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1章。131 分工合作
“飞腾兄,某说得可对?”郭子仪兴奋完,连忙问道。
郑鹏有些无言地点点头。
自己想到的,郭子仪想到了;就是自己没想到,他也想到,还有什么好说。
郭子仪磨拳擦掌地说:“飞腾兄,我们现在要干什么?”
“对,有事尽管吩咐。”库罗的情绪也被郭子仪带动,马上附和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先把本钱给筹出来吧。”郑鹏开口说道。
一说到钱,两人马上蔫了,郭子仪有点弱弱地说:“大约需要多少钱?”
郑鹏算了一下,开口道:“多少钱现在不好说,每人先凑二百贯吧。”
“多少?二百贯?这么多?”郭子仪吃惊地说。
这像是一个官二代说的话吗?才二百贯而己。
郑鹏扳着指头说:“这事不能我们三个人出面做吧,两位明年要考武举,某也算有了官身,谁出面都不合适,再说这些粗活你们也做不来,为了技术不外泄,我们要买奴,除了青壮外,还要铁匠、木匠和泥瓦匠,然后找租地方、买材料、置工具等等,开销不会少,怎么,你们拿不出?”
郭子仪咬咬牙说:“不就是二百贯吗,我豁出去了,去预支一年的月例,再把我剑和玉佩当了,二百贯就有了着落。”
“我把马卖了,有个叔叔在东市卖马,去他哪里先借用些。”库罗也表态。
差得有点远啊,不过区区二百贯,一个要当玉佩,一个要卖马,要是崔希逸在这里,肯定二话不说,就让下人给钱,完了还会问这点钱够不够。
看来就是富二代,也分三六九等级。
这样看来,蹭吃蹭喝不是为了好玩,而是真实体现啊。
“算了,这笔钱我来出吧。”郑鹏有些无言地说。
“别啊”郭子仪一听急了,马上说:“我们说好一起赚钱的,飞腾兄,你不是改变主意,要吃独食吧?”
库罗没有说话,眼里也露出焦急的神色。
郑鹏摆摆手说:“不要急,等某先说完,这钱我先替你们垫上,不用当玉佩卖马,等赚了钱再从红利中扣就行。”
“这,这,不太好吧,我们跟着沾光有就不好意思了,就是本钱也让你垫,真是太难为情了,要不,算点利子钱。”
那玉佩是祖上传下来的,平日郭子仪都是视如珍宝,要是不用变卖,当然最好,点子是郑鹏出,技术郑鹏出,现在就是本钱都是郑鹏出,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主动提出算点利钱。
“要是在乎那点利钱,某还跟你们一起合作吗?再说这种话,我可要生气了。”郑鹏佯装生气的样子。
郭子仪连忙说:“不说,不说,飞腾兄义薄云天,认识飞腾兄,是某的荣幸。”
“飞腾兄是萨拉兄弟。”库罗用拳头轻轻捶了一下自己的心口,一脸认真地说。
不同的环境,心态也不一样,要是郭子仪功成名就时,别说二百贯,就是二千贯他也懒得看一眼,可现在郑鹏借他二百贯,就把他感动得快要以身相许一样。
不光郭子仪动容,就是库罗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算是收心,郑鹏心里暗爽,脸上去谦虚地说:“行了,都是交心的朋友,以后这些客套的话就别说了,这钱借给你们可不是白借的,你们也知,我有官身,有些事不方便出面,你们两个得多点跑动。”
光给钱不行,得让他们参与其中,花自己用双手赚到的钱才有成就感。
把未来的名将当成小弟使唤,光是想想都有满足感。
郭子仪和库罗自然是满口答应。
三人又商量了一会细节,一直谈到长安鼓楼的鼓声响起,郭子仪和库罗这才散。
“少爷,你对他们也太好了,让他们蹭吃蹭喝,跟他们合伙做买卖,就是本钱都替他们垫上,他们就等着捡现成的?”客人走后,阿福有些不满地说。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赚钱的法子,还得贴钱让他们入伙,这不是变相给他们送钱花吗?
