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冰封帝国-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他不禁有些泄气了。
作为人子,此时还与诺尔布大打出手的话,就算自己掌管了扎萨克图汗部的大权,手底下的人也不会服从的。
于是,两方人马都慢慢地来到素巴第大帐附近。
只见阿海、思其布、扎克比、达尔汗、伊萨尔都骑马站在大帐前面,头上也裹着白布,而母族出自札剌亦儿部的第六子伊萨尔位于中间。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那位严格意义上的幼子伊萨尔手里竟拿着象征着扎萨克图汗权利的大杖一柄以杭爱山特产的盘羊头形象为模板通体用黄金铸成的权杖!
“不可能!!!”
达萨尔、诺尔布几乎同时喊出来此话,在两人脑海里此时已经脑补了伊萨尔利用他们大打出手的时候害死了老爹,然后给其它兄弟许下偌大的好处让他们支持自己登上大位的情节。
所谓的好处,无非是将他俩的牧地分给他们!
他们的骑兵又发动了,此时没有杀向对方,而是不约而同地对准了大帐前面的那五个兄弟!
第二十七章 外喀尔喀(四)喀尔喀,西北缺
不过,他们很快失望了。
从大帐后面出来了大约三千骑,看那装束,不是瀚海军又是谁?
而在他们的后面,阿海、思其布、扎克比、达尔汗、伊萨尔的骑兵大约万人也从后面包抄上来了。
拔野风手持一杆虎枪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心情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过随着战马的高速奔驰,很快就恢复到杀戮状态。
说起这拔野风,自从自己的喀喇迭剌部落被喀山鞑靼、海北里海以北诺盖人灭了后,幸亏有那个在金帐汗国解体后传了上百年的传说,故此,阿明一直留着他没杀。
被大夏帝国救了后,拔野风满腔的雄心都化为了乌有,原本在部落里推行的去突厥化、汉话的举动现场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人家大夏帝国正经的官话还是汉话呢,而突厥化、蒙古话、索伦语在国内也通行。
故此,来到大夏帝国后,他又将汉话、突厥化捡了起来,他隶属于以前耶律阿保机起家的两个核心部落之一的迭剌部,也就是耶律家族自己部落的传人,实际上是拔野古部落的后裔,如今部落没了,他改成拔野风倒是实至名归。
在尼堪帐下效力半年后,尼堪觉得他还是比拔都、叶连纳克强一些,毕竟已经二十多岁,还曾经是一个大部落的首领,在杨庭栋远走白城子后,还是将他提拔起来,作为自己亲卫的统领。
拔野风只带了尼堪亲卫队的五百飞龙骑,另外从木伦跟着尼堪来到此地的库苏古尔旅则是全军出动!
拔野风这五百骑很快找上了达萨尔身边的那五百身体鼓鼓囊囊的精锐,加入到大夏帝国后,由于部族灭亡、爱妾惨死,拔野风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故此尼堪虽让他进入了亲卫队,不过一直没有让他上场。
“阿明、达尔汗的大仇一定会报的”
这是尼堪对他的承诺。
阿明、达尔汗最终逃回去了,不过对于尼堪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在收揽拔野风以及示威阿提拉河、第聂伯河、萨日德格河三大河流流域众多游牧部族来说更是如此。
“扑!”
一尺多长、两寸宽,中间开有血槽的虎枪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在拔野风闪电般出手下便刺中了一个敌骑雄壮的上身!
此时,除了通体铸成的板甲,无论你是什么铠甲,在瀚海军改进版虎枪的猛刺下完全没有可能阻挡得住!
击杀当前这名敌人后,拔野风似乎找回了祖先的荣光,带着五百飞龙骑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几入无人之境,加上安童的五百以札剌亦儿、图瓦、辉特为主的飞龙骑,瞬间就将达萨尔的大队击出了一个大的凹口!
后阵,尼堪骑在一匹高大的乞尔吉斯马上,见到望远镜里这一幕,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萧阿林的身影。
“简直又是一个死神!”
