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机不可泄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胍唤细呦拢飧盟赖男槿傩摹⒑檬ば模豢扇。院笠摹!欧残闹凶晕壹焯忠环醋跑骷腋缸恿油飞敌Φ溃骸拔乙膊恢溃呛呛恰!
这个急转弯,差点把荀家父子从车里甩出去,不过像荀家父子这样的人精怎么可能会相信,对望一眼,暗道‘小子装傻’,不过张凡不说,他们又不能硬撬开他的嘴,只能忍着心头的好奇。
荀彧毕竟年轻,有好胜心,再问道:“张凡,先秦诸子百家,如今唯有儒家昌盛,可见儒家比于他家更胜一筹。”
张凡知道他不服气,也懒得解释太多,道:“只是更顺应时势罢了。”儒家主张德治,也就是治民(人治),很适合统治阶级,放到新中国时期就不对了,那时主张民治,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儒家的圣贤以及道教、佛教中的神甚至被称为妖怪,这些话他可不能说,也不会说。
‘对牛弹琴的事,小爷才懒得干呢,浪费能量。’张凡心中想着,给荀彧一个蔑视的眼神,好像眼中确是在看着一头牛。
荀彧多有涵养的一个人,跳脚大喝:“你。。。”伸手指着张凡,示指不停的颤动,就是说不出话来。
荀绲赶快出来打圆场,对着张凡笑道:“呵呵,贤侄坐,来人,上茶。”,他手指上座(汉代居右为上)示意张凡入座。
张凡也不客气,道声谢座,一屁股坐下,若按礼法他需推辞,然后再决定座次,可是他才不管那么多呢,他都站了不短的时间,可是主人家不吭声,他又不好意思逾越,心中对于善解人意的荀绲好感大涨。
荀彧瞪张凡一眼,也气呼呼的坐在张凡对面,突然感觉自己似乎过于激动了,稳定心态,脸上恢复常态,对着张凡拱手道:“张凡,方才多有得罪了。”
张凡和荀彧面对面坐着,荀彧的表情变化他看得一清二楚,这份气度确实令人折服,回礼:“无碍,先秦时诸子百家不也争得你死我活,无对错可言。”
正说话间,仆人送上香茶。
这个时代,茶的饮法与后世不同,采用煮茶法,即先将茶团捣碎放人壶中,注人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橘子调味,张凡喝的很不习惯。
荀绲听完张凡的话,赞许道:“贤侄慧眼,看得通透,尚未及冠,便有如此见解,将来必定闻达于天下,对了,贤侄有何志向?”
荀彧一边喝茶一边竖起耳朵倾听,张凡放下茶杯淡淡道:“走走看看”
荀绲赞许的点点头道:“恩,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是该历练一番,然后呢?”
“娶个老婆,生堆娃”
荀绲皱起眉头道:“确实,百善孝为先,传宗接代尽孝也,然后呢?”
“混吃等死”
“噗”
荀彧满口茶水全喷张凡脸上,还赠送茶末些许,他跳起来指着张凡叫道:“粗鄙之人,有如此学识,不思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竟自甘堕落,吾羞与汝为伍,哼。”冷哼一声,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你娘了,小爷舔着脸来让你来鄙视的?’张凡也来了气,站起身对着荀绲行礼道:“晚辈告辞。”转身刚想离开,又被荀绲叫住。
“贤侄,文若爱才,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他也是一时气话,你别往心里去。”
张凡心中怒火被荀绲的话浇灭,‘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都没发现,生气会影响理性,以后一定改。’露出个笑脸道:“晚辈受教了。”
荀绲见他只是瞬间就释然,对张凡的评价越来越高,想起他的志向,又觉得无奈。
‘他还小,也许将来会有改变’他心中自我安慰一句,笑道:“贤侄,可否在府中多住几日,陪老夫说说话?”他已经有了教育张凡改变志向的想法。
“也好”
张凡拜谢完,就被荀绲带去给他安排的房间。
………………………………
第八章 去冀州【修改】
张凡入住荀府第一个晚上,正要入睡,就听到有敲门声,无奈披着外套打开门一看,荀彧拿着个油灯站在门口,挂着一张笑脸殷勤的望着张凡。
‘这货笑的很有内容,想干嘛?’“进来吧!”