郑鹏摆摆手说:“这事本少爷心中有数。”
有些事,不能说出来,总不能说自己未卜先知,知道郭子仪会成大器,现在是感情投资,日后的回报会极为丰厚吧,至于库罗,是郭子仪带来的,就当是添头,给足他面子。
对待下人就这点好处,想说就说,不想说一句话就行,不用解释那么多。
都这样说了,阿福也不好再问,犹豫一下,小声地说:“少爷,钱不够了。”
“还剩多少?”
“还有二百贯多一点。”阿福小声地说。
花钱如流水啊,四人四马,一天光是人吃马嚼就得花费不少,郑鹏有心在长安打响名头,逛青楼、喝花酒,买点衣服、置点行头,偶尔还要在青楼小姐面前大方一下,送点胭脂水粉、金银首饰等物,时常请郭子仪撮一顿,平日在吃的方面也讲究,那点钱真不经花。
郑鹏一脸淡定地说:“小事一桩,明天你跟阿军去郭府的绸店把钱取回。”
到长安前,郭可棠就和郑鹏说好,需要钱时,拿信物到郭府开设在长安的绸店提取一千贯,现在正好派得上用场。
阿福应了一声,然后问道:“少爷,给你准备浴桶?”
“去吧,对了,把书房收拾一下,点上香薰,洗完我要用。”
“知道了,少爷。”
这一天够忙的,郑鹏也有些累了,美美地洗了一个澡,然后回书房,开始画起设计图。
首先要画的是提供明风的风扇,扇叶郑鹏知道是三扇比较好,但是用铁好还是用木好、风扇的弯度和弧度是多少最佳都不知道,以前用的时候都是一按电源就行了,没人真拿工具去量。
算了,先把大致形状画下,到时让工匠们去摸索吧。
画完扇叶,然后就形状、轴,尽可能把工作原理画出来,一边回忆一边画,一边画一边修改,一直画到深夜才睡下。
第二天一早,郑鹏在鼓楼的鼓声中醒来,醒来后,马上吩咐二件事:第一件事是派阿军和阿福带着信物和自己的字条去提钱,第二件事就是派黄三到博陵打听一下绿姝最近过得怎么样。
就是不能在一起,起码也要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郭可棠提前交待了,绸店的掌柜早有准备,黄金和铜钱各一半,阿军和阿福顺利拿到钱,那边还派了一辆车帮助押运,安全把一千贯巨款送到郑鹏手中。
钱回到的时候,郭子仪和库罗正好来到,郑鹏邀请他们一起吃早饭,完了把两人打发出去干活。
郭子仪负责到人集购买奴隶,库罗负责找合适的房子,还要准备材料,为即将组建的工程队准备场所,而郑鹏也没闲着,吩咐完就回书房,继续完善通风工程的相关设计。
有了目标,三个人都干得很卖力,特别是郭子仪和库罗,很多事都亲力亲为,经常听着开禁的鼓声出门,踩着关坊门的鼓声回家。。。。。。
第132章。132 优秀得有点过份
钱到位,人手充足,郭子仪和库罗是那种能士的人,仅仅过了三天,人员和场地已经就绪。
场地就设在靖恭坊,这里位置偏远,由于和东市相隔不远,很多房舍被人租作仓库,居住的百姓不多,平日敲敲打打什么也不怕扰民,离东市相隔也就一坊之地,要购买原材料也便宜。
最重要的是租金便宜,约三亩的四合院,虽说只有三间正屋,可是侧边厢房、回廊、小仓库等,只要带屋檐的都另算,一共二十六间房和三个厅,前有庭后有园,租金一个月仅900文,比宜阳坊便宜多了。
接郑鹏的要求,郭子仪从人集上购买了十个奴隶,铁匠一名,铁匠学徒一名,泥瓦匠一名、木匠两名,青壮三名,此外还有两名中年妇女。
买中年女子可以打扫、煮饭、缝补和做一些精细的活,有些时候,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有人表现出色,也能当成奖赏赐婚,可以说一举多得。
“郑公子好”在郭子仪的调教下,十名奴隶排得整齐齐,大声叫道。
郑鹏点点头,开口问道:“规矩都明白了吧?”
