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277章

盛唐高歌-第277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搬开青石板后,露出一个黝黑的洞口,用火把往下照,可以看到向下伸展的台阶。
 “真让某猜中了,火把拿过来,看看里面有什么。”李白拿过火把就想下去。
 “慢着”郑鹏拉住他:“先看看。”
 郑鹏拿过一根火把扔进去,果然,火把很快熄灭。
 “这是封死的地方很危险,先通风再说,不急。”郑鹏解释道。
 这些封死的空间,里面氧气不足,人容易晕倒,要是李白刚才冲进去,晕不晕倒难说,肯定不舒服。
 再说也不知里面的气体是不是有毒。
 鲁平让人抬来一个平日送风的风柜,向里面鼓了一会风,为了安全起向,郑鹏让人向里面放了一只活鸡,测试过没事后,众人这才沿着狭隘的台阶向下走。
 “东家,有酒,还真有酒。”郑鹏还没到下面,就听到率先进去李白兴奋的声音。
 郑鹏到了下面一看,只见一个大约三十平方小酒窑,里面密密麻麻堆满了酒,一坛坛的,少说也有二三百坛。
 酒坛分二种,一种是三十斤装,一种是十斤装的,整整齐齐地存放着,空气中还有一股腐朽的味道,也不知存放了多少时间。
 李白随手拎起一坛酒,仔细打量了一下,很快惊讶地说:“咦,上面还有字,阿军,把火把拿近一些,看看上面是什么字。”
 阿军把火把凑近一些,很快,李白就大声读道:“咸亨元年,雅。”
 郑鹏吃惊地说:“什么,咸亨元年,那不是将近五十年了吗?”
 咸亨元年也就是公元670年,现在是开元七年,也就是公元719年,算起来,这些酒存放了49年之久。
 崔二小声地说:“姑爷,听说醉八仙酒坊曾盛极一时,后来坊主的女儿还没有出阁,去城外上香被人污辱投河,好像那时起酒坊的主人就无心经营,最后还传承给远房亲戚,要是老奴猜得不错,那个叫雅的女子在咸亨元年出生时,父母为她准备的出嫁酒,后来她投河后,酒坊的主人就把这些酒封存了下来,就是我们眼前这些酒。”
 郑鹏感叹地说:“可惜了,这近五十年的女儿红,倒是便宜了我们。”
 “东家,你说错了”李白一脸正色地说:“这不叫女儿红,叫花雕。”
 说完,李白解释道:“民间有一种说法,花雕,也叫花凋,都说女人如花,没等到出阁就凋零,凋的谐音是雕,不过也不是所有上年份的酒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像家中添了丁,希望他日后高中,也会购买好酒埋在地下,高中时喝,这叫状元红,一些商家为了赚钱,贮藏超过十八年,也会把酒唤作花雕酒。”
 原来还有这种典故,郑鹏拱拱手说:“受教了。”
 李白笑嘻嘻地说:“东家真是好运气,被那个姓洪的骗了,没想到一堆劣酒换来一堆陈酿,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些五十年陈的花雕,大赚特赚。”
 崔二也恭维道:“都说抛砖引玉,姑爷这叫抛酒坛引路得佳酿,这就是好人有好报。”
 洪怀仁甩卖酒坊时,里面的酒能卖的全卖了,他做梦都没想到,酒窑里还藏有酒窖,白白送了郑鹏一批美酒。
 郑鹏摆摆手说:“这酒好不好,现在说还早着,开一坛尝尝。”
 “早就等着这话”李白抱起一坛三十斤装的酒:“这里气味难闻,走,我们到外面品酒去。”
 一行人来到外面的院子,让人取来酒碗后,李白拍开封泥,习惯地行闻一下。
 “香,这酒,香。”李白一脸陶醉地说。
 不用他说,当封泥一打开,郑鹏就闻到了一种浓郁、怡人的酒香,一旁的崔二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李白在倒之前,轻轻摇了摇,点点头说:“三十斤的酒,现在最多只有十三斤多一点,这酒可真是好酒啊。”
 “快尝尝好不好再说。”郑鹏都有一点不耐烦了。
 李白连忙说:“这么久了,也不知这酒怎么样,等太白先尝尝。”
 好吧,为了喝到好酒,自己甘心做起了小白鼠。
 李白不再说话,马上在碗上倒满,然后急不及待先喝起来。
 众人都看着李白,等他评价,没想到李白喝完后,什么话也不说,马上又给自已倒了一碗。
 郑鹏有些无言,刚想倒,崔二很有眼色地给郑鹏倒上:“姑爷,你尝一下。”
 “好”郑鹏应了一声,然后拿起那碗酒。
 看起来酒色橙黄清亮,闻一下,酒香馥郁芬芳,放在嘴边轻轻喝了一小口,感到酒性柔和、酒味甘香醇厚,从入口到喝下去,一点也不呛,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入口柔,一线喉。
 刚喝完一口,只见李白已经在倒第三碗了,看到崔二、阿军、陈良等人一脸羡慕咽口水的样子,郑鹏大手一挥说:“还楞着干什么,都尝尝上了年份的酒。”
 “谢少爷。”崔二等人一边谢,一边给自己倒酒。
 一时间,现场都是咕咕的喝酒声和赞叹声。
 没一会的功夫,十多斤的酒已经全部喝光。
 李白有了三分醉意,笑嘻嘻地对郑鹏说:“东家,难得这么高兴,要不,再多拿几坛?”