张凡淡淡的丢下一句话,就进屋去点灯,荀彧默默的跟在身后,顺手把门带上,帮忙把张凡屋中的油灯点着,屋中更亮了,两人面对面坐于案几前,沉默不语。
最终还是荀彧先说话:“张凡,你可知如今天下危矣,自董入京,据兵擅政,废黜少帝,残害太后,滥杀朝臣,倒行逆施,践踏律法,虐刑滥罚,剽掠财物,迫害百姓,无所不用其极,皇权颜面尽失,天下朝不保夕。”说完,目光灼灼的盯着张凡。
荀彧公元189年,举孝廉,任守宫令,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他看不惯,弃官归家。
‘原来是来招安我的,小爷可没什么怀揣天下的壮志凌云,乱不乱与我何干?’张凡紧了紧身上披着的外套,淡淡道:“董卓跳梁小丑罢了,自有人收拾。”
荀彧微微一笑,道:“你果然了得,晌午接到消息,袁绍欲号召天下共讨董卓,响应者众多。”
‘娘咧,来探深浅的。’“貌合神离,讨董易,灭董难。”张凡打着哈欠懒洋洋道。
荀彧诧异,微微点点头道:“恐怕打虎不死,后患无穷。”
张凡瞥他一眼,‘你丫没看见小爷打哈欠吗?一点儿眼力劲儿都没有’,不耐烦道:“文若兄,小弟乏了。”说完,要闭上了,一副快睡着的样子。
荀彧怎会看不出他是装模作样,不过还是拿起油灯道:“在下告辞”
荀彧出门就直接去找荀绲。(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如何?”荀绲直接问道。
“深不可测,孩儿今日听到讨董消息,苦思半日才想通透,相询张凡,他竟不假思索便一语中的,看穿了一切,孩儿看不透他。”荀彧有些意兴阑珊,毕竟他今年二十有七,张凡只是个娃娃,输给张凡,心中有些灰冷。
荀绲见他如此,走到他身边,扶着荀彧的肩膀安慰道:“我儿莫要灰心,相较天下能人志士,我儿亦可为先,只是。。。只是这张凡不可寻常对待。先秦时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互争不下,造成百花齐鸣,耀及一时的局面,后有传闻有一人将百家融会贯通,创立了一门学派,名曰鬼谷。”
荀彧身子一震,惊呼道:“父亲的意思是张凡乃鬼谷传人?”
荀绲微笑不语,姜还是老的辣,只从只言片语便可以推断出张凡的出处。张凡对墨家甚为了解,但又明言不是墨家子弟,荀绲猜测除了张凡既然不是墨家,就肯定是鬼谷,除此之外,他想不到其他答案。
“一策而退敌兵,数语而安天下。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怒而诸侯惧,一息而天下安。”荀彧口中喃喃道,仿佛着魔一般,突然盯着荀绲道:“父亲,孩儿欲拜张凡为师。”
“不可”荀绲惊呼,波澜不惊的老脸慌乱了,平复下情绪,接着道:“我儿心乱了,未深思,老夫给你分析一下,其一,鬼谷传人乃为父猜测,未必属实;其二,张凡不愿道出师门,必然不想他人知道鬼谷之事,你贸然拜师,恐惊他离去。”顿了顿接着道:“不若我儿伴其左右,多多请教,必有所获。”
荀彧感觉在理,于是听从父亲所言,告辞回房睡觉。
荀绲见到荀彧依言而去,偷偷抹去一把汗,心道:‘幸好,如果荀家最杰出的的继承人改投他人门下,我怎么对得起荀况祖先。’原来荀家是先秦荀况,也就是荀子的后人,代表着儒家,如果连荀子的后人都改投他派,说出去还不让大汉所有儒家子弟骂死。
第二天,荀彧起个大早,跑到张凡那里,见屋门紧闭,不好意思敲门,只好候在门口,完全一副虚心求学的态度,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眼看就要晌午了,还不见张凡出来,不得不说荀彧很有耐性,依然纹丝不动。