“明白。”
在郑鹏来之前,郭子仪已经训过话,分配好工作和住所,这样一来,郑鹏省了不少功夫。
“那好,我就在这里说一句,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大的饭,只要好好干,肯定亏待不了你们,做得不好,你们自个想想后果。”
一众奴隶连连称是。
“队正、副队正跟我进屋,其余人到工房等吩咐。”郑鹏说完,径直走向大堂。
郑鹏先走,很快郭子仪和库罗跟在后面,紧接有两个中年汉子走了进来,在郭子仪介绍下,郑鹏知道,大鼻子的叫老胡,三十一岁,是个铁匠,木工不错,人也机灵,郭子仪让他做这队人的队正;有些瘦小的叫老丁,是个老木匠,他担任队副。
简单说了几句,郑鹏把手里的图纸打开,招呼两个来说:“你们看看,这图能不能看明白。”
“是,郑公子。”
老胡和老丁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这才小心翼翼走近,开始看起图来。
两人看得很仔细,不时还小声议论两句。
很快,老胡向郑鹏行了一礼:“郑公子,老奴看完了。”
“哦,看得明白没?”
“回公子的话,这图画得很精细,应是用齿轮带动这个奇怪的东西转动,不知老奴可猜对?”老胡小心翼翼地问道。
东汉初年,华夏就出现了人字齿轮,三国时期还出现用卤轮传动制成的指南车和记里鼓车,郑鹏的轴转动风扇的构造很简单,老胡是个行内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没错,郭子仪很精明,没买错人。
郑鹏心里暗赞一句,然后点头说:“没错,这叫风扇,就是通过齿轮带动让扇叶运转,就可以转出风,你说奇怪的东西,就叫扇叶。”
于是,郑鹏把大致的工作原理解释一遍,说到后面,叮嘱老胡道:“大致就是这样,你们多点尝试,看看哪个角度的风最大,用什么材质好,用木还是用铁,要不用铁皮包木板,一定要找出最合适的方案。”
“明白了,郑公子。”老胡连连点头,眼里也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
对一个优秀的匠师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做一些新奇有趣的作品,听郑鹏说得那么神奇,老胡当场就动心了。
老丁指着一张三角造形的图,小声地问:“郑公子,这张图有坐椅,坐椅下面设有齿轮结构,这一边一个耳朵状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坐着控制这些齿轮?”
谁说古人笨的,刚刚看到这二人时,感觉有些畏畏缩缩,还以为不是去挑匠师,而是去挑难民,没想到二人都非常聪明,光是看图就明白郑鹏的意图。
记忆中是用线带动,后来觉得有点费劲,一来跑着拉线有面积限制,二来跑来跑去不雅观,发出的响声也容易影响别人,后来想到自行车的工作原理,采用链动结构,改用骑踩的方式,不容易累,也稳定。
“没错”郑鹏打了个响指,然后大致解释了一下工作原理和作用。
跟聪明人、还是有手艺人的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主要是这二人都是老工匠,经验丰富,而郑鹏设计的东西,技术含量其实不高,主要是讨巧。
不到二刻钟的时间,郑鹏再拿出风柜和传送管的图纸。。。。。
在工场呆了一个时辰左右,郑鹏留下图纸让老胡和老丁慢慢琢磨,一脸轻松地走出工房。
有人使唤就是省事,交待大概,指明方向,剩下的就让他们慢慢摸索,自己可以抽身事外。
“飞腾兄,厉害”郭子仪心悦诚服地说:“只是短短三天的功夫,竟然画出这么精细的设计图,某可是越来越佩服你了。”
郭子仪前面觉得郑鹏的文采不凡,通过交往后,发现他特别仗义、好客,现在还发现郑鹏对设计构造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他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人拍案叫绝。
这家伙,真是优秀得有些过份。
库罗一脸佩服地说:“都说中原真是人杰地灵,某以前还不相信,到了大唐才知,那话说得一点也没错,飞腾兄大才,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听人人都喜欢听,这两人说得那么真诚,郑鹏都有些飘飘散然了,谦虚了几句,然后拍拍库罗的肩膀说:“库罗兄,这里就交给你了,几天没去左教坊,某得去转转。”
十个奴隶在这里,得有人看着,郑鹏有官职在身,郭子仪得为武举作准备,都没多少时间,于是库罗自告奋勇,搬到这里看守工场。
反正他到这里是游历,参加武举也是玩票性质。
三个人,算起来库罗出力最少,又是郭子仪带进来的,郑鹏说好利润三个平分,库罗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主动站了出来。
“放心,有某在,这里出不了事。”库罗一脸认真地说。
郑鹏说了一声辛苦,然后扭头对郭子仪说:“子仪兄,那我们走吧。”
“不,飞腾兄先走”郭子仪出人意料地说:“某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一会让下人把行李都搬过来。”
搬到这里?
