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日记-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挖石坡和修建石墩,这是技术工种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是一群熟悉修建房屋石坝的男人和几个石匠,另外配备了十多个个身体健壮的男人帮忙搬石挑土和泥。
另外两组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
按照徐晨来回几趟勘察之后留下的记号,将沿途的荆棘树木清理干净,然后用锄头镐头挖开泥土树根进行平整,最终在夏天乌龙江涨水淹不到的山林之中,修建出来一条宽约两米的道路。
第409章 同时开工
这条道路处在河滩草甸和山林交界区域,大部分都隐藏在比较稀疏低矮的树林之中,一旦修通,以后马车在树林之中来往,就算是夏天也不用晒的头昏眼花了。
而且也的确像徐晨所说,这条路工程量大,但却并不算困难。
除开山谷口这一段五十米长的石坡之外,其他地方只需要把沿途的荆棘树木砍掉,将泥土挖开平整,然后简单夯实一下就行。
根据分工安排,两个组分开一里左右同时施工。
力气大的一群男人负责沿着标记砍树清理地面植物,其他人则负责开挖土石和平整夯实。
因为就是一条简单通行马车的土路,也不求多么严格,只需要大致规模就行了。
两米宽是设计宽度,有些平缓地方根本不需要特意开挖就很平整宽阔,但有些地方因为大树或者石头阻挡,或许变得狭窄一些,另外为了尽量减少工程难度,沿途大树和石头基本上都被避让了,因此整条路的规划就不是非常平直,而是弯弯曲曲的样子。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保证这条路夏天不能被洪水淹没就行了。
只要能够通行马车,等以后入冬了,这些拦路的大树和石头,还是会慢慢将其处理掉,最终这条路会变得比较平直,只是眼下为了赶在巫主大会之前通车,时间有些不够而已。
随着大群人的涌入,平日寂静的山林之中很快变得热闹欢腾起来。
健壮的男人沿着涂有石灰或者刀斧留下标记的地方,开始啃啃啃啃的砍树,而拿着柴刀的男人,则将荆棘藤蔓杂草等都砍开,剩下的女人和一些少男少女,则拿着锄头镐头钉耙藤筐开始开挖空出来的泥土和根茎。
这片树林栖息着大量的鸟雀,基本上河口附近的鸟类大部分都是以这片树林为家,因此这么多人一闹腾,顿时成百上千的各种野鸟腾空而起,叽叽喳喳啼鸣着漫天盘旋。
而树林中隐藏的许多小动物,自然也被这个动静惊吓的到处乱窜。
虽然乌龟和蛇已经几乎不见了踪影,但松鼠、老鼠、刺猬、山鸡、狐狸、兔子等各种小兽不少。
于是这山脚树林之中,到处都是淅淅索索奔跑跳跃的小兽身影,惹得一群干活儿的男女嘻嘻哈哈都拿着扁担锄头到处跟着追打。
虽然忙活半天一只都没弄到,但却也让气氛更加的热闹欢快起来。
因此从山谷口到下游两里的范围之内,到处都能听到树林之中忙碌干活和大声说笑的声音,让这片一年四季都安静寂寞人迹罕至的河滩树林,一下变得热闹无比。
巴族这边开工的时候,下游三十多里外的乌族山谷口外,同样有一支近两百人的队伍也开始修路。
带队的是猎人首领龙和几位家族首领,这支队伍大部分都是男人,不过也夹杂不少健壮的女人。
风等人骑马赶到乌族的时候,小女巫妹妹已经完成了祈祷祝福仪式,工程已经正式开工。
因为乌族人口较多,因此这次修路他们负责的距离会更长一些,不过相对来说,乌族这边的施工难度要小得多。
主要是这段山坡越靠近乌族就显得越是平缓,而且大树也更多,里面相对比较空阔,没有太多巴族谷口山脚下那么多低矮的荆棘树丛,处理起来更加方便。
