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天机不可泄露 >

第6章

三国之天机不可泄露-第6章

小说: 三国之天机不可泄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馥视荀彧为上宾,每日必来相话,态度恭恭敬敬,他很快就发现荀彧对张凡颇为敬重,心中虽然纳闷这娃娃有何神奇,不过心想既然是荀先生敬重之人必然了得,于是连带着对张凡也是先生相称。

    几天来,张凡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吃喝拉撒,梳洗打扮,都有人照顾,是两个小丫鬟,鼻头有颗小黑痣的叫倩儿,总是撅嘴的叫蕊儿,皆清秀可人,稚嫩纯真,总被张凡这面嫩心老的怪蜀黍,逗得面红耳赤,如今已经姐弟相称。

    后花园凉亭中,一座单扇屏风床榻上张凡头枕倩儿圆润大腿,躺在上面,蕊儿抱着张凡的腿正在揉捏,力度恰到好处。蕊儿娇嫩的小手,倩儿幽幽的芬芳,张凡眯着眼睛,满脸享受,心中大叫:‘这他妈才叫生活’。

    荀彧这犊子突然闯入张凡的美好‘生活’,见到他就叫道:“韩馥刺史请你我二人赴宴,去不去”。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算知道张凡是怎样的人了,总体评价一个字……懒,他甚至都怀疑张凡的骨头也是软的,最喜欢摊着挺尸,所以这次也没打算张凡能跟自己一起去赴宴,就是随便一问。

    果然,张凡翻个身,面朝倩儿腹部靠了靠,用力吸几下鼻子,淡淡幽香沁人心脾,又进入‘生活’状态,淡淡道:“不去”。

    荀彧看着张凡的背影,无奈嘀咕道:“宜春院不知道在哪儿,我还是去打听打听吧!”,其实他也不想去,只是像这种应酬不去还不行,毕竟吃人家、住人家,再甩脸子不好。

    “等等,我也去”。

    张凡突然跳起来道,心中却想着:‘宜春院?古代的妓院不见识一下岂不可惜’,拉着痴呆状的荀彧就跑,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两个丫鬟嬉笑道:“嘿嘿,两位姐姐,小弟去去就回,晚上我再给你们讲故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倩儿想起张凡讲得令人面红耳赤的故事,刷的一下,脸一直红到脖子根,头垂入胸口两座小山中,不敢抬起。蕊儿很有江湖儿女风范,还丢个张凡一个媚眼。

    “坑爹呢?”。

    张凡一进宜春院就大叫一声,这里根本就不是他所想的地方,这里只是个酒肆,连女服务员都没有,大怒,拉着小二吼道:“小二,帮我给你们老板带句话,我cao你大爷。”声音很大,酒店中所有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荀彧的脸刷一下红了,‘有辱斯文啊,丢人啊!’,连忙拉着张凡往二楼奔去。

    二人瞬间消失在楼梯口,大厅中响起热闹的讨论声,都在议论张凡的事情。

    角落中有三个汉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也说起话来。

    其中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额虎须的汉子道:“那娃娃说话真有意思,尤其那句‘我cao你大爷’颇有气势,俺老张喜欢。”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另一个身长九尺,鬓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汉子道:“那坑爹又是何意,是这家店的老板,坑杀了那娃娃的父亲吗?”。

    “二弟,三弟,那少年不简单”。

    最后一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仪表堂堂的人道。

    如果刚才张凡往这边看一眼,一定能认出这三人是刘关张三人,这三个人形象太特殊了,白红黑三色,相当显眼。

    八尺汉子是张飞,他好奇问七尺五寸汉子……刘备,道:“大哥如何得知?”。

    刘备嘴角轻抬道:“你们可注意到那少年身边之人?”。

    九尺汉子关羽恍然大悟,含着笑意默不作声。

    刘备见关羽已经明白,暗自点头,再看张飞,见他傻愣愣的,摇摇头,心道:‘还是二弟心思缜密,三弟就差太多了,两人虽说都是万人敌,可三弟只能为个先锋啊!’,心中思绪万千,可脸上表情一直未变,保持着笑脸道:“三弟,少年身边之人总是刻意落后少年半步,看来二人以少年为尊”。