尼堪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说起这望远镜,自从帝国在惠根斯的带领下生产出玻璃后,如何改进现有的望远镜便成了另一个重点,在尼堪的凸镜、棱镜等光学知识的灌输下,如今他们制作出来的单筒望远镜已经有了十倍的效果,还是伽利略式,不过效果却远远高于这个时代。
ps:英法联军攻打大清时使用的单筒望远镜也是这种水平
与此同时,阿海等人的骑兵近万人也围了上来。
这便是丛林法则,就算是亲兄弟也不行。
半日过后,达萨尔、诺尔布的主力全军覆没,一半的人被击杀,还有一半跪地投降,达萨尔、诺尔布父子全部没于此役。
三日后,达萨尔、诺尔布家里的男丁也被伊萨尔击杀一空。
草原,就是这么残酷。
这一日,在乌里雅苏台,十名戴着黄色僧帽、红色僧袍的喇嘛教教徒抬着一张用木头雕刻着的莲花台,七岁的哲布尊丹巴二世端坐在上面。
“授予伊萨尔扎萨克图额尔德尼汗称号”
有了这个称号,伊萨尔的扎萨克图汗就是名正言顺了。
至于他老爹是怎么死的,如今就没有人关心了,按照正常的历史上发展,素巴第的寿命还有七八年。
伊萨尔也知道他能杀出一条血路当上新任的扎萨克图汗,除了眼前这位七岁的活佛,其身后的土谢图汗衮布,以及对活佛、衮布影响巨大的博格达车臣汗居功至伟,何况人家还帮着击败了达萨尔、诺尔布的联军。
当然了,按照正常的顺位,他是得不到这个位置的,他剩下的四个兄弟也不能不酬谢。
原本属于诺尔布的的牧户一分为伍,分别分给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五人,诺尔布的牧户高达一万帐,每人将得到两千户,两千户,那意味着两千骑兵,诸人在没有可能得到汗位的情况下,收获更多的牧户也算是不错了。
而对于毗邻着阿勒泰山南麓,以及额尓齐斯河流域的卓特巴巴图尔牧地的达萨尔牧地,在伊萨尔的建议下,划给了居功甚伟的博格达汗。
此时,尼堪的“博格达车臣汗”的尊号前面又被活佛加了两个字“”,为行文方便,以后仍称他为“博格达车臣汗”。
由于部落受创太甚,包括伊萨尔在内的五人都按照尼堪的要求,将部落里不止一个男丁的牧户共两千户划到了原本达萨尔的牧地,并将科布多河上游的乌列盖,一个离那条穿越整个阿勒泰山山脉直达斋桑泊的巴哈塔尔玛河的上游只有百里的地方作为新的大帐所在。
“这就是你新的驻地”
这样的地方,东南挨着哈拉乌斯湖,东边挨着乌布苏湖,西北是萨彦岭,西南是阿勒泰山,鄂毕河的上游,如此形胜之地自然不能再落到扎萨克图汗部手里了,尼堪直接将他划到博格拉部,接受政务院的管辖。
又任命拔野风为乌列盖旅指挥使,从亲卫队抽调五百人,在乌列盖组建科步多旅。
不过在此之前,他有话要对拔野风说。
“达萨尔原本有近三千牧户,加上两千新划进来的,总数达五千之多,你去之后首要任务不是组建骑兵旅,而是建城,工部的人会协助你的,就在乌列盖择地建造一处城堡,砖石结构”
说到这里,他招收让拔野风靠近他,声音也放低了一些。
“封住巴哈塔尔玛河口之后,从喀尔喀进出斋桑泊,进而抵达北疆的唯一通道就控制帝国手里了,绰罗斯部再想与喀尔喀诸部联络只能从阿勒泰山南部的大戈壁了,故此,占据此地后暂时由安童的库苏古尔旅进驻此地,你的任务是建城”
“城池建设完毕之后,设置学校,将部族里面所有的适龄孩童,十五岁左右的,全部纳入学校管辖,设置货栈,以平价与牧户交换铁器、食盐、布匹等物,收服彼等之心,我会让吏部派遣官员一人前来协助你”
“城池建好,十五岁左右的孩童学完一年后,再从其中抽调千人加入到骑兵队伍,另外再从青壮里抽调一千人,枢密院再从丰州五原骑兵学校抽调五百人,加上眼前这五百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乌列盖旅了”