当然,全靠小女巫妹妹和龙等一群拥趸的支持还不够,为爱发电不能长久,还得给一些实惠和好处才行。
为了勾引乌族能够全力以赴的修建这条路,徐晨赞助了乌族十把斧头和十把柴刀,另外还有数十把锄头和镐头,这些东西也不是白送,而是将来折半用铜购买。
但即便如此,乌族老少也喜出望外。
忙碌一个月就能半价得到这么多急需又好用的青铜工具,简直就是天下掉下的馅饼。
实际上乌族许多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些青铜器是用他们冶炼的铜制作出来的,但光有铜还不行,还需要另外两个部落提供的神秘金属和复杂的工艺进行加工才行,他们虽然很垂涎这门技术,但也都知道,巫王陛下不会轻易将这种神灵赐予的神奇技术传播出来。
因为就算是许多部落都已经逐渐富足的陶器,制作技术也并没有传播出来。
当然,没传播出来也并不表示别的部落完全不会,现在几乎所有部落都学会了烧窑,烧制石灰陶砖配合建房,一些部落的工匠已经学会用制作陶砖的陶泥烧制出来一些简陋的陶器。
不过都是陶碗陶盘陶勺等小型的器物。
这些陶器粗鄙厚重,歪歪瘪瘪远不如巴族的精致美观,但不可否认,除开难看一些,用起来和巴族的陶器没什么区别。
但也仅此而已,他们只会制作这些样式简单的小器物,大的复杂的完全做不出来。
陶器如此,铜器更加如此,而且工艺更加复杂,即便是技术传播出来,没有另外两种金属和配方也做不出来。
因此对于青铜器,乌族人知道在很长时间内只有巴族能够提供,而且数量少非常贵重,要不是他们有铜矿的话,想换还换不到。
要知道眼下除开乌族、五鬼族、蒙族和有穷族这些有矿的部落之外,其他大量部落基本上都还没有弄到交换青铜器的财富。
而这几个有矿的部落,却可以大量置换,然后根据需要再交换给其他的部落。
巴族不缺兽皮,其他一些部落还是很缺的。
就好比五鬼族、蒙族、有穷族,可以利用从巴族置换回来的青铜器,大量收割其他相邻部落的低端财富。
所以,家里有矿才是王道,才会腰大气粗背着一把青铜刀斧到处跑。
而乌族近水楼台显得月,眼下是步步紧跟巴族的步伐,希望能够牢牢把握地域优势,保住联盟第二部 落的地位。
有了巴族半价赞助的大批青铜刀斧锄头等工具,另外还有提前交换回来的几辆独轮车,乌族修路豪情十足,几乎动用了整个部落近半的劳动力,力求按照徐晨的规划和要求按时完成。
这条路修通实则对乌族好处更多,因为以后他们来往巴族交易就更加方便了,不仅可以跟快速的从巴族获取最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器物,可以把从巴族交换到的大量物品卖给其他部落,然后换回冬天御寒的兽皮和黄金宝石等其他需要的物品。
当然,黄金宝石最后还是会拿去丢到故母神庙的祈愿池,但这意义完全不一样,因为只要乌族丢的越多,故母神就会更加卷顾和庇佑乌族,乌族才会更加繁荣强大。
至于这些黄金宝石最后到底会怎么样,没有人会去考虑。
因为这些东西实则除开好看稀有神灵喜欢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大意义,以前都只是收集了好看而已,眼下能够供奉给神灵,那才是物尽其用。
风带着几个猎人匆匆而来,在了解乌族已经开始修路之后,骑着马和龙等人来回在工地简单巡查了一番之后,又骑马离开回去报信去了。
龙也带着小女巫妹妹同行而去,要把这边开工的消息当面汇报,同时也也想看看巴族那边开工之后的情况。
这算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工程,从策划到开工,足足用了三个月时间。
风带着龙和小女巫妹妹回到巴族的时候,徐晨正带着小女巫姐姐和古举等人巡视三处工地。
伐木挖土这些简单的工作,已经无需他做任何指导,所有人干起来都很熟练,毕竟从修大院开始,挖土搬石头砍树就已经是最基本的工作了。
