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64章

盛唐高歌-第64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发现郑鹏大方仗义,做的饭菜好吃,还有秘制的卤肉后,郭子仪就开始隔三差五蹭吃蹭喝,刚开始还找个理由、提点水果糕点,后来连客套都不用了,一想好吃的就过来。
 都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哪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某最喜欢热闹,子仪能来,欢迎都来不及呢,那会避开。”郑鹏笑呵呵地说。
 郭子仪长得五大三粗,练武的人,不知是不是锻炼量大还是他肚皮大,特别能吃,一顿吃三五斤肉像玩似的,特别喜欢郑鹏做的卤肉,每次都吃得一嘴油,可一个人再能吃,又能吃多少?
 未来的能臣名将啊,用几顿饭就能拉拢,实在不能再划算了,郑鹏还怕他不来呢。
 “这话中听”郭子仪对赵鹏伸了一个大拇指,然后摇摇头说:“不过飞腾兄,你的话错了。”
 “哦,哪里错?”郑鹏好奇地问道。
 郭子仪指了指跟在他身后那个高大的汉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从远方来的不是某,而是这位兄弟。”
 郑鹏看到,跟在郭子仪后面有一个身高约六尺的男子,穿着一件黑色的半臂,露出一身精壮的腱子肉,国字脸,棱角分明,最让人难忘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从外形、气质看来,不像是中原人。
第129章。129 郭子仪的算计
 “这位是?”郑鹏有些好奇地问道。
 刚才没有打招呼,还是那人是郭子仪的随从呢。
 郭子仪走到同伴前,一脸正色地介绍:“飞腾兄,介绍一下,这是我在长安认识的好兄弟,来自葛罗禄的库罗,库罗兄弟到长安游历,也有兴趣参加武举,我们常常一起练武。”
 “安西库罗,见过郑公子。”库罗用略带生硬的汉语跟郑鹏行礼。
 原来是归顺大唐游牧部落的人,难怪说话神态不像中原人,郑鹏笑着说:“是子仪的兄弟,那也是郑飞腾的朋友,不用叫什么公子,太生分了,库罗兄,以后叫我飞腾就行了。”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太宗李世民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有“天可汗”的称号,外族人、蕃人可以到大唐通商、居住甚至做官,安西都护府就有大量归顺大唐的游牧部落,他们向往大唐取得的成就,倾慕大唐文化,每届都有很多人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武举,没什么奇怪。
 库罗身高体长、孔武有力,一看那身架,就知是练家子。
 “飞腾兄,叨扰了。”库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什么话,两位能来看某,那是看得起我郑飞腾,都别站着了,进屋,今天来个不醉无归。”
 进了门,郑鹏让人奉上水果糕点,又让阿福去准备酒菜。
 郭子仪很精明,每次都是踩着饭点来,郑鹏在左教坊和钱公公吃了过了,一点也不饿,不过还是让人做饭。
 要是郭子仪一个人来,郑鹏用点酒和卤肉就把他给打发,不过库罗第一次登门,不能让他感到受冷落。
 三人围着聊天,很快郑鹏就明白郭子仪带人上门的原因,二人都是练武,脾性也合得来,于是合租在一处,属于有酒一起喝、有钱一起花的那种,平时也能切搓一下武艺,就在昨晚,郭子仪去喝花酒,喝多了还点了个红牌一渡春宵,结帐时发现钱不够,最后库罗拿钱来赎人。
 郭子仪感到不好意思,来蹭饭的时候,就带上了他。
 “飞腾兄,刚才你回来时,一身酒气,又到平康坊快活了?”郭子仪有点羡慕地问。
