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这是江南,嘉定城外并不适合战马奔驰,这也是第一日卢斌出城没有携带战马的原因。
看着明军如坠入泥潭一样在倭寇群中辗转来回冲击,郑若曾忍不住问:“怎么办?”
侧头瞥了眼郑若曾,钱渊对这位布衣军事家也做出了评价,这是个好谋无断的书生,作为幕僚很出色,但必须依附在强有力人物的身边。
“怎么办?当然是凉拌!”
钱渊骂了句脏话,呸了一声,操起了靠在墙上的长枪,大踏步走下城墙。
城门下已经陷入一片混乱,乡勇、衙役们都在举足无措,吴捕头正大声嚷嚷让人关上城门。
“开门!”面色狰狞的钱渊将长枪搭在吴捕头的肩膀上,“要么死在今晚,要么死在明日。”
居高临下的归有光听不清对话,但很快,处处可见的骚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息下来,城门再次被推开。
在钱渊、杨文、张三、张家护院的身后,有着两股战战的捕快,有着犹犹豫豫的衙役,渐渐的,乡勇们也汇集而来。
第51章 意外怎么这么多
距离嘉定七里的小村落里。
虽然夜已经深了,但侯继高辗转反侧有点难以入眠,他心里有着恐惧,也有着兴奋。
侯家世袭金山卫指挥同知,侯继高承职后还没上过战场,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情绪。
但侯家在松江名声不小,特别是在倭寇来袭的时候,不少华亭人都会将希望寄托在侯家身上。
远在永乐年间,倭寇进犯松江华亭,当时的金山卫指挥同知候端披挂上阵与倭寇激战数十回合,身上被射中的箭,如刺猬的毛一样密集,从东城门一路战到西城门,倭寇终大惧退兵,候端又率军追击大败倭寇,贼船也悉数被毁。
从那之后,侯家在松江名声大噪,正德年间,嘉靖初年,侯家也陆续出了好几位扬威战场,痛击倭寇的族人,侯继高不想丢了家族的颜面。
别丢人,别丢人……侯继高努力告诫自己,终于沉沉睡去。
但窗外突然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他可能的美梦,“少爷,少爷,嘉定火起!”
“什么!”侯继高一跃而起冲出城门,用不着登高就能看见那片火光。
被惊醒的士卒纷纷涌来,却没有七嘴八舌的问话。
只有一两个教导侯继高的师傅低声说:“少爷,退兵吗?”
“嘉定城破了……”
金山卫和这个时代大部分卫所一样已经不堪大用,但也很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一百多士卒虽然名义上是军户,但实际上算是侯家的私兵,这也是家丁制度的雏形。
努力吞了口唾沫,侯继高有点紧张,他看看左右,现在没有人给自己下命令,现在没有人能帮助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
别丢人……
你不是想重现先祖的荣耀吗……
片刻后,侯继高做出了决定,“我们去嘉定!”
看了眼站在两侧的师傅,侯继高高声说:“如果嘉定城破,倭寇必定入城劫掠,到时候再撤也来得及。”
“不错,倭寇为财而来,不会追击的。”
摸着黑整理兵器、马匹,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嘉定城外,侯继高兴奋的看见,不远处的战场上,高吼声、叱骂声阵阵响起,很明显,嘉定守军还没败下阵来。
……
卢斌觉得自己很倒霉,非常非常倒霉。
在家里勤学苦练十余年正准备出山,结果一声霹雳父亲入狱了,终于熬到父亲出狱又升任浙西参将,自己又被打发出来给人做护卫。
普普通通的一次护卫之旅又碰到倭寇围城这种倒霉事,自己还被归有光那老头怂恿的出城迎敌以至于损兵折将。
这些也就都算了,但最惨的是刚才遭遇的一切。
牵着马摸到倭寇侧面不远处,卢斌和李叔小心翼翼的摸过去试图观察一二,结果……刚摸到近处,一个手提裤裆的贼子突然从草丛里站起来!
