
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与岳乐
猫耳山临江市。
地名害了此地,此地在后世大大有名,“几打临江”见诸史册,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地方。
鸭绿江流到此地后便开始向南大转弯了。
头道沟河从北面汇入,二道沟河从东北面汇入,三道沟河从东面汇入,猫耳山堡便夹在鸭绿江、头道沟河、二道沟河之间,再加山北面的北山,三面环水、一面环山,妥妥的易守难攻之形胜之地。
还有,靠近鸭绿江那一侧还有江心岛,江心岛与城堡之间便是船坊所在。
猫耳山城堡便在这形胜之地中间,不但如此,为了防御敌人破坏船坊,江心岛上也布置了火炮,与城堡上的火炮互相呼应,若是没有特别的原因,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
周长约莫四里的城堡里,猫耳山的主人,满清多罗贝勒贝勒,也就是金国前期勃极烈的延续,贵族称号、阿巴泰次子、二十九岁的博洛正在与他的弟弟、今年十八岁的的固山贝子岳乐说话。
岳乐:二哥,贼军占了二道江、双甸子,守军已撤,怎地你一点也不着急?
博洛:占据二道江、双甸子的贼军共有多少?
岳乐:按照撤出来的两个佐领回禀,也不比他们多多少,加起来也就是一千人马,不过二道江离龙城,双甸子离咱猫耳山都不远,旦夕可至,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
博洛:贼军增兵了吗?
岳乐:尚没有,三日过去了,彼等每一处还是大约五百人马。
博洛:就是了,那龙城的勒克德浑派出援兵了吗?
岳乐:尚无
博洛:就是,贼军在冬季突然大举增兵鄂多哩,如今只派了区区一千人马占据二道江、双甸子,其意何在?
岳乐:难道打的是引蛇出洞的注意?
博洛:呵呵,多半如此,在这大山上,无论是贼军还是我军都不能驻扎太多的军卒,就算驻扎了,也不能驻扎得太久,何也?粮秣供应太难,如今彼等突然增兵鄂多哩,不用说是要发起进攻了,否则彼等必定不能持久。
岳乐:二哥的意思,这二道江、双甸子只是一个引子?
博洛:还用说吗?
岳乐:那彼等的重点还是官街堡、龙城、猫耳山、镇江堡?
博洛:不知,不过若是仅仅从鄂多哩增兵这一举动来看,多半如此,本贝勒这里恐怕还是重中之重,若是龙城、猫耳山派兵夺回二道江、双甸子,半路上肯定会遭到贼军埋伏。届时,若是龙城、猫耳山的兵力损伤太多,恐怕也不能守御太久。
何况,如果彼等奸计得逞,还可以故技重施,包围龙城和猫耳山,吸引更多的咱大清国的人马前往救援,好贼子,好奸计!
岳乐:,那我等就按兵不动喽。
博洛:嗯,这是应有之意,不过对于猫耳山周边也需要加强警戒,提防贼军突入此地。
岳乐:是,二哥,唉!
博洛:男子汉大丈夫,何故做那腐儒之叹?
岳乐:二哥,您看,咳咳,咱大清国还有救吗?
博洛:唉,怎么说呢,原本咱满洲人以骑射见长,还擅长山地作战,这两者,那索伦蛮子都有,更兼他们不知怎地竟然如此擅长火器,我有者他有,我没有者他亦有,这仗就不好打了,不过
岳乐:不过如何,二哥快讲!
博洛:咱大清尚没有到山穷水尽之地,辽东之地,精华全在我大清手里,盛京、辽阳、锦州、海州都是大城,方圆十里,城墙高厚,粮秣、兵丁足够战上一年,以我满洲男儿的忍耐劲儿,等敌人筋疲力尽于城下时还真有反败为胜之际。
何况周边抚顺、铁岭、广宁、复州、金州也都是坚城,没那么容易拿下。
更何况周边大山的重要据点还在我等手里,如此三层防线,贼军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没有几年功夫很难拿下。
岳乐:那几年以后呢?
博洛:
那就是另外层面的事情了,以满洲男儿的力量,也只能收缩在辽东一地,想要彻底击败索伦蛮子,非得有外力不可。
岳乐:您的意思?
博洛:是的,若是皇上能放下身段,向明国称臣,与其一起对抗大敌,咱大清国尚有一线生机,若是更进一步,将朝鲜也拉进来,几面夹击,索伦蛮子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只有败退一途。
届时,我大清国接受彼等已经开拓完毕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国力又上一个台阶,索伦蛮子局促于蛮荒之地,大清国再徐徐图之,蛮子就再难复起了。
岳乐:这好是好,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