 郑鹏有些云淡风轻地说:“不是,左教坊的钱教坊使邀我去赴宴,让我担任一个乐正,一时高兴,就多唱了二盅。”
 “左教坊的乐正?”郭子仪闻言肃然起敬:“那可是八品,飞腾兄,那现在唤你郑乐正才行。”
 一个县令才七品,从一个没位没品的人,一下子升为八品官,那可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最重要的是,还是左教坊的官,这类官需要很有才华、名气才能担任,对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个荣誉。
 举个例,一个人在街边摆唱,他就是卖唱讨生活的人,可一个人在国家大剧院里唱歌,那他就是艺术家、歌唱家。
 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他在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也就是出任太常寺大乐丞,八品下小官,从这里可以看出,郑鹏能在左教坊谋到乐正,很不错。
 “别别别”郑鹏马上说:“那是一个虚职,我们还是以朋友相待,这里可没那么多规矩。”
 “就喜欢飞腾兄这利索的性子。”郭子仪高兴地说。
 “大气。”库罗也点头附和。
 这时阿福上前,说饭菜准备好,郑鹏马上邀两个蹭饭的家伙上桌。
 在吃的方面,郑鹏一向大方,酒是长安上好的阿婆清酒,菜有鸡、鱼、卤肉、羊肉等,摆满了一桌,完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库罗兄第一次登门,准备有些苍促,酒薄菜稀,多担待。”
 本想烤只羊,以示隆重,只是烤羊需要时间,只做了一盘羊肉鲜汤。
 库罗连忙站起来说:“飞腾兄客气,我们空着手上门,应该请你多担待才对。”
 郭子仪说请库罗吃大餐赔罪,本以为是去酒楼,没想到囊中羞涩的郭子仪直接把他带到郑鹏门前,以至什么都没准备。
 “呵呵,这门空手能进,提着礼物就难进。”
 “好了,都是自己人,就不要再客套了”郭子仪边说边挟了一大筷卤肉放到嘴里,大口大口的嚼了起来。
 吃的时候,还不忘对库罗说:“吃,这黑乎乎的就是卤肉,别看它不好看,味道好着呢,尝尝。”
 “好吃”这是库罗尝完卤肉的评价。
 练武的人不仅直率,胃口也大,和文人雅士吃个饭,又是聊天又是行酒令,没个把时辰吃不完,可是跟郭子仪和库罗吃饭,这两个家伙实在,低着猛吃,一个比一个吃得快,那可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到二刻钟,一桌子的菜吃得干干净净。
 郭子仪舒服地打个嗝,一脸满意地说:“不错,飞腾兄,你下人的手艺又长进了,库罗兄弟,吃饱了没有?”
 “饱了。”库罗的回答简单明了。
 “来,喝点茶,解酒。”郑鹏给两人倒了一杯茶。
 三个人,八菜一汤,还是大分量的,郑鹏在左教坊吃过,现在只是礼节性地陪吃,差不多都是这两个馋货吃光的,不饱才怪。
 郭子仪有些羡慕地说:“飞腾兄,某都有些羡慕你了。”
 “羡慕我?”郑鹏摊摊手说:“有什么好羡慕的,被家里赶出来,什么都要靠自己,要说羡慕,我还羡慕子仪兄呢,有家人照料,生活无忧,连路都替你铺好了。”
 “某有什么好羡慕的,也就是一介武夫,天天练得一身水一身汗,哪像飞腾兄,风流倜党、年少多金,去到平康坊不花钱那些花魁还倒贴过来,年纪轻轻就谋了个官身,某的前程还没有着落呢。”
 顿了一下,郭子仪苦笑地说:“至于生活无忧就更不要提了,现在某与库罗兄弟,都快吃不起饭了。”
 “不会吧,子仪兄是出手没节制,一时手头紧而己,库罗兄弟不至于吧?”
 能从安西跑到长安游历,肯定有点家底,相当于后世跑到国外留学,没钱可不行。
 库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只剩最后一匹马,不能再卖了,卖了就难回家。”
 什么,卖马?