如今有了锋利的刀斧和结实的锄头镐头,这些工作干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以前遇到小腿粗细一棵树,需要吭哧吭哧用石斧砍半个小时,但眼下对这些野蛮人来说,也不过三五下就完事儿。
工具带来的劳动效率提升不是一星半点儿,而是全方位的。
因此随着树林之中稀里哗啦到处都是树木倒塌的声音,短短不过半天时间,两群人就在树林里面,各自砍伐上百棵大大小小的树,一条清晰空旷的道路痕迹开始显露出来。
这些树被砍掉树枝截断之后,一根一根堆放在树林的空旷之处,不久之后还会另有他用。
清理掉树木荆棘之后,开挖路基就很快了。
山林之中经年累月形成了厚厚的一层腐殖土。
只要将这层松软的腐殖土挖开之后,下面就是那种岩石和泥土混杂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结实,只需要简单开挖平整之后,用木头挨着简单夯杵一遍就行了。
随着路基被开挖出来一截之后,独轮车也被抬上去。
有了这种工地神器相助,清运泥土和石头的速度就更快了,一些人负责开挖,一些人负责运送,将泥石清运到低洼或者一些需要填埋的地方进行填埋,多余的直接就倾倒到山坡之下。
第410章 吃人嘴软
随着局面逐渐打开,整个工程也很快走上了正轨。
一些跟随而来的少女除开帮忙做一些轻松的工作之外,她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后勤服务。
每个工地附近都简单的挖掘堆砌几个小火灶,几个少女将带来的陶壶陶罐放在上面,煮一些水和杂粮肉粥,从上午开工就已经开始准备了,眼下中午,粥正好煮到烂熟。
“来,简单的吃一些稀饭填填肚子!”
一群人相遇之后,徐晨带着来到谷口外的工地附近。
徐晨让人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舀了一勺腌酸菜,就坐在杂乱的泥土和树枝落叶之间开始进食。
放了腌酸菜的稀粥,比起平日煮白粥来说,味道要好不少。
就算是乌族,如今也极度缺盐,不可能制作大量的腌菜,身为巫也并不是每天都能吃到,一群人吃着这酸咸有味热腾腾的热粥,都感觉到无比的惊喜,一个个双手捧着陶碗吃的稀里哗啦,甚至连碗都舔的干干净净。
看着小女巫妹妹仔细的一圈舔着陶碗陶勺,小舌头灵活无比,徐晨想起了小母野人表妹,忍不住在心里比较了一下,发现不遑多让。
这是一种原始生活养成的本能习惯,因为从徐晨穿越开始,他就知道所有的野人吃喝拉撒过后都有添手的习惯。
受伤了舔一下,抓东西舔一下,沾了脏东西也吮一下,特别是进食,以前都是用手拿食物,吃完要像猫一样添的干干净净才肯罢休。
什么?你说洗手,那是傻子才干的事,正常人一般都是舔干净。
不过自从有了陶器之后,舔手的陋习倒是慢慢消失了,但变成了群体舔碗。
最开始每天吃饭,一大群人就集体坐在火塘四周舔碗的盛况,让徐晨是哭笑不得,弄得他不跟着舔几下都觉的不好意思,感觉特立独行的不合群。
不过随着食物逐渐充足,加上徐晨的不断潜移默化的引导,巴族这种舔碗添手的习惯倒是慢慢改变,最多是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很少有人再每天舔碗了。
但对于乌族来说,他们的食物储备远不如巴族丰富,无论是粮食还是肉食,更别说盐和其他肉食腌菜了。
咸鱼腊肉就更别说了,除开巴族之外,其他部落压根儿没有。
因为盐是去年冬天才找到的,而且大部分都运送回巴族,眼下只有巴族有这实力奢侈到用盐来腌制鱼肉的地步。
虽然故母节之后其他部落也都学会了制作盐菜腌菜,但极度缺盐,每个部落也就前后弄到几斤十几斤盐,除开平日省吃俭用做饭食之外,也会学着巴族做一些腌菜,但数量很少,完全不够分配,几下也就分食光了。