说完,尼堪盯着他看了许久。
“本汗知晓你一门心思都在想向喀山鞑靼人、诺盖人复仇,先缓缓吧,帝国刚与沙俄帝国签订了和平协议,此时不宜动手,何况帝国拿下南西伯利亚大草原一带后,也需要修生养息,稳固根本”
“再说了,上次在与罗继志旅的战斗中,喀山鞑靼、诺盖两部两部加起来只有不到千骑逃回去了,本汗可是听说了,阿明、达尔汗两人攒下这些家当可是花了十年之久的时间,放心吧,他们的丁口也不多,总有你报仇的时间”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是自己还不领情的话那也没办法在大夏帝国混了,拔野风赶紧跪下了。
“谨遵大汗之命!”
“舍尔库特原本是湖西索伦大汗,他的次女才十七岁,不如”
这是要将他彻底拉到索伦人的体系来了。
“多谢大汗!”
多日后,彻底回归帝国的傅鼎臣来了,与他一起来的还有政务院各部外派的吏员,政务院在此地设置了直辖于政务院的直隶州,大唐时,曾在此地设置狼山州,就沿用此名,以傅鼎臣为狼山州知州,改乌列盖旅为狼山旅。
偌大的喀尔喀西北、西部区域顿时出现了一个大的缺口。
加上已经对“姐夫”心悦诚服的哲布尊丹巴二世、接受理藩院管辖的扎萨克图汗部、尼堪的两位亲戚土谢图汗、车臣汗,原本横亘在帝国境内的喀尔喀诸部总算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定位。
后世,在卫拉特、满清的先后残酷打击下,喀尔喀部族丁口凋敝,不得不接受八旗制度,不过那也得到康熙时代了,这一世喀尔喀虽也有战事,不过并不如历史上葛尔丹入侵时那么残酷,想要彼等彻底臣服也并不容易。
不过随着掐断与绰罗斯部的联系,加上双方牧户的交流,尼堪相信三部彻底倒向帝国,并接受帝国理藩院或者政务院的管辖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估计十年就差不多了。
第二十八章 大夏驰道及新临潢府
大夏帝国的工部现在很忙,除了在新纳入管辖的国土上修建城池,如今又有了一项新的任务。
修建大夏驰道,所谓驰道,也就是能在道路上策马飞奔以及行驶帝国新出的四轮马车的道路。
这种道路在帝国境内已经修建好几处了,西边,从阳都到尼布楚、赤塔、乌兰乌德,东边,从阳都到到齐齐哈尔、哈尔滨、伯力。
南面,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哈尔滨到长春,一个是从齐齐哈尔经白城、农安县到长春。
另外,阳都往西南,经内喀尔喀的牧场经上都到青城、九原、丰州。
驰道分包给各省、各州县,让他们利用冬歇时间修建。
大夏驰道标准宽度为二十米,双向,中间种植三排白桦树,每一侧道路宽十米,可并排跑两辆四轮马车还绰绰有余。
道路的路基用碎石加泥土夯实而成,两侧砌有排水沟,在低洼、河沟处大量使用了桥梁、水泥,由于帝国的领土大多深处内陆,干旱少雨,倒是对于路面浸泡、垮塌等无需多虑,每年使用碎石、泥土不断修葺便是了。
这种路面,在干旱的条件下可让马车装载最多的货物,而非像那种软质的草原,装载不多的货物车轮便会深陷地下。
这样的道路,在后世的中国,没有村村通之前,便是常用的道路,还能走汽车,若是在少雨干旱的地方将更加适用。
前面所说的几条道路,由于帝国自从瀚海国以来就在陆陆续续修建,原本只是简单地夯筑路面,两侧修排水沟,帝国在前年正式成立后,又加上了拓宽、栽树的任务,三年的功夫,像如今人口稠密的阳都赤塔乌兰乌德,阳都上都青城九原丰州,以及阳都齐齐哈尔哈尔滨伯力双城海参崴已经完成了。
