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机不可泄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凡微笑着将“沙鹰”递到中年人面前,道:“大哥若是喜欢,我便送给大哥了。”。
中年人眼中闪过一丝贪欲,很快恢复,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将这样的连弩献于家主,必受家主器重,说不定可以推荐自己谋个一官半职,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虽说他是个武夫,但久经家主熏陶,知道君子不夺人所好的道理,伸手将张凡挡了回去。
“贤弟,为兄确实喜欢这把连弩,可你独自一人,还是用它防身吧!”
张凡眼睛越来越亮,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初临这个陌生的世界,他怎能不防,自从见面起,他就注意到中年人的眼神,总是有意无意的瞥向“沙鹰”。‘杀人越货’这个词同时在他脑子中闪过,对比一下双方实力,他选择了以退为进,装出个淳朴孩子的样子,缓和紧张的气氛,再刻意的与中年人聊天,了解他的为人,最后直接明言送出“沙鹰”一探究竟。
如果中年人有歹意,送出“沙鹰”,他也不会计较多带个张凡赶路,还会尽心的去保护他,这就是礼尚往来,总比中年人抹了他的脖子再抢走的好吧;如果中年人没有歹意,那就再好不过了,“沙鹰”没了还能再造,交个朋友对于他这个刚踏入陌生世界的人来说也是个依仗。
“大哥,我和您在一起,还会有危险吗?再说,我用这连弩也射不准,呵呵”张凡挠着后脑勺笑道。
‘真是个淳朴的孩子,幸好遇到了我,不然可能要吃亏’。
中年人看着张凡心中嘀咕起来,不再推辞,接过“沙鹰”,对着张凡道:“贤弟,这连弩对大哥很重要,我就厚颜收下了,这里有十几两纹银,你且收下,不许不收,你出门在外,花费肯定少不了。”
中年人将银子硬塞给张凡后,接着道:“贤弟,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张凡一拍脑袋,叫道:“哎呀,怎么把这个给忘了,还劳烦大哥相询,小弟罪过,贱名张凡,大哥如何称呼?”
中年人见他率真的样子,心中多出许多亲切感,笑道:“我叫王宏,以后在颍阴有什么困难可以来荀府找我。”
张凡忙点头称是,心中活络起来,‘颍川颍阴?颍川乃四战之地,现在不知道哪一年,是否安宁,到那看看,然后尽早离开为好,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浪费能量’。
………………………………
第六章 和荀彧论竹【修改】
夜已深,颍阴城墙上站着两个守城士兵,拄着手中的长枪,脑袋一点一点的直打瞌睡,一会儿又走上来一个中年将士,见到快睡着的手下,微微皱起眉头。
“咳咳”
干咳两声,那两个士兵一激灵,清醒过来,憨憨笑着道:“牛门侯来了。”,丝毫没有做错事被长官发现后的恐慌。
牛门侯,叫作牛新,因为官职为门侯,所以被称呼为牛门侯,三十多岁,为人和善,从不责罚手下的士兵,所以这两个士兵都敢在当值期间睡觉。
“你俩兔崽子,以后注意”
牛门侯低声笑骂道,然后望向远处的树林,心中暗道‘大哥怎么还不回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正想着,远方树林中冒出十几个人来,牛门侯大喜,喊道:“快开城门。”自己一溜烟儿跑了下去。
他看到的正是王宏和张凡一行人,他们当天晚上就走出了森林,张凡望着眼前低矮的城墙,只有五米来高,由泥土夯实而成,城门不大,高不过两米,宽不过三米。
‘这种城池,根本经不住战争的洗礼,一攻即破,城中百姓生活在这里,岂能安稳?’张凡心中想了会儿,摇摇头,对身边的王宏道:“大哥,如今是何年月?小弟久居山中,不得而知。”
王宏道:“如今永汉元年十一月,贤弟似乎有心事。”,张凡摇头的动作被他可是尽收眼底。
‘189年,还好最近不会太乱’张凡挠头傻笑,道:“小弟两耳不闻天下事,初来乍到,自然要问个清楚,以免贻笑大方。”
王宏一惊,“初来乍到”,“贻笑大方”这些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虽然不懂,却也听出些道道,问道:“贤弟可是读书人?”这年头读过几本书的都是受人尊重的存在,他家老爷就是闻名天下的读书人,他个粗人与读书人称兄道弟,说起来也是一件荣耀的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张凡谦虚道:“读过几年书,到是让大哥见笑了。”心中却道:‘我他娘的,加上前世整整读了近三十年的书啊!’王宏严肃道:“读书人好啊!能成大事,贤弟将来有何打算?”他心中有个想法,张凡一个十几岁的娃娃,还读过书,如果引荐给老爷,学些东西,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名堂,总比他打猎为生好,确是将张凡当成自己人看待,为他谋划将来。
张凡正要回答,就见城中出来一人,老远就对着王宏拱手道:“大哥着实让小弟担心一把,还以为你们出了意外。”
王宏和这人似乎很熟悉,没有回礼,朗声笑道:“哈哈哈,运气不错,猎到一只猛虎,走,先进城再说。”
一行人欢声笑语中进城,山林中说不定什么时候窜出一头猛兽,时时戒备,处处小心,现在到了家门口,所有人都洋溢着笑容。
进城后,王宏急着要回府复命,将张凡交给牛新安置,临走前还告诉张凡明天再来寻他说话。
张凡被牛新安排在一家厩(jiu,四声)置(汉代的酒楼叫做酒舍、酒肆。旅馆,官营的叫厩置,私营的不知道叫什么,命笔统一叫厩置),简陋的很,不过还算干净。
两人交谈间,了解到牛新是王宏的妻弟,所以王宏才能夜间入城,大汉有律法规定夜间不得擅开城门,换做是别人要进城,只能吃闭门羹。张凡暗自庆幸,差点儿露宿野外了。
翌日,店小二来敲门,询问张凡是否需要用食,不然炉灶就要熄火。张凡连忙起床去用早餐,一碗稀饭,两个馒头,再加一碟黑漆漆的可能是咸菜的东西,总共一文钱。
用过饭,就见王宏满脸笑容的走进来,避免不了寒暄几句,然后拉着张凡就要出门。
饭后不宜运动,张凡深知其韵,懒洋洋的,不想动,被王宏拉一个踉跄,抱怨起来:“大哥,急什么,这是要去哪儿?”
