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22章

脸谱下的大明-第22章

小说: 脸谱下的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倭寇声东击西的冲上了不算特别高的城墙,要不是杨文带着钱家护卫和那二十兵丁堵上去,嘉定也就差不多完蛋了。
  站在城头看着卢斌指挥明军击退倭寇又一波进攻,钱渊啧啧赞道:“实战才能磨砺人啊。”
  的确如此,短短三四天,卢斌的指挥开始从容起来,就是关键时刻还是有点愣头青,动不动就操着腰刀冲上去剁人。
  当然了,如此规模的对战,卢斌是新手,对面的萧显也是新手,半斤八两。
  这几天内,钱渊也认识到,自己并没有所谓的天赋,他对战阵中的漏洞、软肋都没有足够的敏感性,管理后勤和那些数字打交道才是他的长项。
  倒是杨文有这方面的天赋,几天下来已经成了卢斌的副手。
  不过这也合钱渊的心意,上阵拼死拼活真不是什么好享受,要知道在这时代,伤风感冒都可能一命呜呼。
  而且对面倭寇手里的制式武器八成是从刘家港守军那弄来的,大部分武器都生了锈,第一天被生锈铁枪戳中胳膊的乡勇看起来伤不重,但现在已经不行了……钱渊知道,八成是破伤风。
  “差不多了,再继续下去人手不够了。”郑若曾小声提醒道:“吴捕头那边也准备好了。”
  “恩,可以开始了。”钱渊深深吸了口气,突然苦笑道:“郑先生,你说……我们会死在这吗?”
  郑若曾抿抿嘴半响也没说话,倭寇实际上是没有将嘉定围死的,但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援军的消息,只靠嘉定县本身,如果不行险……只怕破城也就在这几天了。
  突然,愤怒的嘶吼声在不远处响起,短时间内整片墙头的乡勇、明军都鼓噪起来。
  钱渊探头看去,就在城下不远处,七八个倭寇将十几个百姓驱赶过来,乱刀之下,百姓们哭嚎着纷纷倒地。
  郑若曾低低骂了句畜生,那些贼人虽是倭寇,但都是明人,并不是真正的倭人。
  “不能出城!”杨文紧紧攥着枪杆,阴着的脸上一片扭曲。
  旁边的王家护院用力弯弓搭箭,但倭寇已经摸清楚他的射程,弓箭无力的在距离倭寇十来步的地方颓然坠落。
  钱渊用力揉了揉鼻子,这是他极端愤怒时候的习惯性动作,但很快他的手停住了。
  墙头上一片安静,只隐隐听见一阵磨牙声。
  好像以前在哪里听说过类似的事情……钱渊有点恍恍惚惚,好像是在前世的历史课上,或许是在某本战争回忆录里……
  被尖锐木棍挑起的那团东西还在微微蠕动,伴随着倭寇嚣张的狂笑声,很快很快,那团东西安静下来了……
  就在这一片安静中,一道狼烟在嘉定城中升起,烟中带着丝丝诡异的粉红色。
  远远看着嘉定城的萧显满意的点点头,五天了,终于看到希望了。
  用力揉着鼻子的钱渊冷漠的看了眼城外的倭寇,五天了,终于看到希望了。


第49章 不成功便成仁
  沥港覆灭已经将近三个月了,虽然浙江沿海地区的宁波府、台州府再到嘉兴府处处烽火。
  但自从浙江巡抚王忬调兵北上之后,从嘉兴府到松江府一带倭寇的活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遏制,俞大猷、卢镗两位名将的名声也扶摇直上。
  但事实上,不管是卢镗还是俞大猷,对目前的形势判断都很悲观,他们只能率领重兵把守那些关键的要害之处来限制倭寇的行动,而很难直接对倭寇发起正面进攻。
  换句话说,如今明军只能将倭寇从这儿驱赶到那儿,再从那儿驱赶到这儿,等倭寇抢够了才施施然离海。
  唯一的好消息是,如今倭寇都是小股成队,基本上看不到大量倭寇聚集攻城略地的场景。
  不过,位于桐庐的卢镗如今的心情很不好,一方面是盘踞在海盐县的一股倭寇似乎有了定居的念头,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那个不省心,也挺倒霉的幼子,本想着让他去结个善缘,没想到却碰到倭寇围城。