阳都白城农安长春,哈尔滨长春吉林,尚没有最终完成。
乌兰乌德恰克图木伦克孜勒叶尼塞阿钦正在进行中。
新纳入管辖范围的叶尼塞河以东、贝加尔湖以西,在没有封冻的时候,可利用安加拉河的河面进行运输,还可以通过俄罗斯人修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图伦斯克布拉茨克的道路进行交通,当然了,这条道路也要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改建。
而阿钦到临潢府,这条长达四千里的道路却处于帝国层面优先统筹安排的序列。
从阿钦开始,以此划成了定远新西伯利亚、定方鄂木斯克、临潢府车里雅宾斯克三个府,都隶属于以定远为省城的安西省。
鉴于此地的重要性,政务院升任在山南省表现优异的前山西移民、李开富为布政使只建国起,各省行政长官一律改称布政使,取消巡抚、高官等稍显杂乱的称呼,并兼任定远府知府,李开富的首要任务便是在工部交通水利司的指导下招募人员进行道路的建设。
其实李开富只需要先测定道路的长度,然后计算需要的土石方以及树苗,按照每百人一天的进度来统筹安排人力、饭食、住宿诸务即可。
测定后,他自己只需要负责面积最大的定远府包含托木斯克、定远、陈汤、阿勒泰萨尔四个县的建设,剩余的就责成其它两府的知府完成即可。
如今帝国官员奇缺,加上安西省又深处边境,四周都是异国,自从安西省成立后,尼堪还是将阿林阿调了过来,让他的西方军团变成安西军团。
目前他的安西军团下辖托木斯克旅,巴彦为指挥使、斛律金为副指挥使,驻地托木斯克。
定远步军旅,王承鸾为指挥使,两千人的火枪兵、五百炮兵驻扎定远,一千步军驻扎陈汤城塞米伊。
定方旅,阿林阿兼任,并兼任知府,定方城鄂木斯克也是安西军团总部所在。
临潢旅,罗继志为指挥使、萧承翰为副指挥室,罗继志兼任知府。
而郭天才九千骑兵分驻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钦、叶尼塞一带。
临潢府车里雅宾斯克。
萧承翰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还是那座院落,不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的部落大部分都迁到了定远附近,瀚海军大破阿明、达尔汗后,干脆将乌伊河以北所有的契丹联盟部落凑在一起,组成了新的部落,隶属于博格拉部,由政务院直接管辖。
这些部落加起来也不算少了,接近三千户,也有大约千余的农户,大多是汉人以及布哈拉农户混血的后代。
他呆坐在自己以前的书房,久久未出一声。
以前,作为哈萨克汗国小玉兹契丹联盟里的一支,他的称号是“比”,手下还有好几个乌柔的巴斯,可惜这些人包括他的亲弟弟在内都烟消云散。
幸好自己的妻儿还在,否则他还真不知如何向死去的爹娘交代。
他还是托音的女婿。
罗继志兼任临潢府的知府后,萧承翰兼任了临潢县的县令。
实际上偌大的临潢府,如今只有三个县,临潢县、库尔干县、乌伊县,大部分县域都是牧户为主的地方。
临潢府北面、西面是沙俄帝国,南面是哈萨克汗国,四战之地,以前的土城肯定不堪用,故此,在完成修建驰道以前,罗继志、萧承翰他们还有修建城池的的重任。
孙德馨,是孙秀节的儿子,也是瀚海大学毕业的专攻交通、桥梁、水利的毕业生,放到后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