 看到郑鹏不解,郭子仪解释一下,郑鹏很快就明白了。
 库罗的父亲是族里一名长老,经济一般,游牧部落要生活必需品,都是用马匹来交换,但是大唐对马匹的采购有限制,不是你想卖多少就要多少,通常是要多少马,然后按比例在各个游牧部落手里购买,那些贩马的商人,也只和部落首领谈。
 库罗的方法是,利用到长安游历的名义,每次带三匹马,一匹驮行李,一匹乘骑,而另一匹作换骑,到长安后卖掉其中两匹,这样生活费就有了。
 等到钱快花没了,回家看一下,然后再骑几匹马上路。
 郭子仪解释完,然后笑嘻嘻地说:“飞腾兄,你跟教坊使的关系这么好,要不帮某打听一下,教坊还收不收人,某也弄个差事,弄点小钱花花。”
 这个好色的家伙,让他进教坊相当于捉只老鼠放米缸,郑鹏没好气地说:“哪能想进就进的,子仪兄,武举快开始了,还是用心准备吧。”
 “练武的事,某会安排好。”郭子仪突然笑嘻嘻地说:“飞腾兄,你做的卤肉这么好吃,要不我们合作吧,你负责做,我负责售,赚了钱,分点跑腿费就行。”
 好家伙,这才是他的目标,前面故意要自己给他在教坊谋个差事,知道这事自己拿不了主意,然后再说贩卖卤肉的事,自己不能连续二次拒绝他。
 不愧是文武双全的未来名将,这么快就“算计”起自己来。
 “捎上某”库罗跟着附和:“我也想赚点跑腿钱。”
第130章。130 举一反三(求收藏)
 郑鹏吃惊地说:“商人的地位很低,两位,不怕被人笑话吗?”
 “穷才是笑话呢”郭子仪不在意地说:“陶朱公身居高位后功成身财,经商成巨富;汉高祖刘邦本是无赖,依然一统天下;刘备成立帝业前,也不过是卖草鞋的小匠,英雄莫问出身,现在有头有脸的权贵,谁家没点产业,只是他们退身幕后而己,这点事大唐上下谁不知道,有什么可笑的。”
 说到这里,郭子仪话锋一转,笑呵呵地说:“有些事,某也可以隐身幕后。”
 库罗一脸平淡地说:“我是胡人,地位还不如商人,何惧之有。”
 好吧,今天说教找错对象了。
 作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能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随波逐流很正常,至于库罗,那是一个特例。
 “子仪兄说话,真是别有一番见解,只是这卤肉,某已交给他人经营了。”郑鹏缓缓说道。
 郭子仪闻言,眼里现出一丝失落的神色,在郑鹏这里吃到风味独特的卤肉后,特地去长安各处转了一圈,发现还是独一份,心情激动,一直等机会开口,郑鹏笑着说自己谋了一个官身时,马上试探,没想到早有人盯上。
 一条财路就这样没了,有点不甘心。
 郑鹏看到郭子仪失望的神色,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卤肉有人卖了,不过最近我想到一个赚钱的点子,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
 来长安这么久,只出不进,看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郑鹏一直想着赚钱的方法,就在教坊和钱公公商量时,京城炎热的夏天,给郑鹏一个灵感,终于找到合适的赚钱法子。
 赚钱主要是用来笼络一些关系,一直想着怎么和郭子仪拉近关系,这下可好,他主动提出来,正好拉上他一块干,能赚钱又能拉拢关系,简直一举两得。
 至于库罗,能让郭子仪这样看重,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把他也拉上。
 “真的?有兴趣,太有兴趣。”郭子仪连连点头。
 外面的诱惑太大,自己的钱包太小,偏偏家里又管得严,郭子仪看到不少权贵的子弟除了有月钱,还有自己的产业,像田庄、店铺、买卖等,就是这些产业在供养着他们,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郭子仪很早就有想法,只是每个月的例钱还不够花,也没想到适合做什么,置产业的事也就耽搁着,现在听到郑鹏有赚钱的法子,那小脑袋像鸡啄米一样点得飞快。
 对于郑鹏,郭子仪都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飞腾兄,我也有份?”库罗睁大眼睛,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是葛罗禄部落的人,到了大唐,经常受到轻视,郑鹏是大唐的才子,刚刚还当了官员,没给自己冷脸就不错了,刚才说想合伙赚钱,也就嘴上说说,其实心里一点也没底。
 听到郑鹏邀请的话,都不敢第一时间确认。
 “当然,都是朋友,见者有份,不过只是小打小闹,赚点小钱帮补不是问题,发不了大财,就怕库罗兄看不上。”郑鹏笑着说。
 “不会,不会”库罗有些受宠若惊地说:“能捎上某,多一些历练也好。”
 郭子仪焦急地说:“飞腾兄,快说说,有什么赚钱的法子?”