好吧,不得不承认,卢斌的运气倒霉到了极点。
长枪早已经被削断,骑在马上的卢斌手持腰刀奋力砍劈,脸上似乎有点热乎乎的,喉咙处像是着了火一般,拎着缰绳趋马转了个圈,身边还在马上的亲兵已经不多了,而四散开的倭寇似乎人数没少多少。
卢斌有点绝望,奋力格开刺过来的长枪,他在心里想,那个松江秀才应该骑着马从东城门出城了吧。
就在这时候,城门突然开了。
眼角余光瞥见这一幕的卢斌身子一僵,一根棍子猛地戳中他的胸膛,硬生生将其从马上顶了下来。
“少爷,少爷!”
几个亲兵慌忙冲了过来。
虽然落马,但卢斌没有受伤,他随手在地上捞起一根长枪,单膝跪在地上定睛看去,城门处的火光历历在目。
在火光的映射下,他似乎看到了那个神色淡漠的松江少年郎。
似乎眼角有点湿润,卢斌手一撑长枪驻地猛地跃起。
“啊啊啊啊……”
厉喝一声,卢斌侧身躲开刺来的棍棒,狠狠一枪将对面的倭寇钉在地上。
“撑住,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卢斌还没喊两句,发现城门处援军的倭寇一阵大乱,随即不远处响起了杂乱不一的高吼声。
“萧显已死!”
“萧显已死!”
卢斌兴奋的一个箭步窜上了附近的战马,利索两枪将冲来的倭寇刺翻,举着长枪高呼道:“萧显已死!”
附近的明军也同时大呼,和倭寇侧面的呼声遥相呼应。
“咳咳!”干咳几声,钱渊吸了口气,再次放声大呼,他不知道这种招数有什么效果,但做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除了高声大呼之外,钱渊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手持长枪,不要逃跑,他甚至僵硬得不敢回头看,他真怕回头一看,乡勇们已经和第一日出城迎敌一样不战自溃。
“站在我身后就行。”王家护院看起来久经战阵,满不在乎的说:“放心吧,再不济护送公子离开是没问题的。”
话音未落,倭寇侧面一片大乱,厉喝声、砍杀声传来,王家护院大喜道:“杨兄弟得手了!”
钱渊很确定自己没有指挥作战的天赋,所以在出城前他就将一切托付给了两个人,一个是曾经的边军“夜不收”王家护院,另一个是卢斌手下老兵也赞叹不已的杨文。
王家护院领着众人出城后就一直面向倭寇,而杨文带着小批人手偷偷从另一边绕到了倭寇左翼。
“萧显已死!”
“萧显已死!”
倭寇中央的萧显被气得七窍生烟,偷不了城就算了,居然还被偷袭了把……不,是两次,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本来已经稳住阵脚了,没想到城里居然敢出兵夹击,萧显恼火的举刀在空中狠狠挥舞了几下。
不过萧显咬着牙没吭声,他可不傻,如果自己大喊一声“萧显在此”,嘉定城内可是有个神箭手的!
不得不说,钱渊两次冒险都选对了,第一次冒险出城让倭寇大为意外,最终卢斌成功撤回城中,第二次冒险出城再次让倭寇大为意外,一举扭转了战局。
虽然倭寇已经大乱,但最终胜负还是很难说的,毕竟出城的乡勇们难堪大用,杨文那边人手又太少。
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今夜无数意外之后的又一次意外。
“萧显已死!”这句话真的蒙不了几个人,或许有几个倭寇半信半疑,但大部分人都是不信的。
不说钱渊和萧显两个当事人了,乡勇们不会信,明军不会信,卢斌都不会信……拜托啊,《三国演义》的话本大街小巷都有。
但是距离战场不远处的侯继高信了。
第52章 萧显已死
厮杀正如火如荼,而嘉定城内却安静下来,因为有胆子出城的都已经出去了,剩下的大都是属鹌鹑的。
比如城墙上那个姓张的鹌鹑,作为县令佐官的县丞,他没有承担起重任,也没有放下身段如吴捕头那样做些实事,只一天到晚守在归有光的身边,似乎这位大儒能保证他的安全一样。
不过张县丞不仅仅是只鹌鹑,也像只踩在冰面上的猫,一边提心吊胆的看着城下的厮杀,一边尝试着让人去关上那扇大大开着的城门。
“不能关门!”郑若曾气急败坏的厉喝一声。
一旁的归有光还没反应过来,一柄钢刀已经架在了张县丞的脖颈上。
张三咧着嘴冲着郑若曾笑了笑,“少爷出城前交代过了,如若有人关门,不能阻拦就格杀勿论。”
张县丞腿一软瘫倒在地上。
郑若曾捂着胸膛急促的喘了几口气,低声说:“乡勇战力不强,出城也只能壮壮声势,一旦身后城门关上,必定四散溃逃,还好钱家子有所预备……”
话说到一半,郑若曾突然发现归有光的手在不停颤抖。
“你看!”归有光哑着嗓子指向城外,“那是什么?”