 其他人也一脸期望地看着郑鹏,明显是还没喝够。
 郑鹏大方地说:“崔管家,再拿一坛,剩下的给我看好,没我同意,谁也不能动。”
 很快就要准备烧尾宴,郑鹏还愁着去哪里弄酒,现在好了,有了这些酒也能拿得出手,不过存货不多,得省着一点喝。
 “明白了,姑爷。”
 李白看郑鹏,突然开口说:“东家,这花雕给我十坛,不,二十坛。”
 “一坛也没有,我准备把它作压坊酒。”郑鹏一口拒绝。
 胃口还真大,张嘴就要二十坛,郑鹏可不惯他,以李白的性格,今天他能要二十坛,明天敢张口要三十坛。
 “东家,一坛三十贯,不,五十贯,怎么样?”李白不肯放弃。
 “不是钱的事”郑鹏没好气地说:“能喝上就不错了,别贪心,在长安,舍得花钱还怕没好酒吗,这些就别掂记了。”
 李白嘻嘻一笑,也不再坚持。
 三十斤装的雕,现在挥发得只有十二多一点,郑鹏也不是好酒的人,喝了二碗就算了,不过这碗是半斤碗,二碗也有一斤的量。
 阿军很自律,只喝了二碗就主动放下,喝得最多是李白和鲁平,两人好像比赛似的,你一碗我一碗,每人都喝了十碗左右,弄了二个大红脸。
 喝完酒,郑鹏晃了晃脑袋,有些惊讶地说:“才一斤酒,好像脚步都有点飘了。”
 这种酒刚喝的时候没什么,可后劲不小,郑鹏明显感到自己有了二三分醉意。
 李白笑容可掬地说:“东家,这些陈年花雕,最好是新酒勾兑着喝最好,你想想,三十斤最后只剩十二三斤,这一斤相当于以前的三斤呢,我们这些老酒虫怎么喝都没关系,少爷不是经常喝酒的人,肯定不习惯。”
第533章。533 过河拆桥
 买下酒坊的第二天,从仲岛撤下来的那批奴隶到了,让郑鹏感到惊讶的是,郭永亲自把这批奴隶送到自己手里。
 郑鹏看到郭永,楞了一下,很快就理解:现在卤肉是郭府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肯定非常重视,生怕仲岛退下来的奴隶泄露秘密,于是一路护送。
 这次从仲岛撤下近六十人,从这六十人中挑了三十名身壮力来长安,郑鹏从中挑出十个准备放去做蒸馏酒,剩下的就交给陈良和鲁平安置。
 把人安置好后,郑鹏在酒坊一个小偏厅里接待了郭永。
 千里迢迢来到,怎么也要招待一下,看郭永的样子,好像有事跟自己商量。
 “某代表郭氏一族祝贺郑公子高升,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请郑公子笑纳。”郭永讨好地递上一份礼单。
 礼单很丰厚,有金银首饰、玉器、绸缎等贵重礼品,粗略估算一下,价值在三千贯以上。
 妥妥的一份厚礼。
 郑鹏只是匆匆看了一下,就把礼单放在一边,开口说道:“郭永,不错啊,看来郭府越来越器重你了。”
 郭永是郭可棠的一个远房亲戚,郑鹏记得第一次见他是郭管家介绍,主要是负责卤肉的销售,其实是一个跑腿的小角色,可他刚刚说,代表郭府给郑鹏祝贺。
 能代表郭府,说明他的地位已经提升了很多。
 对了,好像听说他认了郭鸿为义父,要是猜得没错,他应该是接替郭可棠的人。