  “大人,嘉定战报。”一把山羊胡子的幕僚进门递上一封书信,“五日前,明军出城击贼,三少爷亲手格杀四贼。”
  卢镗精神一振,但迅速浏览一遍后,他失望的将书信扔下,“自作聪明,嘉定城小,死守即可,偏偏出城……”
  屋内一片沉默,片刻后卢镗咬着牙一捶桌案,“交代下去,不动。”
  山羊胡一脸黯然,卢家长子文弱多病,次子纨绔成性,只有幼子卢斌可堪造就。
  “或许俞总兵那边能调兵支援……”山羊胡在寻找最后的可能性,“毕竟松江距离嘉定不远。”
  卢镗摇摇头,他很清楚俞大猷的性子,这是个谋定战的角色,没有把握从不出战,如今在川沙和倭寇缠斗,怎么可能再去招惹其他倭寇。
  但卢镗这次猜错了,俞大猷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在卢镗之上。
  俞大猷很清楚,这股倭寇攻嘉定对自己来说是好事,但如果攻下嘉定……只要脑子没坏,他们就不会继续往西攻入有重兵把守的苏州,而通州还隔着长江呢。
  都用不着那股倭寇来夹击自己,只要消息一传开,军心必定大乱,到时候场面不可收拾。
  一旦松江有失,其他的不说,朝中有的是人来找自己麻烦,徐阶虽然在朝中苦苦支撑,但那只是相对于严嵩而言的。
  不过川沙这边的倭寇实在难缠,要不是有俞大猷坐镇,又调来数百狼土兵,说不定都得被对方击破,所以他只派出了一支人数不多的援军。
  “少爷,探哨回来了。”一个年岁不小的兵丁在地上粗略的画了个地图,“倭寇主要集中在嘉定西城门外,刚刚收兵,聚集在距离城门三四里外的村落。”
  半年前才袭金山卫指挥同知的侯继高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抬头遥遥看着模模糊糊的嘉定城,“太仓卫、镇海卫基本已经没兵了,居然还能守得住,临行前听俞总兵说,卢参将的幼子也在城中……”
  “大人,直接入城吗?”老兵建议道:“从东城门入城应该稳妥。”
  在心里思索片刻,初出茅庐的侯继高拒绝了稳妥,而选择在距离嘉定七八里的村落扎营。
  ……
  夜已经深了。
  嘉定城陷入一片黑暗,但东西两个城门处的墙角下都有着大片的阴影。
  西城门口。
  抬头看看被乌云遮住的月亮,钱渊按耐住紧张伴随着兴奋的情绪,低声说:“别急,时间还早着呢。”
  吴捕头感觉两腿有点软,忍不住伸手扶住墙上的突起处,“钱公子……”
  “老吴,说不定日后还有人给你立牌位日日上供呢。”钱渊貌似轻松的开了句玩笑,转头看向郑若曾,“郑先生,你看要不要派人出去盯着点?”
  “夜里探查,这种人手……卢把总那边应该有,他还在东城门口。”郑若曾犹豫道:“如果一个不慎,说不定反而……”
  这时候,几日来因箭不虚发而闻名的王家护院站了出来,“我去。”
  “你?”
  王家护院傲然道:“钱公子和郑先生听说过夜不收吗?”
  钱渊和郑若曾异口同声的诧异道:“夜不收!”
  夜不收是明军中最精锐的角色,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侦察兵。
  钱渊大喜道:“那就拜托了。”
  郑若曾嘴唇微启却没说话,他曾游历北方对此很熟悉,夜不收并不是所有明军都有的,它只存在于边军中,也就是说,这个王家护院很可能是个逃兵。
  目送王家护院悄无声息的消失在浓浓夜色中,钱渊告辞前往另一个城门。
  这次卢斌护送孙承恩是想结个善缘,所以巡抚衙门和卢镗都给其装备了不少好东西,兵器、盔甲样样精良,而且还配备了马匹。
  钱渊摸了摸一头健马的马头,马儿打了个响鼻后低低嘶鸣,一旁的卢斌训斥几句后才安静下来。
  在卢斌身后,这几日守城余下不到五十人的明军整齐肃立,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匹高头大马,时不时从囊中掏出块豆饼递到马嘴边。
  “怕吗?”