    张飞一拍脑袋,叫道:“我怎么没注意到”,然后崇拜的眼神望着刘备,感慨道:“不愧是大哥”。

    刘备很享受这种感觉,体会片刻,笑道:“吃酒,吃酒”,三人又开始胡吃海喝。

    张凡又一次作了旅行箱,被荀彧拖上楼,他还没来得及打量楼上都是何人,就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道:“哈哈哈,这便是‘王佐之才’的荀先生吧,久仰大名,请坐,请坐”。

    这个声音张凡在韩馥的府上没有听过,于是从荀彧身后探出一个头,见到一个英俊威武,器宇轩昂的汉子,正挂着温和的笑容看着这边,旁边坐着韩馥和另一个文士打扮的人,这文士羽扇纶巾(那个时期流行打扮,非诸葛亮独创),甚有脱尘之感,但望着荀彧微微眯起的双眼,透露着浓浓的嫉妒,却让他低劣许多。

    荀彧对着此人行礼道:“袁将军”,不卑不亢,甚至有些冷淡,然后他拉着张凡入座。

    酒肆中的食案颇为宽大,更像后世的长桌,可供多人同案饮食。

    ‘原来他就是袁绍,袁本初呀!’,张凡心中想着,不免多看他几眼。

    袁绍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又笑道:“荀先生能来,袁某荣幸之至,远在渤海亦可闻及先生盛名,今日一睹英容,果然了得,闻名不如见面啊!”。

    这一通马屁,拍的荀彧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在下不敢当,将军谬赞了,到是将军威名远扬,天下尽知。”,也回了一句马屁。

    张凡听得一身鸡皮疙瘩,懒得理他们,自顾自的拿起筷子先吃了起来。袁绍诧异的看他一眼,没有吭声,毕竟张凡只是个娃娃,饿了就吃也合乎情理,他袁绍还不至于连这点儿气度都没有,可是偏偏就是有人找茬。

    “哼,粗鄙小儿”。

    袁绍身边那个文士从鼻子中挤出一声冷哼,冷冷道。

    他是袁绍身边最为倚重的谋士,现在袁绍来招揽荀彧,心中不喜,同时也早就听说过荀彧的名声,心中还有些害怕,害怕抢走自己的地位,更多的还是嫉妒,因为昨晚袁绍听说荀彧在韩馥那里,就高兴的连夜从军营飞马而来,他何时让袁绍如此重视过,所以逮着机会就要找茬。

    张凡微微抬头瞥他一眼,如同看一个小丑一般,接着收回目光,继续吃自己的。他完全不屑于为这个小丑多说一句话,浪费能量也要有价值。

    张凡没有在意,不代表荀彧没意见,他一直视张凡为自己半个老师,怎能让老师受辱,盯着那文士冷冷道:“汝乃何人?”虽然生气,可荀彧还是很有涵养,没有破口就骂,而是打算请教完姓名,再指名道姓的破口大骂。

    袁绍一看气氛不对,就赶快发话:“子远,不得无礼,荀先生乃高士,身边人也都是洒脱之士,快快道歉”。

    那文士便是许攸,他刚才的话也让袁绍不喜,今天袁绍是来收编荀彧的,许攸一句话就把关系搞僵,对于他的收编大计很不利。

    而许攸一向自视甚高,投奔袁绍就觉得是你袁绍祖上烧了高香,现在被袁绍这么一说,只觉受了奇耻大辱,面色涨得通红。

    但,就是因为袁绍祖上烧了高香,家世出奇的威望,他又不忍甩袖离去,所以更加怨恨的看着荀彧,冷笑道:“呵呵,在王佐之才面前,吾之名不道也罢!”,这句话虽说听着不舒服,但也算是听从了袁绍的话,服软了。