 嫁出去的女,就是泼出去的水,郭可棠嫁出去后,郭府肯定要收权,就是没被踢出去,也不会再担任重要的角色。
 郭永连忙行礼道:“表姐远嫁,不能再顾及郭府的物业,都是义父的信任,让某先打理一阵,以后还要郑公子多多关照。”
 果然,郭可棠交出了手中的权力,郭永这次护送那些奴隶前来,有一种目的就是跟郑鹏正式见个面,算是通报。
 “呵呵,现在就指着你们给我多分红,是郭府多关照才是。”郑鹏打着哈哈。
 “难得郑公子这样信任,某一定会歇尽全力。”郭永连忙表态。
 “看到你这么有干劲,我也就放心了。”
 当年被迫到郭府寻求合作,郑鹏处在一个绝对的劣势,可现在今非昔比,贵乡郭氏不再是高不可攀,现在的地位是转换了。
 来的不是郭可棠,自然不用跟这种小人物太客气。
 郭永看到郑鹏有点兴味索然,犹豫一下,硬着头皮说:“不瞒郑公子,这次来,其实是想找郑公子商量一点事。”
 “哦,有事说事。”郑鹏一边喝茶,一边不紧不慢地说。
 “郑公子,是这样的,现在卤肉的采购、生产和销售都是我们郭府的人在做,而郑公子只需坐享其成,还经常挪用、预支钱财,某对郑公子敬佩有加,肯定没有意见,就是郭府那些小郎君觉得不太公平,希望。。。在分红方面能调整一下。”
 郭永说的时候,有些低声下气,面色也有点不太自然,明显有点底气不足。
 不用说,肯定是一直想拉郭可棠下来那帮人的意思。
 郑鹏靠在椅背上,开口问道:“郭府的老爷子,什么意见?”
 郭可棠嫁人,于情于理也要交出权力,在郭府,郑鹏还有一个人有好感,就是郭府的老爷子。
 记得翻进书院捡别人丢弃的文房四宝,被郭老爷子抓到,当日自己在他面前信口开河,现在想想还是有些荒唐。
 幸好郭老爷子没计较,要不然以当日处境,老爷子一句话就能让郑鹏吃不了兜着走。
 别人意见郑鹏懒得理,现在就想听听郭老爷子有什么意见。
 “这个。。。老祖宗自从去年大病一场后,一直卧病在床休养,这些俗事都不敢打扰他,不过相信老爷子也,。。也会同意的。”郭永小心翼翼地说。
 本想说这是郭老爷子的意思,不过一想到郑鹏现在位高权重,还有博陵崔氏做靠山,这些事瞒不过他,干脆明着说。
 反正这些是郭府的郎君、小郎君合计的,郭永只负责探路,没必要自寻烦恼。
 郑鹏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郭可棠一离开,郭老爷子一病,这些人就急不及待地跳出来了。
 “听起来的确有些不太合理,是应该重新分一下,郭永,你说说怎么分合适。”郑鹏一脸平谈地说。
 这么顺利?
 郭永本来还打算哭哭穷,装装可怜,没想到郑鹏答应得这么爽快,犹豫了一下,试探地说:“郑公子,你看四六分成,如何?”
 本想说三七分成,不过听到郑鹏由“郭永兄弟”变成直呼其名,郭永有些紧张,最后改成四六。
 郭府的任务是不能激怒郑鹏,但又要拿到好处,底线是起码让郑鹏减半成,以后再慢慢打算。
 先让他退一步,不能一下子闹翻,打个“口子”再说。
 “挺合理,就按四六分成吧。”郑鹏欣然同意。
 什么,答应了?