“吱呀”
突然门打开了,张凡揉着眼睛走出来,望着不算刺眼的太阳,狠狠的伸个懒腰,全身懒骨头都舒展开来,好不舒服。
“睡觉睡到自然醒,这才是幸福。”
他嘴里嘟囔一句,正要去老荀那里找些吃的,转头就见荀彧站在身旁,吓得一跳,叫道:“你丫知不知道,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荀彧老实人也,连忙赔罪,张凡自觉欺负老实人不好,就要求他请自己吃顿好的,算作赔偿。荀彧欣然接受,毫无半点儿讨价还价的意思。
饭后,张凡斜躺在榻上,用指甲剔着牙,(有点儿脏,谁叫没牙签呢)这顿饭是他穿越以来吃得最丰盛的一顿,山珍野味样样俱全,他现在知道王宏他们打猎干什么用了,好满足,眼睛都眯起来了。
荀彧命人收走碗筷,问道:“张凡,我荀家要搬去冀州,不如你和我们一起吧?”眼中满是希冀,他不想张凡离去,就算让他每天这样好酒好菜供着张凡,他也愿意。
张凡摸摸肚子,笑道:“好”,他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想好要去哪儿,再说和荀家一起也安全,还不用啃干粮,百利而无一害。
“太好了,我这就让人安排。”说完怕张凡反悔一般跑了出去。
张凡看着荀彧的背影陷入沉思,荀彧的殷勤给他一个警示,那就是他有些锋芒了,突然又笑了起来,‘管他呢,小心翼翼过的才窝囊,只要别让我浪费太多能量就好。’躺平看着屋顶发呆,发呆可是懒人的天赋属性,张凡更是练到了顶级。
两日转眼即过,荀彧天天陪着张凡,总是问一些关于科学的问题,张凡想偷懒,就反问一些小学生的问题,让他想一天后再来请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关键还是在于思考,这不今天荀彧又灰头土脸的来了。
“请您教我”
“你跟我来”
张凡率先出门,昨天他在院子中给荀彧出了一道题,让他一个人挪动院子中的巨石,荀彧尝试了一天,最终搞到灰头土脸。
张凡带着荀彧来到院子中,就见荀绲也在,还有一位健壮将军,身高九尺,粗壮如柱,阔脸豹眼,胡须如钢针直立,他叫潘凤,(正史无潘凤此人,是演义中为关羽服务的龙套,命笔借来一用)为益州刺史韩馥手下大将,善使一柄巨斧,韩馥接到荀彧的来信说要举家迁去冀州,颇为欢喜,特意派潘凤过来迎接。
此时潘凤正在和那块巨石较劲,只见他双手推着巨石,脑门青筋膨隆,面红脖子粗,巨石却紊丝未动,旁边还围着一群士兵在加油起哄。
荀绲也在旁边,含笑看着场中,听到脚步声,转头就见张凡过来,不敢怠慢,对着他微微行礼,张凡回个礼,对荀彧吩咐道:“找根结实的长木棍来。”
荀彧恭敬答应一声,连忙跑走了。
这时潘凤也看到张凡,甩着酸胀的双臂瓮声瓮气道:“娃娃,就是你说能搬动这巨石?我看你细胳膊细腿,别折了。”他来到荀家,就见荀彧在院子里围着巨石转,心中好奇,一问才知事情原由,自恃孔武有力,便决定帮忙一试。
“哈哈哈”
旁边的士兵附和着大笑起来。
张凡懒得和他计较,对他一拱手,笑道:“将军且看我挪走这巨石”。
潘凤轻哼一声,让到一边,等着看张凡笑话。
很快荀彧抱着一根木棍跑过来,张凡没有去接,他怕自己抱不动出了洋相,指挥着荀彧按自己的要求摆置好,后世的小学生看到都能清楚,这分明就是在利用杠杆原理。
张凡在几十号人的注视下走到木棍高高翘起的另一端,一个小跳抓住木棍,向下一坠,巨石被掀了起来。
“嘶,这娃娃力气真大。”潘凤一声惊呼,周围的人都叫出声来。
“天生神力啊!”