小女巫妹妹虽然身为一个巫,或许比普通族人更能够获得这些美味食物的供奉,但也不可能一个人吃独食,遇上了自然也就不可避免表现的比较贪吃一些。
更何况她还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
看龙和小女巫等人舔碗的热乎劲儿,徐晨便让煮饭的少女给几人又加了半碗热粥和一小勺腌酸菜。
平日大家都不吃中饭,以前缺食物的时候,一天甚至可以只吃一顿饭,而这一顿也是勉强一点儿食物,好吃美味更不可能了。
徐晨清楚的记得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早上一般吃晚上剩下的一些烤肉骨头或者简单的干硬杂粮饼或者乱七八糟的植物根茎,大多味道苦涩难以下咽,条件好点儿就是烤肉干,晚上食物比较多,则会吃的稍微像样一些,但为了第二天干活儿有力气,也不能吃的太饱,要把部分食物留到早上吃。
一天能吃两顿饱饭,一直就是所有族人最大的愿望,但这个愿望直到两年前下山大规模耕种之后才慢慢实现。
而到今年,基本上可以保证衣食无忧了。
因此从秋收开始,徐晨特意安排每天中午煮一些稀饭加餐,也不多,每个人一碗,再加一点儿咸菜调味,即便是这样,也极大的调动了所有族人的劳动积极性。
毕竟每天劳累一天,中午还要饿肚子,那是非常难受的。
这和习惯没关系,主要是身体扛不住,特别是徐晨这种正长身体的少年,每天都饿的发慌。
修路属于重体力活儿,中午同样要加餐。
不过乌族可没这待遇。
他们眼下中午照样要饿着肚子一直干到傍晚才会收工。
因此龙和小女巫跟着能够吃到一碗稀饭和一些酸腌菜,那就是天大的幸福和享受。
一群人稀里哗啦很快把稀饭吃完,龙等人照样仔细把碗舔的干干净净,在徐晨脸皮抽抽中很是依依不舍的把陶碗放下。
“咸菜美味嘎!”龙抹着嘴巴意犹未尽的感慨。
一群跟随而来的猎人也纷纷把头点的像小鸡啄米。
小女巫妹妹还在轻轻舔着手指,看见徐晨似笑非笑盯着自己,有些羞愧的低头不好意思说话。
她知道徐晨和姐姐都没有舔碗,不过她忍不住,主要是咸菜配稀饭太好吃了,她还是上次故母节在巴族吃过,回乌族之后也做过一些腌菜,但都不如巴族的好吃。
另外她也有些哀怨,羡慕姐姐可以天天陪着巫王陛下,天天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盐菜稀饭。
简单的吃完这顿午餐,徐晨带着龙和双胞胎小女巫姐妹一起视察了巴族谷口附近正在进行的工程的情况,同时把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也说出来,让龙回去之后照着处理。
为了激励他们回去之后能够加快督促修路进展,徐晨还让古和举骑马回去,各自取了一坛腌菜,专门送给龙和小女巫各一坛,让他们带回去慢慢吃。
于是龙和小女巫等人喜出望外,感激不尽的兴冲冲就骑马回去了。
盐对于其他部落虽然算稀罕和奢侈品,但对于巴族来说,眼下已经算是日常调味品了。
不说十分充足,至少够用。
如今秋高气爽气候干燥,正是一年之中晒盐的最好季节。
莫七月中旬秋收结束之后,带人去了一趟蒙族,送去一些陶器、麻布、兽皮和青铜工具,带回来两百多斤白花花的食盐,这些盐都留在巴族,若只是日常食用,可坚持两个多月。
不过徐晨还需要尽量储备更多,等到冬天制作腌腊食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食物不分好坏,一定要准备充足,尤其是在眼下这种蛮荒没有外来援助的年代,储备的越多,对抗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