 郭永有些蒙了,都说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故意说多一点,给郑鹏一个还价的空间,没想到郑鹏答应得这么爽快。
 早知说三七分成,回去贵乡郭府的人肯定说自己会办事,重赏跑不了。
 “郑公子真是爽快。”郭永讨好地说。
 郑鹏嘿嘿一笑:“是你们爽快,知道我最近缺钱花,主动调整分红,挺好,那六成分红我就笑纳了。”
 六成?
 郭永一下子傻了,怎么回事,没听明白?自己的意思是郑鹏拿四、郭府拿六,谁说给他分六成?
 “郑公子误会了,某的意思。。。是郭府拿六成,委屈郑公子一下,拿四成。”郭永连忙解释道。
 “什么?”郑鹏的脸当场变了,冷冷地说:“好笑,委屈本公子?为什么不委屈一下郭府?”
 不知为什么,郑鹏一翻脸,郭永就感到压力倍增,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解释:“郑公子息怒,其实是郭府出力多了一点,你看,现在郑公子的那些仲岛的奴隶也撤了,对吧。。。。”
 郑鹏冷哼一声没说话,一旁的崔二冷笑地说:“听说郭府派去经营卤肉的人,月钱已经很丰厚,还年年涨,能照顾自家子弟和亲朋戚友,一年还有几十万贯进贡的买卖,郭府要是有,给我们一个吧,就是出再多力,我们也乐意。”
 “这,这。。。”郭永一下子语塞。
 卤肉赚了那么多事,郭府和郭可棠不时提升待遇,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郭府很多亲戚朋友围绕着卤肉做文章,从中分一杯羹,一年少说也有二三十万贯进郭府的帐房,这几年郭府靠卤肉赚得盘满钵满。
 要是再有这种买卖,舍得给别人才怪。
 郭永没有正面回答郑鹏的问题,而是赔着笑说:“郑公子一年也能轻松收几十万贯,也很不错了,对吧。”
 前面是五五分成,郭府赚多少,郑鹏就赚多少,郭永暗示郑鹏:分得不少了,不能再贪心,要是郭府一不合作,这笔钱就危险了。
 崔二还想说些什么,郑鹏伸手阻止他,开口说道:“本公子还有事,这样吧,二个选择,一是按刚才说的四六分成,本公子六,郭府四;二是一拍二散,合不过就分,到时各有各做,选吧。”
 “这。。。这。。。”郭永一下子傻了眼,他没想到郑鹏反应这么激烈,也没想到郑鹏这样强势,一时都不知说些什么。
 “没听说吧,我家姑爷还要忙,没空跟你扯,快选。”崔二催促道。
 郭永赔笑地说:“郑公子,这些都是郎君的意思,某就是一个跑腿的,实在拿不了主意,不如先把这事搁下,等某向郎君请示,再作决定。”
 郑鹏这么强势,郭永还真拿他没办法,本想说好,可一想到郑鹏手里有秘方,也不知他有没有留一手,真是分开做,能不能竞争得过郑鹏是个问题。
 至于那些渠道,看起来不错,可怎么也比不上博陵崔氏的影响力,就怕分开后竞争不过郑鹏,赚得比没分时还少。
 就是郑鹏竞争不过,一怒之下公开配方,那郭府就不能吃独食,能不能支撑下去都难说,可答应郑鹏的条件也难,本来想多拿一些份子,现在倒贴了一成,郭永也不敢作这个主。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郭永感到失控,只能回去请示。
 “也好,去吧。”郑鹏也知他只是一个负责跑腿的负责人,挥手让他离开。
 等郭永离开酒坊后,崔二一脸愤愤不平地说:“贵乡郭氏真不要脸,过河拆桥的事也做得出,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拿了多少好处,竟敢来谈条件。”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算了,懒得理他。”郑鹏一脸轻松地说。
 崔二紧张地说:“姑爷,你猜他们会怎么选择?”
 “不猜”郑鹏懒洋洋地说:“我只知道,无论他们选择哪种,都是输家。”
 崔二附和道:“就是,他们就不该张这嘴,自以为没了他们贵乡郭氏就不行一样。”
 郑鹏自言自语地说:“本少爷弄了一只会下金鸡的鸡,要是吃不了大口的,我宁愿把这只鸡杀了也不便宜别人。”
第534章。534 蒸馏酒
 “什么,他要六成?”胜业坊的一座宅子内,郭鸿听到郭永的禀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