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507章

盛唐高歌-第507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与夫人文姜(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妹)同去齐国,原先就与文姜有淫乱关系的齐襄公趁机又与文姜私通,被鲁桓公发觉,谴责了文姜。文姜告诉了齐襄公,襄公便设酒宴请桓公,将桓公灌醉后,派公子彭生驾车送桓公回国,在车子里扼死了桓公。此事传开后,齐国上下引以为耻,便作了这首讽刺诗。诗的一二两章讥刺齐襄公荒淫无耻,三四两章责备鲁桓公懦弱无能,对妻子不严加管束。
 作诗讥刺本国及鲁国的君主,不能不有所顾忌,在遣词用语方面要避免过于直白显露,而只能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表现。此诗很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如第一章用雄狐急切求偶来暗射齐襄公急切觊觎回娘家的文姜,第二章用鞋子、帽带都必须搭配成双来比喻世人都各有一定的配偶,暗中影射齐襄公乱伦的无耻行为。既鞭挞了讽刺对象,又不让别人抓到任何把柄。
第986章。986 薰儿寻亲
 崔源有些不服气地说:“话可不能这样说,南山之雄伟,不显得有气魄吗?狐是灵兽,雄狐不仅是狐中之长,还暗指是男性,崔雄博取二家之长,又何不可?”
 “这名字是不错,不过容易惹人争议,长大后有人拿这个作文章笑话,那就不美了,要是没条件,我们将就一下没事,不过现在有这个条件,可以慢慢选,对吧。”郑鹏心情不错,也不想跟他争执,婉言劝道。
 连诗经都搬出来了,这老头为了给自己正名还真没少下功夫,郑鹏有点无语了。
 郑鹏的话很有道量,崔源也反驳不了,虽说心里有些不太情愿,不过还是指着第二个名字说:“暧,看看这个如何?”
 崔思源?
 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思源?思念崔源?这老头这般自恋,起个名字让后辈思念他的?
 “如何?”崔源瞄了郑鹏一眼,径直开口问道。
 虽说离开了工作岗位,可崔源在郑鹏面前依然强势,事实上他也不需要看郑鹏的面色行事,相反,郑鹏在很多事上还要请教崔源,有时还不得不借一下他的光。
 郑鹏有些纠结地说:“名字看起来不错,就是不知有何深意?”
 崔源最近二年越发变得平易近人,没了在位时的咄咄逼人,更像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当他的气场突然全开时,郑鹏都泛起一种心悸的感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无牙,老虎依然是老虎。
 干脆让他说说哪里好,看看这个变成老顽童的老头怎么把他的“小心思”圆回去。
 “根据时辰八字,孩儿是五行缺水,源是不仅有水,可补其中不足,这是其一,其二思源这名字取自饮水思源这个词,有种说法是水为财,能饮水也就是得了财,跟你这个掉到钱眼里的家伙正好相衫,说不定还能旺你的财呢。”
 说到这里,崔源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瞄了郑鹏一眼,继续说道:“最后一点,就是让孩子要学会饮水思源的道理,学会感恩,只有感恩的人,才会走得更远,飞腾,你说这名字起得好不好?”