月亮不知何时又偷偷的钻出云层,在皎洁的月光下,居高临下的郑若增睁大眼睛仔细看去,一团明显的黑影出现在倭寇的身后。
“是援军!”郑若曾一拳捶在城墙上,大喜高声喝道:“援军到了!”
归有光不懂,但郑若曾是懂的。
大明南方马匹很少,战马更少,即使是如卢镗、俞大猷这样的高级将领麾下也找不出多少战马。
而那团渐渐显现出的黑影,最前面至少有十多匹正在加速的高头大马,哪个倭寇拿的出这么多战马,就算有也不会用在战场上而是应该卖掉赚钱。
……
夜风呼啸着从耳边挂过,倭寇后阵已经近在眼前,“萧显已死”的呼声就在耳边。
临近战阵,侯继高内心的紧张情绪早已不翼而飞,他微微曲起,身躯随着马匹的奔跑一起一伏,用力抓住手中的长枪。
十多匹战马的突袭彻底搅乱了倭寇的阵型,近百名手持长枪冲锋的明军终于让倭寇丧失了信心。
“金山卫援军已到!”
侯继高高吼一声,手中长枪戳中一名倭寇的肩部,一时抽不出来,他咬着牙奋力一举,那名倭寇居然被高高挑起。
这一幕让倭寇彻底崩溃,萧显咧着嘴跳下前几日抢来的劣马,藏在群寇中准备跑路。
这回是彻底栽了,五天没攻下城,偷城反而被阴了把,现在金山卫的明军都赶到了,不过萧显虽然沮丧但有着卷土重来的信心。
但就在这时候,已经浑身是血的卢斌赶到近前,眼尖的他瞄见了偷偷摸摸的萧显。
“萧显!”卢斌趋马赶上去,原本还有不少倭寇,但仅仅一瞬间之后,萧显身边已经空无一人。
“萧显!”
“萧显!”
声嘶力竭的吼声让不远处的侯继高精神一振,放下手中长枪,就在马上弯弓搭箭。
“嗖!”
矮着身子奔逃还在心里痛骂手下的萧显冷不丁小腿中箭,登时一跤跌倒。
冲来的卢斌奋力操起被砍断的长枪前端用力掷出,被磨刀石磨的雪亮的枪尖轻易的没入萧显的后背。
失望的侯继高瞄了眼对面那个青年将领,身上身下全是一片血迹,但在月光的照映下反衬出银色的光泽,这应该就是卢参将的幼子卢斌了吧,真不愧是将门虎子。
就在侯继高准备过去恭维两句的时候,卢斌跳下马,大踏步走向萧显,手里的腰刀又是一刀劈下,然后手揪着头发,钢刀旋颈绕了一圈。
初出茅庐的侯继高有点反胃……
“萧显已死!”