王宏笑的很开心,脸上满是褶子,道:“别管那么多,是好事,快走。”
张凡无奈,只好任由王宏拖着出门。
张凡随着王宏走街串巷,没多久,来到一个大宅子前站定,他抬头一看,“荀府”,斗大金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有些刺眼,他揉揉眼睛,才感觉好些。
“王大哥一大早是去哪里了?少爷回来后正找你呢。”把门的壮汉一见王宏就跑过来道。
“少爷也回来了?好的,我现在就去。”王宏一惊,拉着张凡,脚步又快了许多,张凡又是一个踉跄。
‘古人都这么猴急吗?’张凡心中继续抱怨,计划中的饭后回笼觉离他越来越远了。
荀府不是很大,前院只有二十米方圆,却种满了竹子,密密麻麻,清爽之气扑面而来,从门口很难一眼望到旬府主厅,很怪异的布置。
“好一片竹园!”
张凡发自内心的感叹道,梅兰竹菊四君子也,竹位居第三,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乃君子的化身,同时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虽然诗经中多有赞竹、颂竹的诗句,可竹真正开始大受文人推崇开始于唐朝,他没想到早在东汉就有人如此雅兴了。
张凡刚刚感叹完,就听到一个淡雅的声音道:“小兄弟亦爱竹?”
张凡转眼望去。
‘咦?好一个美男子’此人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青丝纶巾,俊秀而无女气,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淡淡的儒雅,还有阵阵幽香扑鼻而来,正含着笑容望着张凡。
同时此人也在暗暗打量张凡,穿着整洁干净,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稚嫩可爱,可那双睿智的眼睛让荀彧震惊,那是双根本不应该属于娃娃的眼睛。
张凡惊讶之色一闪而过,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他心中已经猜出此人是荀彧了。
荀彧从震惊中恢复过来,见张凡一副淡淡的表情,心中多了些计较,似是考校一般道:“小兄弟为何爱竹,能否道出缘由?”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这分明是长辈对晚辈的语气。
张凡给他一个白眼,哪有一见面就用年龄压人的,自己虽然形象上是小孩,可内心却比荀彧还大,心中不喜,没有理他,负手走进竹林,如置身画中一般,顿时心胸开阔,忧烦尽消。
荀彧微皱眉头,突然恍然大悟,对着张凡行礼,笑道:“望小兄弟教我。”
这一下可把旁边的王宏吓坏了,他们家少爷可是朝中的守宫令,大小也是个官员,比他们这些寻常百姓不知道高贵多少倍,竟然请教张凡,心中暗暗为张凡担心起来,担心他答不好,触怒官威。
‘荀彧果然了得,就这份肚量便可窥其全貌。’张凡心中赞一句,回礼道:“竹有七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荀彧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娃娃,内心如惊涛拍岸,心旌摇曳。
‘此子将来必为擎天之柱’他想起年幼时的自己,心中自叹多有不如,再望着张凡的眼神炙热起来,仿佛张凡是个上锁的藏宝箱,而他就是握着钥匙的人,藏宝箱里到底有什么稀奇东西呢?有待他的发现了。
王宏更是惊得瞠目结舌,伸手指着张凡半天蹦不出一个字。
张凡说完,含笑看着荀彧,荀彧回过神来,对着张凡又是一礼,“在下荀彧,字文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未请教小兄弟师从何人?”他很好奇,能教出这样的徒弟,其老师必为当世高人,这年头都讲究名师出高徒,徒因师名显,师因徒闻达。
“在下张凡,痴笨愚钝,不敢辱没师名。”张凡回礼。
荀彧见他不肯道出老师名讳,没有深究,上前一步,拉着张凡的手道:“张凡,我们屋中细谈。”脸上表情有些迫不及待。
张凡苦笑,历史有云:“荀令君甚为爱才,且明以举荐”,果然不假。张凡猜到他是荀彧,才敢漏些才学,如果换成李儒那样的人,见他才学过人必然生嫉,还不危矣。
张凡回头给王宏一个歉意的眼神,就被荀彧强行拖走,再来一个踉跄,心中抱怨道:‘真把小爷当旅行箱了,拖来拖去,古人果真猴急。’
………………………………
第七章 荀家父子【修改】
话说荀彧拖着张凡一溜烟儿进了主厅,主厅主位跪坐着一位老人,深色直裾袍服(东汉已有“裈”,也就是有裆的裤子,这个时候曲裾绕襟深衣已显得多余,所以直裾渐普及),头戴介帻,面色红润,精气十足,左手握简牍,右手捧茶壶,看到精彩处,抿一口茶,咂咂嘴,好不惬意。
这位老人是荀彧的父亲荀绲,“八龙”之中的荀二龙,名士也。
荀彧和张凡突然闯入,打断了荀绲的意境,不过他没有任何不满,慈爱的眼神看着荀彧,笑道:“奇了,我儿今早归家还是一副怒容,怎么转眼间变了样子,可是遇了喜事?”声音中气十足,铿锵有力,淡淡的调笑味道。
“拜见父亲,孩儿确是遇了喜事,还是大大的喜事。”荀彧答道。
“哦?”