 崔源心里有些不甘,以郑鹏的能力和功劳,别说区区一个候爵,就是异姓封王也不是梦,偏偏他人在朝堂,心在江湖,整天啄磨一些看似无边又花费巨大的事,不知明里暗里劝了多少回,嘴上说得好听,可没一句听进耳里,这让崔源非常无奈。
 “好,挺好”郑鹏察觉崔源的不悦,也不好说不好,只能应付着。
 “那决定用这个名字了?”崔源心中一动,眼里多了几分希冀。
 郑鹏笑着说:“名字可是要陪伴一生的,不能草率,就是上街买点东西,还得货比三家呢,这纸上不是还有很多吗,先把这个名字列入候选,多选几个好,到时来个优中选优。”
 “有点道理,行,再看看,老夫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看到郑鹏顺着自己的意,崔源心情大好,欣然同意。
 接下来的名字,多是郑海博、郑洋陵一类,郑鹏算是看明白了,崔源那老小子起的名,怎么也要跟博陵崔氏沾点关系才行。
 见识了崔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脾气,郑鹏也没有反对,选了几个不错的名字,说要跟绿姝商量一下,崔源这才放过郑鹏。
 起名的事一直磨了几天,郑鹏都有点烦了,找个由头让崔源和绿姝自行协商,自己躲工地去,长洛铁路正是建设的关键,每天都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在郑鹏心中,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不是一个人的全部,要是取个好名字就能大富大贵,那谁还用努力?华夏那么多人,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在百家姓内,同名同姓的人不知有多少,然而,同名同姓不同处境的人多了去。
 再说崔源也是一片好心,他乐意忙就让他忙去。
 让郑鹏没想到的是,绿姝对自己的事不是很在意,但对儿子的事格外在乎,崔源挑的几个名字都不合她的心意,爷孙二人天天凑在一起商量,听说不仅请了精通易学的高人,还搬出不少古典,足足折腾了一个月,最后在孩子满月前的一天,取了一个二人都满意的名字,思远。
 既思念根源,也有远大的目光和理想,再说远和源也近音,多少照顾崔源的脸面,崔源跟郑鹏提的时候,郑鹏一口就应了下来。
 名字取好后,崔源又闲不住了,主动请缨策划玄外孙郑思远的百日宴,忙得不可开交的郑鹏简直就是求之不得,很爽快答应。
 折腾了一个月的名字终于取好了,而新军的事尘埃落定。
 崔源没有骗郑鹏,新军很快成立,而新军的督军也是郭子仪,只是成立的过程有些转折,先是郭子仪被人弹劾用兵不当、贪墨军粮军资、用人唯亲等等十八条罪状,朝中一番争议后,郭子仪被撒去将军一职,改督领新军神火营。
 神火营是李隆基新设的新军,对外宣称是用作巡视大唐皇室的产业,编制只有一千人,从边疆统领超过五万精锐的将领变成一个统御千人的营正,即使配备了火器,也是贬黜,一时间不少人冷静嘲热讽,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郭子仪是明降暗升。
 郑鹏猜得出,神火营有点像当年的万骑,万骑在唐朝军队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本来是唐太宗组织的一直贴身骑射部队,最初只有百十来人,号称百骑。这些人都是从官奴隶和少数民族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打扮的与众不同,平时穿着虎皮纹衣服,跨在豹纹装饰的马鞍上,整天跟在皇帝身边,专门负责在皇帝出门打猎的时候随行左右,捕杀猎物。后来随着皇权逐步加强,这支队伍的规模也日渐扩大,达到一千人左右。曾参加过重俊政变。后来阵前倒戈,使中宗渡过危机,中宗后来把队伍的规模扩大到一万人左右,号称万骑。
 要是没猜错,玄宗有心效防先帝太宗一样,创立神火营,先是埋下一种子,然后发芽、成长。
 时间的年轮永远向前,郭子仪得到任命后,没有半点抱怨,很快在万骑中挑了一千人开始组建神火营,崔源风风操办郑思远的百日,而郑鹏也把重心放回修路上。
 修路的事是自己挑起,一天没完成,一天就不能放下心,反正活就那么多,早点完成早点解脱。
 跟以前动不动就在工地住大半个月不同,有了儿子后,郑鹏离家的第三天就抽个时间回家看望老婆孩子。
 绿姝有专人调养,气色很好,怀孕时的臃肿也明显减轻,仅仅一个月就回复昔日八分的光彩,身上还多了一种好像母爱的圣光,魅力不减反增,而思远也大了很多,一双大眼睛骨碌碌地转,好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变得最多的崔源,一有空就推着郑鹏特意为儿子做的小车到处看,一边推一边跟玄外孙说话,没半点疲态也没半点不耐烦,整天都是笑意盈盈的样子,整个人好像年轻了十岁一样。
 一切都都安了,除了林薰儿。
 “什么,薰儿去见亲人了?她不是自幼被卖了,与家人早早失散了吗?”郑鹏吃惊地看着绿姝,一脸不敢相信地问道。
 听绿姝说,她是三岁就被卖到青楼,就是老鸨都不知她生父生母的消息,也不清楚卖她的人是亲生父亲还是人贩子,怎么突然跑出亲人了?