再次上马的卢斌趋马四处飞驰,嘶哑着嗓子高喝,这一次他手中的首级让他的话有了充足的说服力。
“真是个莽张飞!”远远看着这一幕的钱渊无力的吐槽了句,手一松丢开长枪,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次钱公子不会再说虎父犬子了吧。”张家护院呵呵笑着蹲下来,“说实话,刚才我老张都准备挟着公子跑路了。”
“还算不错,就是太莽了点。”钱渊用力抿了下嘴努力分泌出点唾沫,之前太紧张了,口干舌燥的紧,“老张,你也挺不错。”
张家护院不停曲起手指,刚才他连续放了几十箭,要不是他的神箭,乡勇们未必有勇气撑到现在。
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郎,虽然是个秀才,但似乎很平易近人,要知道如今文贵武贱,一个秀才称呼自己老张还真是少见。
虽然月亮还在头顶,但天色已经渐渐亮了起来,倭寇们或跪地求饶,或四散遁逃,不肯罢休的卢斌和侯继高带着明军围住一股数十人的倭寇。
接下来的战场打扫用不着钱渊操心,他索性坐在地上随意看着,不远处的马匹嘶鸣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马儿在一具尸首边来回绕圈,时不时嘶鸣几声,又时不时俯首。
钱渊偏过头不想再看,类似的事情将在后面七八年内不断上演。
但偏过头的钱渊又看见一支长枪戳在地上,一个乡勇用力拔出长枪,跪在地上,半响后才从地上背起一具尸首。
钱渊只能垂下头。
“少爷,统计出来了。”身上还裹着伤的杨文匆匆奔来,“出城的四十八骑战死三十二,乡勇、衙役战死二十八……我们的人,战死五人。”
钱渊没有说话,只苦涩的笑了笑。
急促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钱渊懒得回头去看,只盯着自己还在颤抖的双手,前世自己是在刑警队,又不是在特种部队,这种场面难免紧张。
“咳咳。”
听见张家护院的咳嗽声,钱渊这才转头看去,站在最前面的是归有光,其后是张县丞、柳典吏、吴捕头,笑吟吟的郑若曾站在末尾处。
手撑了下地面,钱渊在杨文、张三的搀扶下起身。
还没等钱渊说什么,板着脸的归有光整理仪容,作揖行礼,“此次遭倭寇围城,嘉定县上下谢过钱公子。”
还有点腿软的张县丞在行礼,守在城门口的柳典吏脸色苍白但也在行礼,一同出城的吴捕头个子太矮,这一礼都快触到地面了。
满足感在钱渊心里滋生,这种情绪迅速占据了全身,但他立即醒转过来。
钱渊勉强整理了下衣着,长鞠回礼,“为人为己,敢不竭尽全力。”
第53章 世之良臣
嘉兴府桐庐县。
最近心情一直不好的卢镗正喜笑颜开,这对于一向律己的他来说是很难见的。
“七月二十七,倭寇连续攻城五日,与城下虐杀百姓,城内众情汹汹,当夜丑时三刻,倭寇偷城,明军由东城门出城绕行,从侧面凿穿倭寇阵容……”
山羊胡幕僚笑着恭维道:“斩首一百三十余,俘虏七十余,又亲手斩杀倭寇头目萧显,这是大胜啊!”
捋须的卢镗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心理,要知道即使是自己和俞大猷,在今年除了沥港一战之外也没有如此辉煌的战绩。
比如至今还在川沙和倭寇磨洋工的俞大猷,至今报到巡抚衙门的战绩是……俘虏七人,杀敌二十三人!
山羊胡低头看了眼战报,“嗯?那个松江秀才也在嘉定……就是那个和巡抚衙门……”
“我知道,斌儿在信里提到了。”卢镗啧啧两声,儿子在信里将那个钱家子赞得天上没有地上无双,不过如果说的是实情,自己算是欠了那个钱家子一个不小的人情了。
“不过这一战……”山羊胡是卢镗的私人幕僚,和那些亲兵也都是旧识,不禁伤感道:“战损颇多,处州卫已经挑不出多少能用的了。”
的确如此,这是一场大胜,但也是一场惨胜。
不说其他的,五日守城加上两次出城迎敌,随卢斌而来的七十八名亲兵战死五十六人,幸存者人人负伤,其中还有几人重伤致残。
乡勇、衙役、大户的护院战死一百五十余人,城中处处可见孝服,县衙几乎被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