郑鹏看看郭子仪,又看看有些惊讶的库罗,开口问道:“怎么,你们两个住在一起有感情了,舍不得分开?”
这两个家伙住在一起,不会有某种断袖之瘾吧?
郭子仪很聪明,一看郑鹏的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没好气地说:“飞腾兄,别想歪了,我郭子仪可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平生最爱美人,跟你说吧,某发现你的图纸很有意思,特别是那个用双腿作转动的设计很有趣,要是把这些设计放在打仗,可以改良攻城的器具,就留下研究一下,你可别多想。”
做生意能举一反三,看到一个新式的转动装置,马上联想到怎么运用于战争,这思绪能力也太跳跃了吧?
郑鹏对郭子仪笑笑,由着他,自己去左教坊看美女去。
第133章。133 万里长征第一步
图纸给了,原理也讲解了,郑鹏也由他们自己去琢磨,教坊那边迟迟没动静,郑鹏准备先回家换身衣裳,去左教坊露个脸。
来上安,找机会上位才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至于赚钱帮补生活,反而是次要。
就是卤肉的价格一降再降,除着规模不断扩大,一年少说也能分二三千贯红利,再加贵乡还有田庄和店铺,就是不做也能衣食无忧。
回家刚换好衣裳,正打算出门,阿寿小跑着进来,说左教坊的钱公公已经门外等候。
“来了?快,开门,我去迎接。”郑鹏穿好鞋,风风火火往门外走。
刚走出房门,郑鹏突然停下,跟在后面的阿寿要不是及时收脚,差点把郑鹏撞上。
“少爷,怎么啦?”阿寿吃惊地问道。
“没事,阿寿,你去把钱公公和丁横请进来,客气点,就说本少爷在换衣服。”
虽说钱公公替自己谋了一个官身,但这八品是虚职,自己也暗示俸禄全交给他,钱公公这次主动找上门,郑鹏出了房门才想起自己是“大才子”,要有读书人的风骨和骄傲。
一个太监上门,自己屁颠颠跑到门外迎接,传出去的话,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声誉就毁了,就是钱公公本人,也会从心里看轻自己。
有的时候,架子还是要的。
李白同志就做得很好,趁着几分醉意,让高力士给他脱靴,要知当时高力士是深得玄宗宠信的太监,就是皇子也叫尊称他一声“阿哥”,当时玄宗对李白的要求没批评,作为太监的高力士只好替李白脱靴,这事传出去,读书人对李白那是一片赞颂,说他不畏权势、戏弄高力士。
就没人说李白在皇上面前脱靴有多不对。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但从中可以看出读书人的心态和傲气。
钱公公和丁横到了大厅,郑鹏这才急步从屏风后走出,边走边说:“不知钱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郑公子客气,杂家不请自来,打扰了郑公子清修才对。”钱公公笑呵呵地说。
教坊可以说一个清水衙门,没什么实权,钱公公是五品教坊使,可地位不高,心态摆得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