  听到突兀的提问,钱渊玩弄着小巧的马鞭,头也不抬的说:“当然怕。”
  “呵呵,我也怕。”卢斌勉强笑了笑,脸上的青肿处在小小火把的照映下一动一动,“但人活一世,雁过留名……”
  钱渊不耐烦的打断道:“当兵杀贼是你的本分,贸贸然出城导致守城兵力不足是你的过错,说点实话有那么难吗?”
  半响后,脸皮被撕下的卢斌苦笑着点头道:“是,如果不是我,至少不用行此险招。”
  “如果今夜兵败,整个嘉定都沦为倭寇口中食。”钱渊将马鞭丢回给卢斌,“但如果今夜功成,卢家后继有人。”
  又沉默片刻后,卢斌低声道:“县衙那边我留了三匹马。”
  这时候月亮悄悄钻出了云层,卢斌侧头看去,在洒下的月光的映射下,钱渊清冷而严峻的面庞上没有一丝表情。
  “好。”
  听到这个在预料之中的答案,卢斌有点失望,他拽过长枪,从怀中掏出磨刀石细细磨砂起来。
  随着月亮再次钻入云层,嘉定城再次陷入黑暗。
  侧耳听见响动,卢斌手一顿,“李叔?”
  “没什么问题,畅通无阻,倭寇已经出动,都集中在西城门不远处。”
  “好。”卢斌神色变得坚毅起来,侧头看了眼钱渊。
  “开城门。”钱渊低声吩咐。
  低低的嘎吱声中,厚重的城门被两个乡勇缓缓拉开,前面的城门洞如黑洞般令人心悸。
  “走。”
  卢斌牵着马匹走在最前面,如今他心里什么都没想,只有一个念头。
  不成功便成仁。


第50章 莽张飞
  虽然遭士绅抱怨,虽然遭后辈唾弃,虽然就连老友兼连襟都隐隐疏远了几分,但归有光并没有像胡县令、孙承恩那般躲在县衙里瑟瑟发抖等着命运的裁决。
  回头看了眼,归有光不由自主的嘟囔了声,“那小子不会呆在东城门不过来了吧?”
  郑若曾无语的瞥了眼,钱家子从第一天接手开始所展现出的能力让他刮目相看,就连老友其实也很是佩服,只是嘴上不肯服软,不然也不会用这样的疑问语气。
  用这样的语气只能说明,归有光并不认为钱渊会从东城门逃离嘉定城。
  在郑若曾和归有光的心目中,这个松江秀才是个怪物,但也是个人才,更是勇于任事兼有气节的少年郎。
  所以,在看到身披软甲,手持长枪的钱渊出现的时候,他们并不意外。
  呃,其实这是个美妙的误会。
  死后方知命重。
  钱渊很惜命,但他也知道,有时候越怕死,死的越快,这一点他前世在刑警队就很了解了。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白天城外的那个孩子,让钱渊难以忘怀。
  钱渊并不是个软心肠的人,也理解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立场,但虐杀,是一个正常现代人无法接受的,更不能被一个前刑警接受。
  前世钱渊被领导从刑警队撵到宣传处去喝茶,就是因为在一次儿童绑架案中将案犯打成重伤犯了纪律。
  所以,钱渊披上软甲,手持兵刃,他做好了准备。
  “都准备好了?”
  轻描淡写的问话引得身旁一堆人的连声附和,毫无疑问,虽然他没有官身,只是个外地秀才,更是嘴上没毛的少年郎,但从第一日之后,他才是这座嘉定城的主心骨。
  ……
  距离嘉定城西城门数百步的地方,萧显摸着下巴,不时来回走上几步,连续攻城已经五天了,如果今晚还拿不下,他准备带着兄弟们换个地方觅食了。
  碰到个硬骨头,砸不碎,总不能就硬着脖子吞下去吧。
  “大哥,你看!”