 库罗也一脸期待地看着郑鹏,两人的眼里都冒着小星星。
 郑鹏开口问道:“子仪兄,快到炎夏了,在夏季,长安城给你印象最不好的是什么?”
 “第一是没自由,一到晚上就关城门坊门,去哪都不方便,第二就是热,这地方比老家热多了,特别是没什么风,到了晚上就像蒸笼,让下人扇风也不解热,偏偏那冰块又贵得要命。”郭子仪脱口而出。
 “啪”拍的一声,郑鹏打了一个响指:“说到重点,夜禁的问题是皇上定的,这事我们解决不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炎热方面想想法子。”
 郭子仪眼前一亮,马上催促道:“飞腾兄,你就别卖关子,快说说你的想法。”
 说得那么笃定,郑鹏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要解决炎热的问题,要么用冰,要么用风,冰的代价太高,不考虑,只有用风,其实很多人都让下人用扇子扇风,好处是成本低,即叫即用,坏处是下人扇起来风不均匀、出汗后,还形成酸臭味,谈一些机密事、或男女共处时,有下人在一旁不方便,而我们提供的方法,将会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郑鹏自己的想法源源本本地说出来。
 其实就是制风,郑鹏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制明风,一种是制暗风。
 制明风很简单,就是用木板打造一个扇叶,通过用绳拉动的方式把扇叶转动,从而达到制风的目的,工作的原理简单,做一个轴转动就能做到。
 制暗风也不难,就是通过铺管的方式,在指定的房间铺设几根通风的管,管走地底,在室外找个地方,用鼓风机不断把风输送到需要的房间,鼓风机用南方鼓风筛选稻谷的风车(也叫风柜,很多农村还有)改装一下就行,这样一只手就能轻松把风输送到想要的房间。
 试想一下,坐在房内密谈或独自练字绘画,没有下人旁听,暗风不断涌来,自然特别舒畅。
 这种方法不是郑鹏独创,前世有次跟朋友去粤省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参观,在展览室看到这套送风装置,当时被古人这种奇思妙想折服,现在正好用来赚点小钱。
 库罗有些疑惑地说:“那摇风车的人出汗怎么办?要是天气热,输送的还是热风,那怎么解决?”
 郑鹏还没回答,郭子仪抢着说:“这不简单吗,找一间阴暗的房子或找一个靠水井的地方,那风自然凉多了,实在不行在地下挖个洞,地底有湿气,那风肯定凉快很多,对了,弄点香薰或鲜花,输送的风带着香味,更受欢迎。”
 顿了一下,郭子仪继续说:“谁都有隐秘的时候,有钱人家的书房、密室用得上,不少人写字绘画时,不喜欢有人在旁边,像权贵人家自建的佛堂也用得上,还有青楼,有些姑娘或客人怕热,但是寻欢时不喜欢婢女在旁边看着,特别是一些有难言之隐的客人,有一根送去凉风的管,就是多花点钱乐意。”
 “天啊,一间青楼做十套八套这种装置,光是平康坊就有二百余间,算一下二三千套,大唐就我们独一份,要是推广出去,发财了,发财了。”说到后面,郭子仪都激动得一脸通红、两眼放光。
 厉害,只是点拨一下,马上能举一反三,分析得丝丝入扣,不光库罗听得目瞪口呆,就是郑鹏也被郭子仪震住了。
 人家能成为名将,绝对不是侥幸,武力值有多高先不说,光是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惊人了,有点像下象棋,普通人走一步想一步,而象棋高手走一步想三步,甚至五六步,对方的每一个变化都在他的预计之中,想不赢都难。
第131章。131 分工合作
 “飞腾兄,某说得可对?”郭子仪兴奋完,连忙问道。
 郑鹏有些无言地点点头。
 自己想到的,郭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