荀绲转眼看向荀彧身边的张凡,上下打量一番后,道:“可是你身旁的小兄弟?”
“果然瞒不过父亲”
张凡迈前一步行礼道:“晚辈张凡,见过前辈。”
荀绲也注意到了张凡的眼睛,心头一颤,又看荀彧一眼,见他点头,忙起身回礼,按说是不用给晚辈回礼的,但荀绲却郑重其事的回礼了,可见他对于张凡的重视。
“张凡,你与我儿相交,老夫叫你一声贤侄,可否?”话语有些生硬。
“可”
“哈哈哈,贤侄果然非常人也。”荀绲听到张凡简单的有些失礼的回答,大笑道。
张凡也笑着道:“能容非常人者,必为非常人也。”这句话有淡淡的拍马屁嫌疑,荀绲听完笑的更大声了,看着张凡的眼睛也越来越有神。
两人不知不觉间互过了一招,荀绲那句生硬的问话,是要考验张凡的气度,张凡失礼的回答算是回击,反过来考验荀绲的气度,最后两句话以互拍马屁收尾,算是战个平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奇 书 网 )
荀彧见二人交手完毕,看着张凡直接进入主题,道:“张凡,你那连弩确实了得,从何处得来的?”
王宏昨晚归家就把张凡的“沙鹰”献了上去,荀绲一眼看出“沙鹰”在军中的重要性,连忙询问,王宏将遇到张凡的经过全数道出。如果不是天色已晚,荀绲就直接去寻张凡了,王宏见老爷如此重视,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把张凡拖了过来。
王宏刚走,荀彧就回家了,看到连弩就去找王宏,所以张凡就又被拖来见荀绲了。
“我手无缚鸡之力,为了平安走出山林,就做了一把。”
“贤侄对于巧工也有研究?老夫有些好奇你的师门了,可是墨家?”荀绲摸着胡子问道,眼中精光闪烁,众所周知,墨家由善机关术,能造出如此利器的,荀绲自然第一个想到墨家。
张凡摇摇头道:“晚辈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节用、节葬是为大智,在力学、几何、代数、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晚辈对于墨家多有研究,可惜并非墨家传人。”
他穿越过来看的第一本书就是“诸子百家,墨”,感触颇深,倘若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继续发展下去,中国那还了得?欧洲还在过野蛮人生活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工业革命了吧!
荀家父子俩听得云里雾里,什么“科学”、“力学”、“几何”等等这些词,他们根本不懂,听都没听过,现在大汉都是儒家的天下,两父子亦是,见张凡如此推崇墨家难免有些不高兴,只是两人气度不凡,没有发作而已。
荀彧先问:“何为科学?”态度诚恳,好学生的架势。
“简单来说科学是经过确证的知识体系,又是获取这种知识的理性的思想方法和社会活动。”
荀家父子俩摇摇头,不懂,他们只觉的张凡学识渊博,言语晦涩,甚为高深,心中早已经不把他当做孩子看待。
‘对于古人来说这些东西太深奥,我好像说的太多了。’张凡心中嘀咕道,看他俩那迷惑的眼神,接着道:“为何太阳东升西落,为何天是蓝的,为何熟透的苹果会往地上落而不是飞上天,这些都是科学。”
荀家父子听完张凡的问题陷入沉思,‘也是,为何呢?’他们以前哪里想过这些问题。
突然抬起头看着张凡异口同声道:“为何?”
‘我今天怎么了?和平常不太一样,平常话都懒得说,现在却说了这么多,浪费这么多能量。哦,知道了,荀彧,见到三国名士,心中有些不平衡,想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