    荀彧还要发话,就感觉桌子下有人踢自己,便不再吭声。

    “哈哈哈,来,诸位共饮此杯”。

    袁绍爽朗的笑声再起,除了张凡,其他人都举起酒杯共饮,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张凡多看袁绍一眼,心道:‘还算有些魅力’。

    坐在副座的韩馥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袁绍当着他的面挖墙脚,他能不气吗?可是他不能发作,也不敢发作,只是陪着笑脸,其实心中却一直在暗暗计较,‘袁绍惹了董卓逃到渤海,董卓那么凶残的人都怕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威胁,不仅不斥其罪,反而封他为渤海太守;再者,短短数月时间,袁绍就召集各地诸侯兴兵十万讨伐董卓,这些都是袁绍的显赫家世的威力,自己怎么比?’越想脸上的陪笑越殷勤。
………………………………

第十章 赴宴 下 (亲,给些鼓励呗)【修改】

    酒过三巡,气氛越来越活跃,而张凡却越来越困,上下眼皮一直在打架,同时想着家中的两位小姐姐,更是不想再多待一分一秒,如坐针毡一般,来回扭屁股。(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就在这时袁绍很暗悔的给许攸一个眼色,许攸点点头,装作很失落的叹了一口气。

    “唉”。

    韩馥刚放下酒杯,就听见许攸的唉声叹气,不解问道:“子远何故叹气?”。

    许攸看着韩馥道:“在下突然想起饱受董贼迫害的天子,所以情不自禁伤感起来。”

    韩馥笑道:“子远乃大汉之栋梁也,如今各路诸侯共讨董贼,兵强马壮,消灭一个区区董贼,不过弹指一挥间”。

    许攸轻轻一笑,脸上又升起愁容,“西凉铁骑骠勇善战,实力强劲,虽说各诸侯一共有十万兵马,可惜一盘散沙,恐难成事”。

    韩馥可不傻,听出了道道,突然对着袁绍拱手道:“请袁将军为盟军盟主,在下愿听从驱使”。

    袁绍眼中闪过一瞬喜悦,很快隐去,连忙推辞道:“如何使得,袁某何德何能,望文节兄莫要再提。”,表情绝决。

    韩馥继续道:“为了天下苍生,袁将军莫要推辞”。

    袁绍似乎挣扎了一会儿,突然大声道:“好,为了天下苍生,袁某便争一争这盟主之位,只是其他诸侯未必答应”。

    “明日韩某定要促成此事”。

    袁绍一把抓住韩馥的手,激动道:“文节兄如此看重袁某,吾必不负汝”。

    ‘古人有够虚伪的,相当盟主就说呗,搞这么一出戏,看的我有些反胃’,张凡心中恶心,偷偷给荀彧一个白眼,荀彧刚好看到,也回他一个白眼。

    袁绍连夜跑来懐城,其一是为了竞选盟主,提前打通关系,这一步已经完成,心情颇为舒畅,转头看向荀彧,想到了此来的另一个目的,笑着道:“荀先生高才,可否助袁某一臂之力?”

    荀彧脸上毫无波澜,淡淡道:“讨董乃为国,定竭力而为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讨伐董贼,是为国出力,我荀彧肯定竭尽所能,话的另一层意思却是,我为大汉效命,关你袁绍鸟事。

    这里不是荀彧不识时务,而是他的真心话。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荀彧是个汉臣,始终忠于大汉皇室的臣子,如今朝堂被搞的乌烟瘴气,荀彧很聪明,明知朝堂不可为,天下将乱,就到地方寻找雄才大略之人,辅佐他当出头鸟,征伐天下,帮天子稳固大汉江山。从后来的极力劝曹cao营救天子,到反对曹cao为魏公都可以看出荀彧心在汉室。虽说曹cao救回天子是用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可否认荀彧保住了大汉皇室。

    袁绍微皱眉头,还没有说什么,又是旁边的许攸,阴阳怪气道:“难道我家主公不配你荀大先生相助?”。

    这一句话说的相当狠毒,许攸听出荀彧话中意思,是想混淆视听,推脱袁绍所请,而他刚好借题发挥,搞臭荀彧在袁绍心中的形象,自己也可少一个威胁,甚至袁绍再来个恼羞成怒那就再好不过了。