  寂静的夜里,侧耳细听,轻微的响动声传来,渺不可见的微弱火光在城门处一闪而过随即熄灭。
  王家护院爬在城门口的地上,耳朵附在地面仔细听,过了会儿才回头低低喊了两声。
  胡大是绍兴人,一家都是贼胚子出身,二十二三岁的年龄已经进过三次大牢了,最后一次是五年前在宁波府衙的大牢里,在那儿他碰到了萧显。
  慢慢摸到城门口,胡大兴奋的舔舔嘴唇,回头招呼同伴,“城门开了。”
  借着月光瞄了眼一手扶着城门的接应人,胡大认识这个家伙,这是金老大当年从金山卫带出来的心腹……不过貌似胆子有点小,两条腿还在瑟瑟发抖。
  透过城门洞看了眼,里面一片漆黑,胡大不再犹豫,让手下打出信号……老大,得手了!
  城墙上,矮身躲在墙头下的钱渊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别急,别急,只有一次机会,别急,别急……”
  城外的萧显也在做同样的事,虽然已经抽出腰刀,但他另一只手往下摁,疑惑低声嘟囔:“别急,别急,里面怎么什么声响都没有……”
  不得不说,钱渊这个穿越者如他自己所想的那样,他并没有什么军事上的天赋,考虑的也不够周到,城门都开了居然没有任何响动,这是不正常的。
  如果没有意外,攻守双方将进行一次不痛不痒的接触,然后各安天命。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着钱渊和萧显这样的耐心。
  就在萧显犹豫间,突然一声凄厉的尖嚎声从身后传来,随之而来的是沉闷的马蹄声,身穿银白色软甲的卢斌手扬长枪出现在倭寇的侧面,。
  怒吼声,马嘶声,刀刃撞击声划破长空,五十人组成的明军小队第一时间如利箭一般犀利的刺入倭寇。
  “早了,早了!”郑若曾跳着脚在城头山大骂,“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刚刚知晓全盘计划的归有光无助的靠在墙头,面色惨白,眼神涣散。
  做出反应的只有钱渊。
  “杨文,点火!”
  还在城门洞里的胡大已经发现身后的骚乱,也听见城门口处传来的响动,就在他还没决定是前进还是后退的时候,大片的火光突兀的出现在眼帘中。
  被威逼利诱作为内应的盗匪连滚带爬的冲出城门洞,拼命的向两侧跑去,胡大怒吼一声,“撤,撤!”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二十余匹战马嘶鸣着冲来,虽然因为没有人驾驭导致好几匹马或被绊倒,或转向,但还是有十多匹战马冲进了城门洞。
  惨叫声、哀嚎声转瞬即逝,面对重达数百斤的战马冲击,又是在如此狭小的城门洞中,谁都无法避免被冲撞踩踏的命运。
  还不仅仅如此,城门口附近的建筑早就被拆除,空地上出现了大量的骡子、驴马等大型牲畜。
  虽然太仓濒临吴淞江水运发达,但码头处也是需要大量用以运输的牲畜的。
  在大火的驱赶下,在被召集而来的车行伙计的指挥下,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的恐惧下,牲畜们开始渐渐提速,沿着青石板冲向了城外。
  郑若曾心若死灰的看着这一幕,在计划中,是需要内应将至少几十名倭寇引入城内才发动,几十匹战马的冲击再加上大量牲畜,到时候倭寇必定大乱,卢斌率队再从侧面出击,如果运气好的话就能一锤定音。
  但是没想到,卢斌提前的发动让一切都毁了,虽然大部分牲畜沿着预定的道路冲出城外,虽然倭寇也已经大乱,但前后顺序的调换必定不能收到预定的效果。
  “真是个莽张飞!”郑若曾狠狠的骂了句,。
  这是钱渊对卢斌的评价,很明显,并不仅仅是嘲笑卢斌长得太黑。
  预定的计划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卢斌虽然冲阵勇猛,但效果也不大,倭寇虽然大乱但已经渐渐稳住了阵脚。
  要知道这是江南,嘉定城外并不适合战马奔驰,这也是第一日卢斌出城没有携带战马的原因。
  看着明军如坠入泥潭一样在倭寇群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