“这娃娃吃什么长大的,力气太大了。”
“竟。。。竟然比潘将军力气还大,而且他还是个娃娃。”
围观者议论纷纷,张凡却没有在意,对着荀彧道:“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受教了”
荀彧若有所思,对着张凡深深一礼。
荀绲也是瞠目结舌,他算是见识到科学的力量了,看一眼儿子脸上受益匪浅的样子,满意的摸着胡须笑了起来。
张凡一脸‘孺子可教’的表情看着荀彧,厚颜无耻道:“累死我了,出发时再叫我。”转身离开。
在场所有人望着他的背影,一种叫做崇拜的眼神,“唰唰唰”直射而来。
………………………………
第九章 赴宴 上【修改】
第二天用过早饭,荀家就举家启程,浩浩荡荡一大队车马,连绵五六里,临走前荀彧还不忘让人传话乡人:“董卓乱政,颍川为四战之地,兵祸兴起首当其冲,迁于他处躲避为善。”可惜乡人留恋故土,不愿搬走。
“唉,不知下次再来,还能见到多少熟面孔。”荀彧和张凡共乘一马车,看着越来越远的颍阴城叹道。
张凡可是知道历史的人,颍川确实遭了兵祸,颍川之人十不存三,剩下的人在悲痛中度日,该劝的荀彧都劝了,张凡再唠叨也是白搭。看荀彧一眼,靠着马车闭眼养神。
19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袁绍终于动员完各地诸侯,组成关东盟军一起讨伐董卓。袁绍会合王匡屯兵河内,张扬亦率数千人来投;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cao属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后孙坚率军与之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留在邺城,为联军提供辎重。联军共计十万人马,声势浩大。盟军是动员起来了,可总要碰个头,开个会吧,于是各路诸侯齐会于河内懐城。
转回去再说张凡,荀家是个大族,人数众多,这一路走走停停,足足一个月才到河nan,离冀州还远着呢,张凡已经受够了马车的颠簸,今天终于爆发了。
“文若,潘凤将军要去与韩馥刺史会合,我想和他一起去见识见识,你去吗?”
张凡和潘凤一起来找荀彧,见到他直接开口道。
潘凤自从巨石事件后,对张凡相当敬佩,总是眼光灼灼的望着张凡,这犊子显然完全被张凡唬住了,所以张凡一提出同行,他就立刻答应下来。
荀彧犹豫起来,自己家这一大帮子人还等着他安排,他怎么能跑了,同时又不想和张凡分开,这一个月是他过的最开心的一个月,每天都能从张凡那里淘到新鲜的知识,如同正在成长的小树,缺了张凡这缕阳光,他还怎么成长。
正在荀彧犹豫不决时,荀绲走了过来,看一眼张凡身边的潘凤,心中了然,笑着道:“我儿还是去见见世面吧!此处有老夫足矣。”
荀彧笑了起来,对着荀绲点点头,就跟着张凡离开,四人轻骑奔向河内,那些士兵被潘凤留下保护荀家,王宏被荀绲派过来,说是保护荀彧和张凡的,所以只有四个人。
懐城,张凡四人见到了韩馥,说来韩馥此人不错,他四人还未入府,韩馥就亲自出门相迎,很有礼贤下士的做派。其实这里是张凡孤陋寡闻,无论哪个诸侯听到“王佐之才”的荀彧来投,都会出门相迎,荀彧的名头打小就被南阳名士何顒传出去了。
韩馥视荀彧为上宾,每日必来相话,态度恭恭敬敬,他很快就发现荀彧对张凡颇为敬重,心中虽然纳闷这娃娃有何神奇,不过心想既然是荀先生敬重之人必然了得,于是连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