    荀彧心中纳闷,‘面前这孙子应该是第一次见面吧?怎么就咬住我不放了’,看袁绍一眼,见他也是脸有愠色的看着自己,暗自摇头,心中有了计较,仍然是淡淡的语气道:“敢问先生可是大汉臣子?”。

    许攸脸上一黑,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韩馥察觉到话题说的越来越尖锐,连忙使出乾坤大挪移道:“今日良辰美景,何不诗词歌赋助助兴?”,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他又笑道:“韩某不才,先来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不得不说韩馥这一招很有效,袁绍听完就大笑起来,道:“文节兄,此乃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莫要欺吾”。

    韩馥呵呵陪着笑脸,道:“本初兄,在下才疏学浅,哪里懂什么诗词歌赋,能吟出一首北方有佳人就不错了,还是要看各位的。”,说完自己端上酒喝一杯,继续道:“吾已自罚,诸位请”,伸手示意一下。

    其实韩馥是有大学问的人,不想抢袁绍的风头罢了。

    被韩馥这么一耍宝,众人都是挂着淡笑,气氛又轻松下来。

    坐于韩馥下位的就是荀彧,他也不推辞,大方道:“周王逢郑忿,楚后值秦冤。梯冲已鹤列,冀马忽云屯。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流行夕照镜,烽火夜烧原。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天道或可闻,微兮不忍言”。

    “好诗”。

    荀彧刚刚念完,袁绍就舔着脸大叫起来,其实袁绍这货根本不知道好在何处,只是附庸风雅罢了,遥想当年,少年期袁绍那可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唯独学问,那是相当。。。差强人意。

    许攸和韩馥这两个有真才实学的货,体会出了其中意味,咀嚼片刻,觉得这首诗作的着实不错,韩馥也大声叫个“好”字,许攸微微点头,算是赞同。

    荀彧微笑颔首,飘飘然举起酒杯与三人共饮,四人引颈灌下,气氛更加和谐了。

    可惜一锅好烫里总要有那么一颗老鼠屎,让人倒胃口,这颗老鼠屎就是许攸,他望向荀彧下位的张凡,眼中露出戏谑的笑意,道:“小兄弟,该你了”。

    这分明就是要看张凡笑话,在他心中一个娃娃怎么可能会作诗,直到现在他和袁绍都没有问及张凡的姓名,就是觉得没有必要在乎一个毫无轻重的娃娃,张凡自然更不会主动自我介绍,那不是犯贱嘛。

    张凡没有惹到过许攸,可他与荀彧一起,就是得罪了许攸,许攸从一见面就开始找他麻烦,意图让荀彧跟着出丑。

    袁绍此时也好笑的望着张凡,在他想来,有这个小鬼出洋相,逗得大家一乐也好,并没有过多深究许攸的用意。

    许攸说完话,就见荀彧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张凡,心中不禁诧异,‘难道这娃娃还真会作诗?’呵呵一笑,心中又道:‘怎么可能,神经质了’。

    他还没有想完,只听一个脆生生的声音道:“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闲?”,再三确定确是出自张凡之口,嘴巴不由自主张大了。

    袁绍也是惊的木若呆鸡,韩馥呢,他早就知道张凡不简单,但今天张凡漏些才学,也惊到他了。

    许攸低声念叨着这首小诗,只觉越念越有味道,逐字剖析,口齿留香。

    荀彧一副果然如此的架势,以前未和张凡讨论过诗词上的学问,但他猜想张凡肯定也精于此道,今天正好借此机会一试,口中念着张凡的小诗,就感觉比自己的好多了,乃可传千世之佳作。

    再看张凡云淡风轻的表情,毫无剽窃他人大作之羞耻,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现成的不用,浪费能量去想,那才是罪大恶极。

    韩馥看张凡一副不足挂齿的样子,顿时如同高人当面,恭敬道:“张先生,此诗何名?”

    “长安闲居”白居易被张凡坑了。

    依然很简洁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