 绿姝眼里闪过一抹狡黠的神色,很快说道:“这事奴家也不清楚,就是有人送来一封信,还有一件信物,薰儿姐就急着要出门,夫君放心,我让府中四名护院陪薰儿姐一起去,还拜托大父派了高手暗中保护,安全方面不是问题。”
第987章。987 封妻荫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林薰儿去找自己的亲人,并没有通知郑鹏,不过郑鹏也不责怪林薰儿,反而对她有些愧疚。
 作为丈夫,在这么重要的时刻,自己应该陪在她身边,然而,林薰儿选择一个人独自上路,显然是知道自己忙,连招呼都不打就上路,懂事得有点让人心痛,幸好绿姝派人了人在身边照顾,还央求崔源派人暗中保护。
 “希望薰儿能找到她的亲人吧,绿姝,要是有薰儿的消息,记得及时通知我。”郑鹏感叹了一下,很快吩咐道。
 “知道了,夫君。”
 郑鹏左右看了一下,有些奇怪地问道:“远儿呢?”
 绿姝苦笑地说:“大父带他去准备百日宴的事了,说是他自己的宴会,让他自己做主。”
 “做主?”郑鹏睁大眼睛,一脸不敢相信地说:“一个刚满月的孩子,怎么做主?这不是胡闹吗?”
 要是那些天生聪颖的孩子,可能一岁多就能说话,可是刚满月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吧,怎么能自己做主?
 绿姝掩嘴一笑道:“就是胡闹呗,遇到要选择的时候,就拿到远儿面前,远儿看哪边就选哪边,或对哪儿有兴趣就选哪边,唉,也就是奶孩子和睡觉时能多看一会,其余时间多是大父看着。”
 崔源对对玄外孙的喜爱,郑府可以说人尽皆知,绿姝作为晚辈,也不好说什么。
 郑鹏轻握着绿姝的手说:“也算,你可以好好歇息,他喜欢带孩子,就让他带着,反正有婢女和奶娘,不会有事的。”
 “嗯,知道了”绿姝乖巧地点点头,很快开口问道:“夫君,铁路修得怎么样了?”
 郑鹏的大半心思放在那条他寄以厚望铁路,绿姝听得多了,对铁路也非常感兴趣。
 喜欢一个人,不仅爱他的人,也要支持他的兴趣和事业。
 一说起铁路,郑鹏的兴致马上来了,兴致勃勃地说:“进展得很顺利,现在分为六个工段日夜不断地施工,项目已经进行到了大半,估计还有一年就能完工,届时这是一条划时代的大工程,说不定能跟秦直道一样名垂青史,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能跟万里长城媲美。”
 “那太好了,夫君就是最厉害的。”绿姝眉开眼笑地说。
 对绿姝来说,“划时代”是什么意思不重要,名气也不重要,秦直道和万里长城对她也很遥远,心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郑鹏高兴了、郑鹏满意了,那就是好事,郑鹏高兴了,绿姝也会跟着高兴。
 两人有说有笑,说到高兴处,郑鹏掀起丝被还钻到榻上。
 “夫君,这。。。奴家可能还。。。还不行。”绿姝俏脸一红,一下子紧张起来。
 稳婆说至少要三个月方能同房,要是现在。。。不行啊。
 看到绿姝一脸紧张的样子,郑鹏呵呵一笑,轻轻拥着绿姝的腰肢,柔声地说:“不要紧张,就是说说话,什么也不做。”
 最近忙着铁路的事,对绿姝关心不够,虽说绿姝没有抱怨过一句,也没有要求过什么,不过郑鹏知道她很希望自己能抽时间多陪陪她,难得这二天可以清闲一下,多陪陪她。
 “嗯”绿姝发出一声好像撒娇的鼻音,一脸满足地把小脑袋轻轻倚在郑鹏的怀里,乖巧得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咪。
 郑鹏以为林薰儿出去,也就是十天半个月,二个月怎么也能回来,这样可以赶上儿子的百日宴,说起来林薰儿也算是小妈,说过百日宴一定送一份大礼给思远,让郑鹏的吃惊的是,百日宴上林薰儿只是托人送回一套她亲手缝制的衣服和一套找名匠打造的首饰。
 林薰儿不在,郑鹏和绿姝都感到有些不太自在,总感到缺少什么一样,不过在崔源眼里反而显得很懂事,觉得林薰儿故意走开,不抢自己孙女和玄外孙的风头,暗暗夸她懂事。
 郑鹏圣眷正浓、风头正盛,再加上崔源不吝工本大肆操办,小思远的百日宴非常热闹,名门望族、达官贵人、亲朋戚友都很捧场,不仅有大批元城郑氏本家人千里迢迢赶到长安参加宴会,就是贵为大唐天子的李隆基还率着皇子、公主和嫔妃参加,赏赐的圣旨都读了三道,皇上赏完太子赏,太子赏完贵妃赏,各种御赐的物件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最让人瞩目的就是李隆基压轴的赏赐的男爵之位。
 男爵是大唐爵位最末等的爵位,别看爵位不大,可意义却是不凡,意味着小思远一跃进行拥有特权的贵族行列,要知道,很多身穿紫装的朝中大员终其一生也不能得到爵位,特别是在和平盛世爵位更是难得。
 也就是说,小思远的人生的起点,已经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终点。
 当高力士宣旨时,不少人当场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他们知道皇上看在郑鹏的功勋上给予厚赏,但没想到如此丰厚,不过短暂的惊讶后,很快就沉寂下去,平日那些最挑剔的谏官也没表示反对,而是面带笑容地向郑鹏表示祝贺。
 回头想一下,郑鹏对大唐的贡献太大了,改善交通的脚踏车、清理伤口能大幅降低伤亡的白酒、做福百姓又能巩固边防的水泥、威进敌胆的火器还有一举拨举大唐几百年心腹大患吐蕃等,哪一件不是惊天的功劳,就是把郑鹏封为异姓王一点也不过,可郑鹏现在仅仅是候爵,明显位不配功,朝野早有异议,现在算是变相补偿在他儿子身上。
 算一下,郑鹏还受委屈呢。
 小思远的百日宴,除了大宴宾客外,还在坊间的大路上搭了长棚,请有名的戏班子边演三天,长安城的百姓可以免费观看,还有免费的茶点吃喝,算是分润一些喜气。
 崔源本想搞个流水席,反正他的钱花不完,不过让长安城的官员劝住了,因为百日宴当天达官贵人云集,就是皇帝也亲临,治安本来就是紧张,要是人太多,乱起来就麻烦了,最后只能作罢,毕竟出了事,就是崔源也承担不起,于是流水宴作罢,改为拿一大笔钱捐到长安城的各寺庙,添香油之余,也算是玄外孙祈福。
 热闹了三天,全城瞩目的百日宴才算完成,郑鹏可以松一口气,把精力重新投入工作中,可对崔源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过完百日宴,晚些还要准备周岁和抓阄,还要回老家拜祭先人,因为在长安出生,年龄太小不适宜长途奔波,把百日宴放在长安举行无可非议,长大后不回老家拜祭先人可不行。
 再说百日就晋爵,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自然要庆贺一下,免得让人说不孝和忘根,当然,博陵也要回去转转,免得一些眼红的小人在背后嚼舌根,说博陵崔氏三房断了香火什么的。
 做这些事费心劳力伤财,可是崔源乐在其中,百日宴一完,就拉着郑鹏商量周岁和抓阄的事,说这叫未雨绸缪。
 “飞腾,你觉得老夫的想法如何?”
 “好,挺好”郑鹏马上说:“一切就依大父的意思。”
 崔源的计划是再过一个月,等到春晚花开就踏上归途,到时怎么祭祖,宴请什么客人,还要到博陵拜祭崔氏先人等,郑鹏听到头都大,连连答应。
 长洛高速正处在最紧张的施工阶段,自己肯定走不开,也没时间精力处理这些事,只要崔源不弄得太过份,由着他去折腾。
 “好,那就定了”崔源愉快地表示同意。
 说罢,崔源想了一下,很快开口问道:“你那铁路修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